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锅炉采用轮式干燥管的干燥防腐(论文文献综述)
聂晓玲[1](2020)在《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因其持久性、易迁移性、高生物毒性和高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丰富的汞矿储存加上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我国成为全球人为汞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东部城市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人为汞排放量可占全国汞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关于大气汞污染特征和成因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由于地理位置、人为活动、污染来源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不同,大气汞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十分复杂且多样。沿海城市地区同时受到密集的内陆人为源和海洋气团的影响,大气成分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沿海地区气态总汞(TGM)的形成和再分配。为了解中国东部地区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选择在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分别开展大气汞的综合观测实验,分析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大气TGM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现状,探讨冬季采暖活动对中国东部城市大气汞污染的贡献,分析海陆风对沿海城市大气汞污染的影响,利用后向气流轨迹模型(HYSPLIT)分析区域输送对大气汞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潜在源区贡献函数(PSCF)分析大气汞的主要排放源区域;结合主因子分析(PCA)和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解析大气TGM和颗粒态汞(PBM)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根据事件分析探讨雾霾、沙尘、台风等天气过程中大气汞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特征及海陆风影响研究表明,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范围是0.59~24.46 ngm-3,平均浓度为2.28(±0.87)ngm-3,高于中国邻近开放海域的大气汞浓度,是北半球大气汞背景浓度的1.5倍。从各季节TGM浓度均值来看,呈现为冬季和春季略高于夏季和秋季。TGM浓度对风向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离岸风作用下TGM平均浓度为2.41 ngm-3,相比在向岸风作用下的浓度高约24%。受海陆风以及边界层高度变化影响,青岛沿海大气TGM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清晨出现浓度峰值并在下午15时达到最低值。有海陆风循环的TGM浓度日最低值高于无海陆风循环条件下的最低值。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移动燃烧源作为影响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的主要人为排放源,而燃煤电厂是冬季大气TGM的主要贡献者。PSCF分析表明中国东部邻近省市地区人为源排放的区域传输对青岛沿海TGM的浓度变化有着重要影响。(2)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特征及采暖影响的研究表明,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范围在0.31~46.36 ng m-3之间,平均值为4.91(±3.66)ng m-3,与国内其他内陆城市站点TGM浓度相当,略高于我国沿海城市站点和国外城市站点TGM浓度,远高于北半球背景值和国内高山背景值。一般情况下济南城区大气TGM表现为日出时最高,午后最低,气象条件是这种日变化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空气重污染的情况下,大气TGM主要表现为中午最高,且主要发生在采暖期。冬季采暖是影响济南城区大气汞浓度的一个主要因素,采暖期TGM浓度均值为5.92 ng m-3,是非采暖期间浓度均值的两倍。燃烧排放以及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对济南城区TGM浓度影响较大。济南城区大气TGM受局地污染源分布的影响,山东省西南部众多的工业排放源对济南大气TGM的贡献较大。(3)大气颗粒汞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城区大气颗粒汞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上,PM1.8以下的细粒子粒径段颗粒汞浓度对∑PHg总浓度的贡献约为60%,PM3.2以下的颗粒汞浓度贡献约占68%。进一步分析济南大气PBM2.5的污染特征,发现PBM2.5平均浓度为452±433 pg m-3,相比2014-2015年观测的PBM2.5浓度下降了 13%,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比北美和欧洲的观测值高近两个数量级。此外,济南大气PM2.5中的颗粒汞含量远高于山东省煤炭、土壤等中的平均汞含量,表明大气细颗粒物对汞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同时意味着大气颗粒汞的沉降会加重土壤汞的污染。冬季采暖加重了济南城区的颗粒汞污染情况,同TGM类似,济南采暖期PBM2.5浓度均值为599 pg m-3,是非采暖期间均值(291 pg m-3)的两倍。PBM2.5和TGM在采暖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在非采暖期,二者并不显着相关。PCA分析和PMF源解析进一步表明,采暖期的大气PBM2.5和TGM具有共同的煤炭燃烧源和工业源,而在非采暖期大气PBM2.5与TGM的来源不完全一样,除工业源外,扬尘和生物质燃烧源对PBM2 5影响也较大。(4)本研究在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大气汞观测研究中频繁观测到雾霾、沙尘、台风等天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城区雾霾期间,大气TGM和PBM2.5浓度显着增加。人为排放和静稳天气条件是导致TGM和PBM2.5在雾霾期间大量积累的主要原因,重污染后的雾天可以为PBM2.5的二次形成提供有利条件,雾过程结束后,GEM氧化形成的Hg2+吸附/溶解在颗粒中从而导致颗粒汞浓度升高。与济南城区雾霾不同,青岛沿海的雾霾主要来源于污染区域或经污染区域输送的气团导致大气汞浓度升高,加剧了青岛沿海大气汞污染。研究发现边界层高度升高以及相对清洁的海洋气团可导致雾霾期间大气汞浓度下降30%。与雾霾期间风速相对较低不同,沙尘天气往往伴随着强风和高浓度粗颗粒物,而台风天气伴随着强风和降雨,因此这两个过程对大气汞浓度的影响也不同。在沙尘期间大气TGM和PBM2.5浓度显着降低,而在10-18μm粗粒径段的颗粒汞浓度显着上升。一方面与汞在细粒径和粗粒径颗粒之间的吸附分配有关,另一方面来源于沙漠等地区的大气粗颗粒经过京津冀等污染较重区域也是导致粗粒径段颗粒汞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在台风登陆前和台风过后,由于东亚污染地区气团的传输以及台风前缘和侧缘的下沉气流导致TGM浓度急剧上升,而在台风过境期间,由于强风和较高边界层的稀释作用以及相对清洁的海洋气团导致TGM浓度急剧下降,平均浓度仅为1.57 ngm-3,相当于TGM的全球背景值。