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沙坡头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植被,水分,养分,生物,速率,沙坡头。
沙坡头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高永平,康茂东,何明珠,孙岩,许华[1](2018)在《基于无人机可见光波段对荒漠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研究——以沙坡头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Phantom 3A)拍摄获取指定范围可见光影像,通过ENVI软件分析照片的红、绿、蓝信息进行植被指数的提取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主要分析了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归一化绿化差异指数、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过绿指数、红绿比值指数与研究区荒漠植被覆盖度回归模型,探究最优反演模型,目的是验证在相同区域、相同时间拍摄的无人机影像的植被覆盖度.计算出来的植被覆盖度和无人机航片的处理方法进行比对,验证反演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无人机可见光波段提取的植被指数结果中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的提取精度最好,能很好地将植被与非植被区分,为荒漠植被覆盖度和植被指数的反演模型的验证提供了依据,节约了实地测量带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比研究植被指数和荒漠植被覆盖度的线性、对数、叁次、乘幂、增长及指数的回归模型结果,最优的荒漠植被覆盖度的反演模型是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的叁次模型,为y=-200.06x3+706.763x2-430.779x+17.916,能很好地监测荒漠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为今后荒漠生态系统的防护和管理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王逸敏[2](2018)在《固沙沙障对植被、土壤和生物土壤结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积极开展并取得了十足的进展。机械沙障是进行风沙防治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以机械沙障来固定流沙,恢复流沙地区的植被和土壤,进而促成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本文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地区为例,以不同年份布设HDPE沙障和草方格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份设置的固沙障对植被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在HDPE沙障下生物土壤结皮中真菌群落和蓝藻群落的群落结构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沙坡头地区两种机械沙障内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沙障内的植物物种共有5科12属12种,与流动沙丘上零星的沙米分布相比,机械沙障的设置可以增加植物的种类,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随着固沙年限的增加,HDPE沙障和草方格沙障中的物种种类有所增加,2012年和2010年布设的HDPE沙障中的物种数大于同期草方格沙障中的物种数。(2)两种固沙障内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且随沙障布设时间增加而增高;同期布设的HDPE沙障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草方格沙障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而沙障内的优势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相反的规律变化。(3)对沙坡头地区两种机械沙障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的研究表明:沙障内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0-40cm,试验区内8月份的土壤水分多于9月份的土壤水分,而在60-100cm,两个月之间土壤水分的差异不明显。(4)两种沙障在不同土层的土壤颗粒的组成都是以细沙粒和粗沙粒为主,且表层土壤的平均粒径均大于下层土壤的平均粒径。随着固沙年限的增加,细沙粒有所增多,粗沙粒有所减少,增加了土壤粘粒的含量。(5)两种材料的沙障设置,使得土壤p H值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草方格沙障的p H值低于HDPE沙障的p H值;使得沙障内表层土壤(0-5cm)的全氮、有机碳、速效钾、速效磷含量相对于裸沙表层呈增加的趋势,且在0-40cm内,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它土层;而两种沙障间的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6)HDPE沙障下生物土壤结皮真菌中共划分了49个OTU,真菌群落结构中在门水平下主要是子囊菌门,占到了总数的92.03%。在纲水平下,优势纲是座囊菌纲,与地衣相关的盘菌纲和李基那地衣纲也都占到一定的比例。在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共出现了41种真核生物属,真菌共有属共有22种,在2012年中存在2种特有真菌属。(7)HDPE沙障下生物土壤结皮蓝藻中共划分了51个OTU,在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了19种蓝藻属,蓝藻共有属共有16种,在2010年存在1种特有蓝藻属,蓝藻共有属都是以微鞘藻属最多,比例是20.92%;席藻和鞘丝藻也在蓝藻群落中占一定的比例。(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陈孟晨,张景光,冯丽,滕嘉玲[3](2017)在《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随机取样和室内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沙坡头人工植被区的藓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裸沙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简单,以1年生草本为主,相较于裸沙,两种生物结皮的存在显着增加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P<0.01),但降低了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2)两种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总密度虽无显着差异,但在0—2 cm土层中,地衣结皮土壤种子库的密度显着高于藓类结皮(P<0.05),而在2—5 cm和5—10 cm土层中,藓类结皮土壤种子库的密度高于地衣结皮,但差异不显着;3)不同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藓类结皮覆盖土壤中有活力的种子主要分布在0—5 cm土层中,而地衣结皮和裸沙覆盖土壤中有活力的种子主要分布在0—2 cm土层中,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有活力的种子急剧减少。该研究表明,相较于裸沙,生物结皮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土壤种子库的大小,还改变了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格局。生物结皮层下仍有相当比例有活力的小种子,这些种子欠缺萌发条件,对地上植被的贡献作用较小,但它们的存在对荒漠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22期)
