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一、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孟凡琳,王文平[1](2021)在《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合意性研究》文中指出文章在传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基础上,引入能够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效率指标,以及反映产品供需平衡状况的产销率指标,构建两阶段产业同构测度模型,并以此作为判断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合意性的重要依据;在量化产业同构程度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同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多项式回归模型,研究长三角内部各区域产业同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整体来看,2011—2017年,长三角内部各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但不相同。其中,浙江-上海产业同构度最低,其次是江苏-上海,江苏-浙江产业同构度相对最高。上海和江苏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同构度之间呈"U"型关系,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临界值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会使产业同构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加;浙江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同构度呈正相关关系。

余倩倩[2](2020)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内在需求十分迫切。研究选取江苏、浙江和上海为研究区域,首先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和生态环境现状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时空特征分析、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然后,评估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进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最后测算长三角地区及各省辖市(直辖市)农业、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具体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长三角地区正迈入“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完善,整体生态环境有改善。各市之间产业结构存在趋同性,产业集聚效应显着,且部分行业已经开始显现出专业化分工趋势。长三角地区污染排放控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江苏地区空气质量较差,声环境状况较好,浙江和上海地区空气优良率达到良好,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第二,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差异显着,科技水平、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三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非常显着影响。长三角各市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综合指数在2-12.32之间,10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长三角中部和南部城市产业绿色水平较高。从影响因素上看,科技水平、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三个指标均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非常显着影响;财政支出和环保投入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有较为显着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国际环境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显示出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显着性影响。从影响效果看,居民消费水平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呈显着的正向作用,且回归系数为0.5108,成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原因在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会促使产业调整,对产业绿色转型起促进作用。第三,长三角地区各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反映农业、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较高,绿色转型效果较好,其中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对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贡献最大。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试验与发展水平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而财政支出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显着负向作用。研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和外商直接投资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或者改善这些方面有助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提高各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顾余生[3](2020)在《云南产业重叠合意性与化解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有力支撑,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期,将引起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已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运行方式、经济结构和行政体系也会发生变化,进而进一步改变生产关系和产业配置关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使得经济转型在现阶段变得极为关键,其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为重中之重。然而我国各地区当前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产业重叠即是其中之一。产业重叠是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产业结构类似的现象,指的是产业结构表现出的差异持续弱化的现象,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反映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围绕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的变动状况展开探究时,指出产业重叠的现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态势。但对于该问题的产生原因、问题的严重程度、解决方案等,学术界的观点难以统一。考虑到这一状况,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云南省产业重叠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具体状况以及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多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产业重叠现象的出现。因此,对产业重叠的内容全盘否认或肯定都不合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主要分为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合理性的原因主要有区域要素禀赋、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的空间转移,即产业重叠的合意性。产业重叠的合意性是综合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同时,符合区域比较利益与区域产业分工,也是区域合理分工的前提条件,这种产业重叠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非合理性原因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大致类似的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利益行为,即产业重叠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的非合意性将会导致在与客观经济规律和分工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下发展产业体系以及产业布局,导致经济效益以及分工的合理性受损,不利于经济进步。通过分析云南16个州市以及各区域产业重叠的程度与合意性,相信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云南各州市乃至西部地区对产业重叠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有效的整改方案。