频繁发生的台风事件是导致青岛沿海夏季TGM浓度高值和低值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站点大气汞的观测研究,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区内陆和沿海城市大气汞的污染水平,阐明了研究区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发现济南城区的大气细颗粒物对汞的超强富集性及潜在的环境风险。采暖活动对城市大气汞浓度贡献显着,海陆风循环会导致沿海大气汞浓度的攀升。本研究结果为填补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大气汞的研究空白提供数据支撑,对于评估人类活动对大气汞的贡献以及对大气汞污染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许明路[2](2020)在《燃煤电厂烟气冷凝法水回收及颗粒物控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资源形势日趋紧张,燃煤电厂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后的烟气中蕴含大量水分,却很少得到有效利用,采用烟气冷凝法对其中水分进行回收,对缓解电厂用水需求具有实际意义。同时,环保标准的提高对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超低排放改造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能耗,利用烟气冷凝协同脱除颗粒物等烟气污染物以实现超低排放甚至近零排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对照,探究湿法脱硫系统后的烟气状态,确定其水回收和颗粒物协同脱除的有利工况条件。采用试验研究湿烟气的水回收特性、冷凝换热特性,确定烟气冷凝水回收的重要参数指标。优化选取了颗粒物浓度的测试方法,用于现场测试,获得了烟气冷凝脱水对颗粒物和其他可溶性组分的脱除效果,分析了颗粒物各组分在烟气冷凝回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烟气水回收、颗粒物控制、余热利用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4种工程应用技术方案。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烟气经湿法脱硫系统后基本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蕴含大量水分,是水冷凝回收、颗粒物成核脱除的有利场所。二、烟气温降与烟气水回收率线性相关,冷却水相对流量较低时,冷却水相对流量对烟气温降的影响非常显着,但当冷却水相对流量达到3kg/kg左右后,烟气温降趋于稳定,基本实现了该工况下的最大换热能力。换热稳定后对流冷凝换热系数约为纯对流换热系数的9倍,总换热系数与烟气侧对流冷凝换热系数十分接近。烟气冷凝器水回收效果一般,需要分离器对冷凝水进一步回收。对于660MW机组,以试验工况条件计算,烟气温降10℃时,冷凝回收水约60t/h,能够满足脱硫系统补水需要。三、烟气温降9℃左右时,系统颗粒物脱除效率为25%,烟气冷凝器对凝结颗粒物的脱除效果较好,分离器对过滤颗粒物的脱除效率较高。分离器更容易脱除2.5-10μm的过滤颗粒物,而烟气冷凝器中小于1μm的颗粒物更容易成核脱除。系统对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组分能实现20%脱除效率,无机组分30%;系统烟气温降的增大有助于颗粒物的协同脱除,其中,过滤颗粒物受烟气温降影响大于凝结颗粒物,凝结颗粒物中无机组分受温降影响大于有机组分。烟气冷凝能够同时实现可溶性离子的脱除,F-、Cl-、Ca2+、Na+脱除效率较高,SO42-占比最大。
黄锐[3](2020)在《钛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脱除NO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在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是SCR脱硝技术,但是由于该技术适用于300~400℃的烟气温度,并不适用于小型锅炉厂。如要实现低成本烟气脱硝,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通过氧化法将烟气中的NO氧化成为NOx,再使用碱液进行脱除。光催化法作为催化氧化法中的一种,是目前最热门的催化方式之一,具有能源来源广,清洁,成本低等优势,具有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潜在能力。而半导体光催化剂是光催化的核心,二氧化钛(TiO2)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廉、无毒等优异特性。本文通过增大比表面积和增加活性位点两种策略对TiO2进行改性,使其在低温条件下提高对NO的转化率。首先,由商业P25催化剂(TiO2)通过水热法制备大量TiO2纳米管前驱体,再通过湿法化学法将P掺入前驱体后通过煅烧制得P-TiO2纳米管(P-TNTs)。在UV/H2O2条件下考察该系列催化剂对NO转化率。发现当P掺杂量为5 wt%时,其催化性能最优。通过XRD、Raman、DRS、TEM和XPS表征对P-TNTs结构进行分析,证明P掺入TiO2晶格中。从瞬态反应、NO-TPD和H2O2-TG三个方面分析P-TNTs光催化效率提高的原因,发现H2O2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有明显增强,从而提高该催化剂在UV/H2O2体系下对NO的转化率,说明吸附在催化过程中也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其次,选择氧空位作为活性位点对TiO2进行改性。通过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气氛下煅烧获得含氧空位的X-B-TiO2催化剂和不含氧空位的X-TiO2催化剂(X代表煅烧温度)。在UV/H2O2条件下对该类催化剂进行NO转化率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400℃,气氛为N2条件下获得的TiO2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通过XRD、Raman、DRS、电化学、EPR等对含氧空位的TiO2进行表征和分析,确认氧空位的存在,以及各催化剂的相对氧空位数量。发现含氧空位的催化剂(400-B-TiO2)对光吸光范围大幅度上升、电子和空穴分离效率最佳,其次还发现氧空位数量也会影响NO的转化率。最后,通过催化剂的能带分析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明确氧空位、H2O2和UV对NO脱除的协同关系。再者,由于还原性TiO2(B-TiO2)对光响应范围大,能够吸收可见光(Vis),因此评价B-TiO2在可见光下对NO的转化率。结果表明B-TiO2在可见光下活性较差,为了能够提高B-TiO2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将B-TiO2和氧化石墨烯(GO)进行复合,考察其在Vis/H2O2体系下对NO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当GO量为3wt%时,NO转化率最高。通过该复合材料进行DRS,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GO与催化剂的复合能有效改善B-TiO2催化剂的光学性质、氧化还原电势和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同时,通过TPD分析催化剂表面反应物种的吸附特性,发现NO和H2O2吸附量增加,证明该复合材料有助于提升对H2O2和NO的吸附能力。除此之外,还通过EPR的自由基捕获实验,明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是提高NO氧化的重要中间体,并详细讨论H2O2,NO,可见光,B-TiO2-GO之间的协同作用。
