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油论文_曹新诚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燃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燃油,生物,粮食,分子筛,废水,桐子,模型。

生物燃油论文文献综述

曹新诚[1](2019)在《金属氧化物改性介孔分子筛SBA-15催化裂解油脂制备液体生物燃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液体生物燃油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以廉价的油脂为原料,采用催化裂解的方法生产生物燃油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生产工艺。然而,目前使用的裂解催化剂普遍存在着比表面积小、催化效率低和不能循环使用等缺点。为此,本文以橡胶籽油和地沟油两种油脂为原料,采用碱性金属氧化物、单金属氧化物和双金属氧化物改性的SBA-15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通过催化裂解的方法研究了催化裂解油脂制备液体生物燃油的反应。以K_2O/MeO-SBA-15(Me=Ca,Mg,Ba)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裂解橡胶籽油制备液体生物燃油的反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CO_2程序升温吸附脱附(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K_2O/MeO-SBA-15(Me=Ca,Mg,Ba)介孔分子筛具有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经硝酸钾改性后获得的K_2O/MeO-SBA-15介孔分子筛,碱性位点的数量增加且碱强度增强。详细考察硝酸钾浸渍浓度和反应条件对橡胶籽油裂解反应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硝酸钾浸渍浓度为15 wt%,反应温度450 ~oC,反应时间80 min,催化剂与橡胶籽油的质量比为1:30。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橡胶籽油的转化率和生物燃油的产率分别为93.2%和78.3%。此外,对K_2O/MgO-SBA-15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并使用XRD和FT-IR表征手段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谱图分析。结果表明:K_2O/MgO-SBA-1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K_2O/MgO-SBA-15的结构依然保持完整。以MeO-SBA-15(MeO=ZnO,La_2O_3,CeO_2,NiO,MgO)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裂解地沟油制备液体生物燃油的反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谱图(FT-IR)和NH_3程序升温吸附脱附(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单金属氧化物改性后获得的MeO-SBA-15(MeO=ZnO,La_2O_3,CeO_2,NiO,MgO)介孔分子筛具有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且热稳定性良好;利用氧化锌改性后制备的ZnO-SBA-15催化剂含有较多的酸性位点,而使用氧化镁和氧化镍改性后获得的MgO(NiO)-SBA-15催化剂含有较少的酸性位点。在反应温度460 ~oC,反应时间120 min,催化剂与地沟油的质量比为1:30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对地沟油裂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ZnO-SBA-15催化剂可以获得产率较高的液体生物燃油(37.3%)和较低的重油(39.9%);而使用MgO-SBA-15催化剂可以获得酸值较低和性能更好的液体生物燃油。以ZnO/MgO-SBA-15(Zn wt%=5,10,15,20)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裂解地沟油制备液体生物燃油的反应。结果表明:合成的ZnO/MgO-SBA-15介孔分子筛具有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经乙酸锌改性后获得的ZnO/MgO-SBA-15介孔分子筛,酸性位点的数量明显增加且酸强度增强。详细考察乙酸锌浸渍浓度和反应条件对地沟油裂解反应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酸锌浸渍浓度为10 wt%,反应温度460 ~oC,反应时间100 min,催化剂与地沟油的质量比为1:30。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地沟油的转化率和生物燃油的产率分别为93.0%和71.5%。考察了ZnO/MgO-SBA-15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并使用XRD和N_2吸附-脱附表征手段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谱图分析。结果表明:ZnO/MgO-SBA-1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过3次循环使用后,ZnO/MgO-SBA-15依然保持了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在橡胶籽油和地沟油的裂解反应中,利用金属氧化物改性的SBA-15介孔分子筛不仅克服了传统催化剂选择性差、反应产物与催化剂难以分离和不能循环使用的缺点,而且完成了反应-分离一体化与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本文拓展了SBA-15介孔分子筛在油脂裂解制备生物燃油的应用领域,为研究金属氧化物改性SBA-15介孔分子筛在催化裂解油脂制备生物燃油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5)