本文针对现状和成因、测度以及合意性方面的内容围绕产业重叠问题进行了有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基于此,完成对此次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之后通过对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进行合理运用测算出了云南16个州市和四大区域的产业重叠程度,并运用Shift-Share Method(偏离—份额模型)分析云南各大区域以及各州市区域产业重叠的合意性,最终总结出合理的应对方案。对云南三次产业和分行业进行测度,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产业重叠的现象确实存在于云南的各个地区,但实际上没有达到部分学者所提出的严重程度,甚至该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在实证分析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重叠合意性的分析表明,区域经济的进步确实因产业重叠现象的发生而受到了阻碍,并且在不同区域其作用程度不同。其中,滇中区域在第三产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滇西和滇南区域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特别是滇南地区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滇东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较好,但其产业结构还有待改进优化。这就表明云南省不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对相关政策进行制定和实行的过程当中必须立足优势产业,提升地区产业竞争能力,相互促进,形成区域整体,走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同时,云南省各区域以及工业园区之间要加快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提升地方专业化水平。

吴雪萍,张中英,胡艳[4](2020)在《芜湖市与长三角各市产业结构趋同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测算了芜湖市与长三角其他25个城市2017年三次产业及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趋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了芜湖市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三次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都存在较严重的趋同问题。据此,提出了推进产业"异质同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等政策建议。

凌文波[5](2019)在《高速铁路对长三角经济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的诞生是交通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间的相对地理位置和空间格局,从而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针对高铁对于区域空间、经济和产业的影响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大多都针对于某一条高铁的沿线城市,针对特定城市群的研究较少。而长三角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长三角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铁对于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经济空间格局方面,文章首先通过对长三角重要城市等时圈的研究分析高铁对于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动影响,接着构建引力模型探讨高铁开通前后城市间经济联系格局的变动,最后计算长三角五大都市圈的优势区位潜力,分析不同都市圈在高铁开通后的格局变动。在产业结构方面,文章将有无高铁看作准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分析长三角各城市在高铁开通后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并根据城市规模、城市原有产业结构等标准区分城市类型,进行异质性分析。总体上讲,高铁提升了长三角各城市的可达性水平,使长三角中部城市和省会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变强,各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增加,区域间区位优势潜力差距缩小,呈现多中心发展趋势;同时,高铁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产生不同影响,推动大城市和第三产业型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促进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的第二产业转移,中心城市本身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产业结构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应该把握住高铁发展的机遇,在完善交通网络一体化的同时,加快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城市群。

李新峰[6](2019)在《盐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研究》文中认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推动经济发展较为现实的路径。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最为活跃的地区。盐城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承接上海先进产业转移是盐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机遇和重要战略取向。当前上海争全力推进“五大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而目前上海开发强度已经达到36%,后续建设的空间潜力有限,需要向外疏解非核心功能。盐城要素资源富集,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丰富,加之盐城与上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现实联系,随着盐通高铁的开通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研究利用好这一机遇是盐城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学习借鉴政府管理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模式研究和对策研究,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文章认为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需要,助推上海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也能加快盐城新型工业化进程。文章分析了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有着良好的历史渊源、园区飞地、产业联系和分工基础,但也面临政府推进进程滞后、承接平台建设滞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配套能力滞后的现实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进程。文章在分析盐城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嘉兴等地区经验做法,具体分析总结了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在政府政策选择方面,资源约束和环保压力,倒逼发达地区必须加快产业转移。而后发地区,政府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搭建好共建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普遍做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期任务。在区位交通方面,既影响企业的运输成本,也影响转移地和承接地人文和经济联系。在产业配套方面,往往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链配套要求高的企业,更有吸引力。生产要素方面,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进而影响产业转移方向。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影响着区域间的产业是否能够进行有力和顺畅地转移。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是在高铁时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实现盐城跨越转型发展、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机遇,必须抓住抓好,具体提出对策建议。要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组织机制、交流机制上,力求在完善产业政策、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上有所突破。要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下功夫,加快提升高铁、港口、机场、高速等功能水平。要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载体,在共建园区、生态旅游、人才合作和市场互通上下功夫。要明确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对接和服务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在产业、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领域与上海进行分工合作。