杨秉川[4](2019)在《碱-磁改性飞灰催化过氧化氢协同脱硫脱硝》文中指出目前电厂烟气污染物控制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法脱硫(WFGD)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SCR)为主,并且采用静电除尘器(ESP)对飞灰进行捕获。虽然目前能实现超低排放,但是存在占地面积巨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过大、上下游设备之间影响较大、易造成空气预热器积灰和脱硫烟羽等问题,此外飞灰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也是困扰电厂的一大难题。因此,低成本高效协同脱除烟气污染物成为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控制研究的热点。目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联合脱除效率低(尤其是脱硝)、催化剂价格高且极易失活、氧化剂消耗巨大、运行费用大等,且绝大部分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无法开发成实用的技术,难以工业化应用。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本文提出了一套高效率且低成本的烟气协同脱除方法,即碱磁改性粉煤灰催化过氧化氢协同脱硫脱硝方法。本方法采用碱液将粉煤灰的硅铝外壳破坏并激发飞灰的活性,利用磁场将粉煤灰中的含铁组分进行富集,制备高效低成本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以绿色环保低浓度的H2O2为氧化剂,并创新采用超声雾化发生器对H2O2进行雾化,开展碱-磁改性粉煤灰催化H2O2协同脱硫脱硝实验研究。采用XRF、XRD、FTIR、SEM等表征手段对飞灰及其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结合污染物协同脱除性能,获得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和最佳反应条件,并分析得出碱磁改性飞灰催化H2O2协同脱硫脱硝机理。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改性过程是由球磨、碱改性、磁选、pH调节和烘干构成。球磨过程破坏了飞灰坚硬的Si-Al外壳,增加了飞灰表面的粗糙度和孔隙率,极大的缩短了碱改性所需的时间。飞灰主要由Si-Al组成的莫来石、石英外壳和内部的铁氧化物(FeOx)和不具备活性的SiO2、Al2O3组成,碱改性过程严重的破坏了飞灰的Si-Al结构,暴露了内部的FeOx,并且碱液与飞灰中的SiO2、Al2O3发生了水化反应,提升了其活性。由SEM和BET可得,它们为催化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反应位点并且极大的增加了比表面积。FeOx具备较强的碱稳定性,可以通过湿法磁选过程大量富集。(2)由ESR分析可得,增加FeOx的含量可以提升H2O2溶液的氧化能力,从而提高NOx的脱除能力。FeOx能催化过氧化氢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浓度顺序为AMA>DMA>RA>H2O2 alone,通过磁选提升FeOx的含量从而催化H2O2产生更多的·OH是协同脱硫脱硝的关键。(3)碱液湿磨工艺结合了球磨和碱改性两个工艺,使球磨和碱改性过程相互促进,在有效的提升改性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改性的时间。最佳经济改性时间为4-6小时;碱量的增加对催化效率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过高的碱量会堵塞飞灰孔道、增加pH调节的难度并且提高了改性成本;磁场强度的提升不仅能选出具备强磁能力的Fe3O4,还能分选出弱磁的γ-Fe2O3,并增加了Fe(III)和FeOH的含量,提升了改性飞灰的催化能力;焙烧工艺破坏了飞灰表面的活性位点和官能团,本工艺不需要焙烧。(4)H2O2的浓度决定了H2O2/NO的摩尔比,过大的H2O2浓度会降低氧化剂的有效利用率;脱除效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最佳的反应温度位于100°C–150°C之间;氧气的添加对NO脱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系统中存在·OH时,氧气的添加作用几乎可以忽略;SO2气体可以增加反应体系的酸性,有助于增强H2O2/·OH的氧化能力,从而有助于脱硝效率的提升。(5)通过对比AMA和购买的Fe3O4在不同温度范围催化H2O2的协同脱除效率的差异,并结合ESR、抑制剂添加实验、XPS、TG-DSC、焙烧实验、PL等表征手段,得出了改性飞灰的催化机理,即:在低温区,催化剂表面溶解的铁离子对产生·OH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高温区,H2O2由催化剂表面的FeOH催化分解产生·OH,碱改性过程有助于FeOH和氧空位的产生。(6)不同的煤粉炉飞灰的晶相构成、颗粒粒度、微观形貌差异较小,而不同的流化床飞灰元素构成、晶相组成、铁相组成、颗粒粒度和微观形貌差异均较大;煤粉炉飞灰的铁氧化物主要是具备磁性的Fe3O4,而循环流化床飞灰的铁氧化物主要是不具备磁性的Fe2O3。因此,采用煤粉炉飞灰制备催化剂的产出率较高,而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产出率较低;煤粉炉飞灰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十分接近,而流化床飞灰制备的催化剂的脱除效率差异十分巨大,影响因素主要是催化剂颗粒粒度和比表面积。(7)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发现,反应前后催化剂没有产生新的相并且催化剂的铁含量没有显着变化,表明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以大同二电厂的600MW机组的SCR脱硝系统为比对对象,评估了该工艺的技术经济性。通过对比发现,本研究的催化剂成本5000元/吨远低于SCR的催化剂成本10万元/吨,而过氧化氢的消耗也低于氨气的消耗,故与SCR系统相比,脱硝成本很低,该工艺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前景。研究表明,碱磁改性粉煤灰催化过氧化氢脱硫脱硝反应体系不仅具有协同脱除效率高,并且具有灰种适应性好、催化剂稳定性强、催化剂与氧化剂成本低廉等优势。该工艺不仅可以实现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低成本、超低排放的目标,而且实现了“固废利用,以废治污”的目标。
王宁[5](2017)在《等离子体激发过氧化氢烟气脱硝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煤烟气脱硝已成为当前主要的环保任务之一,在湿法烟气脱硫基础上实现同时脱硫脱硝是近年来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热点。鉴于目前在NO气相还原存在氨逃逸问题以及运行费用高昂,NO气相氧化存在臭氧发生量低、氧化成本高,液相氧化吸收存在吸收添加剂成本高、传质速率慢、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基于高级氧化技术提出一种半干法的脱硝思路,旨在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激发过氧化氢产生高浓度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 O以及· O2,并将NO的气相氧化和液相吸收耦合起来。通过探索合适的激发方式,确定合理的电极结构,建立高效的等离子体激发系统。研究等离子体激发器的放电参数、氧化剂条件、以及烟气条件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技术可与现有的湿法脱硫系统结合进行深度脱硫脱硝,实现SO2和NOx的协同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电极结构会显着影响放电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O2和H2O在等离子激发条件下均具备一定的NO脱除能力,但能力有限,添加30%过氧化氢的条件下,电压达到16kV即可取得90%以上的脱除效率;NO初始浓度对放电特性影响很小,同功率下,浓度越高,效率越低;流速增大会略微抑制放电过程,烟气停留时间越长,NO脱除效率越高;120℃时脱硝效率最高,提高或降低温度均会导致脱硝效率下降;对于过氧化氢的激发而言,酸性条件>碱性条件>中性条件,4到5是最佳pH区间;适当增大湿度有利于NO的氧化,但过高湿度导致NO脱除效率下降;NOx的氧化度越高,NaOH的吸收效果越好。
