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声音论文-王冰冰

叙事声音论文-王冰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声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绛红雪白的花瓣》,女性身份,作者型叙述声音,维多利亚

叙事声音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冰[1](2019)在《女性身份的建构——从作者型叙事声音解读《绛红雪白的花瓣》》一文中研究指出《绛红雪白的花瓣》被称作是米歇尔·法柏最具有野心的一部小说,米歇尔·法柏以男性的笔触细腻地构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身份。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从二分化的女性身份、牢笼中的女性身份、从属男性的女性身份叁个部分探索小说中女性身份的建构过程。(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李志艳[2](2019)在《赫斯顿前后期小说中女性叙事声音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中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前期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1937)和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均以女性为主人公,她们处在男性主宰的社会竭力去实现自我。本论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苏珊·兰瑟的叙事声音理论为指导,旨在探究赫斯顿前后期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和《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中的叙事声音的动态变化。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赫斯顿在前后期写作中分别如何运用叙事技巧来建构叙事权威,她的前后时期小说中叙事技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促使她采用不同叙事技巧的社会历史原因。通过对比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为,在前期叙事技巧的基础上,赫斯顿在后期小说中采用了中性化的作者型叙事声音,从整体上建构了更强的叙事权威。研究结果具体如下:首先,赫斯顿在两部小说中均通过使用隐含型的作者型叙事声音和交替性的作者型叙事声音,揭示了珍妮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和阿薇女性主体性的建立,从而建构了话语权威。其次,赫斯顿均利用个人型叙事声音,成功地建立了叙事权威。最重要的是,赫斯顿只在后期小说《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中使用了中性化的作者型叙事声音,通过叙述者与读者进行互动,揭露了女性自信。赫斯顿小说中的叙事策略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赫斯顿在后期创作中的叙事权威更强一些。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赫斯顿前后期两本小说的叙事声音的研究,为读者更好地欣赏赫斯顿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赫斯顿的女性主义观点。(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谢俊[3](2019)在《启蒙的危机或无法言语的主体——谈《阿Q正传》中的叙事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阿Q正传》的解读历来就有多种角度,有从启蒙和国民性批判的角度进行解读,也有从革命角度认为阿Q代表了未觉悟的农民;但也有论者从阿Q身上读出革命的潜能。为何对同一个文本会引起如此复杂、对立的认识呢?本文认为,关于阿Q的争论和鲁迅对启蒙的复杂认识及鲁迅在处理启蒙困境时所制造的叙事机制有关。本文将通过对小说文本所使用的反讽叙事人、公共发言声音、叙事搁置和方言拟态、幽灵视点和自由间接引语等叙事机制的分析,对《阿Q正传》中的叙事声音做讨论,并希望能由此回应鲁迅所面对的启蒙及其危机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1期)

张蒙蒙[4](2018)在《浅析约瑟夫·海勒《出事了》的叙事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瑟夫·海勒(1923-1999)是当代美国着名的小说家。他的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可谓是黑色幽默的杰出代表。而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事了》更是打破传统叙述,进一步奠定了他的重要的写作地位。论文运用后现代叙事学理论分析了《出事了》中的叙事声音,阐述双重叙述逐渐打破一般意义体系中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意义的不断自我颠覆。(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8年06期)

鄢寒梅[5](2018)在《《明智的孩子》的叙事声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当代女作家安吉拉·卡特擅长叙事,自称为"会讲故事的人"和"打造叙事的工匠"。《明智的孩子》是卡特的遗作,也被认为是其"最优秀"的小说。该小说内容丰富,叙事技巧独特,论文尝试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从叙事声音这一角度解读该小说,研究叙事权威和女性身份的建构,以期获得对该作品的新认识。(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郑保纯[6](2018)在《网络武侠小说女性叙事声音的诞生:以沧月《忘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由"PC时代"到"移动时代",短短二十年间,互联网重构了我国当代文学的版图。在虚构性的幻想小说领域,民国以来所形成的玄幻、武侠、科幻叁足鼎立的传统逐渐失范,叁大子类型互相作用,又与来自精英小说、其他类型小说深度化合,奋力对西方当代幻想小说与幻想文化做出回应,在叙事修辞与意识形态两方面,都出现了显着变化,日下我们权宜地将之认定为"网络性"。幻想小说"网络性"(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陈婕茜[7](2017)在《威廉·布莱克《保姆之歌》中的叙事声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潜在“原型文本”的意义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布莱克的两首短诗《保姆之歌》中的叙事声音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两首诗歌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潜在原型文本的意义挖掘,可以认为这两首《保姆之歌》不仅仅是经验与天真之间的叙事声音冲突,在更深层次上,诗歌中还隐含了布莱克深层的宗教意识。这个研究结论可能会促进对《天真与经验之歌》传统阐释的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24期)

