董建增, 马长生, 龙德勇, 刘兴鹏, 宁曼[1]2003年在《梳状电极多导联同步记录标测犬Marshall韧带——一种新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评价经心外膜标测Marshall韧带的新方法及其意义。对 1 9只犬经心外膜途径对Marshall韧带进行标测 ,采用梳状电极平行贴靠于Marshall韧带和平行贴靠于冠状静脉窦标测Marshall韧带 ,均同步记录 1 0道双极心外膜电图。对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的犬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及其中段与左心房连接处注射无水酒精消融至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①Marshall韧带电位记录率为 89.5 % (1 7/ 1 9)。②平行贴靠于Marshall韧带时双极心外膜电图特征 :心房波从上至下逐渐拖后 ,其与逐渐提前的Marshall韧带电位相交形成典型“V”字形 ,或中段与近端记录的Mar shall韧带电位均提前并与心房波相交形成不典型“V”字形 (类似“Y”字形 )。呈典型“V”字形者 1 0只占 58.8% (1 0 / 1 7) ,对其中的 9只犬进行酒精消融 ,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酒精消融导致Marshall韧带电位全部消失 ;不典型“V”字形者 (类似“Y”字形 )者占 7只 ,占 41 .2 % (7/ 1 7) ,对其中 2只犬进行了酒精消融 ,除消融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外还需在其中段与左心房的连接点处消融才能导致电位完全消失。③梳状电极平行贴靠于冠状静脉窦并且横跨Marshall韧带记录 ,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梳状电?
宁曼, 董建增, 李凌[2]2006年在《犬Marshall韧带和房颤的关系及其电隔离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犬Marshall韧带和心房颤动的关系,探讨电隔离Marshall韧带的方法。方法:对20只健康家犬干预Mar-shall韧带,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近中段剪断组(A组)及无水乙醇消融组(B组)。将各组内及两组间干预前后房颤诱发率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A组干预前房颤诱发率为85.7%(6/7);干预后为71.4%(5/7)。干预前后房颤诱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B组消融之前,房颤诱发率为81.8%(9/11);消融后为9.1%(1/11)。干预前后房颤诱发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前A、B两组间房颤诱发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A、B两组间房颤诱发率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犬Marshall韧带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Marshall韧带关键的消融部位是其在冠状静脉窦和/或左房入口处;消融终点是Marshall韧带电位完全消失。
刘闯, 董建增, 龙德勇, 宁曼, 马长生[3]2003年在《无水乙醇经心外膜消融犬Marshall韧带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评价直视下经心外膜无水乙醇化学消融Marshall韧带对犬Marshall韧带电位的影响。方法 :对19只犬直视下经心外膜应用自制梳状电极对Marshall韧带进行标测 ,其中连续对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的 11只犬 ,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及其中段与左心房连接处采用无水乙醇注射化学消融方法 ,消融Marshall韧带使其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结果 :11只犬经心外膜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方法消融Mar shall韧带 ,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率 10 0 % ,其中 9只犬Marshall韧带心外膜双极电图呈“V”字形 ,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消融后Marshall韧带电位全部消失 ;2只Marshall韧带心外膜双极电图呈“Y”字形 ,不仅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消融 ,而且在Marshall韧带中段电位提前处消融 ,经上述两处消融后 ,Marshall韧带电位全部消失。结论 :无水乙醇化学消融Marshall韧带方法简单 ,消融成功率高 ,安全可靠。