周东方[6](2016)在《低温省煤器条件下硫与飞灰颗粒的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低温省煤器作为一项新型节能设备,正在火力发电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已显示出良好的节能效益。相对于传统的锅炉尾部烟气流程,在增加低温省煤器后,由于烟气的进一步冷却,低温烟气中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的成分如SOx,水蒸气等与飞灰颗粒的作用和行为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将对污染物质的排放控制和设备自身的积灰腐蚀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有关低温省煤器对烟气污染物和飞灰颗粒物行为影响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因此通过开展相关的研究,探索在低温省煤器运行环境下烟气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飞灰颗粒物等)的行为规律,将可能对燃煤电厂清洁排放和设备运用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指导。本文在参照低温省煤器工作条件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小龙潭粉煤灰与含硫模拟烟气的反应试验研究。一方面在热重反应器上进行了90-150℃温度范围内,不同水蒸气和SO2浓度的恒温热重实验,通过反应增重和游离氧化钙反应率的变化评价SO2与粉煤灰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高浓度的SO2和降低烟气温度有助于提高粉煤灰对SO2的吸收,外加的三氧化二铁矿物也能够有效提高煤灰与SO2的反应能力;水蒸气可以大幅度提高反应增重和反应率,但过高含量的水蒸气(15%)相对与较低含量的水蒸气(5%)表现出对最终反应率提高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在沉降炉中进行了飞灰颗粒随烟气运动的模拟实验,通过自制收集器收集的样品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高浓度SO2或微量的SO3可以使灰中硫钙摩尔比显着增加;飞灰颗粒的粒径-体积比在0.3至30μm区间下降,在30-200μm区间上升,显示粒径分布增大的趋势,高浓度的水蒸气或SO2对飞灰样品中粗颗粒份额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亢银虎[7](2015)在《二甲醚火焰燃烧特性及工程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90%的工业锅炉采用煤炭作为燃料,使得燃煤工业锅炉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实践证明,基于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将其转化为清洁燃料,不仅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也能减少我国油气资源的进口量、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二甲醚(DME,CH3OCH3)便是一种可从煤炭高效、大规模制取的清洁替代燃料,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唯一的理想清洁替代能源,可替代部分LPG和柴油等传统燃料。目前,DME主要被应用于压燃式内燃机,国内外对此做过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而对于DME在工业锅炉和窑炉等设备内的燃烧特性和工业应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则很少。本文提出将DME应用于工业锅炉,以解决它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消耗国内DME的过剩产能。工业锅炉内的火焰按燃烧方式,可分为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两种。本文对DME/空气射流扩散火焰的基础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火焰几何尺寸、稳定性、NOx和CO的排放特性、热辐射特性。此外,还设计搭建了一台中规模清洁燃气燃烧试验台,在国内外首次对DME在工业锅炉内所形成的预混火焰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包括:水冷炉胆内DME预混火焰的燃烧、流动及反应区大小特性、NOx和CO的排放特性、DME燃烧产物纵掠高温烟管和横掠对流管束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多被整理成具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关联式和计算方法,对DME工业锅炉和窑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①对DME/空气射流扩散火焰的几何尺寸和火焰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其火焰长度、直径和体积的经验关联式和吹熄极限。同时,将DME射流扩散火焰的上述特性和天然气、LPG的进行对比,为DME工业锅炉的设计运行或对天然气和LPG锅炉进行改造、以改烧DME,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推导出射流扩散火焰几何尺寸的相似解析解,提出一种新型、预测精度更高、合理性更好的射流扩散火焰无量纲长度、直径和体积的关联式形式。②通过试验,测试DME/空气射流扩散火焰内部NOx和CO的分布特性及其排放因子,分析燃料射流速度和伴流空气速度对NOx和CO排放因子的影响。同时,采用CFD-CRN方法、反应路径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方法,并结合DME的详细反应机理,研究DME射流扩散火焰不同区域内含N组分之间的转化关系、NOx的反应速率特性、及NOx的反应机理和路径,阐明了DME射流扩散火焰内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机制,为制定合理的污染物减排措施提供依据。③通过试验,测试和分析DME/空气射流扩散火焰的热辐射特性,最终得到DME射流扩散火焰辐射分数关于喷嘴内径df、燃料射流雷诺数Ref及伴流空气速度uco的经验关联式,并提出计算火焰外围辐射热流密度的公式和方法。研究结果可为DME非预混射流燃烧系统中辐射受热面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④在清洁燃气燃烧试验台上,在国内外首次对不同过量空气系数α和燃烧负荷Q条件下,DME在水冷炉胆内所形成的预混火焰的温度和组分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炉内DME火焰的燃烧、流动、传热传质等基础特性,并探究了α和Q对火焰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水冷炉胆内DME预混火焰的火焰结构及反应区大小特性,得到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估算DME/空气预混气的平均反应速率、反应区体积及长度的公式和方法。⑤首次通过试验,测试不同α和Q条件下,水冷炉胆内DME预混火焰中NOx和CO的分布特性和排放因子,分析α和Q对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同时,采用CFD-CRN方法、反应路径和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DME在水冷炉胆内预混燃烧的过程中,炉胆不同区域内NOx的反应机理及路径。最后,获得了DME工业锅炉减排污染物的最佳运行工况参数和炉膛尺寸的优化设计方法。⑥在清洁燃气燃烧试验系统的对流换热段上,分别对DME燃烧产物纵掠高温烟管和横掠对流管束的传热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首次得到相应的Nu数的计算关联式。所得结果可为DME工业锅炉和窑炉中、高温烟管和对流管束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参考。
