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兰熊瑞才杨雷(彭州市精神病医院四川彭州611930)
【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下降情况及抑郁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可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糖尿病治疗。
【关键词】帕罗西汀2型糖尿病抑郁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96-02
2型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心身性的疾病,作为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一般会伴随患者终身[1]。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情绪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抑郁又是其最为常见心理问题,患抑郁症的患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占为30%[2]。抑郁对于糖尿病治疗极为不利,会导致糖代谢的控制浅佳,使治疗的依从性下降,提高并发症的发病率[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与心理干预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可较好帮助患者对血糖进行控制[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患者80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帕罗西汀有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3.4±6.7)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42-62岁,平均年龄(52.8±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并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21分。所有均没有严重心、脑以及高血压病,意识清晰,没有精神病史及老年痴呆史,没有使用镇静剂及抗精神病的药物,并都已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降血脂等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主要内容是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及抑郁的情绪,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全面的了解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的机制及治疗、康复的知识,使患者认识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从而让患者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对糖尿病的治疗。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初始口服帕罗西汀10mg/d,3d后增至20mg/d,疗程为8周。
1.3观察指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评分,通过己糖激酶法来测定患者空腹治疗前后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水平,通过高压液相法来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糖尿病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及帕罗西汀对于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联合帕罗西汀较单纯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更显著,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血糖及
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x-±s)
组别n抑郁评分
(分)空腹血糖
(mmol/L)餐后2h血糖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
治疗组治疗前4032.4±5.110.9±1.915.3±2.59.6±1.7
治疗后4015.6±2.95.8±0.97.8±1.16.6±0.9
对照组治疗前4033.1±5.310.8±1.815.2±2.59.7±1.6
治疗后4027.2±4.57.5±2.39.4±1.87.8±1.2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身心性的疾病,心理因素能影响到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5]。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心理障碍及异常情绪,尤其是通过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频繁注射胰岛素及严格控制饮食,都会是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及抑郁的情绪,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都会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又会反过来加重患者的这些心理障碍,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既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又与患者的躯体症状互相作用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及预后[6]。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帕罗西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患者中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而治疗后对照组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27.2±4.5)分、(7.5±2.3)mmol/L、(9.4±1.8)mmol/L、(7.8±1.2)%;治疗后治疗组这四项分别为(15.6±2.9)分、(5.8±0.9)mmol/L、(7.8±1.1)mmol/L、(6.6±0.9)%。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糖尿病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及帕罗西汀对于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联合帕罗西汀较单纯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可以有效地缓解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而促进其糖尿病的治疗,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本研究为帕罗西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地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雷智荣.阿普唑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糖尿病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8-159.
[2]徐娜,王建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12(1):34-35.
[3]吴毅,吴军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与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02-2203.
[4]邱忠霞,王涤非,马贺军.抗抑郁及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6):456-457.
[5]孙全新,段武钢,陈克全,等.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805-806.
[6]Tellez-ZentenoJF,CardielMH.Riskfactorsassociatedwithdepression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J].ArchMedRes,2002,88(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