董建增, 曹林生, 刘小青, 龙德勇, 刘闯[4]2003年在《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阐明干预左心房峡部对犬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诱发率的影响及其与电学隔离Marshall韧带的关系。左心房峡部干预指经开胸手术自左下肺静脉下缘中点沿垂直于冠状静脉窦方向切割至冠状静脉窦上缘 ,切割后缝合关闭切口。共对 19只犬经心外膜途径对Marshall韧带进行标测和对左心房峡部干预。根据干预左心房峡部后Mar shall韧带电位是否消失分为A组 (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 ,n =12 )和B组 (Marshall韧带电位不消失 ,n =7)。A组干预后房颤诱发率明显降低 (16 .7%vs 83.3% ,P <0 .0 5 ) ;B组干预后房颤诱发率无明显变化 (77.4 %vs 85 .7% ,P >0 .0 5 )。干预左心房峡部后A组房颤诱发率显着低于B组 (16 .7%vs 77.4 % ,P <0 .0 5 )。干预左心房峡部前后左心房峡部传导时间A组 (98.33± 3.2 0msvs 97.5 8± 2 .81ms ,P >0 .0 5 )和B组 (96 .14± 2 .6 1msvs 97.4 2± 3.10ms,P >0 .0 5 )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可降低房颤诱发率 ,其机制可能是因电学隔离了Mar shall韧带。
刘闯[5]2004年在《犬Marshall 韧带与左心房的电学关系》文中认为目的 本研究采用一种新技术标测犬Marshall韧带(LOM),目的是阐明犬LOM的电生理学特性,探讨LOM与左心房、冠状静脉窦、左肺静脉电学关系及无水乙醇消融LOM近端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对LOM电位的影响。 方法 健康杂种犬19只,体重15~21 kg,雌雄不拘,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戊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全身麻醉及机械通气(30 mg/kg),左侧第4肋间侧胸开口或胸部正中开口。切开心包,制作心脏吊篮,清楚显露LOM及其周围结构。 应用自制10极生物电梳状标测电极(极间距2mm,电极直径0.1mm,镀银)和钩状标测电极(极间距2mm,电极直径0.1mm,镀银)进行LOM心外膜标测。标测时生物电梳状标测电极(梳状电极)平行重迭于LOM,第1极指向LOM左上肺静脉端(LOM上端),第10极位于LOM与冠状静脉窦远段连接处(LOM下端);完成标测后,应用计算机自动标尺系统测量梳状电极不同电极对LOM电位与心房电位间期;然后梳状电极平行于LOM并分别向左心耳侧及左肺静脉侧平移2 mm、5 mm记录,进而平行贴靠于冠状静脉窦,第10电极位于冠状静脉窦口侧,第3、4、5电极横跨LOM与冠状静脉窦交汇处记录。同步记录体表Ⅱ导联心电图和9道双极心外膜电图。随后分别行S1S1程序刺激梳状电极1极并单纯夺获LOM上端、刺激左心耳、刺激左上肺静脉、无水乙醇消融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必要时消融LOM中段与左心房连接处),观察同步记录体表Ⅱ导联心电图和9道双极心外膜电图变化。 对其中6只犬剪断LOM近中段,观察剪断前后LOM电位变化及LOM有效不应期变化。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犬M盯shafl韧带与左心房的电学关系 将梳状电极不同电极对LOM电位与心房电位间期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剪断前后LOM有效不应期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处理,以a=0 .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LOM电位记录率:19只犬中,17只犬一记录到了LOM电位,记录率为89.5% (17/19)。 2:LOM双极心外膜电图特征:窦性心律时,心房波从上至下逐渐拖后,而LOM电位从上(上端)至下(下端)逐渐提前,在LOM的冠状静脉窦入口处二者融合形成典型“v”字形, LOM电位位于冠状静脉窦A波的终末部或与其完全融合,呈这种典型“V”字形者占58.8%(10/17);或LOM电位自中段至下段激动时间相差不大,甚至中段略早于下段,与心房波构成不典型“V”字形,类似“Y”字形或“K”字形,呈这种不典型“V”字形者占41.2%(7/l7)。