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点团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晶体,荧光,纳米,离子键,共价键,激光。
量子点团簇论文文献综述
石林[1](2018)在《手性金团簇和CdSe量子点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金团簇和量子点在可见光波段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在偏振控制、负折射率、手性传感和基于圆偏振荧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的新型显示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目前仍然存在旋光性较弱、光学性质调控手段较少且调控机制不明确、具有CPL性质的样品稀缺等问题,因此研究对其行之有效的光学性质调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手性金团簇和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由表面手性配体和无机内核共同决定。本论文在制备了两种新型手性金团簇的基础上,采用自组装的方法控制手性金团簇分子间作用力,研究表面手性配体相互作用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利用壳层包覆改变手性CdSe量子点的无机内核组成,研究无机内核组成与其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采用直接合成法制备了两种新型手性金团簇,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手性配体(R)/(S)-(+)/(-)-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R)/(S)-(+)/(-)-2,2’-bis(diphosphino)-1,1’-binaphthyl,(R)/(S)-BINAP)中苯环对位引入甲基,形成(R)/(S)-(+)/(-)-2,2’-双(二-对甲苯基膦)-1,1’-联萘((R)/(S)-(+)/(-)-2,2’-bis(di-ptolylphosphino)-1,1’-binaphthyl,(R)/(S)-Tol-BINAP),增加配体化学位阻,改变金团簇的生长动力学,实现了对金团簇尺寸的控制,成功地制备并解析了两种手性金团簇的单晶结构,Au3[(R)-Tol-BINAP]3Cl和Au3[(S)-Tol-BINAP]3Cl团簇。手性金团簇在220~450 nm波段内具有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在366nm处的吸收各向异性因子高达7×10-3,是手性金团簇已有报道中的最高值。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金团簇的手性主要来源于表面配体。结合含时间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计算分析发现,手性金团簇的CD信号所对应的激发态跃迁主要归属为金属内核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MLCT)和配体到配体的电荷转移(ligand-to-ligand charge transfer,LLCT)。利用自组装调控团簇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团簇表面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对光学性质的调控行为。通过加入不良溶剂诱导Au3[(R)-Tol-BINAP]3Cl和Au3[(S)-Tol-BINAP]3Cl团簇自组装,随着不良溶剂体积分数的增加,团簇的CD信号逐渐红移并增强,开始发光并具有CPL性质。通过控制不良溶剂的体积分数,成功地将手性金团簇组装成高度有序、体心立方排列的纳米立方块,其CD各向异性因子高达8.6×10-3,CPL各向异性因子高达7×10-3。对纳米立方块手性金团簇组装体的结构分析发现,金团簇的排列方式与其单晶体结构一致。手性金团簇组装前后光学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子间形成强CH/π相互作用力,表面配体分子内旋转受限,并形成了手性排列结构。采用壳层包覆对手性CdSe量子点的无机内核组成进行调控,研究了无机内核组成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首先采用升温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闪锌矿结构CdSe量子点,在其表面包覆了不同厚度的CdS或Zn S壳层,制备了准Ⅱ型CdS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以及Ⅰ型CdSe@Zn S核壳结构量子点。随后采用相转移配体交换法将表面配体替换为手性L/D-半胱氨酸,制备了具有旋光性的CdSe、CdSe@CdS和CdSe@Zn S量子点。在手性CdSe量子点表面包覆CdS壳层时,随着CdS壳层厚度的增加,电子波函数在CdS壳层中的离域分布逐渐减小,电子波函数与表面手性分子能级之间能产生耦合作用逐渐减弱,量子点的旋光性逐渐减弱。在手性CdSe量子点表面包覆Zn S壳层时,电子波函数和空穴波函数被限域在CdSe中,激子波函数与表面手性分子能级之间的耦合作用十分微弱,量子点的旋光性快速衰减。当增加手性CdSe量子点的直径时,CdS或Zn S壳层对于激子态波函数具有更强的量子限域效应,量子点旋光性衰减速率加快。(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芈越瑶[2](2018)在《基于量子点和铜纳米团簇的非标记荧光探针及在谷胱甘肽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谷胱甘肽(GSH)是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在基础生化功能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GSH在体内的含量异常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尽管已经有大量的分析方法用于痕量GSH的检测,但是开发出更为简便、快速、廉价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半导体量子点(QDs)具有许多独特的光物理性质,例如宽泛的吸收光谱、狭窄而对称的发射光谱、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铜纳米团簇(Cu NCs)是一种非贵金属荧光纳米团簇,具有与金纳米团簇(Au NCs)和银纳米团簇(Ag NCs)相似的荧光特性,且铜相比金、银价格更加低廉。