王慧芹[7](2019)在《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和互补性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城市群的核心,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都市圈普遍存在城市间产业同构同质、过度竞争、核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都市圈内结构松散等问题。因而科学认识理解都市圈的形成发育的自然规律,定量测度都市圈发育状况和分工协作情况再“对症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方创琳,2015)。产业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是都市圈的发展动力,企业是城市网络的作用者(Sassen,1991),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理论探讨都市圈的自然发展规律,明确增长极、网络连通性和互补性对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发展状况,并总结归纳关联网络演化的作用机制,为都市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就都市圈科学发展规律而言,增长极的存在是都市圈发展的基础,而网络连通性是创新要素集聚和外围城市借用规模的前提,而网络互补性是都市圈集聚正外部性的要求;特别的是,都市圈发展需要持续竞争力产业的刺激,以促进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就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发展状况而言,在2001年-2008年-2017年的研究时间序列里,上海中心地位呈现倒U型下降趋势,网络连通性持续增强,网络互补性呈现先异构后同构的趋势,表明上海企业关联网络系统处于由上海单核集聚向多核扩散均衡趋势的空间结构演化,上海在金融保险地产、交通邮政等服务业具有核心影响力,但影响里在持续下降,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创新产业方面的核心影响力不足,而这对于上海都市圈的可持续新发展至关重要。就关联网络演化的机制解析而言,包括增长极(即竞争力产业)的培育和网络的均衡性,网络均衡性又包括网络连通性和功能互补性。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集聚区、企业战略是决定某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此外政府作为与外部机会也不可忽视;而在网络均衡性方面,产业网络联系扩散的决定作用在于联系成本的大小。

朱珈慧[8](2018)在《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中国对外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比重的不断提高是今后的必然趋势,而产业同构性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国际产业内贸易的前提是产业结构的趋同性,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提高应该能够促进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Melitz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表明,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而生产率更低的企业则被国内外市场淘汰。因此,产业结构的趋同可能会对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出口(进口)具有促进(抑制)作用,而对竞争力较弱的国家作用与之相反。本文研究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及其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这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产业同构性的概念及其相关文献,然后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利用结构相似系数、相关系数和克鲁格曼结构差异度指数三种指标测算20002014年中国分别与41个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模型,揭示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产业同构性的三个指标计算结果表明:(1)中国与大部分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较高,并且与不同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中国与41个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在不同时期的波动幅度不同,从每年的平均值来看,2008年之前波动幅度较大,2008年之后波动幅度较小。第二,产业同构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上一期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Sij,t-1)对当期中国同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趋同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中国资本形成总额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外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外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差额(dgcfg)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趋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研发支出差额(drad)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趋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中国与主要国家间国内生产总值差额(dgdp)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趋同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ced)的提高对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与外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额(dpgdp)的增加对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影响并不显着。第三,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部分,根据引力模型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模型以中国分别对41个国家的出口额的自然对数(lnexc)为被解释变量,以被解释变量一期滞后值(lnexci,t-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lngdpc)、外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lngdpf)、中国与外国首都之间的距离的自然对数(lndis)、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自然对数(lnreer)以及结构相似系数的自然对数(lnS)为解释变量,利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估计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提高会给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带来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进口贸易的实证分析部分,根据凯恩斯的进口函数理论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模型以中国分别从41个国家的进口额(imc)为被解释变量,以被解释变量的一期滞后值(imci,t-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c)、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年平均汇率(eru)以及结构相似系数(S)作为解释变量,利用两步系统GMM方法估计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提高对于中国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五,本文的结论同Melitz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表明我国的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根据结论提出建议:(1)提高研发效率,促进我国技术发展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力度,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3)通过提高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来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针对不同国家的产业特色采取不同的国际分工模式,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5)推动大城市、大城市圈和大城市带的发展;(6)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7)积极宣传和推动世界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8)坚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合作共赢”原则。