在17只记录到LOM电位的犬中,均可在平行于LOM之外Slnm区域内记录到LOM电位。 3:LOM下端与冠状静脉窦的电学关系:94.1%(16/ 17) LOM与冠状静脉窦之间双向传导。于平行于冠状静脉窦方向上,在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可一记录到LOM电位的宽度为4一Slnm。 4:无水乙醇化学消融LOM前后LOM电位的变化:在13只拟行无水乙醇化学消融LOM的犬中,消融前有n只犬可经心外膜沿LOM全程一记录到LOM电位,其中对于9只LOM心外膜生物电梳状电极同步9道双极记录呈“V”字形的犬,仅局限在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处一点消融即可使LOM电位全部消失,实现电学隔离LOM;对于2只LOM心外膜生物电梳状电极同步9道双极一记录呈“Y”字形的犬,需同时在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和LOM中段电位提前处左心房游离壁入口两点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方可使LOM电位全部消失,从而实现LOM的电学隔离。 5:剪断前LOM有效不应期和剪断后断端冠状静脉窦侧有效不应期无明显变化(5 152=400/115.00士7.O7mS VS 400/115.83士3.76ms,P)0.05) 结论应用自制10极生物电梳状电极可以清楚显示LOM与左心房、冠状静脉窦电学关系及LOM的激动顺序。9道双极心外膜记录呈“V”字形者LOM与左心房仅在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处一点存在电学联系;9道双极心外膜一记录呈“Y”字形者LOM与左心房不仅在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处而且在左心房后下壁这两点存在电学联系。
马长生, 董建增, 刘兴鹏, 刘小青, 龙德勇[6]2003年在《犬Marshall韧带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关键消融部位》文中提出目的 阐明犬Marshall韧带与心房颤动 (房颤 )的关系及其关键消融部位。方法 共对19只犬经心外膜途径对Marshall韧带进行标测和干预 ,评价不同干预对房颤的影响。A组 (n =6 ) :游离其近中段并在尽可能近的部位剪断 ;B组 (n =13) :对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的 11只犬在Mar shall韧带与冠状静脉窦交接处注射无水乙醇消融至Marshall韧带电位完全消失。干预前后用相同刺激方案诱发房颤。结果 (1)干预对Marshall韧带电位的影响 :A组 (n =6 )剪断Marshall韧带近中段后 ,Marshall韧带远端电位全部消失而近端电位全部持续存在 ;B组 (n =13)对其中 11只犬用无水乙醇消融Marshall韧带与冠状静脉窦交接处后 ,Marshall韧带电位全程消失 ;(2 )干预Marshall韧带对房颤诱发率的影响 :A组剪断Marshall韧带近中段前后房颤诱发率分别为 10 0 % (6 / 6 )和 83 3% (5 / 6 ) ,P >0 0 5 ;B组无水乙醇消融Marshall韧带与冠状静脉窦交接处前后房颤诱发率分别为 10 0 % (11/ 11)和 9 1%(1/ 11) ,P <0 0 0 1;干预后B组房颤诱发率 9 1% (1/ 11)显着低于A组的 83 3% (5 / 6 ) ,P <0 0 5。结论 Marshall韧带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消融部位是其与冠状静脉窦交接处 ,消融终点是Marshall韧带电位完全消失。
宁曼[7]2004年在《犬Marshall 韧带和心房颤动的关系及Marshall韧带电学隔离方法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犬Marshall韧带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关系,探讨有效电学隔离Marshall韧带的方法。 方法 对20只健康杂种家犬于全麻下经心外膜途径干预Marshall韧带,在干预前用梳状电极对Marshall韧带行电生理标测,并于全部肺静脉及左右心耳采用S_1S_2及S_1S_1刺激诱发房颤。可诱发房颤的定义是:指刺激诱发出的房颤持续10s或10s以上并具有重复性;否则认为不可诱发。在干预后再用梳状电极对Marshall韧带行电生理标测且重复上述刺激。根据对Marshall韧带的干预方式不同,将20只犬分为两组。近中段剪断组(A组):游离其近中段并在尽可能近的部位剪断;无水乙醇消融组(B组):在Marshall韧带在冠状静脉窦和/或左房入口处采用皮下注射法注射无水乙醇,首次剂量为0.2ml,一次注射不能使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时逐次追加注射0.1 ml,直至Marshall韧带电位完全消失。