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圈闭论文_丁春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圈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圈闭,石炭系,地层,岩溶,因素,石炭纪,开江。

复合圈闭论文文献综述

丁春艳[1](2016)在《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石炭系气藏的探明储量和年产量位居四川盆地之首,是四川天然气增产的主要目标层系。据四川盆地叁次资评资料分析,川东地区石炭系目前尚待发现资源总量为4859.54×108m2,主要存在于非背斜圈闭-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中。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钻井地质、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川东地区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岩性及电性等特征将黄龙组划分为黄龙组一段(C2hl1),黄龙组二段(C2hl2)和黄龙组叁段(C2hl3)。石炭系黄龙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蒸发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其中蒸发台地相主要发育于黄龙组一段(C2hl1),局限台地相主要发育于黄龙组二段(C2hl2),开阔台地相:主要发育于黄龙组叁段(C2hl3)。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纵向上叁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相对而言,黄龙组二段占绝大部分,其次是黄龙组叁段,黄龙组一段仅有零星分布。黄龙组二段的储层主要分布于二段的中部和中下部。研究区石炭系储层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分布广泛。确定气藏,关键在于找到有效圈闭。通过对区内高都铺圈闭的解剖确定了研究区石炭系具有形成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条件,并落实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分布位置。在研究区内12个构造区带内共发现地层-构造复合圈闭67个。通过对全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综合评价优选,确定狮子滩-苟西、沙罐坪永安、南门场团岭坡、黄泥堂西龙安场、黄泥堂双桂堂(马家场)、南门场善子山和板桥幺滩7个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作为研究区的优先勘探目标,为川东石炭系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12-01)

向辉,康永尚,陈春勇[2](2015)在《准噶尔盆地北叁台西斜坡岩性和复合圈闭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叁台西斜坡白垩系在斜坡背景下发育鼻突构造,局部存在中小型断裂,构造圈闭不发育,为预测白垩系隐蔽圈闭发育带,采取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构造背景、沉积相和成藏模式综合研究的分析方法,确定清水河组中上部和呼图壁河组下部的3个准层序(K1q21-(2~4)、K1q21-1和K1h12-3)为含油气准层序(小层)。据分析,该3个含油气准层序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其中辫状河河道带和冲积扇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在水进背景下,超覆尖灭的砂体和上覆泥岩的组合有利于形成上倾尖灭岩性圈闭,而局部断裂与超覆尖灭砂体的组合则易形成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根据以上特点,在研究区东南部成功预测了5个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和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对该区白垩系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5年04期)

闫爱英,柳文秀[3](2014)在《亚诺斯盆地Cabiona区块低幅度复合圈闭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Cabiona区块为小断块探区,构造幅度低、断层断距小,储层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大。圈闭由断层线、构造等深线、储层分布线叁者组合形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利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针对该区圈闭叁要素展开识别和研究,成功识别和描述出了低幅度复合圈闭,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5期)

桂生[4](2013)在《利用地震复合属性寻找岩性圈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通针对传统单一地震属性对地层岩性敏感度不高的缺点,难以寻找较复杂岩性圈闭,提出复合属性应用于勘探岩性圈闭。所谓复合属性就是应用数学的方法将多种单一属性进行联合起来得到一种全新的属性。复合属性的敏感度明显优于单一属性,复合属性解释的结果比单一属性解释的结果更好地反应了工区内地层岩性变化区域,更为清楚的突显了沙体尖灭线,为寻找岩性圈闭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因此利用地震复合属性是寻找岩性圈闭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3年05期)

刘勇,张帆,王兴志,别沁,陈波[5](2011)在《四川盆地开江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复合圈闭识别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开江地区石炭系黄龙组(C2hl)发育类型多样的复合圈闭,蕴含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识别其圈闭类型,对复合圈闭进行评价,对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发现,该区发育的复合圈闭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圈闭类型多样,是黄龙组进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复合圈闭在地层上多分布于沿开江—梁平C2hl残余厚度介于10~50 m的地区;在沉积相上集中分布在潮间带颗粒滩相、成岩期交代成因的埋藏白云岩发育区;在构造上多分布于构造高部位隆起缺失带附近等。在古隆起构造高部位C2hl强剥蚀区及靠近剥蚀边界的地层厚度薄带中识别出一批潜在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根据圈闭面积、闭合度、厚度、埋藏深度、圈闭可靠程度等指标,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将该区复合圈闭分为3类,Ⅰ类圈闭依次为:TLP复合圈闭、WSK复合圈闭、BYSB复合圈闭和BYS复合圈闭;Ⅱ类圈闭依次为:Y’A复合圈闭、SZS复合圈闭和BYSN复合圈闭;Ⅲ类圈闭为NMC复合圈闭。(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1年07期)