周珺[9](2018)在《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特征及演变》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全球城市网络已基本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周边辐射城市群形成的都市圈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6年GaWC发布的世界级城市名册显示,上海成为7个全球一级强市之一,在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上海为核心的26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一体化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都市圈是与上海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区域。《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上海都市圈的提出有助于上海整合周边辐射城市的战略性资源、产业和通道,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使上海周边辐射城市参与到全球城市网络的竞争中,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然而,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发展中存在着“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本文着眼于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的上海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从专门化、高度化、合理化三个方面对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各市各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偏离—份额分析,从而厘清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的特征及演变;基于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的内在联系,为优化都市圈产业结构提出思路。研究结果如下:(1)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有以下特征:中心城市上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水平最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行业较为发达;江苏三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高,而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浙江三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高,而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2)产业竞争力方面,上海都市圈中农业竞争力较强的市有宁波、南通、嘉兴;工业方面,无锡、嘉兴的竞争力较强,近年来苏州、宁波的工业竞争力也大幅上升;高新技术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方面,上海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其他城市落后较多。(3)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的是产业要素(本文指劳动力)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耦合程度,上海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增长率是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反映了区域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上海都市圈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没有显着的关系,一味地追求产业高度化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优化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的建议:(1)提高产业合理化水平,无锡、苏州、南通在上海的带动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形成产业集聚;宁波、舟山、嘉兴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业、工业项目等途径进行产业部门内部的升级,与上海及其他城市差异化发展。(2)编制上海都市圈产业专项规划,优化产业结构。(3)成立上海都市圈经济协调会,打破行政界限,统筹协调都市圈发展。

钱洁[10](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2)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结构演化相关研究
        1.2.2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经济理论
        2.1.1 产业分类
        2.1.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1.3 产业集聚理论
    2.2 区域绿色发展理论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2 绿色发展理论
    2.3 理论综述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统计特征分析
    3.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分析
        3.1.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2 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分析
    3.2 产业结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3.2.1 产业结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3.2.2 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3.3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3.1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3.3.2 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评价研究
    4.1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说明与赋权
        4.1.3 综合评价得分
    4.2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分析
        4.2.1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评价研究
        4.2.2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4.2.3 产业转型水平评价研究
        4.2.4 环境影响水平评价研究
        4.2.5 政府支持水平评价研究
    4.3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4.4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4.4.1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4.4.2 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4.4.3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农业、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5.1 Global Malmquis-Luenberger(GML)指数模型
    5.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化
        5.2.3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变化分析
    5.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5.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
        5.3.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变化
    5.4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5.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4.2 空间溢出效应概念界定
        5.4.3 空间杜宾计量模型构建
        5.4.4 变量选取
        5.4.5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6.1 问题分析
        6.1.1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6.1.2 部分生态环境要素质量仍需改善
        6.1.3 政府支持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效果不显着
        6.1.4 规模效率指数与纯技术效率指数偏低
        6.1.5 外商直接投资呈负向溢出效应
    6.2 对策建议
        6.2.1 优化产业结构
        6.2.2 改善环境质量
        6.2.3 强化政府职能
        6.2.4 重视规模和资源配置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
        6.2.5 注重引资质量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云南产业重叠合意性与化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基本框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理论和产业重叠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理论文献综述
    第二节 产业重叠现状、成因文献综述
        一、产业重叠现状
        二、产业重叠成因
    第三节 产业重叠测度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产业重叠合意性的文献综述
    第五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产业重叠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节 概念辨析
    第二节 产业重叠的辩证分析
        一、产业重叠形成原因的合理性
