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洞穴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δ~(13)C,δ~(15)N,同位素技术,洞穴生态系统
洞穴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苏晓梅[1](2008)在《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探讨洞穴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洞穴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以及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本论文首先概括了洞穴生态系统研究中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样品的处理、保存、分析以及数据的解释,以及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率(13C/12C和15N/14N)在其他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同时本文报道了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剪刀雨洞、东风洞、田岩洞等洞穴生态系统的相关生态学问题中的应用,包括食物网结构、营养级关系、人类的污染问题,同一物种不同光带以及不同物种同一光带食性的比较等。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在对田岩洞穴中不同光带的土壤有机物与相应光带马陆类群的δ13C和δ15N的变化特征研究中发现,在田岩洞生态系统中,不同光带土壤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值是不同的,表现出从有光带到黑暗带δ13C和δ15N值分别增加,原因是有光带土壤有机质中的δ13C和δ15N值受洞口植被枯落物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值应该继承地表植物δ13C和δ15N值的特征,而弱光带和黑暗带则相对距洞口较远,受外界影响较小,其土壤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值主要受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作用,同位素分馏造成的。通过对不同光带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和相对应光带的马陆类群的δ13C值作相关分析,发现不同光带马陆类群的δ13C值与相应光带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呈显着正相关,且与相应光带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相近,变化约在0~1‰,这说明马陆类群的碳源主要来自于其所生活领域的土壤有机质。剪刀雨洞和田岩洞土壤有机物的δ13C和δ15N值差异很大,剪刀雨洞为一个接近于人类生活区的洞穴,污染较为严重。田岩洞则相对受到人的干扰较少。剪刀雨洞土壤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值均高于田岩洞相应光带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值,其中有光带分别高出3.93‰和1.56‰,弱光带分别高出1.22‰和0.3‰,而黑暗带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极小,δ13C值非常接近,只相差0.32‰。原因主要是在有光带有机废物和垃圾较多,土壤微生物利用了含δ13C较高的碳源和δ15N较高的氮源而导致起此差异的产生。在弱光带和黑暗带,两洞穴土壤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值则相差较小,主要是因为剪刀雨洞这两个带受到人类的干扰较小,有机废物和垃圾很少。剪刀雨洞和田岩洞土壤有机质的δ13 C和δ15N值的差异说明了不同污染状况的洞穴稳定性同位素变化的特点。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δ13C和δ15N)构建了东风洞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风洞主要为腐食食物链,碳源主要为东风洞中的土壤有机质,作为第一营养级。其中由一些主要摄食关系生物的平均稳定氮同位素比值差异(如马陆与土壤有机物质,螺类与土壤有机物质)可以获得东风洞食物网稳定氮同位素的富集因子为1.16‰。根据营养级模型可知,马陆类群,细长钻螺(Opeas gracile)等土壤动物、班灶马(Distrammena mamorara)、夜蛾(Noctuidae)形成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第叁营养级为蜘蛛类、盲蛛(Systenocentrus sp.)地蜈蚣(Geophiidae)以及黑眶蟾蜍(Bufo mdanostictus),即次级消费者。(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08-04-22)
谢运球[2](2002)在《第二届Nerja洞穴地质国际研讨会暨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和IAH岩溶专业委员会2002年会议在西班牙马拉加省的Nerja市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 0 2年 9月 15 - 17日 ,在西班牙南部马拉加省的地中海岸城市 Nerja文化中心举行了第二届洞穴地质国际研讨会暨 IGCP4 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和 IAH岩溶专业委员会年会。来自中国、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立陶宛、斯(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02年03期)
王剑,程星,彭建[3](2000)在《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喀斯特洞穴生物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在溶洞这样一个不同于地表且较为封闭的生态系统中 ,生物的生理特征、食物网结构及其在洞穴内的分布特征 ,指出了岩溶洞穴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概述了洞穴生物研究在生物学和地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洞穴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 0 2年 9月 15 - 17日 ,在西班牙南部马拉加省的地中海岸城市 Nerja文化中心举行了第二届洞穴地质国际研讨会暨 IGCP4 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和 IAH岩溶专业委员会年会。来自中国、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立陶宛、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洞穴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苏晓梅.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探讨洞穴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D].贵州师范大学.2008
[2].谢运球.第二届Nerja洞穴地质国际研讨会暨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和IAH岩溶专业委员会2002年会议在西班牙马拉加省的Nerja市召开[J].中国岩溶.2002
[3].王剑,程星,彭建.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浅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