叶丽华,刘天宇,施爱平[2](2019)在《适宜溶气量改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油雾化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溶气对燃油雾化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生物柴油、0号柴油、混合燃油及经溶气处理的混合燃油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hase doppler particle analyzer,PDPA)测量系统对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油在喷孔直径为0.26和0.30 mm下进行喷雾试验。对喷雾中心轴的轴向速度与粒径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并进一步以混合燃油为基础,在其中分别溶入不同体积的CO_2,溶气所占体积比分别为5.74%、12.73%和26.42%,分别使用2种孔径的喷嘴对溶气燃油进行雾化性能的测量。结果表明,混合燃油的雾化效果与生物柴油相比得到明显改善,与生物柴油相比柴油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在轴向长度70 mm处下降了25μm,且喷孔直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当喷孔直径由0.30 mm降低到0.26 mm时,B0与B100的SMD分别降低了12.94%,19.57%。低溶气量的燃油其索特平均直径大于未溶气燃油,且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对雾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溶气所占体积比为5.74%和12.73%时随着喷孔直径从0.30 mm降低到0.26 mm其SMD分别增加了8.43%和6.82%。溶气量较高时其雾化效果得到改善,且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改善效果得到增强,溶气所占体积比为26.42%时随孔径的减小其SMD降低了26.5%。本研究表明适当在生物柴油中溶气可以改善其雾化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生物柴油更好地应用于车辆内燃机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3](2019)在《阿提哈德航空本土生物燃油商业航班成功首飞》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哈利法科技大学马斯达尔学院创立的非盈利实体——可持续生物能源研究联盟(SBRC)1月18日宣布,采用阿联酋本土产生物燃油的全球首架商业航班成功完成飞行,此架航班由装配通用GEnx-1B发动机的阿提哈德航空波音787机型执飞。此架航班由阿布扎比飞往阿姆斯特丹,标志着为削减碳排放而开发的清洁和可替代航空燃油取得重大里程(本文来源于《空运商务》期刊2019年02期)

崔君君,苏有勇,王朝玮,徐天宇,孙浩伟[4](2018)在《小桐子油气相催化裂化制备生物基燃油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桐子油为原料、HY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实验室自制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开展油脂气相催化裂化的研究,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及质量空速对小桐子油气相催化裂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50 g、催化剂15 g时,气相催化裂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475℃,质量空速6. 99 h-1。在最佳条件下,小桐子油的转化率为54. 36%,液体产物的酸值(KOH)为14. 06 mg/g,液体产物成分多为芳香族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8年11期)

瞿正[5](2018)在《生物燃油需求上升等推升全球农贸总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17日发布《农产品市场状况(2018)》报告。报告指出,虽然2000年至2008年农业贸易快速增长之后便迎来了2009年至2012年的收缩以及此后的缓慢增长,但农业贸易的总价值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从5700亿美元大幅上升至1.6(本文来源于《粮油市场报》期刊2018-09-20)

