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东北文学论文_张丛皞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东北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文化,现代文学,萨满教,时期,作家,解放战争。

现代东北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丛皞[1](2016)在《重返历史现场: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路径——以1945—1949年东北文学再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长期积累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接近饱和,在现有状况下,以"重返历史现场"的方式聚焦一些非经典研究区域是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要选择。"1945—1949年东北文学"研究既要正视这一时期曾经共存的多种文艺景观和东北解放区形成过程中独特的文化文学反应,又要关注解放区文艺获得正统地位过程中对东北原有文艺的冲击和在新的地域文化语境中实践文艺大众化的挑战与得失。此外,东北解放区的文艺批判与文学生产在中国左翼文艺发展史上同样具有相当的话题性。(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6年02期)

刘琼[2](2015)在《关于“中国的一份和全部”》一文中研究指出顾名思义,在一个封闭的语境里,现代文学是“全部”,东北文学是现代文学的“一份”。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关系吗?还是先来回看这句话的原始出处。“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爱伦堡)但是,不知道是人民进步了,还(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5-12-21)

李春燕[3](2012)在《东北文学之一瞥——吉林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吉林现代文学发展流程为线索,概括论述了吉林现代文学叁个不同时期的思想与艺术特色,及其贯穿始终的精神特质与内涵。(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论坛》期刊2012年02期)

赵艳娟[4](2010)在《现代东北文学中的萨满文化精神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东北文学作品中萨满文化的显现进行整理与搜集,并以相关的文本资料为基础对萨满文化的含义、东北特有的地域色彩、萨满文化神事活动在作品中的出现、萨满文化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及在这种创作心理的影响之下作家是如何建构作品的艺术追求的等等来进行探究。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探讨来弄清楚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文化之间的关系,即在现代东北文学当中萨满文化表现在哪里?萨满文化又对现代东北文学作品的创作起了怎样的影响?在萨满文化影响下的现代东北文学在艺术追求上存在着那些缺陷等等这些问题,弄懂这些问题就是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本篇论文拟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就本次论文选题进行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并对文献进行细读,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的一系列手段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坚持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力的论证,找出对论证有支撑作用的相应论据,最后得出结论。即萨满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影响或者是说现代东北文学因萨满文化的参与而呈现出的独特的美学特征是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也有否定的方面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进行分析和阐释。并以此来辨析萨满文化在现代东北文学当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谢淑玲[5](2009)在《东北文学研究的新景观——评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读高翔先生的《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一书,感觉心中一亮,终于看到了对东北现代文学除有关“东北作家群”研究以外的全面扎实的阐释。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第九届年会,会上各地区与会者都谈到本地域文学的辉煌成就,当时除了西北作家群的作品风(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金钢[6](2009)在《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东北文学中出现了众多的俄罗斯人形象,东北作家们对俄罗斯人形象的描摹,一方面显示了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俄罗斯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深刻影响,为现代东北文学增添了几许异国风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生活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的人们所演绎的独特的社会人生景观。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反映了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战乱频仍的历史现实和多元文化杂糅、儒家文化传统薄弱的文化状态。(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09年04期)

