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宾格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词,述语,数量词,宾语,谓语,句法,日语。
非宾格性论文文献综述
邓林[1](2018)在《英、汉存现结构非宾格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英、汉语存现动词非宾格性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发现英、汉存现结构中的动词都包括原型非宾格动词和衍生非宾格动词,存现动词都具有非宾格性。根据"语链传递格位假说",英语存现结构中there和方位性名词组都获得主格,并将通过语迹语链格位传递给动词后的名词组;汉语存现结构中的方位名词组也获得主格,并通过语迹语链将格位传递给动词后的名词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吴宇驰[2](2016)在《中国日语学习者分裂非宾格性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erlmutter(1978)认为,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可以显示出与及物动词的宾语一样的表征。这就是着名的非宾格假说(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基于非宾格假说,不及物动词可以进一步进行下位分类,二分为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和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即分裂非宾格(the Split Unaccusativity)现象。关于日语分裂非宾格性研究的成果颇丰,持纯句法(pure syntactic)观点的有Miyagawa(1989)等,采用纯语义(pure semantics)方法的有Kishimoto(1996)等,运用句法语义接口(syntactic-semantics interface)理论的有影山(1993,1996)等。这些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在日语中存在分裂非宾格现象。遗憾的是,与理论研究相对应的日语分裂非宾格性习得研究,特别是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的考察与理论发展的日新月异相比存在严重脱节。目前为止,探讨日语分裂非宾格性的习得研究有Hirakawa(1999,2001,2003),Sorace&Shomura(2001)等,但他们的实验大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且偏重于是以英语行文并发表。另外,上述先行研究在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的选取、效度等变量控制上尚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7分段语法性判断测试来进行实验一:句法测试(40个使役被动句)和实验二:句法语义接口测试(50个数量词游离句),借此对日语水平为超级和高级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分裂非宾格现象上的习得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我们的出发点为:问题点1.从各种不同的分裂非宾格性测试法来看,中日两种语言的非宾格性表征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日语学习者能否洞悉这种潜在的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的差异呢?问题点2.日语相较于众多欧洲语言而言,由于在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区分上缺乏明显的形态标识,这给中国日语学习者习得相关句法知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学习者在遭遇这种不利条件时除了句法知识以外能否从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入手借鉴某些线索以帮助自身的学习呢?两个实验分别采用3×5和3×4×2的因素设置,其中“3”皆为学习者日语水平(母语8名、超级11名、高级16名),“5”为句子类型(A句、B句、D句、N句、T句),“4”为动词类型(「-ar-」动词、较典型非宾格动词、不典型类动词、典型非作格动词),“2”为数量词是否游离。通过对两个实验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OVA),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在使役被动句测试中,超级和高级学习者都观察出了及物动词直接内论元与及物动词外论元的对立,同时也能区分非宾格动词句与非对格动词句在语法性上的差异,这证实了问题点1。同时,实验一的结果也表明,总体来看3个组别在使役被动句上表现相似,但是在同为内论元做使役被动句主语的B句和T句的表现上,高级学习者的表现不如母语者和超级学习者那么理想。在数量词游离句测试中,总体来看超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都没有能够表现出与控制组(日语母语者)相似的倾向。但是,实验结果部分证实了动词本身的语义性质可以左右学习者对数量词游离句的判断。这可以视为,在句法语义接口理论框架下,学习者可以部分借助语义因素对句法上明确二分的两类不及物动词加以区别。这与问题点2是相符的。但是,实验分析阶段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与预测相左的现象。例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实验二中被估计为不合语法的Jb类句型(非作格动词的数量词游离句)并未被全体实验参加者强烈否定,这对实验假说的论证带来了不少问题。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基于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笔者将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和实验参加者的人数,对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加倍用心,为构建更加系统的习得理论体系而努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4-25)
田艳艳[3](2015)在《英汉存现动词非宾格性的症结及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成语法框架下认为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但在英汉中却有很多违反这一定律的例子,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便成为了一个症结。文章首先综述了近些年四种理论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并指出了各自的问题,最后根据词汇映射和构式压制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认为词库中所有动词都有共性,在词库里时还不能把他们划分为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动词只有在一些特殊语言或特殊构式中表现一些个性,如及物性、非作格性和非宾格性等。此外还认为,"存现构式状态化压制"是那些表面看来是"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派生成存现句中的非宾格动词的基础,即表面看来是"及物动词"原来的逻辑施事被存现构式压制删除,而表面看来是"作格动词"的施事被构式状态化压制成客体,当这些"另类"动词进入地点存现句的句法表达式时,就生成了合格的存现句,表现出非宾格性。(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王永利,韩景泉[4](2015)在《特征分析下存现句的非宾格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学者以汉语存现句可允许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为由质疑存现句的非宾格分析。在"述语分解模式"模式下利用特征分析,轻动词表现出两组区别特征:有界性特征[±TEL]和促发性特征[±INI]。