段美娜[6](2018)在《沉底重燃油污染对底栖生物海胆的跨代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船舶溢油事故泄漏油品主要类型为船用重质燃料油(HFO)。HFO的密度高、黏度大,泄漏后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沉降而形成沉底油。沉底HFO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挥发或降解,回收困难,并且HFO中具有毒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高,因此沉底HFO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时间较长,危害较大。沉底HFO主要对栖息于水体中较低层或海床上的物种造成长期的危害。本文利用室内流水式粘油砾石系统模拟海洋环境中沉底HFO的存在情况,并选择海洋底栖生物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dius)作为受试生物。以“成体海胆—配子—子代”为主线,研究了沉底HFO释放到孔隙水中的PAHs在海胆性腺组织及其配子中的富集规律,并分析了沉底HFO暴露后对海胆繁殖性能及子代早期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海胆性腺、卵细胞、精子和子代早期阶段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沉底HFO对海胆的跨代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期为评估沉底重燃油污染对海胆种群的损害程度提供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1 d的暴露实验期间,研究用于模拟沉底HFO的室内流水式粘油砾石系统的孔隙水化学组分随时间和砾石粘油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不同粘油量(500、1000、2000、4000和8000 μg油/g砾石)砾石系统的孔隙水中总石油烃和PAHs浓度随时间呈指数形式降低,变化范围分别为44.2~752.9 μg/L和0.564~5.978 μg/L;孔隙水中最主要的PAHs为萘和菲,萘的相对含量随时间降低,而菲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增高。室内流水式粘油砾石系统的孔隙水中总石油烃和PAHs浓度与实际海洋环境中的暴露浓度具有一致性,说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模拟实际海洋环境中沉底HFO的存在情况。(2)利用室内流水式粘油砾石系统进行21 d的暴露实验,研究该系统的孔隙水中PAHs浓度和海胆性别差异对其配子内PAHs的生物富集量的影响。暴露于不同粘油量的砾石系统孔隙水中21 d后,通过人工催产收集海胆卵细胞和精子,并测定性腺组织、卵细胞和精子中的PAHs浓度,结果发现雌、雄海胆性腺组织、卵细胞和精子中PAHs浓度与孔隙水中PAHs浓度呈正相关,其最大值分别为1079.5、921.0、350.0和170.4ng/g干重(DW);精子中PAHs含量显着低于卵细胞;当logKow(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小于5.6时,海胆性腺组织、卵细胞和精子对PAHs的logBCF(生物富集因子)与PAHs的logKow基本呈正相关。结果说明沉底HFO释放到孔隙水的PAHs可以有效地被海胆性腺组织及其配子富集,并且海胆对PAHs的富集过程具有性别差异性。(3)以海胆的性腺指数、繁殖力、卵细胞尺寸、受精率、子代畸形率和生长率等生活史性状为测定指标,在考虑海胆性别差异和子代发育阶段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沉底HFO对海胆的跨代毒性效应。暴露于不同粘油量的砾石系统孔隙水中21 d后,海胆的性腺重量、性腺指数和繁殖力均显着降低,其中繁殖力是较为敏感的指标,但卵细胞尺寸和受精率并未显着变化;24 hp仔代胚胎发育主要受父本的负面影响,而48 hpf仔代幼虫发育和体长主要受母本的负面影响;对于48 hpf仔代幼虫,沉底HFO的跨代毒性双亲本效应、母本效应、父本效应的EC50,以性腺组织PAHs富集量表示时,分别为646.3、879.4、1179.5 ng/g DW,以配子的PAHs富集量表示时,分别为 190.2、305.5、201.3 ng/gDW。(4)暴露于不同粘油量的砾石系统孔隙水中21 d后,研究海胆性腺组织、卵细胞、精子和子代早期阶段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脂质过氧化、蛋白羰基化和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结合PAHs在海胆体内的富集量和生活史性状的变化情况,分别探究了沉底HFO对雄海胆和雌海胆的跨代毒性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海胆性腺组织生物大分子损伤程度增加,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卵细胞和精子的DNA损伤程度均增加,但卵细胞DNA损伤程度显着低于精子,而卵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均高于精子;与父本暴露组相比,母本经沉底HFO暴露后,24 hpf子代的总抗氧化能力较高而DNA损伤程度较低;母本暴露组48 hpf子代的DNA损伤程度与父本暴露组无显着差异,但两者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父本经沉底HFO暴露后,导致精子DNA损伤程度增加,进而引起24 hpf子代畸形发育,而48 hpf仔代发育情况不仅与精子和卵细胞DNA损伤程度有关,还受卵细胞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8-09-01)

