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科技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技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编辑部
中国科技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中国科技翻译》编辑部严正声明》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中国科技翻译》创刊以来,编辑部从未以"《中国科技翻译》杂志社"的名义进行组稿和收取审稿费。鉴此,《中国科技翻译》编辑部严正申明:1 《中国科技翻译》期刊的正式投稿邮箱为jyzhang@cashq. ac. cn,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网址:www. sttacas-fit. cn我们从未开通其它在线投稿及在线审稿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9年04期)
[2](2019)在《《中国科技翻译》2019年总目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9年04期)
[3](2019)在《《中国科技翻译》稿约》一文中研究指出(Ed-19-03)《中国科技翻译》季刊,1988年8月创刊,国际译联(FIT)会员组织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刊,1993年8月在FIT第13届世界大会上荣获"国际译联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The FIT Journal Prize for the best 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during 1990-1993)。1期刊宗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翻译行业的实践性,反映翻译工作者探索科技翻译理论和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4](2019)在《2019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年会与科技翻译研讨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新时代如何定位科技翻译,科技翻译以何种手段和技能为国家科技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摆在广大翻译从业者面前的新挑战。为此,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2019年会与科技翻译研讨班将分别于12月7-8日及9-11日举办。活动全程由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科技翻译》编辑部主办、中航译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彭天晴[5](2019)在《《途览科技中国景点导览词法文版》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毋庸强调译前准备在一场好的口译或笔译工作中的重要性,因为它会直接影响译者的理解、去语言外壳和再表达。平行文本是译前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笔译实践很好地证明了它在笔译中起到的积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这也使得我们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与源文相关的平行文本。本报告以我们此次汉译法笔译实践为依据,首先介绍了我们搜集平行文本的过程,尔后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说明平行文本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最后回顾总结我们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搜集和运用平行文本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实际翻译中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0)
罗洁[6](2019)在《《全球视角下的科技治理和道德理念—以欧洲、印度、中国为例》(第一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选译原文是《全球视角下的科技治理和道德理念——以欧洲、印度、中国为例》中的第一章及第二章。第一章对道德理念做出明确定义。第二章呈现当前欧洲、印度、中国的道德理念争论现状,以使读者了解道德理念在科技发展政策中的重要性、差异性和复杂性。本翻译实践主要以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企望,即交际者企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获得足够的效果。因此,依译者看来,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特殊交际行为,关键在于译文是否具有足够的关联性,从而保障读者只需付出极低的加工成本。译者遵循以关联理论为依据提出的明说翻译(explicature translation),对原文中的模糊内容进行推理及翻译,以期澄明原文信息,保障读者顺利且可信的阅读体验。另外,针对原文中数量颇多的长难句翻译,译者采用了顺序译法和逆序译法。译者自觉需要学习更多理论知识,锤炼翻译实践技巧,以期改善翻译水平。(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王海燕,刘欣,刘迎春[7](2019)在《多模态翻译视角下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出去",翻译是重要的媒介。以中国科技典籍中的农学、军事和医学叁个子类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探究如何将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的非语言翻译策略与言语翻译策略协同,对中国科技典籍进行更加有效的国际传播,旨在促进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的整体研究,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向世界。(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梅阳春[8](2019)在《论中国科技翻译研究思索期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至今是中国科技翻译研究的第四阶段,也是思索期。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仅没有超越前一阶段,反倒似乎陷入了窘境。在该阶段,科技翻译研究者的研究阵地大幅萎缩,重复研究日趋明显,科技翻译的概念被过度泛化,科技翻译与科学翻译的概念被混用、误用,科技翻译的理论研究水平也未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科技翻译研究如欲走出困境,获得更大的发展,科技翻译研究者就必须厘清相关概念,提升科技翻译理论(包括外译中和中译外)研究的层次,开拓诸如中国科技典籍外译研究(基于权威语料)、科技翻译史学研究、科技翻译的批评研究等新领域。(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梅阳春,汤金霞[9](2018)在《中国科技翻译伦理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技翻译伦理研究在字词层面的翻译伦理、句子层面的翻译伦理、篇章层面的翻译伦理以及宏观科技翻译伦理四个层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研究语料偏少、宏观伦理研究不足等缺憾。研究者们需要彻底剖析科技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差异、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差异,需要丰富研究语料,将语内翻译伦理研究和语际翻译伦理研究结合起来,将微观翻译伦理研究和宏观翻译伦理研究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科技翻译伦理研究才能得到更大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10](2018)在《《中国科技翻译》2018年总目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8年04期)
中国科技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科技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翻译》编辑部严正声明[J].中国科技翻译.2019
[2]..《中国科技翻译》2019年总目录[J].中国科技翻译.2019
[3]..《中国科技翻译》稿约[J].中国科技翻译.2019
[4]..2019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年会与科技翻译研讨班[J].中国科技翻译.2019
[5].彭天晴.《途览科技中国景点导览词法文版》翻译实践报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6].罗洁.《全球视角下的科技治理和道德理念—以欧洲、印度、中国为例》(第一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7].王海燕,刘欣,刘迎春.多模态翻译视角下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国际传播[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梅阳春.论中国科技翻译研究思索期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梅阳春,汤金霞.中国科技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中国科技翻译》2018年总目录[J].中国科技翻译.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