将各组干预Marshall韧带前后房颤诱发率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处理;将A、B两组间干预Marshall韧带前后房颤诱发率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处理。以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20只犬中的18只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Marshall韧带电位记录率为90.0%(18/20)。A组7只犬近中段剪断Marshall韧带后断端左上肺静脉侧的Marshall韧带电位均消失,而断端冠状静脉窦侧的Marshall韧带电位均仍可记录到。剪断Marshall韧带近中段之前6只犬可诱发房颤,房颤诱发率为85.7%(6/7);剪郑州大学2(X)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犬州巨谧囚】韧带和心房顺动的关系及场时.shan韧带电学隔离方法判照寸断Marshall韧带近中段后5只犬仍能诱发房颇,2只犬不能诱发房颤,房颤诱发率为71.4%(5/7)。A组干预M印沼h时1韧带前后房颇诱发率对比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值>0.05。B组对可记录到M别rsh目1韧带电位的n只犬,无水乙醉充分消融Marshall韧带在冠状静脉窦和/或左房入口处,直至Marshall韧带电位完全消失。消融之前,9只犬可诱发房颤,房颇诱发率为81 .8%(9111);消融后,房颇诱发率为9.1%(1/l1)。B组干预M别rshall韧带前后房颇诱发率对比分析有显着性差异,尸值<0 .01。干预Marshall韧带前将A、B两组间房颇诱发率作对比分析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A组房颤诱发率为857%(6刀);B组房颇诱发率为81.8%(9/11)。干预Marshall韧带后将A、B两组间房额诱发率作对比分析处理有显着差异(尸<0 .05),A组(近中段剪断组)干预后房颇诱发率(71.4%)显着高于B组(酒精消融组)(9.1%)。 结论犬M别rshall韧带在房颇的发生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房颤诱发率的影响与其对M别沼h叭1韧带电位的影响有关;Majrsh叭l韧带关键的消融部位是其在冠状静脉窦和/或左房入口处;消融终点是M别rshall韧带电位完全消失。
龙德勇[8]2003年在《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Marshall韧带电位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诱发率的影响及房颤诱发率与Marshall韧带电位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9只健康杂种家犬于全麻下干预左心房峡部。左心房峡部干预的方法是在开胸手术后直视下行自左下肺静脉下缘中点至冠状静脉窦上缘之间的透壁切口,切口方向垂直于二尖瓣环,切开后立即缝合切口。在干预左心房峡部以前用梳状电极对Marshall韧带行心外膜电生理标测,同时测定峡部传导时间,然后以S1S2及S1S1刺激各肺静脉及左、右心耳诱发房颤。将持续10秒以上并且以同一刺激可重复3次以上的房颤视为可诱发房颤,否则为不可诱发。干预左心房峡部后对Marshll韧带重新进行心外膜标测、同一部位测量左心房峡部传导时间及S1S2及S1S1电刺激诱发房颤。根据干预左心房峡部后Marshall韧带电位是否消失(即是否电学隔离Marshall韧带)将19只犬分为两组: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组(A组,电学隔离组)和Marshall韧带电位未消失组(B组,未电学隔离组)。将各组干预左心房峡部前后房颤诱发率和左心房峡部传导时间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处理;将A、B两组间干预左心房峡部前后房颤诱发率进行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处理。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全部19只犬均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Marshall韧带电位记录率为100%(19/19)。A组12只犬干预左心房峡部后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该组动物在干预左心房峡部前有10只犬可诱发出房颤,干预左心房峡前房颤诱发率为83.3%(10/12);而在干预左心房峡部后仅2只犬可诱发出房颤,干预后房颤诱发率为16.7%(2/12)。A组动物干预左心房峡部前后房颤诱发率对比分析差异显着,P<0.05。B组7只犬干预左心房峡部后Marshall韧带电位未消失,该组动物在干预左心房峡部前6只可诱发出房颤,干预前房颤诱发率为85.7%%(6/7);郑州大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而干预左心房峡部后仍有5只犬可诱发出房颤,干预后房颤诱发率为77.4%(5/7)。B组动物干预左心房峡部前后房颤诱发率作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P>0.05,干预前后房颤诱发率差异无显着性。干预左心房峡部后将A、B两组间房颤诱发率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见差异显着(P