李慧,刘文丽,丁清真,毛盼盼[8](2014)在《褐煤发电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我国褐煤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褐煤发电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蒸发干燥脱水、非蒸发干燥脱水等褐煤预干燥技术及先进的褐煤发电系统,探讨了褐煤发电存在的燃料性质差、低温腐蚀、炉烟余热浪费、炉膛结渣等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魏亦强,王随林,陈康,国玉山,侯那,潘树源,陈红兵,史永征[9](2013)在《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工程实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防腐型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对北京某供暖锅炉房进行了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将烟气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用于供热。工程跟踪实测表明,采用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可将锅炉排烟温度从84~114℃降到27~43℃,提高燃气利用效率(单项节能率)7.2%~13.6%;回收的烟气余热中水蒸气凝结潜热占68%~84%;排烟温度平均每降低10℃,锅炉系统总热效率提高约1.0%~2.3%;单位容量(1t/h)锅炉每天产生0.8~3.0t/d的烟气冷凝水,可回收利用;烟气冷凝水对烟气有显着的净化作用。因此,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有较大的节能、节水、减排潜力。
陈康,赵岩,王随林,魏亦强,国玉山,侯娜,贾向东,陈红兵,史永征[10](2013)在《热电厂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模拟试验与节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燃气热电厂燃气燃烧和排烟余热的特点,采用防腐型高效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对燃气锅炉房进行了节能改造,建立了模拟电厂排烟余热供热系统,试验研究了燃气热电厂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利用的节能减排潜力。工程实测表明,在电厂排烟温度为55~103℃的条件下,进入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水温为19~32℃时,烟气温度可降到30~39℃;烟气温度每降低10℃对应的节能率为1.4%~3.2%;单位容量(1t/h)锅炉每天产生0.7~1.2t烟气冷凝水,可资源化再利用;烟气冷凝水的pH值约为2.4,显现强酸性,设备防腐至关重要。在电厂排烟温度低于100℃时,仍有巨大的节能、节水、减排潜力。
二、工业锅炉采用轮式干燥管的干燥防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锅炉采用轮式干燥管的干燥防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1.2 大气汞的来源和持续排放 |
1.1.3 大气汞的形态对其迁移转化有着重要影响 |
1.2 大气汞的观测研究进展 |
1.2.1 大气汞监测网络 |
1.2.2 大气汞的空间分布研究 |
1.3 大气汞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
1.3.1 年际变化规律 |
1.3.2 季节变化规律 |
1.3.3 日变化规律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及采样站点选择 |
2.1.1 沿海城市站点-青岛 |
2.1.2 内陆城市站点-济南 |
2.2 大气汞的采样分析方法 |
2.2.1 大气气态总汞的监测 |
2.2.2 颗粒汞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 |
2.3 大气常规污染物监测和气象参数的获取 |
2.4 数据处理及模型应用 |
2.4.1 主因子分析法 |
2.4.2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
2.4.3 HYSPLIT气流轨迹模型 |
2.4.4 潜在源区贡献函数模型 |
2.4.5 统计分析 |
第3章 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特征及海陆风影响 |
3.1 青岛TGM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 |
3.1.1 总体污染特征 |
3.1.2 季节变化特征 |
3.1.3 研究站点比较 |
3.2 海陆风对青岛大气TGM的影响 |
3.2.1 海风和陆风情况下TGM浓度特征 |
3.2.2 海陆风对TGM日变化的影响 |
3.3 区域污染源输送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特征及采暖影响 |
4.1 济南大气TGM的浓度特征 |
4.1.1 总体污染特征 |
4.1.2 季节变化特征 |
4.1.3 浓度水平分析 |
4.2 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4.2.1 一般情况下TGM的日变化特征 |
4.2.2 污染情况下TGM的日变化特征 |
4.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汞的污染来源解析 |
4.3.1 TGM浓度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 |
4.3.2 大气TGM的当地潜在来源 |
4.3.3 区域传输对济南大气汞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颗粒汞污染特征及其与TGM相关性研究 |
5.1 大气颗粒汞的粒径分布特征 |
5.1.1 分粒径颗粒汞浓度 |
5.1.2 颗粒汞含量的粒径分布特征 |
5.2 大气细颗粒汞的污染特征 |
5.2.1 时间序列及浓度水平 |
5.2.2 PM2.5中汞含量及影响因素 |
5.2.3 冬季采暖对PBM_(2.5)的影响 |
5.3 大气细颗粒汞与TGM的相关性及其来源 |
5.3.1 PBM2.5与TGM相关性 |
5.3.2 大气PBM_(2.5)的主因子分析 |
5.3.3 大气PBM_(2.5)的来源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天气过程对大气汞浓度的影响 |
6.1 雾霾 |
6.1.1 雾霾事件济南大气汞的变化特征 |
6.1.2 雾霾事件青岛大气汞的变化特征 |
6.2 沙尘 |
6.2.1 沙尘期间大气汞浓度变化特征 |
6.2.2 沙尘对大气颗粒汞粒径分布的影响 |
6.3 台风 |
6.4 本章小结 |
第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件 |
(2)燃煤电厂烟气冷凝法水回收及颗粒物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湿烟气冷凝回收研究 |
1.2.1 凝结回收特性研究 |
1.2.2 对流凝结换热特性研究 |
1.3 颗粒物协同控制研究 |
1.3.1 湿烟气相变颗粒物协同脱除研究现状 |
1.3.2 颗粒物组分研究现状 |
1.3.3 凝结颗粒物测试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脱硫系统出口湿烟气状态研究 |
2.1 湿烟气状态理论计算 |
2.2 现场试验测试 |
2.2.1 测点安排 |
2.2.2 试验系统介绍 |
2.2.3 试验步骤 |
2.2.4 试验结果 |
2.2.5 试验结果分析 |
3 烟气冷凝水回收试验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饱和烟气冷凝过程 |
3.1.2 双膜理论 |
3.1.3 管外换热过程分析 |
3.1.4 烟气侧换热关联式 |
3.2 试验平台及分析方法 |
3.2.1 试验平台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3.2.3 试验条件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烟气温降对冷凝水回收的影响 |
3.3.2 冷却水流量对烟气温降的影响 |
3.3.3 烟气侧换热关联式 |