金钢[7](2007)在《俄罗斯文化与现代东北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现代东北文学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俄罗斯文化在现代东北文学萌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绪论部分介绍了现代东北文学萌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了原始萨满教文化因素、近代以来东部地区的移民与殖民、外来文化因素对现代东北文学的影响,说明了现代东北文学是本土萨满教文化、中原移民文化、邻近国家文化互相撞击的产物,既呈现出原始萨满教文化神秘、跳荡不羁的文化特色,又包含了移民儒家文化的内涵,还具备了俄罗斯文化的异域风格,以其承载的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民俗风情,成为主流文学的重要补充。并进一步指出,在现代东北文学中,古老的原始萨满教文化已经隐退到人们记忆的深处,移民儒家文化又缺乏深厚的底蕴,这些都使得东北作家们更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邻近的深厚博大的俄罗斯文化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俄罗斯文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全方位的影响。首先指出俄罗斯文化本身就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体,它一方面与东北文化有很多内在的契合点,容易为东北人所理解: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相异之处,能够为东北文化提供很多新鲜的文化因素,引起东北人接受和学习的兴趣。其次探讨了东北地区中俄文化交流的先天优势,分析了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多样的传播方式。根据文化传播学原理,两种文化形态的中心区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差异,而其边界处则大多是模糊、重迭的。基于此可以看到,中俄在东北亚的交界处于两国的文化边疆地区,在这一地区探讨俄罗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的传入主要有叁种方式:军事入侵、传教、移民。其中移民是最重要的方式,俄罗斯文化通过移民方式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主要是一种自发、自愿的文化交流,这正是俄罗斯文化能够在东北地区传播并融入东北文化之中的基础。这种传播以其平民化的亲和力把俄罗斯文化与东北地区深具大众移民文化色彩的地方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第叁,从生计方式、语言、服饰、饮食、城市建筑、宗教信仰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方面介绍了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状况。第二章详细梳理了俄罗斯文化影响现代东北文学的动态过程,并简要回顾了相关的研究状况,阐明深入探讨此论题的意义。俄苏文学艺术和苏联政治理念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新文学的萌生和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现代东北文学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俄苏文学的接受过程大体与新文学主流保持一致,所不同的在于东北地区由于地缘上的特殊性而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广泛影响,这使得现代东北文学在接受俄苏文学影响的过程中具有了自身的独特性:俄罗斯文化因素(而不仅仅是俄苏文学和苏联政治理念)深入而连贯的蕴涵于现代东北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且呈现出一条清晰而又鲜明的脉络。本章将俄罗斯文化影响现代东北文学的动态过程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9年新文化运动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阶段东北文学对俄罗斯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主要是在启蒙救亡的时代功利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首先,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俄苏倾向和东北地区第叁国际共运活动的开展共同决定了东北新文学在其开端就受到俄苏文化和文学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931年东北沦陷后,揭露日伪统治者的暴行,颂扬人民的反抗斗争,探究社会底层的黑暗成为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的中心主题,在这种情况下,经历了十月革命炮火洗礼、表现相似的斗争主题的苏俄革命文学就成为文学素养相对薄弱的东北作家的学习榜样,东北作家的创作在主题、构思、人物形象塑造等多方面都受到了苏俄革命文学的深刻影响。而这一时期,东北作家植根于乡土的写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方面的创作更多地是从果戈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等俄苏文学大师那里吸取了养料。第二阶段是1945年至文革前,这一阶段的东北文学受苏俄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这是由当时的政治局势所决定的,照搬苏联模式表面上造成了文学创作数量的繁荣,却降低了文学的艺术水平。出于政局的原因,“九叁”之后不久,中国共产党迅速将“延安文学模式”推向东北,使得东北地区早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提前进入“延安文学模式”主导时期。这种政治导向的巨大力量使得东北解放区文学继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轰动效应之后,又一次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而这种“延安文学模式”到建国后便正式演化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它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十七年东北文学受苏俄文学影响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之外,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叁阶段是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文学,这一时期中国文坛的环境由过度压抑到宽松的逆反,使得西方文艺思潮大规模涌入,文坛上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创新探索层出不穷,俄苏文学的影响则大为减弱。而这一时期的东北文学尽管风格多样,题材不一,但其发展的焦点是有意识地将这片地域历史积淀的多元文化与现代文明和最新的文化意识交融起来,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生存状况给予悉心关注和深入思考,其思想内涵并没有脱离俄苏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也与苏联“解冻”思潮后的文学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且,其对本土地域文化的关注由于没有了启蒙救亡的功利目的的羁绊,出现了对本土地域文化中俄罗斯文化因素的有意识的表现。第叁章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对东北作家个体的影响。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迟子建、阿成等五位在现代东北文学史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为例,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对东北作家的审美取向、个人气质、艺术思维、创作主题、人物塑造、风格情调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指出:萧红在创作主题的选择和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受到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俄罗斯文豪的影响;萧军和他的作品中展现出一种像《毁灭》中的莱奋生那样的坚毅顽强、勇猛沉着的个人气质;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中“丁宁”形象的塑造受到了托尔斯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影响;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表达了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大自然主题相互契合的自然生命意识,将人道主义精神投注于大自然之中:阿成的作品中表现出浓郁的俄罗斯文化风味。第四章归纳和分析了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俄罗斯文化影响现代东北文学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在东北作家的作品中,真实地表现和描绘了广泛出现于东北地区各个生活领域中众多的俄罗斯人形象,并且由形象展现出俄罗斯人的性格及积淀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就作品中出现的俄罗斯人形象之多、描绘之普遍而言,东北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没有其它地域的文学可与其匹敌。通过对俄罗斯人形象的类型、性格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反映了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战乱频仍的历史现实和多元文化杂糅、儒家文化传统薄弱的文化状态。东北作家们对这种异国形象的塑造,主要不是对异国社会文化(缺席的客体)的表现,而是对本土社会状况(在场的主体)的表现。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复杂多变的历史文化状况通过这些俄罗斯人形象可见一斑。结语部分指出对俄罗斯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并没有影响到现代东北文学的民族性与独立性。俄罗斯文化作为一种外来影响,给现代东北文学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增添了异族文化的新鲜血液,在现代东北文学萌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7-04-30)