谢强, 黄从新, 李卫华, 吴钢, 吴荣[9]2006年在《Marshall韧带的形态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犬Marshall韧带的形态学特性,以探讨该部位参与心房颤动的基础。方法8只犬Marshall韧带大体解剖观察后连续组织切片,分别采用伊红-苏木精(HE)染色、磷钨酸苏木素(PTAH)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成和组织特征。结果Marshall韧带位于左心耳后方,与冠状窦和左房在解剖上有密切的关系,与其周边和下方心房肌之间可见明显的纤维脂肪组织将两者分开。Marshall韧带包含Marshall静脉、小血管、肌束、丰富的神经及神经节等多种复杂成分。Marshall束肌细胞可见到明显的心肌样横纹,并且分为深、浅的多个分支、在冠状窦水平以多组紊乱的心肌束缠绕冠状窦,在左房有多个插入点插入左房游离壁,从冠状窦到左房游离壁的过程中肌束分支不断集中组合。结论Marshall韧带内肌束自身的复杂联系和冠状窦-Marshall韧带-左房联系可以成为产生折返和微折返的解剖基础。
谢强[10]2004年在《Marshall韧带的组织和电生理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arshall韧带来源于左原始静脉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残遗物,长期被视为无功能的心包结构,它位于左心耳后部,其解剖走行是朝着左上肺静脉根部方向,Marshall静脉是Marshall韧带延续,该静脉是冠状窦的第一个心房支。1972年,Scherlag等在窦性心律时记录到犬Marshall韧带有两个碎裂电位,第一个电位源自左房肌电位,第二个电位源自Marshall韧带内绝缘的肌束(又称Marshall束)电位。而在刺激左心脏交感神经时,诱发了异位节律,两个碎裂电位的激动顺序发生颠倒。对人Marshall韧带组织的研究显示第二电位的激动顺序为由近端向远端,双电位之间的间期及第二电位持续的时间在Marshall静脉远端和左上肺静脉电位很相似,双电位发生融合处提示为Marshall束进入冠状窦或左房的位置。另有研究在犬的Marshall韧带组织上记录到周长大于1300ms的自发激动,灌注异丙肾上腺素后,更易诱发出自主节律,并产生自发性房颤,房颤发生前先有Marshall韧带的快速激动,表现为从快速自主激动向多形碎裂心房颤动波(房颤)的过渡。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显示Marshall韧带中的肌束周围包围着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的神经(交感神经)。Marshall韧带的消融能终止自发激动并防止房颤的发生。以上各种研究结果表明,Marshall韧带有着丰富的交感神经分布,是对异丙肾上腺素敏感的局灶性自发激动的起源。在Marshall韧带内和左房后侧壁Marshall束与左下肺静脉开口之间成功消融终止局灶性房颤的研究证明:部分所谓左上肺静脉起源的局灶性房颤实际也可能是起自Marshall韧带,因为左肺静脉更接近于此韧带。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以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明显增加脑卒中发生率,由于其发生和维持机制的复杂性,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众多证据说明异位灶激动、单个回路折返以及多子波折返都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随着阵发性房颤局灶性消融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房颤存在有双重机制,即发生机制和维持机制,局灶异位兴奋参与了房颤发生,而“多发子波折返”则参与了房颤的维持。 近来关于房颤的发生机制又有两种假说:其一,重构假说。正常心房内也可能存在兴奋折返,但是自发地终止而没有引起房颤。快速起搏时可以引起电生理和形态学的重构,从而构成了房颤折返维持的基础。这些重构包括显着地改变离子通道的特性以及增加离子通道功能在空间上的各向异性,从而更有利于折返激动维持。其二,胸腔静脉假说。胸腔静脉发放的快速激动既是房颤的触发基础,又是房颤的维持基础,在这个假说中,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对维持房颤己经不是那么重要。假说认为消除来源于胸腔静脉内的快速激动,就可能治愈房颤。