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隶属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齿突蟾属(Scutiger),主要分布在海拔3300-5100m的青藏高原地区,也是我国分布海拔最高的无尾两栖类动物之一。目前对西藏齿突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本底调查和其蝌蚪的冷适应性机制等方面,对于其繁殖相关生活史特征的研究尚未报导。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西藏齿突蟾种群的繁殖生态、年龄结构、后肢肌肉的二型性以及不同海拔种群间雄性睾丸大小的地理变异。具体结果如下:1、西藏齿突蟾产卵于缓慢流动的溪流内,溪流平均水深为6.64±2.00 cm;卵团多位于溪流内石块底面,距离溪流底部平均深度为4.91±1.77 cm。其卵团形状为环状,外环平均直径R=6.71±1.03 cm(n=29),内环平均直径R=1.3±0.78 cm(n=29),平均窝卵数352±194个(n=10)。2、利用骨龄学方法鉴定西藏齿突蟾种群的年龄结构。雄性平均年龄为8.2±1.8年(n=63),其年龄范围为513年;雌性的平均年龄为9.5±2.0年(n=26),其年龄范围为615年。3、西藏齿突蟾存在身体大小的性二型性,雌性的身体大小显著大于雄性(雌性体长:62.7±6.5 mm,n=12;雄性体长:52.6±3.7 mm,n=25,t=6.0,df=35,P<0.001)。利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了雌雄之间、抱对雄性和非抱对雄性之间下肢肌肉(股三头肌、股二头肌、半膜肌、缝匠肌、长收肌、大股薄肌、小股薄肌和腓肠肌)的差异。结果表明,当控制头体长时,雄性的7块后肢肌肉以及总后肢肌肉重量显著大于雄性;另外,抱对雄性的3块后肢肌肉和总后肢肌肉质量也显著大于非抱对雄性。4、雄性的睾丸大小是其繁殖能量投入的重要指标,也是自然情况下性选择强度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不同海拔梯度的三个种群,发现西藏齿突蟾的左、右睾丸重量和总睾丸重量随着海拔增高而下降(左侧睾丸重量:F2,35=10.95,P<0.001,右侧睾丸重量:F2,35=3.93,P=0.029);睾丸总重量:F2,35=8.96,P=0.001)。另外,睾丸重量与体重呈正相关,但与体长和年龄无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安东
导师: 张丽霞
关键词: 西藏齿突蟾,骨龄学,肌肉二型性,睾丸大小,性选择,地理变异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 Q958.1
DOI: 10.27118/d.cnki.ghesu.2019.000112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2840K
下载量: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