闫秋红[8](2006)在《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主流文学相比,现代东北文学长期存在着一种滞后性,然而,新鲜的、异质的东北地域文化又使其在某些机缘促动下获得了一种先锋性的品格。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是其独占风气之先的源泉和动力,而这种地域文化又是以萨满教文化为发展原点的。萨满教文化不仅影响了现代东北文学的主题意蕴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也参与了小说叙事和形式技巧的革新与创造,为小说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实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6年05期)

闫秋红[9](2003)在《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萨满教文化在现代东北文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引言部分简要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对象、范围和视角。首先回顾此论题的研究现状,阐明继续探讨的意义。其次确定研究对象,从具体研究的角度出发,把现代东北文学界定为五四以来土生土长的东北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有着不同特点,因而所采用的视角也相应地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萨满教产生的原因、条件和传播情况,然后分析萨满教与东北民间文化的关系。在东北过去时代的广大地区,萨满教是一种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原始的、土着的民间宗教形态,是东北诸民族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它对东北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现代东北文学所受萨满教文化影响就是源于这种浸透了萨满教精神的民间文化。在现代东北文学史上,萨满教文化始终是一道萦绕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文化魔影。第二章主要分析萨满教文化影响现代东北文学的几种典型表现。萨满教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影响大致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以叁四十年代东北流亡文学为代表。基于改造国民性的创作动机,东北作家群对萨满教持有一种明显的拒斥和对抗心理,他们往往突出了萨满教的负面影响,把萨满跳神和封建愚昧联系在一起加以批判。后一阶段以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为代表。随着新时期文学文化意识的凸现,东北作家逐渐把重点转向了对萨满教文化正面价值的发掘。寻根文学在寻找萨满教价值意义的同时,仍然保持了一种自觉的批判意识;先锋文学则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去注视这种古老的宗教形式,以开放的意识来吸纳这种古老宗教中的生命因子,使之参预到小说文本形式的创造之中。第叁章主要从文学观念、情感状态和思维方式等叁个方面,分析萨满教文化对作家产生的影响。万物有灵论是萨满教文化的核心思想。东北作家普遍具有这种泛神泛灵思想意识,他们擅长并惯于表现变幻莫测的形象和荒诞不经的奇迹,借神灵来制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这与十六、十七世纪流行于西方的泛神论思想不同。在历史上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畜牧和渔猎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文明进程缓慢,使得远古时代的日神精神盛行不衰。这里所说的日神精神,已经脱离功利性的拜日仪式风俗,而演化为一种火爆热烈、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和信仰。这与西方所说的与酒神相对的日神精神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文学创作上,它表现为一种迷痴和外倾的情感状态。萨满一般都具有超出常人的敏知能力。敏知,即快速反应的高超本领,包括头脑的灵敏反应和对反应的映象迅速晓彻的能力。萨满非常强调对想像力、体察力和分析力的培养。东北作家深受这种萨满敏知思维方式的熏陶和感染,所以他们往往具有比较敏锐的感知能力,使文化土层并不丰厚的东北文学有机会从边缘走向先锋。第四章论述萨满教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在题材和主题方面的影响。受萨满教影响的东北作家在创作题材和主题意象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偏爱和嗜好,从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到对家族、生命和生态意识的思考,都成为东北作家特别倾心和观照的对象。萨满教充满了复仇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沉淀和承传下来,成为人们反抗外来侵略的动力源泉。东北反映抗日题材的文学也正是以此为支点,渲染了民族主义精神,从而摆脱了庸俗社会学的箝制。祖先崇拜是萨满教最主要的崇拜观念之一。人们认为家族祖先和自己最直接最亲近,其灵魂能够荫庇子孙。在家族中那些有超凡本领的人被视为崇拜的偶像。现代东北家族小说往往表现了开创家业的竞争意识和家族意识,而创业者则受到家族普遍的尊敬和崇拜。这种家族意识缺少儒家的伦理色彩,而突出原始剽悍的强力特点。萨满教认为自然万物都充满神性和灵性,因此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并且经常与自然进行感情交流。寻根文学在批判这种自然崇拜对人性摧残的同时,又把膜拜自然的原始情感与现代生态意识结合起来,表现了原始意识在特定场景中与现代精神不自觉的契合。第五章论述了萨满教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系列的影响。虽然人物的性格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它可以受制于社会环境和个人际遇,但是,它也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基础。所以,人物性格的层面上也铭刻着文化的密码,让人看到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深层积淀。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人物长廊与整个中国文学史一样丰富多彩、摇曳多姿,人物形象的特征也同样是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然而,仍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进入到现代东北文学视野中的人物形象,普遍存在着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趋向。萨满教文化使人们的个性特征打上了一种地域性的精神烙印,萨满教塑造了东北民间文化精神,也陶冶了东北人的行侠仗义、狂放任性和富于冒险的品性和气质。同样,文学人物形象也往往具有野性和神秘的性格特点。第一节论述了义士与土匪的形象。在现代东北文学中,“土匪”的语义是极其宽泛和复杂的,它透视出了东北地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折射了东北文化精神的历史内涵以及东北人独特的价值取向。“九·一八”事变以后,土匪在东北作家群笔下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再现。民族解放战争成为其人格升华和精神洗礼的契机和触发点,使他们完成了从绿林好汉到历史英雄的质变。虽然胡子已经成为一种历史陈迹,然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所滋生的文化心理和生命意识的胡子现象却一直沉淀在人们的潜意识深处。第二节论述了流浪者和冒险家的形象。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移民迁入地,虽然这里渐渐地发展成为以汉族移民为主的居住人群,然而,这些从河北和山东一带“闯关东”的豪爽侠义之人,本身即具有流浪和冒险的气质,他们身上的“安土重迁”的保守思想相对薄弱和松动,再加之当地土着居民的尚武尚强的民情风俗的影响,他们就越来越倾向于一种自由漂泊的开放心态和价值观念。第叁节论述了怪客和异人的形象。儒家传统文化思想所影响下的人物形象大多偏于理智的节制性和情感的含蓄性,人们喜欢遵循不偏不倚、不瘟不火的行为原则,久而久之,渐渐养成了一种平和、内向和通达的性格特点。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呈现了一种神秘和诡谲的特点。第六章论述了萨满教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在叙事技艺和叙事风格方面的影响。东北流亡作家尤以萧红、端木蕻良为代表,具有一种诗化散文化的倾向,但又和传统意义上雍容细致的诗化散文化不同,这种无拘无束的越轨笔致源于萨满教文化的影响。另外,无论从叙述主体还是叙述方式来考察,萨满教对先锋小说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可以说,马原、洪峰的先锋小说既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外来影响相关,同时也是本土文化萨满教影响的结果。萨满是神界与人间的沟通者,跳神时萨满的灵魂可以暂时离开身体,自由地出入天地之间。而先锋小说中的叙述主体“我”往往既是叙述人又是作者本人,同时,也可能被随时置换为其他人。叙述主体“我”分身有术,变幻莫测。先锋小说中富有占卜和预言意味的“预叙”,能够制造神秘气氛,表现出对冥冥之神的崇拜。萨满神灵附体,通变如神,驰骋在叁界九天之中,上连神界下连凡间,泯灭了真实与虚幻的时空界限。同样,先锋小说也消除了幻觉与经验的界限,以一种超验的审美判断,使虚实相生真幻融通。萨满教文化的观念直接参与了现代东北文学文本的创造。使现代东北文学在叙事方式和风格上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结语部分总结了萨满教文化对现代东北文学的影响,探讨了在种种文化影响因素之中,萨满教文化才是其中最基本的文化精神渊源。萨满教文化是塑造现代东北文学和文化风貌的最具权威的雕刻者,因而对现代东北文学具有形成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3-05-01)

