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群白美蓉张大维廖建芬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017
【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湿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样将76名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在改进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遵医嘱用药、按时门诊复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依从性在健康教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在健康教育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同伴教育有利于传播健康知识,提供有效社会支持,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同伴教育;湿疹;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68-01
1临床资料
入选病历为2012年3月~10月在我科确诊为慢性泛发性湿疹,并经系统综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奇数号的38名病员入选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5526±276岁;偶数号的38名病员入选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689±284。两组病员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
21健康教育的方式
211同伴教育者的选拔和培训:先后从入选观察组的38名患者中选出9名同伴教育者,同伴教育者需要符合以下条件:①自愿参加同伴教育,热心参加交流活动;②性格开朗、积极、热情、耐心;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好表达能力;④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规范系统地培训,使其掌握湿疹的发病原因、相关因素、治疗原则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良好的依从性具有的作用有较为深刻的和正确的认识[1]。经本研究组主管护师考核有7名教育者合格上岗。
212健康教育的方式:对照组:住院期间由管床护师按照护理程序和优质护理服务要求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前,内容包括疾病的概况、发病原因、相关因素,防治措施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等,并发放饮食处方卡。出院时发放复诊卡。出院后由主管护师定期电话随访,包括询问病情变化,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醒坚持用药和定期复诊,为期三月。
观察组:住院期间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定时组织同伴教育者和同期住院患者认识、讨论和交流,组织同伴教育者实施相关健康教育。鼓励他们交流发病的过程,内心的感受,诊治的过程,存在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嗜好以及改进的经验,引导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如结伴做光疗、熏蒸,相互观察皮损的好转情况,相互监督以逐日减少吸烟的数量或进食辛辣饮食的数量等,
队友间结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甚至出院后还相约组织活动[2]。出院时发放复诊卡。出院后由同伴教育育者定期电话随访,包括询问病情变化,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醒坚持用药和定期复诊,为期三月。主管护师定期询问、督促同伴教育者。
213患者复诊:两组患者复诊均由本研究组医生为患者免费诊查、调整治疗方案。
22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221问卷调查
2211问卷设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经临床专家审核认可。根据医嘱和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设定慢性湿疹患者依从性相关内容的问题包括以下六个:①你是否坚持规律生活、适当锻炼、戒除或减少烟、酒等不良嗜好?②你是否保持或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③是否能正确处理生活负性事件,保持心情舒畅?④你是否遵守饮食要求和皮肤护理要求?⑤你是否坚持遵医嘱用药?⑥你是否定期复诊,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就诊?
221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入院行健康教育前发放一次,当即回收;出院满三月最后一次复诊时发放调查问卷,当即回收。
222结果判定:如果6个问题全部回答是,记为依从性佳;反之若基中一项回答为否均记为依从性不佳。
2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发放问卷76份,回收76份,回收率100%,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依从性的比较(%)
组别例数健康教育前依从性佳依从性不佳健康教育后依从性佳依从性不佳观察组385(132)33(868)22(579)16(421)对照组384(105)34(895)13(342)25(658)X201445P>005<005从表中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在健康教育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同伴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4讨论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形象仅仅定格在权威性上,而在同伴教育法中,施教者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同伴教育法中施教员与病人一起讨论问题,参加游戏并引导进行总结。所有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施教员是患者的同伴,更有利于沟通[3]。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同伴教育能明显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的依从性,其效果优于单纯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继续教育不够,缺乏督导,成效有限,且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对于改变教育对象的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很大局限[4]。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类似或同样的诊疗经历,与受教育者之间易于沟通,在心理上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和榜样作用。在实施同伴教育时,同伴教育者将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变化与受教育者分享,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同伴教育者较好的治疗效果,体现了同伴的号召力,使其原有的不良生活观念发生转变。
综上所述,对于提高慢性湿疹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同伴教育是一种方便、实用、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29430
[2]章纬,张虹亚.慢性湿疹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1):6668
[3]张娃莲.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738
[4]管起招.同伴教育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病人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1,25(6):1652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