李靖宇,张琇,孙敏,张燕灵[4](2016)在《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沙坡头沙漠固沙区与流沙区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对沙漠极端环境的响应,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土壤总DNA,对细菌群落编码16S rRNA的基因(16S r DNA)的V4~V5区进行Mi Seq测序,分析各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丰度以及多样性指标,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法和文氏(Venn)图解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环境的响应。固沙区与流沙区不同土壤样品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主要以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不同样品优势类群差异明显。11个样品在NMDS纵轴方向上按照固沙区与流沙区分为2大组,说明微生物类群对人工固沙做出了环境响应。文氏图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样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存在共有微生物类群,可能在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蓝细菌以及根瘤菌在沙生植物固沙过程中对于提供营养物质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杨晓玉,邵天杰,赵景波[5](2016)在《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旱季沙层含水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旱季沙层含水量、水分来源、水分存在形式、水分平衡等问题,为沙漠地区水分合理利用、沙漠化防治、沙地改良以及沙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轻型人力钻打孔取样,进行水分测定。[结果]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旱季沙层平均含水量为1%~3%,一般具有分为3层的特点;沙层含水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洼地平均含水量最大,平坦高地和半固定沙丘中部含水量较低,流动沙丘中上部含水量最低;旱季时期沙层水分以薄膜水形式存在;研究区旱季沙层水分仍为正平衡,主要是由沙层的高入渗率和受蒸发影响深度小决定的;研究区有植被发育之处,在根系的吸水作用下沙层剖面中下部的含水量比无植被的剖面含水量低。[结论]研究区旱季沙层含水量低,空间差异较大,沙层水分仍保持正平衡状态。(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6年02期)
虎瑞,王新平,潘颜霞,张亚峰,张浩[6](2016)在《沙坡头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生长季氮矿化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天然植被区藻地衣混生结皮和无结皮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原状土柱封顶埋管法,研究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藻地衣混生结皮和无结皮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氮转化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生长季高峰期>生长季初期,夏季7月和8月土壤有效氮和净氮转化速率最大;两个样地土壤在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效氮和净氮转化速率也存在差异。生长季初期,藻地衣混生结皮和无结皮土壤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无显着差异,且温度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生长季高峰期,两个样地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均表现为无结皮>藻地衣混生结皮,且水分和温度分别是影响土壤氮硝化和矿化过程的关键环境因子。由此可见,藻地衣结皮的繁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因而可以减少养分的散失,是养分贮存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6年01期)
虎瑞,王新平,张亚峰,潘颜霞,石薇[7](2015)在《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柠条灌丛不同位置(灌丛基部、灌丛间和灌丛外)和土壤深度(0~5 cm和5~10 cm)5种参与碳氮循环土壤酶活性(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变化和季节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条灌丛的生长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灌丛基部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灌丛间和灌丛外的,除了β-葡萄糖苷酶外,0~5 cm土壤灌丛间酶活性与灌丛外差异不显着;土壤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深层土壤中较高;柠条样地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pH无明显相关性;5种土壤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秋季>春季,说明柠条灌丛的生长能够增加土壤养分,促进土壤碳氮循环,在荒漠区退化土壤的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徐冰鑫,陈永乐,胡宜刚,张志山,李刚[8](2015)在《干旱过程中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的硝化作用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以沙坡头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天然植被区由藻类、藓类结皮所覆盖的土壤和流沙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室内培养法,在15和20℃两个温度、10%和25%两个湿度下连续培养20 d,分别在培养后的第1、2、5、8、12、20天连续测定土壤样品中的NO3--N含量,探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荒漠土壤的净硝化速率在干旱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藓类结皮的NO3--N含量(2.29 mg·kg-1)高于藻类结皮(1.84 mg·kg-1)和流沙(1.59 mg·kg-1),3种类型的土壤净硝化速率介于-3.47~2.97 mg·kg-1·d-1之间.10%湿度条件下,藻类和藓类结皮在25℃下的净硝化速率比15℃分别减少75.1%和0.7%;25%湿度条件下,分别减少99.1%和21.3%;15℃、10%湿度条件下藻类和藓类结皮的净硝化速率比25℃、25%湿度条件下增加193.4%和107.3%.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土壤湿度增加或减少,干旱过程中的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净硝化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抑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付涛,蒋志荣,鲍婧婷,朱瑞清,鲁玉超[9](2015)在《沙坡头地区3种沙生植物水分及光能利用效率特征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沙生植物对水分的响应机制和对水分、光能利用效率,以沙坡头地区3种常见的典型沙生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并分析各自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结果表明,3种沙生植物的Pn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E日变化曲线,柠条呈单峰型,油蒿和沙木蓼呈双峰型.柠条和油蒿的WUE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沙木蓼的WUE日变化比较平缓.LUE日变化曲线,柠条和油蒿都是倒抛物线型,早晨和傍晚较高,而沙木蓼的LUE曲线呈平缓型.