因此,本文中我们基于QDs和Cu NCs构建了两种非标记荧光探针用于GSH的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CdSe/ZnS QDs@SiO_2纳米球为能量供体,二氧化锰(MnO_2)纳米片为能量受体,通过在纳米球的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片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选择性高的非标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探针用于GSH的检测。当GSH不存在时,纳米球附着在纳米片的表面,两者之间发生FRET,导致QDs@SiO_2纳米球的荧光被猝灭;当加入GSH后,由于GSH和MnO_2纳米片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导致MnO_2纳米片被分解,QDs@SiO_2纳米球被释放出来,QDs的荧光恢复。所构建的非标记FRET探针可以用于水溶液中GSH含量的检测,线性范围分为两段:0-0.16 mmol/L和0.16-0.48 mmol/L,检出限为0.61μmol/L,说明该探针对GSH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探针还对GSH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得到了较好的回收率。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选择性高,将为QDs和二维类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复合以及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维。2.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了PVP保护的铜纳米团簇(PVP-Cu NCs),并将其作为非标记荧光探针用于GSH的检测。随着GSH浓度的增大,PVP-Cu NCs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且PVP-Cu NCs荧光强度增强的程度与GSH的浓度成正比,从而构建了一种非标记荧光增强型GSH探针。所构建的非标记荧光探针对GSH检测的线性范围为30-800μmol/L,检出限为1.2μmol/L,说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通过荧光寿命的测定,发现PVP-Cu NCs和GSH的作用机理为GSH和PVP-Cu NCs表面的PVP发生了配体交换,形成了更为稳定的Cu-S键。该探针对GSH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得到了较好的回收率。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所合成的尺寸较小、生物兼容性良好的PVP-Cu NCs探针有望在生物分析及成像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廖莎,白忠臣,郝礼才,秦水介[3](2017)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测量量子点团簇超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针尖照明模式对ZnSe量子点团簇进行精确定位测量,研究了量子点团簇的超辐射效应。在理论上根据Wannier激子超辐射模型阐述了量子点系统的超辐射发光机制;实验上用荧光光谱表征ZnSe量子点溶液的荧光性质,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表征单个量子点团簇的超辐射光谱。结果表明,在Wannier激子超辐射模型中,量子点团簇辐射衰变率受到量子点团簇的大小和辐射光谱的共同影响,在实验上得出团簇的辐射衰变率随团簇尺寸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同尺寸的量子点团簇产生的辐射光谱也会对其产生影响,理论和实验的结合验证了激子超辐射的适用性。此研究结果可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器和光子器件等领域。(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7年06期)
黄兆岭,白忠臣,郝礼才,廖莎,秦水介[4](2017)在《异丙醇对油溶性CdSe团簇量子点荧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异丙醇对胶体CdSe团簇量子点荧光光谱的影响,使用胶体化学法在油酸-石蜡体系下合成CdSe团簇量子点,对团簇量子点和异丙醇采用不同的混合比例,得到了其修饰之后的荧光发光谱(PL)和紫外吸收(UV)光谱,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团簇量子点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AF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分析,探讨了CdSe团簇量子点光学性能改变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异丙醇浓度的增加,量子点的荧光峰出现11 nm的蓝移,且蓝移曲线呈阶梯状变化;相对荧光强度也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波动性变化,且波动幅度最大能达到1 000 a.u.;量子点的第一吸收峰和第二吸收峰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且最大红移达到12 nm。(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徐阳[5](2015)在《利用量子点双边光学微腔系统制备多光子GHZ态和团簇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当中,量子纠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量子信息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两粒子纠缠态相比,多粒子纠缠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将量子力学非局域的特性更明显地反映出来。最近,许多有关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方案被提出,在众多方案中固态量子点系统是最有可能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理想物理系统之一。国内外研究者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与量子点系统相关的量子信息任务上来,因此利用量子点双边光学微腔系统制备多光子纠缠态是量子信息领域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利用量子点双边光学微腔系统制备多光子GHZ态和团簇态的方案。经由自旋态的测量和局域Hardmard操作,GHZ态和团簇态可以被明确地制备出。最后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现今技术的支持下,我们的方案在Purcell区域和在强耦合区域中的保真度是十分高的。(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5-06-01)