张毓茂[10](1983)在《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以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文学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许多方面的问题,没有或很少有人触及,急需扩大研究领域,增加研究课题。比如沦陷时期的东北地区(即伪满洲国)文学,目前所有的现化文学史书籍中都丝毫不曾提及,也很少有人公开发表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1983年04期)

现代东北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顾名思义,在一个封闭的语境里,现代文学是“全部”,东北文学是现代文学的“一份”。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关系吗?还是先来回看这句话的原始出处。“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爱伦堡)但是,不知道是人民进步了,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东北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丛皞.重返历史现场: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路径——以1945—1949年东北文学再研究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6

[2].刘琼.关于“中国的一份和全部”[N].文艺报.2015

[3].李春燕.东北文学之一瞥——吉林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J].华夏文化论坛.2012

[4].赵艳娟.现代东北文学中的萨满文化精神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谢淑玲.东北文学研究的新景观——评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6].金钢.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J].求是学刊.2009

[7].金钢.俄罗斯文化与现代东北文学[D].山东大学.2007

[8].闫秋红.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J].学术论坛.2006

[9].闫秋红.现代东北文学与萨满教文化[D].武汉大学.2003

[10].张毓茂.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以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

论文知识图

新闻出版2003年吉林省优秀出版物获奖情况统...教育教学管理附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教学管理附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教学管理附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教学管理附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教学管理附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标签:;  ;  ;  ;  ;  ;  ;  

现代东北文学论文_张丛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