3.3.4 冷凝器对冷凝水的捕集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颗粒物控制试验研究 |
4.1 试验系统介绍 |
4.1.1 试验系统概况 |
4.1.2 PM_(10) 撞击器 |
4.1.3 膜片预处理过程 |
4.1.4 采样步骤 |
4.1.5 样品实验室处理过程 |
4.2 测点、工况安排及样品 |
4.2.1 测点、工况安排 |
4.2.2 颗粒物采集样品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颗粒物采样结果 |
4.3.2 颗粒物的脱除特性 |
4.3.3 烟气温降对颗粒物的脱除的影响 |
4.3.4 烟气中其他水溶性组分的脱除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可行性分析 |
5.1 水回收利用可行性 |
5.2 余热利用技术方案 |
5.3 颗粒物脱除效果分析 |
5.4 水回收协同颗粒物脱除技术路线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3)钛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脱除NO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氧化物的来源 |
1.3 氮氧化物的危害 |
1.4 当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法规 |
1.5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1.5.1 还原法烟气脱硝技术 |
1.5.2 氧化法烟气脱硝技术 |
1.6 光催化法脱除NO |
1.6.1 光催化脱硝机理 |
1.6.2 TiO_2光催化剂 |
1.6.3 TiO_2制备方法 |
1.6.4 TiO_2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
1.6.5 TiO_2光催化剂改性方法 |
1.7 本文的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论文选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2 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P-TNTs的制备 |
2.2.2 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2.2.3 B-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2.2.4 氧化石墨(GO)的制备 |
2.2.5 B-TiO_2-G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3 表征分析方法 |
2.4 光催化活性评价 |
3 P掺杂Ti O_2纳米管的吸附性能对光催化脱除NO的影响 |
3.1 实验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P-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3.1.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2 P-TNTs催化剂光催化脱除NO的性能研究 |
3.3 P-TNTs催化剂性能增强机制研究 |
3.3.1 P-TNTs催化剂晶体结构分析 |
3.3.2 P-TNTs拉曼与红外分析 |
3.3.3 P-TNTs的高倍电镜分析 |
3.3.4 P-TNTs催化剂固体紫外分析 |
3.3.5 TNTs及 P-TNTs表面氧化还原电位分析 |
3.3.6 光电流密度测试 |
3.4 催化剂反应过程及反应物吸附特性 |
3.4.1 瞬态反应 |
3.4.2 催化剂表面NO吸附性能的研究 |
3.4.3 催化剂表面H_2O_2吸附研究 |
3.4.4 机理分析 |
3.5 反应稳定性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TiO_2中氧空位对NO脱除的影响 |
4.1 实验 |
4.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1.2 催化剂的制备 |
4.1.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2 B-TiO_2和TiO_2催化剂光催化氧化NO的性能研究 |
4.3 B-TiO_2和TiO_2表征结果分析 |
4.3.1 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4.3.2 拉曼分析 |
4.3.3 催化剂固体紫外分析 |
4.3.4 EPR谱图分析 |
4.3.5 比表面积分析 |
4.4 NO光催化氧化机理 |
4.4.1 自由基捕获实验 |
4.4.2 400-B-TiO_2 表面氧化还原电位分析 |
4.4.3 电化学分析 |
4.4.4 反应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氧化石墨烯(GO)与B-TiO_2复合对NO脱除的影响 |
5.1 实验 |
5.1.1 主要仪器与原料 |
5.1.2 复合催化剂B-TiO_2-GO的制备 |
5.1.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2 B-TiO_2-GO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脱除NO的性能研究 |
5.3 光催化剂活性的增强机制研究 |
5.3.1 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 |
5.3.2 形貌表征 |
5.3.3 拉曼分析 |
5.3.4 固体紫外分析 |
5.3.5 XPS分析 |
5.3.6 催化剂表面NO吸附分析 |
5.4 复合结构催化剂光催化氧化脱除NO效率增强的机理分析 |
5.4.1 表面氧化还原电位分析 |
5.4.2 催化剂表面高效电荷分离和运输分析 |
5.4.3 催化剂EPR分析 |
5.4.4 催化剂氧化脱除NO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碱-磁改性飞灰催化过氧化氢协同脱硫脱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电厂烟气中污染物控制研究现状 |
1.2.1 湿法烟气污染物控制方法 |
1.2.2 干法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
1.2.3 半干法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固定床实验平台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数据处理 |
2.5 分析与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磁改性飞灰催化H_2O_2协同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性飞灰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 |
3.2.1 催化剂表征 |
3.2.2 改性粉煤灰催化H_2O_2协同脱硫脱硝性能 |
3.3 改性条件对飞灰物化性质及其催化H_2O_2协同脱除性能的影响 |
3.3.1 改性路线的影响 |
3.3.2 改性时长和灰碱比的影响 |
3.3.3 磁场强度的影响 |
3.3.4 焙烧条件的影响 |
3.4 反应条件对协同脱除效率的影响 |
3.4.1 H_2O_2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2 催化剂剂量和氧气添加的影响 |
3.4.3 SO_2浓度和NO浓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飞灰催化H_2O_2催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AMA和Fe_3O_4催化下NO的脱除效率 |
4.3 低温区催化机理研究 |
4.3.1 ESR测试 |
4.3.2抑制剂添加实验 |
4.4 高温区催化机理研究 |
4.4.1 XPS分析 |
4.4.2 TG-DSC测试和焙烧实验 |
4.4.3 PL分析 |
4.5 催化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灰种变化对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及技术经济分析 |
5.1 引言 |