于蕾[6](2015)在《基于量子点与光学腔耦合系统制备多粒子团簇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量子资源被大量地应用到了量子信息通讯领域中。量子纠缠能够被用来完成许多的量子信息处理任务,例如:量子隐形传送、量子秘钥共享以及量子密集编码等等。因此制备多粒子纠缠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固态系统中的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拥有可集成性与可扩展性,是最能够完成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优秀物理系统之一,成为近几年量子信息处理研究的热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利用量子点与双边光学腔的耦合作用一步完成了多粒子团簇态的制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量子点与光学腔耦合系统实现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包括四粒子团簇态和六粒子团簇态。采用双边腔和常见线性光学元件,并通过对辅助光子的探测,最终实现纠缠态的制备。通过分析可知,方案能达到较优的保真度和成功概率,并进一步深化了量子信息在混合量子系统之中的处理研究,对固态量子点的信息处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5-06-01)
刘世荣,黄伟其,秦朝建[7](2006)在《氧化硅层中的锗纳米晶体团簇量子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氧化和析出的方法在氧化硅中凝聚生成锗纳米晶体量子点结构.其形成的锗晶体团簇没有突出的棱角和支晶结构,锗晶体团簇的轮廓较圆混,故可以用球形量子点模型来模拟实际的锗晶体团簇.对比了在长时间退火氧化条件下和在短时间退火用激光照射氧化条件下所生成的锗纳米晶体结构的PL光谱和对应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的尺寸分布.短时间退火氧化条件下生成的锗纳米晶体较小(3·28—3·96nm),长时间退火用激光照射氧化条件下所生成的锗纳米晶体较大(3·72—4·98nm);其分布结构显示某些尺寸的锗纳米晶体团簇较稳定,适当的氧化条件可以得到尺寸分布范围较窄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用量子点受限模型计算了锗纳米晶体团簇的能隙结构,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PL光谱和对应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的尺寸分布,分别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黄伟其,刘世荣,胡林[8](2005)在《锗纳米晶体团簇形成的量子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氧化和析出的方法在氧化硅中凝聚生成锗纳米晶体量子点结构。其形成的锗晶体团簇没有突出的棱角和支晶结构,锗晶体团簇的轮廓较圆混,故可以用球形量子点模型来模拟实际的锗晶体团簇。对比了在高温(800℃-1000℃)条件下和在低温(400℃-600℃)用激光照射条件下所生成的锗纳米晶体结构的PL光谱和对应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的尺寸分布。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锗纳米晶体较小(3nm-4nm),低温用激光照射条件下所生成的锗纳米晶体较大(4nm-5nm);其分布结构显示某些尺寸的锗纳米晶体团簇较稳定(3.32nm、3.54nm、3.76nm、3.98nm、4.17nm、4.35nm和4.62nm等),适当的氧化条件可以得到尺寸分布范围较窄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用量子点受限模型计算了锗纳米晶体团簇的能隙结构,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PL光谱和对应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的尺寸分布,分别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王立民[9](2002)在《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半导体量子点分子呈现的新物理效应及其机制,并为设计和制造具有优良性能的量子功能器件提供物理模型和理论依据,本文在有效质量近似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半导体量子点分子和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尤其对电子状态的价键性质以及电场、磁场、外来杂质对价键性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对量子点分子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研究: 利用扩展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量子点分子中的量子点半径大小、受限势和量子点之间的距离对量子点分子电子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量子点分子中既存在共价键电子态,也存在离子键电子态,而且还存在一种介于共价键电子态和离子键电子态之间的过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极化键。这种极化键是由共价键和离子键混合而成,与天然分子中的极化键类似。同时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了量子点分子中的电子分别处于共价键电子态、离子键电子态和极化键电子态的条件——量子点分子的电子态由相邻量子点的电子能级是否匹配、匹配能级波函数的对称性是否一致、量子点之间势垒的大小等叁个因素决定。