述语内轻动词携带的[-INI]特征被证明是非宾格述语的核心特征。依据这一诊断标准,所有的存现句都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此分析对揭示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李雯[5](2013)在《中英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宾格假设以关系语法为基础,将传统语法意义上的不及物动词进一步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虽然两者都只有一个论元,且其唯一的论元通常都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位置充当句子的表层结构主语,但两类动词的深层结构及论元的深层逻辑语义关系并不相同,非宾格动词的终极主语为其起始直接宾语,即表层结构中的主语是深层结构中的逻辑宾语,而非作格动词的终极主语是其起始主语,即表层结构中的主语也就是深层结构中的主语。非宾格动词主要出现在存现句中。此外,被动句由于只能有一个论元,也可归为非宾格动词。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中存现句中非宾格动词的赋格问题,特别是汉语中保留宾语的句法本质问题。本文首先结合相关语言事实,在转换生成语法框架内,特别是在最简方案平台上分析了与非宾格假设的相关理论假设和句法操作技术,包括转换生成语法的哲学承诺、论旨理论、格理论、论元结构、合并和特征核查等。本文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存现句和非宾格假设。英语存现句的基本形式为there be和方所倒装结构,而汉语中的存现句主要有方所倒装结构,以及部分由系动词“是”表现存在的结构。存现句的定指效应实际是对语言不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的一个结论,存现句的事件结构与非宾格假设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句法操作和赋格问题并没有得到完满的解释。本章还详细讨论了非宾格动词的句法性质,提出了综合诊断语言中的非宾格动词。第叁章讨论汉语非宾格动词中的保留宾语问题。在充分观察保留宾语的基础上,我们详细分析了现有分析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我们接受了移位假说,并认为在移位之前的两个[DP]构成一个小句结构。其赋格在移位之前已经完成,而移位的原因是结构稳定性和拼读。由于两个[DP]在同一句法层次,导致结构不稳定;且两个同一层次的[DP]违反了识别原则,从而不能在PF层面实行拼读。我们的分析模式比以前各模式更有解释力和概括力,并有力地解释了担当小句主语的[DP]不能移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11-01)
魏丽滨[6](2013)在《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非宾格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句法、语义两个层面,对汉语中形容词做谓语现象进行探究,讨论形容词性谓词的非宾格性,认为汉语形容词性谓词可把表示性质、状态描述的归于非作格,将表示存现、变化、致使的看作是非宾格。(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莫俊华[7](2012)在《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宾格假设"认为,不及物动词是非同质的,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英语二语习得中,这种差异有时构成"刺激匮乏",引发可习得性问题。本研究尝试使用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范式来调查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问题。研究发现:英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中国学习者的心理语法中具有不同的表征;中国学习者低水平时就能够习得英语的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习得的原因是中国学习者能够通达普遍语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杨作玲[8](2012)在《先秦趋向动词的非宾格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趋向动词的句法表现复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必须带处所宾语;二是是否有使动交替形式。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以及非宾格动词的判断式,趋向动词中的一部分可归为非宾格动词,一部分归入及物动词或非作格动词,少数动词还可以两属。先秦趋向动词并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语义类,影响非宾格性的主要因素为客体论元在语义上是接近施事还是接近受事。(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陈林柯[9](2011)在《关于日语中的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日语教育中,动词被单纯划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类,而自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理论被介绍到日语中后,日语的自动词则被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两者的区别为动词所表示动作有无意志性。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语言中,且说明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但是通过大量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的日语教学中这个概念几乎很少被提到,而且,迄今为止关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的讨论几乎都围绕着和语动词进行,涉及到汉字动名词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观点出发,对日语的动名词性质和其句子结构进行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对动名词中的自动词进行了研究,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明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方法后,在总结相关先行研究基础上对本论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本论文选取了具有自动词用法的3518个两字汉语动名词为研究对象,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角度出发,采用语意论和句法论的观点对动词性质和句子的结构特征进行考察。第二部分对汉字动名词进行明确的定义,然后将选好的汉语动名词划分为非宾格动名词和非作格动名词,并对其的意义和其所在句子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性质和其句法结构极为不同。第叁部分则对这一性质对句子结构的具体影响做出了具体分析,众所周知动名词必须与“すゐ”结合才可发挥其动词的机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勤名词+すゐ”一句中,非作格动名词可以插入“な”,而非宾格动名词则不可以插入“な”。第四部分对如何将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概念运用到我国日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本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为如何提高国内学习者的日语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综合性考察,总结了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课题。本论文如果能够为我国日语学习者理解并掌握两种不同性质的自动词——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学习起到些许的帮助,笔者将深感欣慰。(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1-05-01)