5.2 灰种变化对协同脱除污染物影响研究 |
5.2.1 不同灰种及其制备的催化剂表征分析 |
5.2.2 不同灰种制备的催化剂的脱除性能 |
5.3 碱磁改性飞灰催化氧化的经济性分析 |
5.3.1 催化剂稳定性 |
5.3.2 改性飞灰催化氧化技术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烟气循环流化床小试平台简介及协同脱硫脱硝研究 |
6.1 引言 |
6.2 烟气循环流化床小试平台简介 |
6.2.1 烟气流化床 |
6.2.2 模拟烟气产生系统 |
6.2.3 预氧化反应系统 |
6.2.4 物料循环系统 |
6.2.5 增湿系统 |
6.2.6 测量和控制系统 |
6.3 协同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
6.3.1 催化剂的制备 |
6.3.2 协同脱除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创新点和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等离子体激发过氧化氢烟气脱硝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氮氧化物排放现状 |
1.1.1 氮氧化物总量控制 |
1.1.2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
1.2 国内外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气相还原脱硝技术 |
1.2.2 气相氧化脱硝技术 |
1.2.3 液相氧化脱硝技术 |
1.2.4 液相还原脱硝技术 |
1.2.5 液相络合脱硝技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机理研究 |
2.1 电晕放电简介 |
2.2 Townsend放电理论 |
2.3 流注理论 |
2.4 等离子体激发过氧化氢条件下自由基产生机制 |
3 实验系统及方法 |
3.1 等离子体激发实验系统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 实验分析检测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反应器的放电特性研究 |
4.1.1 线筒间距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4.1.2 电晕线曲率半径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4.2 氧化剂浓度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 氧化剂pH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 |
4.4 烟气中NO初始浓度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 |
4.5 烟气温度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 |
4.6 氧化剂pH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 |
4.7 进液速度对NO氧化性能的影响 |
4.8 NO_x的气相氧化与液相吸收 |
4.8.1 NO在反应器中的氧化 |
4.8.2 NO_x在NaOH溶液中的吸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低温省煤器条件下硫与飞灰颗粒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低温省煤器的应用现状 |
1.3 低温省煤器对污染物的影响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硫向煤灰颗粒迁移的热重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与实验内容 |
2.3 H_2O对硫迁移的影响 |
2.4 SO_2对硫迁移的影响 |
2.5 温度对硫迁移转化的影响 |
2.6 煤灰中Fe_2O_3对硫迁移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模拟低温省煤器条件下硫的迁移与飞灰颗粒的行为 |
3.1 引言 |
3.2 实验系统与实验内容 |
3.3 硫的迁移及其影响 |
3.4 SO_3对硫迁移的影响 |
3.5 煤灰粒径分布的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建议 |
4.1 全文总结 |
4.2 下一步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7)二甲醚火焰燃烧特性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 |
1.2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DME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制取工艺 |
1.3.1 DME的基本理化性质 |
1.3.2 DME的制取工艺 |
1.4 DME燃烧特性与工程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DME基础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2 DME在内燃机、燃气轮机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3 DME在工业锅炉和窑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课题需研究的主要问题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DME、天然气、LPG射流扩散火焰几何尺寸及火焰稳定性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试验研究概况 |
2.2.1 试验系统简介 |
2.2.2 试验方法和工况参数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DME、天然气、LPG射流扩散火焰流动特性的对比分析 |
2.3.2 DME、天然气、LPG射流扩散火焰的吹熄极限 |
2.3.3 DME、天然气、LPG射流扩散火焰的长度和直径特性 |
2.3.4 射流扩散火焰的长度、直径及体积的解析解 |
2.3.5 DME、天然气、LPG射流扩散火焰的无量纲火焰长度、直径、体积的经验关联式 |
2.4 本章小结 |
3 DME射流扩散火焰中NOx和CO排放特性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研究概况 |
3.2.1 试验系统简介 |
3.2.2 试验方法和工况参数 |
3.3 CFD模拟 |
3.3.1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2 CFD计算结果的验证 |
3.4 CRN模拟 |
3.4.1 CRN的构建 |
3.4.2 CRN的求解 |
3.4.3 CRN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 |
3.5 结果和讨论 |
3.5.1 DME射流扩散火焰中NOx和CO的浓度分布特性 |
3.5.2 DME射流扩散火焰的NOx和CO排放因子 |
3.5.3 DME射流扩散火焰内部NOx组分浓度及反应速率的分布特性 |
3.5.4 DME射流扩散火焰内部NOx的反应路径分析 |
3.5.5 灵敏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DME/空气射流扩散火焰热辐射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研究概况 |
4.2.1 试验系统简介 |
4.2.2 试验方法及工况参数 |
4.2.3 点源辐射模型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DME射流扩散火焰的长度和直径特性 |
4.3.2 DME射流扩散火焰的辐射分数 χR |
4.3.3 DME射流扩散火焰外围辐射热流密度的分布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DME在水冷炉胆内燃烧、流动及反应区大小特性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研究概况 |
5.2.1 试验系统简介 |
5.2.2 试验方法及工况参数 |
