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碱性Tris-盐酸介质中,维多利亚蓝B与氨曲南反应生成蓝色的二元离子缔合物,光谱曲线上出现1个明显的正吸收峰和1个明显的负吸收峰,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20 nm,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24 nm,线性范围均为0.1~8.7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5.57×104L·mol-1·cm-1(620 nm)和1.92×104L·mol-1·cm-1(424 nm),检出限为0.08 mg/L (620 nm)和0.10 mg/L(424 nm)。若用双波长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7.49×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45 mg/L [(620+424) nm]。以正吸收法为例,测定了市售药物中氨曲南的含量,回收率为98.0%~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4%(n=6)。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曾庆瑞,江虹
关键词: 可见分光光度法,维多利亚蓝,氨曲南
来源: 化学世界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化学,药学
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技基金(No.KJ1401226),长江师范学院科技基金(No.2017CXX172)资助项目
分类号: R927.1;O657.3
DOI: 10.19500/j.cnki.0367-6358.20180701
页码: 865-869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655K
下载量: 31
相关论文文献
- [1].维多利亚蓝B探针吸收光谱法测定药物中的卡托普利[J]. 现代化工 2017(06)
- [2].柚子皮对维多利亚蓝B的吸附性能研究[J]. 化学世界 2015(06)
- [3].钨酸钠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维多利亚蓝B[J]. 广州化工 2014(24)
- [4].粉煤灰对维多利亚蓝B的吸附性能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5].维多利亚蓝B-安乃近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2)
- [6].废水中高浓度维多利亚蓝B的混凝共沉淀处理研究[J]. 应用化工 2014(08)
- [7].维多利亚蓝B高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利血平的含量[J]. 化学试剂 2010(06)
- [8].头孢米诺与维多利亚蓝B的显色反应及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4)
- [9].苯唑西林与维多利亚蓝B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应用[J]. 分析试验室 2010(12)
- [10].维多利亚蓝B-分光光度法测定利福平[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3(08)
- [11].阿莫西林与维多利亚蓝B的显色反应及应用[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04)
- [12].维多利亚蓝4R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辅酶Ⅰ[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3].维多利亚蓝B共振光散射法测阿莫西林[J]. 化学试剂 2011(03)
- [14].阿拉伯胶胶束增稳维多利亚蓝B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碘含量[J]. 中国调味品 2012(10)
- [15].维多利亚蓝染色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影响[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6].维多利亚蓝B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利福平[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05)
- [17].赖诺普利与维多利亚蓝B的显色反应及应用[J]. 化学世界 2020(01)
- [18].共振光散射法研究维多利亚蓝B与DNA的作用和分析应用[J]. 光谱实验室 2008(02)
- [19].维多利亚蓝B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相互作用的表征及应用[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04)
- [20].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利血平的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0(12)
- [21].碱性二苯基萘基甲烷染料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藻酸钠[J]. 应用化学 2008(04)
- [22].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维多利亚蓝4R分光光度法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6)
- [23].介绍一种改良的V.G染色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4(07)
- [24].柠檬酸与维多利亚蓝B的吸收光谱及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7(06)
- [25].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十二烷基磺酸钠[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03)
- [26].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J]. 中国环境监测 2009(04)
- [27].维多利亚蓝B共振光散射法高灵敏选择性检测全氟辛烷磺酸[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3)
- [28].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理化特性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