理论上给出了Oosterkamp等人实验结果的解释。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外加均匀电场对量子点分子电子结构的影响,发现增加电场强度不仅改变了量子点分子中束缚态的数目,而且还导致了量子点分子价键性质的改变。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量子点分子中的束缚态经准束缚态逐渐过渡到扩展态,从而减少了量子点分子中束缚态的个数;量子点分子的价键性质交替地呈现出共价键、极化键和离子键。当电场强度大于某一值时,量子点分子只存在离子键。计算量子点分子中束缚能级之间跃迁的振子强度表明,只有成键态和相应的反键态之间跃迁才是允许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和微扰理论,研究了均匀弱磁场对量子点分子电子结构(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量子点团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谷胱甘肽(GSH)是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在基础生化功能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GSH在体内的含量异常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尽管已经有大量的分析方法用于痕量GSH的检测,但是开发出更为简便、快速、廉价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半导体量子点(QDs)具有许多独特的光物理性质,例如宽泛的吸收光谱、狭窄而对称的发射光谱、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检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铜纳米团簇(Cu NCs)是一种非贵金属荧光纳米团簇,具有与金纳米团簇(Au NCs)和银纳米团簇(Ag NCs)相似的荧光特性,且铜相比金、银价格更加低廉。因此,本文中我们基于QDs和Cu NCs构建了两种非标记荧光探针用于GSH的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CdSe/ZnS QDs@SiO_2纳米球为能量供体,二氧化锰(MnO_2)纳米片为能量受体,通过在纳米球的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片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选择性高的非标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探针用于GSH的检测。当GSH不存在时,纳米球附着在纳米片的表面,两者之间发生FRET,导致QDs@SiO_2纳米球的荧光被猝灭;当加入GSH后,由于GSH和MnO_2纳米片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导致MnO_2纳米片被分解,QDs@SiO_2纳米球被释放出来,QDs的荧光恢复。所构建的非标记FRET探针可以用于水溶液中GSH含量的检测,线性范围分为两段:0-0.16 mmol/L和0.16-0.48 mmol/L,检出限为0.61μmol/L,说明该探针对GSH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探针还对GSH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得到了较好的回收率。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选择性高,将为QDs和二维类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复合以及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思维。2.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了PVP保护的铜纳米团簇(PVP-Cu NCs),并将其作为非标记荧光探针用于GSH的检测。随着GSH浓度的增大,PVP-Cu NCs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且PVP-Cu NCs荧光强度增强的程度与GSH的浓度成正比,从而构建了一种非标记荧光增强型GSH探针。所构建的非标记荧光探针对GSH检测的线性范围为30-800μmol/L,检出限为1.2μmol/L,说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通过荧光寿命的测定,发现PVP-Cu NCs和GSH的作用机理为GSH和PVP-Cu NCs表面的PVP发生了配体交换,形成了更为稳定的Cu-S键。该探针对GSH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得到了较好的回收率。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所合成的尺寸较小、生物兼容性良好的PVP-Cu NCs探针有望在生物分析及成像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点团簇论文参考文献
[1].石林.手性金团簇和CdSe量子点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调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2].芈越瑶.基于量子点和铜纳米团簇的非标记荧光探针及在谷胱甘肽检测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8
[3].廖莎,白忠臣,郝礼才,秦水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测量量子点团簇超辐射[J].压电与声光.2017
[4].黄兆岭,白忠臣,郝礼才,廖莎,秦水介.异丙醇对油溶性CdSe团簇量子点荧光的影响[J].发光学报.2017
[5].徐阳.利用量子点双边光学微腔系统制备多光子GHZ态和团簇态[D].延边大学.2015
[6].于蕾.基于量子点与光学腔耦合系统制备多粒子团簇态[D].延边大学.2015
[7].刘世荣,黄伟其,秦朝建.氧化硅层中的锗纳米晶体团簇量子点[J].物理学报.2006
[8].黄伟其,刘世荣,胡林.锗纳米晶体团簇形成的量子点[J].贵州科学.2005
[9].王立民.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D].北京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