说明沙木蓼和柠条、油蒿的生存策略不同,沙木蓼是高耗水植物,依靠强烈的蒸腾作用避免高温的伤害,使得光合作用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柠条和油蒿比沙木蓼更能适应沙区的干旱环境,是恢复植被、防风固沙的优良物种.(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虎瑞,王新平,潘颜霞,张亚峰,张浩[10](2015)在《沙坡头地区藓类结皮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天然植被区藓类结皮和无结皮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原状土柱封顶埋管法对无机氮库和净氮转化速率的季节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藓类结皮和无结皮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氮转化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月份间差异显着.在非生长季,3和10月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氮转化速率显着高于其他月,氮矿化过程以固持态为主,两样地间土壤净氮转化速率无显着差异;在生长季,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净氮转化速率显着增加,6—8月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7.18 mg·kg-1和0.11 mg·kg-1·d-1.两样地土壤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在各月间差异显着,均表现为藓类结皮土壤>无结皮土壤.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4和5月时表现为藓类结皮土壤(2.66和3.16 mg·kg-1)>无结皮土壤(1.02和2.37mg·kg-1);6—9月则表现为无结皮土壤(7.01和7.40 mg·kg-1)>藓类结皮土壤(6.39和6.36mg·kg-1).藓类结皮的繁衍与拓殖能够调节土壤有效氮含量、促进土壤氮矿化过程,是影响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生物因素.(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沙坡头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积极开展并取得了十足的进展。机械沙障是进行风沙防治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以机械沙障来固定流沙,恢复流沙地区的植被和土壤,进而促成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本文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地区为例,以不同年份布设HDPE沙障和草方格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份设置的固沙障对植被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在HDPE沙障下生物土壤结皮中真菌群落和蓝藻群落的群落结构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沙坡头地区两种机械沙障内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沙障内的植物物种共有5科12属12种,与流动沙丘上零星的沙米分布相比,机械沙障的设置可以增加植物的种类,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随着固沙年限的增加,HDPE沙障和草方格沙障中的物种种类有所增加,2012年和2010年布设的HDPE沙障中的物种数大于同期草方格沙障中的物种数。(2)两种固沙障内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且随沙障布设时间增加而增高;同期布设的HDPE沙障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草方格沙障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而沙障内的优势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相反的规律变化。(3)对沙坡头地区两种机械沙障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的研究表明:沙障内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0-40cm,试验区内8月份的土壤水分多于9月份的土壤水分,而在60-100cm,两个月之间土壤水分的差异不明显。(4)两种沙障在不同土层的土壤颗粒的组成都是以细沙粒和粗沙粒为主,且表层土壤的平均粒径均大于下层土壤的平均粒径。随着固沙年限的增加,细沙粒有所增多,粗沙粒有所减少,增加了土壤粘粒的含量。(5)两种材料的沙障设置,使得土壤p H值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草方格沙障的p H值低于HDPE沙障的p H值;使得沙障内表层土壤(0-5cm)的全氮、有机碳、速效钾、速效磷含量相对于裸沙表层呈增加的趋势,且在0-40cm内,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它土层;而两种沙障间的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6)HDPE沙障下生物土壤结皮真菌中共划分了49个OTU,真菌群落结构中在门水平下主要是子囊菌门,占到了总数的92.03%。在纲水平下,优势纲是座囊菌纲,与地衣相关的盘菌纲和李基那地衣纲也都占到一定的比例。在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共出现了41种真核生物属,真菌共有属共有22种,在2012年中存在2种特有真菌属。(7)HDPE沙障下生物土壤结皮蓝藻中共划分了51个OTU,在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了19种蓝藻属,蓝藻共有属共有16种,在2010年存在1种特有蓝藻属,蓝藻共有属都是以微鞘藻属最多,比例是20.92%;席藻和鞘丝藻也在蓝藻群落中占一定的比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坡头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高永平,康茂东,何明珠,孙岩,许华.基于无人机可见光波段对荒漠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研究——以沙坡头地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王逸敏.固沙沙障对植被、土壤和生物土壤结皮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8
[3].陈孟晨,张景光,冯丽,滕嘉玲.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7
[4].李靖宇,张琇,孙敏,张燕灵.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
[5].杨晓玉,邵天杰,赵景波.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旱季沙层含水量[J].水土保持通报.2016
[6].虎瑞,王新平,潘颜霞,张亚峰,张浩.沙坡头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生长季氮矿化动态[J].中国沙漠.2016
[7].虎瑞,王新平,张亚峰,潘颜霞,石薇.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徐冰鑫,陈永乐,胡宜刚,张志山,李刚.干旱过程中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的硝化作用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以沙坡头地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5
[9].付涛,蒋志荣,鲍婧婷,朱瑞清,鲁玉超.沙坡头地区3种沙生植物水分及光能利用效率特征比较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
[10].虎瑞,王新平,潘颜霞,张亚峰,张浩.沙坡头地区藓类结皮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季节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