晚近的临床研究也证实消除胸腔静脉内的异位激动点,如来自冠状窦口、Marshall韧带、肺静脉及腔静脉的快速异位激动可以立即终止房颤,并且也可能长时间防止房颤复发。 Marshall韧带作为局灶性房颤的起源部位,它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基础仍不明确。本课题以犬的Marshan韧带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形态、组织电生理和单细胞离子通道特性等叁部分探讨Marshan韧带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 本实验第一部分对犬Marshan韧带解剖结构及组织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以探讨该部位是否有相对独特的解剖组织特性,并以此成为参与房颤的形态学基础。实验通过对8只犬Marshall韧带组织的大体解剖观察及连续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Marshall韧带位于左心耳后方,与冠状窦和左心房在解剖上有密切的关系,与其周边和下方心房肌之间可见明显的纤维脂肪组织将两者分开。Marshall韧带包含Marshall静脉、小血管、肌束、神经及神经节等多种复杂成分。Marshll束肌细胞可见到明显的横纹,与左心房心肌细胞相似。Marshn束分为深、浅的多个分支、在冠状窦水平以多组紊乱的心肌束缠绕冠状窦,在左心房有多个插入点插入左心房游离壁,从冠状窦延伸到左心房壁的过程中不断集中组合,有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共同集中于MarshaU韧带的肌束。本部分研究提示:Marshan韧带内肌束自身的复杂联系和冠状窦一Marshall韧带一左心房联系可以成为产生折返和微折返的解剖基础,Marshan韧带有丰富交感神经的支配,如果交感神经激动能使这些肌束自律性增加而达到阂值,则能为房颤在Marshall韧带的形成和维持提供电学条件。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犬Marshall韧带的电活动特点及其与心房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局灶性房颤起源于Marshall韧带的电生理基础。试验将犬Marshan韧带组织连同其深层及周边1 cm的左房心肌一同切下,固定于恒温浴槽底部的硅胶板上,95%O:和5%CO:混合气饱和的 iiTyrodes液循环灌流,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一记录动作电位。记录动作电位的各项参数:静息膜电位(RMP)、动作电位幅度(APA)、动作电位复极至50%的时间(APD50)、动作电位复极至90%的时间(APD90);测定Marshall韧带近端到远端的传导速度和Marshall韧带与周边左心房肌的传导速度。结果显示:Marshall韧带组织刺激后可记录到快反应动作?
参考文献:
[1]. 梳状电极多导联同步记录标测犬Marshall韧带——一种新技术[J]. 董建增, 马长生, 龙德勇, 刘兴鹏, 宁曼.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2]. 犬Marshall韧带和房颤的关系及其电隔离方法探讨[J]. 宁曼, 董建增, 李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 无水乙醇经心外膜消融犬Marshall韧带方法学研究[J]. 刘闯, 董建增, 龙德勇, 宁曼, 马长生. 河南医学研究. 2003
[4]. 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董建增, 曹林生, 刘小青, 龙德勇, 刘闯.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5]. 犬Marshall 韧带与左心房的电学关系[D]. 刘闯. 郑州大学. 2004
[6]. 犬Marshall韧带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关键消融部位[J]. 马长生, 董建增, 刘兴鹏, 刘小青, 龙德勇.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
[7]. 犬Marshall 韧带和心房颤动的关系及Marshall韧带电学隔离方法学探讨[D]. 宁曼. 郑州大学. 2004
[8]. 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龙德勇. 郑州大学. 2003
[9]. Marshall韧带的形态学研究[J]. 谢强, 黄从新, 李卫华, 吴钢, 吴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
[10]. Marshall韧带的组织和电生理特性研究[D]. 谢强. 武汉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