李文哲,张基因,孙铭超,杨福利,王梦一[7](2018)在《氧化钙法去除生物燃油生产废水中硫酸根工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去除生物燃油生产废水中硫酸根,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通过氧化钙沉淀法去除硫酸根离子并优化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确定脱硫最佳钙/硫物质的量比为1.6.1,硫酸根离子去除率可达95.52%。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优化脱硫工艺参数,经模型拟合和方差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脱硫工艺条件为温度30~50℃,转速190~210 r·min~(-1),时间3 h。氧化钙沉淀法可有效去除生物燃油废水中硫酸盐,为其厌氧发酵使用提供合理脱硫方案。(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张永辉[8](2018)在《改性生物基燃油对车用柴油机NO排放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基燃油作为车用柴油机替代燃料,对缓解石化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对降低碳烟、一氧化碳等排放有明显效果,但对氮氧化物(NO)的排放控制始终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在组分分析、特征燃油构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动力学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组分特征及组分构成对生物基燃油NO排放特性的影响,为生物基燃油推广中降低NO排放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对类似生物燃料的NO排放特性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大豆油脂快速热裂解生物基燃油(SPBF)的替代组分研究,构建了SPBF替代燃油模型。通过GC-MS分析,指出短链脂肪酸甲酯含量的上升和不饱和组分比重的下降是SPBF区别与生物柴油的典型组分特征。在六种典型组分基础上,确定了SPBF的五种替代组分,葵酸甲酯(MD)、9-葵烯酸甲酯(MD9D)、5-葵烯酸甲酯(MD5D)、辛酸甲酯(MO)、正庚烷(n-heptane)。通过引入不饱和组分(MD9D)和短碳链组分(MO),分别构建了具有显着不饱和度特征和显着短碳链特征的生物燃油,MD blend A和MD blend B。根据SPBF的含氧量特征和不饱和度特征,确定了五种替代组分的掺混比,构建了SPBF的替代燃油模型MD blend C。2、开展了SPBF替代组分及特征油的NO排放特性仿真计算研究,验证了替代燃油模型在NO生成量方面对SPBF具有良好的替代性。基于零维封闭均质燃烧模型,在温度及当量比可变的燃烧初始条件下,对比研究了饱和组分(MD)与不饱和组分(MD9D)、MD blend A和MD blend B的NO排放特性;以及各替代组分和特征掺混油的燃烧滞燃期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作为构建SPBF替代方案的理论基础,即MD blend C的构建,基于内燃机(HCCI)模型,从NO生成量和着火延迟期方面验证了MD blend C对SPBF具有良好的替代性。3、进行了单组份和多组分掺混的生物质燃料油的试验研究,为SPBF的车用柴油机排放特性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根据六种典型组分,选定短链组分辛酸甲酯(MO)、饱和长链组分棕榈酸甲酯(C_(17)H_(34)O_2)、不饱和组分油酸甲酯(C_(19)H_(36)O_2)以及0~#国五柴油作为试验用油,与替代组分对应一致。按照含氧量与SPBF等同的原则,构建了表示不同饱和度特征和碳链长度特征的混合油,CBD-2和CBD-3,以及生物质均等掺混的CBD-1。试验数据量化了分子结构特征差异对NO排放影响,为SPBF的车用柴油机排放特性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特定工况下CBD-2和CBD-3表现出的高放热率、高放热量、高NO排放量,表明了含有特定比例的棕榈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对燃烧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CBD-1的燃烧特征表明了组分之间存在抑制燃烧化学反应效率的可能。中低转速及低负荷下单一生物质组分与柴油的掺混油能减少NO排放,短链组分含量的增加及不饱和度的下降有利于降低NO的排放。4、开展了SPBF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本文构建的SPBF替代燃油的有效性。由SPBF与柴油掺混生成B10、B20、B30,全负荷工况低转速下,有效抑制了NO生成,与单组份的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一致,减排效果依次是B10、B20、B30。转速高于2000rpm时,增大了NO排放,依次是B10、B30、B20。试验数据分别与MD blend C的模拟计算数据以及组分掺混燃油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NO排放规律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基因[9](2018)在《生物燃油废水脱除硫酸根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秸秆类生物质水相催化解聚制备生物燃油~([1-5])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问题,提出了一个最佳利用方案。通过加入秸秆等生物质进行联合厌氧发酵获得沼气和沼肥,可充分利用废水中小分子有机酸和热量,不仅有利于生态和环保,还可降低生物燃油的制备成本。由于废水中高浓度硫酸根对厌氧发酵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硫酸根对厌氧发酵有益,故需先一定程度上去除硫酸根~([6-8])。结合现有废水除硫技术,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用氧化钙法去除生物燃油废水中硫酸根时,钙硫比例与硫酸根去除率的关系;并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温度、搅拌强度、反应时间为控制因素,结合响应曲面优化氧化钙法去除生物燃油废水中硫酸根的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生物燃油废水硫酸根离子不同去除程度时,与玉米秸秆联合厌氧发酵的气、液、固叁方面指标,得出可与玉米秸秆联合厌氧发酵的硫酸根浓度。又进一步研究了去除硫酸根离子后的生物燃油废水与玉米秸秆以不同TS比例混合,联合厌氧发酵产气的性能。通过试验和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氧化钙法去除生物燃油废水中硫酸根再与秸秆进行联合厌氧发酵,最佳钙/硫摩尔比约为1.6。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拟合出了钙/硫摩尔比与硫酸根去除率的数量关系,当钙/硫摩尔比约为1.6,脱硫处理后,废水pH值约为7.04,硫酸根去除率可达极大值95.52%。(2)在最佳钙硫配比条件下,优化出的氧化钙法去除硫酸根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50℃,搅拌强度190~210 r/min,时间3 h。通过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氧化钙法进行生物燃油脱硫的影响因子显着性依次为搅拌强度、时间、温度。响应曲面结果表明:搅拌强度为180~227.6 r/min时,硫酸根去除效率很高,且温度对反应效率影响不大,3 h内即达到反应平衡。综合能耗等因素,优化出上述最佳工艺条件,可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能耗成本达到适用厌氧发酵的硫酸根脱除效果。(3)不同处理程度的生物燃油废水与玉米秸秆联合厌氧发酵,对厌氧发酵产气性能影响差异较大。当硫酸根浓度高于2.01g/L时,抑制效果较强,无法启动与玉米秸秆联合厌氧发酵;当硫酸根浓度低于1.27g/L时,处理后废水都可以与玉米秸秆联合厌氧发酵产气;且当硫酸根浓度约为0.6g/L,废水还可以促进联合厌氧发酵产气,提升产甲烷率;促进秸秆等底物有机质的降解。(4)不同比例玉米秸秆与脱硫处理后废水联合厌氧发酵,产气性能有一定差异。当硫酸根浓度约为0.6g/L时,与玉米秸秆以不同TS比例混合,初始TS浓度为6.44-8.93%时,联合厌氧发酵均可启动并正常运行产气。初始TS越低,秸秆等底物降解率越高,但是在初始TS为7.71%时,联合厌氧产气性能最好,产甲烷率也最大。采用优化工艺方案,用氧化钙一定程度上去除生物燃油废水中硫酸根,再与玉米秸秆以一定比例混合,联合厌氧发酵,可促进系统厌氧发酵产气。充分利用了废水的有机质和热量,不仅减少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生物燃油制备成本。(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述洋,王海,刘信好,吴云鹏[10](2018)在《一种生物燃油燃烧器点火助燃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生物质清洁燃油含氧量高、含水量高的特性,以重油燃烧器点火装置为原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清洁燃油的燃烧器点火装置。点火装置的喷嘴以炊具的燃气喷口为原型,通过适当改进轴向与径向尺寸,使之适应燃油雾化时的实际状态;引燃管排布为环形。通过仿真实验模拟雾化的液滴直径及其空间分布,确定并优化了引燃管与雾化喷口的相对位置。(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8年04期)

