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控飞行撞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控,模型,结构,事故,风险,功能,诱因。
可控飞行撞地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宁,钟彬[1](2019)在《人为差错导致的可控飞行撞地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控飞行撞地是民航飞行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针对进近着陆阶段人为差错导致的可控飞行撞地风险,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其动态复杂性,以因果图表示可控飞行撞地风险致因的交互关系,并用系统动态流图仿真分析事件链的状态变化,得出风险值。通过控制飞行员月平均飞行时间、违规状况等变量,可知飞行员疲劳和惯例违规对可控飞行撞地风险的影响最大。此外,还验证了在某种既定的关系上,用系统动力学研究事故风险是可行的,不仅能减轻风险评估工作的繁杂性,也为改进安全提供了新的决策管理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姝,雒旭峰,李俊龙[2](2018)在《可控飞行撞地风险因素分析及系统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运输航空的伊春"8·24"空难是一起典型的可控飞行撞地(CFIT),该类事故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研究CFIT风险因素结构模型对该类飞行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大量CFIT事故及事故征候,使用SHEL模型识别出18项风险因素,使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通过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分析出机组技术、机组应急能力、机组经验、疲劳状况、驾驶舱资源管理、民航法规及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并确定了各类风险因素所属类别;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风险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从整体上获得了各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及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魏燕明,甘旭升,游雯雯,蒋铭乐[3](2018)在《基于ISM模型的可控飞行撞地诱因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科学揭示可控飞行撞地(CFIT)诱因的内在规律,以有效预防CFIT事故,提出了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CFIT的诱因关系。该模型利用人们对CFIT的认识将其诱因联系起来,并借助于矩阵计算和图形分析技术,将复杂无序的CFIT诱发因素分析整理成易于理解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在实例中,通过对CFIT事故的分析,归纳出导致CFIT的主要诱因,并采用ISM构建了诱因关系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步骤简单,逻辑关系明确,过程科学合理,层次结构客观实际,为CFIT诱因关系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2期)
孙瑞山,占欣[4](2018)在《基于ISM—CRITIC法的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采用基元事件分析法对中国民航安全办公室不安全数据库中2006—2015年间发生的30起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进行分析,建立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建立3层阶梯有向模型;运用CRITIC法计算各影响因素权重并排序。结果表明:影响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的表层直接原因分别是注意力分配不当、违反标准运行程序、安全意识淡薄、应急能力弱、导航设备失效、发动机失效、其他天气意外、飞行保障不利和组织混乱;中层间接原因分别是驾驶技能不足、航前准备不足、机组资源管理欠缺、地形复杂、能见度和光线刺激;深层根本原因分别是疲劳驾驶、公司违规和违法组织飞行;影响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飞行保障不利和组织混乱、航前准备不足、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技能不足和违反标准运行程序。(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刘清贵[5](2017)在《警惕可控飞行撞地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控飞行撞地(CFIT)是一架适航飞机在飞行员控制下无意中触及地面、障碍物或水面所发生的事故。近日,我仔细研究了几起相对典型的飞行不安全事件。其中,忘调或错调高度表气压基准,导致飞错高度的有3起;在进场、进近过程中偏出程序保护区,低于扇区最低安全高度的有(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17-08-07)
张晓全,吴贵锋[6](2011)在《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在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功能共振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机理,描述了功能单位,介绍了一般性能条件和功能性能波动状态,以及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分析步骤。利用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对可控飞行撞地事故进行了分析,识别描述了功能单位,建立了功能网络;根据一般性能条件评价了各个功能单位性能波动状态,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功能单位性能波动状态,确定了"管制员发出下降指令"和"输入导航点信息"两个随机状态功能单位;进一步分析了功能共振和失效功能连接,以及影响功能共振的功能因素,建立了功能共振失效网络,确定了"管制员发出下降指令"、"输入导航点信息"、"保持下降航路"、"到达指定导航点"四个功能共振单位;最后识别出了波动障碍,并制定了"调整飞行管理系统导航点信息显示方式"等多个性能监测措施管理可控飞行撞地功能性能波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杜红兵,王雪莉[7](2009)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原因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可控飞行撞地造成的死亡人数在民航运输飞行事故中占第1位,因而研究可控飞行撞地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保障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事故树模型和贝叶斯网络之间的内在转换关系,采用事故树分析了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包括机组、管制员和维修人员的失误,技术因素包括燃油重量、风速风向、能见度、飞机速度、偏离航线等,最后将事故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以人为因素中的机组人员失误为例,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机组人员失误概率。(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小燕[8](2009)在《将隐形“杀手”防范到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控飞行撞地(CFIT)是指一架适航的飞机,在飞行员控制之下,与地面、障碍物或者水面发生相撞的事故,而飞行员却对将要发生的相撞事先毫无察觉。 多年来,CFIT一直是威胁航空安全的“杀手”之一。尽管这些年由于技术的改进,以及对教育培训的重视,航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09-05-11)
刘仪[9](2001)在《防范可控飞行撞地事故的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控飞行撞地目前仍在各类空难事故中位居前列,包括航空安全基金会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等在内的机构近来不断采取各种方式,帮助航空公司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国际航空》期刊2001年12期)
贾大壮[10](2000)在《人为因素和飞机可控飞行撞地研究(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人为因素的现状人为因素问题一直是政府科研部门进行研究的主要课题 ,航空公司也为解决人为因素问题动了不少脑筋 ,针对发生的飞机可控飞行撞地事故也出台了不少措施。无论何种优化的机器系统都是通过人的操纵来实施的 ,因此人为因素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的中心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可控飞行撞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运输航空的伊春"8·24"空难是一起典型的可控飞行撞地(CFIT),该类事故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研究CFIT风险因素结构模型对该类飞行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大量CFIT事故及事故征候,使用SHEL模型识别出18项风险因素,使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通过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分析出机组技术、机组应急能力、机组经验、疲劳状况、驾驶舱资源管理、民航法规及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并确定了各类风险因素所属类别;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风险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从整体上获得了各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及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控飞行撞地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洁宁,钟彬.人为差错导致的可控飞行撞地风险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9
[2].杨姝,雒旭峰,李俊龙.可控飞行撞地风险因素分析及系统结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
[3].魏燕明,甘旭升,游雯雯,蒋铭乐.基于ISM模型的可控飞行撞地诱因关系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4].孙瑞山,占欣.基于ISM—CRITIC法的通用航空可控飞行撞地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5].刘清贵.警惕可控飞行撞地风险[N].中国民航报.2017
[6].张晓全,吴贵锋.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在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
[7].杜红兵,王雪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原因分析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
[8].李小燕.将隐形“杀手”防范到底[N].中国民航报.2009
[9].刘仪.防范可控飞行撞地事故的最新进展[J].国际航空.2001
[10].贾大壮.人为因素和飞机可控飞行撞地研究(二)[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