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逆转录,脑炎,基因,病毒,遗传学,肠道,白血病。
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论文文献综述
周敏航,姜孟孟,高丽,徐媛媛,丁一[1](2011)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孙永梅,梁东,李海波[2](2005)在《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同步检测病毒性脑炎(VE)主要病原新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M-nPCR)对100例VE患儿及73例对照组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与肠道病毒(EV)RNA同步检测。结果整个过程约需5 h。该法与ELISA及经典nPCR方法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6%及100%。100例VE患儿CSF标本中,HSV阳性18例,EV阳性17例,在100例VE中,有26例重症,其中HSV感染14例(53.85%),EV感染7例(26.92%),不明病原5例(19.23%)。不同病原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年龄~3岁、~7岁、~14岁HSV分别检出7.4%、11.9%、35.5%,EV分别检出25.9%、19.05%、6.5%。结论RT-M-nPCR是一种能在早期同步检测HSV及EV的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病原检测技术;在VE重症中HSV感染最常见;HSV感染在年长儿发病率高,而EV感染在学龄前及婴幼儿中多见。(本文来源于《小儿急救医学》期刊2005年05期)
潘金兰,薛永权,姜海燕,何军,王玮[3](2005)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急性单核系白血病M4/M5MLL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多重PCR)技术在初诊M4/M5患者MLL基因重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40例初诊M4/M5患者中5种急性髓系白血病常见的MLL融合基因以及MLL部分串联重复。结果R显带揭示7有涉及11q23的易位,包括t(6;11)(q27;q23)、t(9;11)(p21;q23)、t(11;17)(q23;q21)、t(11;19)(q23;p13.1),14例有其他核型异常,19例为正常核型。多重PCR证实了7例核型分析显示11q23易位标本中的6例,例3核型分析揭示46,XX,t(6;11)(q27;q23),多重PCR检测MLL/AF6为阴性;19例显带分析为正常核型标本中检出2例MLL部分串联重复。结论多重PCR是对初诊M4/M5患者进行各种MLL重排筛检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孙永梅[4](2003)在《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病毒性脑炎(VE)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引起VE的病原体有很多。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单纯疱疹病毒(HSV)和肠道病毒(EV)是小儿CNS感染两个最常见的病原。传统的病毒学诊断技术不能及时识别HSV与EV。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本研究内容。采用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M-RT-nPCR)技术,通过一次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对VE的主要病原—HSV DNA(包括HSV-Ⅰ及HSV-Ⅱ)及EV RNA(除Echo 22和23型以外的大多数EV)同步检测,旨在建立可靠、准确、快捷、经济的VE病原检测新方法,为临床病毒检测及控制开辟一个崭新的途径。方法 鉴于所要检测的EV系RNA病毒,必须选择包含一个逆转录步骤的多重nPCR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M-RT-nPCR方法。 M-RT-nPCR技术是用一份标本,单管扩增,即在一个反应体系中放入多种引物对,可对多个靶序列进行扩增,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它克服了原有检测技术一次操作只能检测一种病毒的局限性。以100例2001年9月至2003年2月间在我院儿科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M-RT-nPCR对35例<WP=47>ELISA检测阳性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建立病原诊断新方法。再应用M-RT-nPCR对剩余的65例ELISA检测阴性标本进行检测。以同期本科收治的73例非感染脑疾患儿为病例对照组。首先创造一个无RNA酶的环境,然后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CSF中RNA及DNA。引物的设计很关键,特异的引物序列设计参照文献。M-RT-nPCR过程如下:逆转录反应体系于37℃孵育60分钟后,于95℃加热5分钟。然后于95℃变性、50℃退火、72℃延伸各45秒,共经30个循环;而在第二次PCR反应中将两种病毒的内套引物全部放入体系中,取第一次扩增产物1ul作为第二次扩增的模板,余组成及反应条件均同第一次扩增。所有的PCR操作均应用PE9600扩增仪。取nPCR扩增产物10ul,在含有溴化乙锭染色的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并置于紫外灯下观察电泳带。为确保实验的可靠性,所有的PCR阳性标本至少试验两次;同时留取CSF标本进行特异性HSV-I IgM及CoxB IgM ELISA检测,并与ELISA及经典nPCR方法做比较。结果 M-RT-PCR整个过程用5小时左右。与ELISA及经典nPCR方法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分别达到96%及100%。100例VE中两种病毒总阳性35例,阳性率35%。其中HSV DNA阳性18例(18%),EV RNA阳性17例(17%),P>0.05,两个率比较无差<WP=48>异。在26例重症病脑中HSV 14例(53.85%), EV 7例(26.92%), P〈0.05。年龄为0~岁、3~岁、7~14岁患儿分别检测出HSV 2例(7.4%)、5例(11.9%)、11例(35.5%),P〈0.05;检测出EV 7例(25.9%)、8例(19.05%)、2例(6.5%),P〈0.05。结论 M-RT-nPCR是一种能在早期同步检测HSV及EV的可靠的、经济的、快速的病原检测技术,具有广泛临床价值。通过M-RT-nPCR检测证实HSV及EV均为儿童病脑常见病原。在重症病脑中HSV最常见。HSV性脑炎随患儿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而EV性脑炎随患儿年龄增长则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3-04-01)
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早期同步检测病毒性脑炎(VE)主要病原新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M-nPCR)对100例VE患儿及73例对照组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与肠道病毒(EV)RNA同步检测。结果整个过程约需5 h。该法与ELISA及经典nPCR方法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6%及100%。100例VE患儿CSF标本中,HSV阳性18例,EV阳性17例,在100例VE中,有26例重症,其中HSV感染14例(53.85%),EV感染7例(26.92%),不明病原5例(19.23%)。不同病原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年龄~3岁、~7岁、~14岁HSV分别检出7.4%、11.9%、35.5%,EV分别检出25.9%、19.05%、6.5%。结论RT-M-nPCR是一种能在早期同步检测HSV及EV的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病原检测技术;在VE重症中HSV感染最常见;HSV感染在年长儿发病率高,而EV感染在学龄前及婴幼儿中多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论文参考文献
[1].周敏航,姜孟孟,高丽,徐媛媛,丁一.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
[2].孙永梅,梁东,李海波.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J].小儿急救医学.2005
[3].潘金兰,薛永权,姜海燕,何军,王玮.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急性单核系白血病M4/M5MLL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
[4].孙永梅.多重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