生物燃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溶气对燃油雾化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生物柴油、0号柴油、混合燃油及经溶气处理的混合燃油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hase doppler particle analyzer,PDPA)测量系统对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油在喷孔直径为0.26和0.30 mm下进行喷雾试验。对喷雾中心轴的轴向速度与粒径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并进一步以混合燃油为基础,在其中分别溶入不同体积的CO_2,溶气所占体积比分别为5.74%、12.73%和26.42%,分别使用2种孔径的喷嘴对溶气燃油进行雾化性能的测量。结果表明,混合燃油的雾化效果与生物柴油相比得到明显改善,与生物柴油相比柴油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在轴向长度70 mm处下降了25μm,且喷孔直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当喷孔直径由0.30 mm降低到0.26 mm时,B0与B100的SMD分别降低了12.94%,19.57%。低溶气量的燃油其索特平均直径大于未溶气燃油,且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对雾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溶气所占体积比为5.74%和12.73%时随着喷孔直径从0.30 mm降低到0.26 mm其SMD分别增加了8.43%和6.82%。溶气量较高时其雾化效果得到改善,且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改善效果得到增强,溶气所占体积比为26.42%时随孔径的减小其SMD降低了26.5%。本研究表明适当在生物柴油中溶气可以改善其雾化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生物柴油更好地应用于车辆内燃机领域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燃油论文参考文献

[1].曹新诚.金属氧化物改性介孔分子筛SBA-15催化裂解油脂制备液体生物燃油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叶丽华,刘天宇,施爱平.适宜溶气量改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油雾化质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阿提哈德航空本土生物燃油商业航班成功首飞[J].空运商务.2019

[4].崔君君,苏有勇,王朝玮,徐天宇,孙浩伟.小桐子油气相催化裂化制备生物基燃油的试验研究[J].中国油脂.2018

[5].瞿正.生物燃油需求上升等推升全球农贸总价值[N].粮油市场报.2018

[6].段美娜.沉底重燃油污染对底栖生物海胆的跨代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

[7].李文哲,张基因,孙铭超,杨福利,王梦一.氧化钙法去除生物燃油生产废水中硫酸根工艺参数优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8].张永辉.改性生物基燃油对车用柴油机NO排放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9].张基因.生物燃油废水脱除硫酸根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

[10].王述洋,王海,刘信好,吴云鹏.一种生物燃油燃烧器点火助燃结构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8

论文知识图

内共生示意图(McfaddenandVanDooren2...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路径及产品Figure1-...高度整合、可持续的农业-生物燃料-生...估算的空气和燃料质量比无量纲后的喷雾贯穿距离和时间3-14 各种燃油的蒸发态喷雾对比图

标签:;  ;  ;  ;  ;  ;  ;  

生物燃油论文_曹新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