方文开,潘方圆[8](2017)在《双重身份的叙事声音:霍桑儿童文学的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霍桑的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中,叙事者都以双重身份出现,他们既是叙述故事以引起读者共鸣的异叙事者,又是自由穿梭在文本之中的干预叙事者,因此形成了双重身份的叙事声音在文本中对话,和谐交流,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这种双重身份的叙事声音在文本中的对话也构成了霍桑儿童文学独特的叙事策略之一。(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7年43期)

李大勇,许继青[9](2017)在《《聊斋志异》的叙事声音转移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志异》存在大量叙述声音转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作者声音与叙述者声音的转移、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转移、作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转移。叙述声音的来源不同,其蕴含的话语意义和具备的话语功能也各不相同;发出声音的主体不同,意味着叙述者传递的观点、意义、价值、信仰等发生了变化。总体上看,在突破叙述声音的单一化、实现叙述声音流畅衔接方面,《聊斋志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杜宇[10](2017)在《根据叙事学原理分析柯莱特《白日的诞生》的叙事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学实质是解决文本中叙事声音的学说。1960年底,得益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法国发展起来。其中突出的贡献者是热拉尔·热奈特,他在自己的作品《辞格叁》中收集了自己对叙述话语的研究成果。热奈特认为要判断文中的叙事声音只需判断出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即可。而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苏珊·S·兰瑟则将热奈特的叙事学发展细化为男性叙事声音与女性叙事声音,使叙事声音有了性别之分。本论文的主要关注点是《白日的诞生》一文中的叙事声音。然而在深入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弄明白在一个文本中,究竟是其文学类别决定叙事声音还是叙事声音决定其文学类别?《白日的诞生》一文的文学类别一直是七十年来人们讨论的焦点,那是因为柯莱特在文中虽然一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却制造出了双重身份与双重叙事声音,使人们混淆了作者与叙述者,从而使作品的文学类别,即作品究竟是作者的自传体还是一本作者虚构的小说也成为了谜题。我们不禁发问,柯莱特这样构思到底用意何在呢?本论文将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与大家一同探索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本论文主要分为叁个章节,此外还包括引言和结论。我们的研究主要依据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与解读。第一章首先介绍各种不同的叙事学理论及由此引出的叙事聚焦,叙事声音,叙事视角以及自传体与自传体小说等理论根据。第二章侧重根据理论指导,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叙事声音,不同的声音代表的不同身份及不同立场。最后一章则注重讨论文中另一个非作者叙述声音的出现及该声音与作者叙事声音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如此构思的意图,作品的意义所在及创新点。(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01)

叙事声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中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前期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1937)和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均以女性为主人公,她们处在男性主宰的社会竭力去实现自我。本论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苏珊·兰瑟的叙事声音理论为指导,旨在探究赫斯顿前后期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和《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中的叙事声音的动态变化。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赫斯顿在前后期写作中分别如何运用叙事技巧来建构叙事权威,她的前后时期小说中叙事技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促使她采用不同叙事技巧的社会历史原因。通过对比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为,在前期叙事技巧的基础上,赫斯顿在后期小说中采用了中性化的作者型叙事声音,从整体上建构了更强的叙事权威。研究结果具体如下:首先,赫斯顿在两部小说中均通过使用隐含型的作者型叙事声音和交替性的作者型叙事声音,揭示了珍妮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和阿薇女性主体性的建立,从而建构了话语权威。其次,赫斯顿均利用个人型叙事声音,成功地建立了叙事权威。最重要的是,赫斯顿只在后期小说《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中使用了中性化的作者型叙事声音,通过叙述者与读者进行互动,揭露了女性自信。赫斯顿小说中的叙事策略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赫斯顿在后期创作中的叙事权威更强一些。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赫斯顿前后期两本小说的叙事声音的研究,为读者更好地欣赏赫斯顿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赫斯顿的女性主义观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声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冰冰.女性身份的建构——从作者型叙事声音解读《绛红雪白的花瓣》[J].文化学刊.2019

[2].李志艳.赫斯顿前后期小说中女性叙事声音的对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谢俊.启蒙的危机或无法言语的主体——谈《阿Q正传》中的叙事声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4].张蒙蒙.浅析约瑟夫·海勒《出事了》的叙事声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

[5].鄢寒梅.《明智的孩子》的叙事声音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

[6].郑保纯.网络武侠小说女性叙事声音的诞生:以沧月《忘川》为例[J].小说评论.2018

[7].陈婕茜.威廉·布莱克《保姆之歌》中的叙事声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与潜在“原型文本”的意义挖掘[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

[8].方文开,潘方圆.双重身份的叙事声音:霍桑儿童文学的叙事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

[9].李大勇,许继青.《聊斋志异》的叙事声音转移论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10].杜宇.根据叙事学原理分析柯莱特《白日的诞生》的叙事声音[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标签:;  ;  ;  ;  

叙事声音论文-王冰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