董成如[10](2011)在《汉语存现句中动词非宾格性的压制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压制的角度探讨汉语存现句如何将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非宾格化。存现句表示某处隐现和存在某实体,其论元为处所和客体。因此存现句在论元结构和语义上都是非宾格构式。存现句剪切及物动词的施事,抑制非作格动词的施事,但都凸显它们的客体和处所。"了"字存现句和"着"字存现句都是抑制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实施动作的施事性意义,而彰显两类动词所表示的隐现和存在状态的意义。这样,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在论元结构和语义上都被存现句非宾格化了。(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1年01期)
非宾格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Perlmutter(1978)认为,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可以显示出与及物动词的宾语一样的表征。这就是着名的非宾格假说(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基于非宾格假说,不及物动词可以进一步进行下位分类,二分为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和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即分裂非宾格(the Split Unaccusativity)现象。关于日语分裂非宾格性研究的成果颇丰,持纯句法(pure syntactic)观点的有Miyagawa(1989)等,采用纯语义(pure semantics)方法的有Kishimoto(1996)等,运用句法语义接口(syntactic-semantics interface)理论的有影山(1993,1996)等。这些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在日语中存在分裂非宾格现象。遗憾的是,与理论研究相对应的日语分裂非宾格性习得研究,特别是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的考察与理论发展的日新月异相比存在严重脱节。目前为止,探讨日语分裂非宾格性的习得研究有Hirakawa(1999,2001,2003),Sorace&Shomura(2001)等,但他们的实验大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且偏重于是以英语行文并发表。另外,上述先行研究在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的选取、效度等变量控制上尚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7分段语法性判断测试来进行实验一:句法测试(40个使役被动句)和实验二:句法语义接口测试(50个数量词游离句),借此对日语水平为超级和高级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分裂非宾格现象上的习得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我们的出发点为:问题点1.从各种不同的分裂非宾格性测试法来看,中日两种语言的非宾格性表征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日语学习者能否洞悉这种潜在的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的差异呢?问题点2.日语相较于众多欧洲语言而言,由于在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区分上缺乏明显的形态标识,这给中国日语学习者习得相关句法知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学习者在遭遇这种不利条件时除了句法知识以外能否从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入手借鉴某些线索以帮助自身的学习呢?两个实验分别采用3×5和3×4×2的因素设置,其中“3”皆为学习者日语水平(母语8名、超级11名、高级16名),“5”为句子类型(A句、B句、D句、N句、T句),“4”为动词类型(「-ar-」动词、较典型非宾格动词、不典型类动词、典型非作格动词),“2”为数量词是否游离。通过对两个实验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OVA),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在使役被动句测试中,超级和高级学习者都观察出了及物动词直接内论元与及物动词外论元的对立,同时也能区分非宾格动词句与非对格动词句在语法性上的差异,这证实了问题点1。同时,实验一的结果也表明,总体来看3个组别在使役被动句上表现相似,但是在同为内论元做使役被动句主语的B句和T句的表现上,高级学习者的表现不如母语者和超级学习者那么理想。在数量词游离句测试中,总体来看超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都没有能够表现出与控制组(日语母语者)相似的倾向。但是,实验结果部分证实了动词本身的语义性质可以左右学习者对数量词游离句的判断。这可以视为,在句法语义接口理论框架下,学习者可以部分借助语义因素对句法上明确二分的两类不及物动词加以区别。这与问题点2是相符的。但是,实验分析阶段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与预测相左的现象。例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实验二中被估计为不合语法的Jb类句型(非作格动词的数量词游离句)并未被全体实验参加者强烈否定,这对实验假说的论证带来了不少问题。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基于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笔者将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和实验参加者的人数,对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加倍用心,为构建更加系统的习得理论体系而努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宾格性论文参考文献
[1].邓林.英、汉存现结构非宾格性对比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2].吴宇驰.中国日语学习者分裂非宾格性的习得研究[D].湖南大学.2016
[3].田艳艳.英汉存现动词非宾格性的症结及解释[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王永利,韩景泉.特征分析下存现句的非宾格性[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李雯.中英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
[6].魏丽滨.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非宾格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7].莫俊华.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非宾格性与非作格性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8].杨作玲.先秦趋向动词的非宾格性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陈林柯.关于日语中的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D].大连海事大学.2011
[10].董成如.汉语存现句中动词非宾格性的压制解释[J].现代外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