刘勇,邵勇,张帆,王兴志,罗川又[6](2010)在《川东石炭系复合圈闭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地区石炭系发育的复合圈闭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圈闭类型多样,充满度较好,是该区进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气藏储层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种类型并以后者为主,总体上具有孔径小,孔喉体系分选差,微裂缝发育,连通性较好,多具有中孔细喉特征。石炭系储层主要发育在黄二、叁段中。在强剥蚀区及靠近石炭系剥蚀边界的区域是天然气储层缺失带,在其附近,可能形成复合圈闭气藏。沉积相对储集岩具有控制作用,成岩作用是决定储层储渗能力的主要条件,古隆起基础上发育的古岩溶和构造作用进一步控制和改善了储层的渗滤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徐长贵,周心怀,杨波,王昕[7](2009)在《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形成及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陡坡带是箕状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构造带,构造-岩性圈闭发育,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是陡坡带构造、沉积相带迁移变化和构造-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以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为例,分析陡坡带构造-岩性圈闭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石南陡坡带发育上倾尖灭型、下倾尖灭型、侧向尖灭型和物性封闭型等4种类型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其分布主要受控于坡折带类型与分布、水系方向与古地貌的配置关系以及基准面的旋回性变化。墙角式陡坡折带处是寻找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最有利的位置。发育在不同层系、分布广泛的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弥补石南陡坡带纯构造圈闭的不足,降低陡坡带的勘探风险,石南陡坡带从勘探的早期就应建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09年05期)

刘新民,邹军成,李慧[8](2009)在《鄂西渝东区石炭系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特征及勘探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鄂西渝东区石炭系黄龙组主要是一套局限海台地潮坪相沉积,岩性以白云岩和灰岩为主,储集层发育于黄龙组二段,溶孔白云岩是主要的储集岩类。由于东部紧邻利川古陆,黄龙组存在地层的缺失和相变,加之后期的构造运动影响,因此该区是石炭系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的有利地区。结合最新的钻探成果,分析了建南北、龙驹坝、叁星伴月、茶园坪北等复合圈闭的发育特征及勘探潜力,提出了勘探部署建议。(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09年02期)

康保平,张箭,张志勇,彭光明,廖开贵[9](2008)在《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控制因素及有利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是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次要控制因素,而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组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最后综合了各种资料,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08年02期)

康保平,张帆,张箭,陈雷,汪娟[10](2008)在《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控制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组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并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复合圈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叁台西斜坡白垩系在斜坡背景下发育鼻突构造,局部存在中小型断裂,构造圈闭不发育,为预测白垩系隐蔽圈闭发育带,采取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构造背景、沉积相和成藏模式综合研究的分析方法,确定清水河组中上部和呼图壁河组下部的3个准层序(K1q21-(2~4)、K1q21-1和K1h12-3)为含油气准层序(小层)。据分析,该3个含油气准层序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其中辫状河河道带和冲积扇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在水进背景下,超覆尖灭的砂体和上覆泥岩的组合有利于形成上倾尖灭岩性圈闭,而局部断裂与超覆尖灭砂体的组合则易形成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根据以上特点,在研究区东南部成功预测了5个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和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对该区白垩系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圈闭论文参考文献

[1].丁春艳.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2].向辉,康永尚,陈春勇.准噶尔盆地北叁台西斜坡岩性和复合圈闭预测[J].特种油气藏.2015

[3].闫爱英,柳文秀.亚诺斯盆地Cabiona区块低幅度复合圈闭的识别[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

[4].桂生.利用地震复合属性寻找岩性圈闭[J].科技视界.2013

[5].刘勇,张帆,王兴志,别沁,陈波.四川盆地开江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复合圈闭识别与评价[J].天然气工业.2011

[6].刘勇,邵勇,张帆,王兴志,罗川又.川东石炭系复合圈闭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徐长贵,周心怀,杨波,王昕.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形成及分布规律[J].现代地质.2009

[8].刘新民,邹军成,李慧.鄂西渝东区石炭系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特征及勘探建议[J].江汉石油科技.2009

[9].康保平,张箭,张志勇,彭光明,廖开贵.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控制因素及有利区研究[J].海洋石油.2008

[10].康保平,张帆,张箭,陈雷,汪娟.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控制因素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复合圈闭顶板沿层振幅图复合圈闭底板沿层振幅图复合圈闭沿层振幅图复合圈闭沿层频率图复合圈闭顶盖层沿层振幅图复合圈闭沿层振幅图

标签:;  ;  ;  ;  ;  ;  ;  

复合圈闭论文_丁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