5.3 数值模拟 |
5.3.1 数学模型 |
5.3.2 模拟详情 |
5.3.3 计算结果的验证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炉内温度分布特性 |
5.4.2 炉内O2和CO2的分布特性 |
5.4.3 DME/空气预混火焰的反应区大小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6 DME在水冷炉胆内NOx和CO排放特性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研究概况 |
6.3 CFD模拟 |
6.4 CRN模拟 |
6.4.1 CRN的构建 |
6.4.2 CRN的求解 |
6.4.3 CRN预测结果的验证 |
6.5 结果和讨论 |
6.5.1 炉内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性 |
6.5.2 反应路径分析 |
6.5.3 DME/空气预混火焰中污染物的排放因子 |
6.6 本章小结 |
7 DME燃烧产物纵掠高温烟管和横掠对流管束的传热特性研究 |
7.1 前言 |
7.2 试验研究概况 |
7.2.1 烟管对流传热特性试验 |
7.2.2 对流管束传热特性试验 |
7.3 烟气纵掠高温烟管和横掠对流管束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7.4 结果和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DME、天然气、LPG 射流扩散火焰几何尺寸及稳定性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8.1.2 DME 射流扩散火焰中 NOx 和 CO 排放特性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8.1.3 DME/空气射流扩散火焰热辐射特性的试验研究 |
8.1.4 DME在水冷炉胆内燃烧、流动及反应区大小特性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8.1.5 DME在水冷炉胆内NOx和CO排放特性的研究 |
8.1.6 DME燃烧产物纵掠高温烟管和横掠对流管束的传热特性研究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报的专利 |
C 已投稿的论文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褐煤发电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褐煤发电的现状与意义 |
1.1 国内外褐煤发电现状 |
1.2 我国褐煤发电的意义 |
2 褐煤发电关键技术 |
2.1 蒸发干燥脱水 |
2.1.1 直接蒸发干燥 |
2.1.2 间接蒸发干燥 |
2.2 非蒸发干燥脱水 |
2.3 先进的燃烧发电系统 |
2.3.1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CFBC) |
2.3.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 |
2.3.3 先进液压流化床循环发电(APFBC)系统 |
3 褐煤发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燃料性质 |
3.1.2 低温腐蚀 |
3.1.3 炉烟余热浪费 |
3.1.4 炉膛结渣 |
3.2 建议 |
4 结语 |
(9)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工程实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工程 |
2 烟气冷凝余热节能改造工程跟踪实测 |
2.1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率与节能率 |
1)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率 |
2)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率 |
3) 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后总效率 |
2.2 主要测试参数及仪器设备 |
3 检测结果 |
3.1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进出口烟气温度 |
3.2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回收的余热量 |
3.3 锅炉排烟的余热回收率 |
3.4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率及锅炉系统总效率 |
3.5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烟气冷凝水 |
4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改造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10)热电厂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模拟试验与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厂排烟余热利用模拟试验系统 |
2 测试原理与测试方法 |
2.1 烟气冷凝放热量 |
2.2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回收的热量 |
2.3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率 |
2.4 锅炉最高理论计算效率 |
1) 锅炉最高理论低热值效率 |
2) 加装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后的总低热值效率 |
2.5 测试工况 (见表2) |
3 测试结果 |
3.1 进出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烟气温度 |
3.2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回收的热量 |
3.3 进口烟气温度55 ℃条件下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回收的热量 |
3.4 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率和系统总效率 |
4 烟气冷凝水量和pH值 |
5 结论 |
四、工业锅炉采用轮式干燥管的干燥防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D]. 聂晓玲. 山东大学, 2020
- [2]燃煤电厂烟气冷凝法水回收及颗粒物控制试验研究[D]. 许明路. 浙江大学, 2020(08)
- [3]钛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脱除NO性能研究[D]. 黄锐.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碱-磁改性飞灰催化过氧化氢协同脱硫脱硝[D]. 杨秉川.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5]等离子体激发过氧化氢烟气脱硝技术研究[D]. 王宁. 武汉大学, 2017(06)
- [6]低温省煤器条件下硫与飞灰颗粒的行为研究[D]. 周东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7]二甲醚火焰燃烧特性及工程应用的研究[D]. 亢银虎. 重庆大学, 2015(01)
- [8]褐煤发电技术探讨[J]. 李慧,刘文丽,丁清真,毛盼盼.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4(05)
- [9]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工程实测分析[J]. 魏亦强,王随林,陈康,国玉山,侯那,潘树源,陈红兵,史永征. 暖通空调, 2013(04)
- [10]热电厂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模拟试验与节能分析[J]. 陈康,赵岩,王随林,魏亦强,国玉山,侯娜,贾向东,陈红兵,史永征. 暖通空调,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