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习疲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疲劳,数学,对策,成因,系统工程,中学生,自适应。
学习疲劳论文文献综述
王元[1](2018)在《大学生学习疲劳与应对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压力随之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改变。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大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接收到的信息量大增,导致大脑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久而久之,学习效率下降,产生学习疲劳。在以往研究者对学习疲劳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减轻或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的方法和途径,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丁莹[2](2017)在《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疲劳的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应试教育畸变的背景下,高中学生的过度学习导致疲劳是很普遍的现象。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习疲劳现象的出现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物理学习疲劳的成因复杂,从学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负荷重、课堂氛围枯燥、学习难度偏大、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品质不良及外界环境压力过大等。缓解物理学习疲劳要立足学习过程,优化物理教学系统。(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7年19期)
李金东[3](2017)在《“叁度”优化中预防学习疲劳——探微小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预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教师都希望学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倦。"真正要达到此种境界,也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国内外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小学生头脑和心智尚未成熟,教师要俯就学生,不要使其负担过重。"学习本身是一件复杂而辛苦的脑力劳动,加之小学生的年龄小、精力有限、自控力不足,时间稍长容易产生学习疲劳,从而降低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笔者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立场,关注学生学习承受能力,根据学(本文来源于《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期刊2017年04期)
沈荣喜,刘贞堂,宋大钊[4](2016)在《基于减少学习疲劳的教学效果提高方法探究——以大学辅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课堂疲劳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能够降低教学效果。针对《安全系统工程》辅修课程的内容及辅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了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从激发学生兴趣、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授课方法、改进考评形式和调整授课时间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减少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实施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6年16期)
张宜艳[5](2016)在《中学生学习疲劳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当前越来越紧张的升学竞争,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学生都在承受着相当大的学习压力,疲劳学习十分普遍。本文在介绍了中学生疲劳学习概念的同时也从学生自身学习情绪方面,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方面,以及学习压力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学习疲劳的几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加强与中学生情绪沟通等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6年12期)
张爱群,李艳玲,李志勇[6](2016)在《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累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缓解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首先,使用《中学生学习疲劳自评量表》筛选出80名学习疲劳被试;然后,将两组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人),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组接受为期两周共10次的疲劳缓解训练(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控制组不接受任何训练。结果:经过疲劳缓解训练的被试在所有因子得分上均显着低于前测;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中,学习疲劳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结论: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对中学生学习疲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晨[7](2016)在《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中学新课程以来,学生的学习负担总体有所减轻。有研究表明,长期学习疲劳会引起学生疲倦、嗜睡、精神分散等不良反应,这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学习疲劳的成因并做出恰当的应对措施。(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6年12期)
侯帅,王后雄[8](2016)在《中学化学课堂学习疲劳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度学习导致疲劳是教育畸变的结果,化学学习疲劳现象非常普遍,给化学教学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化学学习疲劳的成因复杂,从学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有:化学学习负荷过重、化学学习难度偏大、化学教学形式单一、化学学习品质不良和外界环境压力过大。缓解化学学习疲劳要立足学习过程,优化化学教育系统,主要措施有:建设积极班级文化,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切实立足科学素养,降低学习认知负荷;重组化学学习内容,降低学习内容难度;突出学生问题意识,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学校带动家庭减压,建立联动互助机制。(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6年03期)
成丰琰[9](2016)在《浅谈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疲劳是指学习者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学习所导致的身体生理功能和学习效率下降,甚至达到不能继续学习的程度,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一直以来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探讨的热点与重点。因此,笔者就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依据和借鉴,有效降低学习疲劳的发生率,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李颜敏[10](2015)在《体育锻炼对缓解考研学生学习疲劳情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调查法、访问法对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学生学习疲劳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考研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疲劳的情况,且多处于显着疲劳阶段;引起学习疲劳的首要原因是压力过大;许多学生认为体育活动是缓解学习疲劳的最佳方法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采用。学校应重视考研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考研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疲劳对健康的危害,重视并满足考研学生对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需求,指导考研学生采取体育锻炼等科学的方法来预防、缓解、消除学习疲劳。(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5年10期)
学习疲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应试教育畸变的背景下,高中学生的过度学习导致疲劳是很普遍的现象。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习疲劳现象的出现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物理学习疲劳的成因复杂,从学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负荷重、课堂氛围枯燥、学习难度偏大、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品质不良及外界环境压力过大等。缓解物理学习疲劳要立足学习过程,优化物理教学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习疲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元.大学生学习疲劳与应对方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8
[2].丁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疲劳的成因及对策[J].科普童话.2017
[3].李金东.“叁度”优化中预防学习疲劳——探微小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预防策略[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
[4].沈荣喜,刘贞堂,宋大钊.基于减少学习疲劳的教学效果提高方法探究——以大学辅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6
[5].张宜艳.中学生学习疲劳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
[6].张爱群,李艳玲,李志勇.心理辅导结合自适应训练缓解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累积[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
[7].陈晨.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J].学周刊.2016
[8].侯帅,王后雄.中学化学课堂学习疲劳成因及对策研究[J].化学教学.2016
[9].成丰琰.浅谈应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疲劳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
[10].李颜敏.体育锻炼对缓解考研学生学习疲劳情况的调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