        二、产业重叠形成原因的非合理性
    第三节 产业重叠的合意性影响分析
        一、产业重叠合意性的积极影响
        二、产业重叠非合意性的消极影响
    第四节 区域产业重叠对产业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第四章 云南产业重叠的测度
    第一节 产业重叠测度方法述评
        一、产业重叠测度方法介绍
        二、产业重叠测度方法评价
    第二节 样本和数据说明
        一、行业划分标准
        二、区域再划分
    第三节 云南省各州市产业重叠测度
        一、三次产业视角下云南省各州市产业重叠测度
        二、分行业视角下云南省各州市产业重叠测度
第五章 云南产业重叠合意性分析
    第一节 Shift-Share方法介绍
        一、基本原理
        二、数学模型的构建
        三、计算过程分析
    第二节 测度结果
        一、分区域测度结果
        二、分行业测度结果
    第三节 测度结果分析
第六章 云南产业重叠的化解机制
    第一节 突出云南各区域优势竞争力产业,加强区域合作
        一、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地区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区域对话与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格局
        三、强化市场机制在产业整合的作用
    第二节 规范政府行为,加快市场化改革
        一、转变地方政府投资结构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三、改革政绩考核制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4)芜湖市与长三角各市产业结构趋同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芜湖市与长三角各市的产业趋同现状分析
三、芜湖市与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
    (一)地域性因素
    (二)经济增长点相似
    (三)地方政府行为
四、芜湖市应对与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对策分析
    (一)推进产业“异质同构”
    (二)发挥政府作用
    (三)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
    (四)重视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5)高速铁路对长三角经济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高铁与城市可达性改变
        1.4.2 高铁与区域发展
        1.4.3 高铁与区域空间结构变动
        1.4.4 高铁与区域产业发展
    1.5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2章 高铁对长三角经济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2.1 相关概念
        2.1.1 高速铁路
        2.1.2 城市群与都市圈
        2.1.3 区域经济
        2.1.4 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2.2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动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机理
        2.2.2 高铁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
第3章 长三角城市群的演进与现状
    3.1 发展历程概况
    3.2 交通区位概况
    3.3 经济发展概况
    3.4 产业发展概况
    3.5 存在主要问题
第4章 高铁对长三角经济格局变动的效应分析
    4.1 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2 经济联系格局变动分析
    4.3 都市圈区位优势潜力分析
第5章 高铁对长三角产业结构变迁的效应分析
    5.1 研究设计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基准回归
        5.2.2 考虑城市规模
        5.2.3 考虑城市原有产业结构
        5.2.4 考虑原有城市体系
    5.3 结论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1.1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格局变动
        6.1.2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迁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盐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研究综述
    一、基础理论
        (一) 政府管理理论
        (二) 产业经济理论
        (三) 区域经济理论
    二、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一)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二) 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三) 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三、其他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研究
第三章 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意义
        (一)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二)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三) 盐城加快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 盐沪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二) 盐沪合作具有良好的飞地平台
        (三) 盐沪合作具有一定的产业联系
        (四) 盐沪合作具有分工的协同基础
    三、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问题分析
        (一) 承接平台建设滞后
        (二) 交通基础建设滞后
        (三) 产业配套能力滞后
        (四) 政府推进进程滞后
第四章 影响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一、政府政策选择
    二、区位交通条件
    三、产业配套水平
    四、生产要素禀赋
第五章 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三、着力打造承接上海产业的平台载体
    四、明确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发现与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7)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和互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群是21 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1.2 都市圈引领核心区域发展的需求
        1.1.3 都市圈规划、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系列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实际意义
        1.2.2 研究的学术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区域范围的圈定:空间层次
        1.3.2 时间截面的确定:时序演化
        1.3.3 产业范围的界定:产业部类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1.4.2 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4.3 时间序列和产业部类的耦合研究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都市圈自然发展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都市圈的发展动力演变
        2.2.1 工业化和中心地模式
        2.2.2 经济全球化和流动空间
        2.2.3 增长极理论和借用规模理论
        2.2.4 小结
    2.3 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变
    2.4 都市圈的形态演变
        2.4.1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2.4.2 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2.4.3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
        2.4.4 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
        2.4.5 小结
    2.5 本章小结:增长极和网络连通互补性对都市圈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章 上海关联网络中心度演变研究
    3.1 引言
    3.2 上海的区域中心地位演化研究综述
        3.2.1 鸦片战争后,上海中心地位的确立
        3.2.2 改革开放初期,地区资源优势带动区域一体化
        3.2.3 浦东开放,制度优势和外资热潮带动区域一体化
        3.2.4 加入WTO,国际化和市场化带动区域一体化
    3.3 中心度测度模型
        3.3.1 联系强度
        3.3.2 控制强度
    3.4 上海关联网络联系强度演化
        3.4.1 关联网络的产业绝对联系强度演化
        3.4.2 关联网络的产业相对联系强度演化
        3.4.3 与都市圈其他城市联系强度演化
    3.5 上海关联网络控制强度演化
        3.5.1 产业绝对控制强度的演化
        3.5.2 产业相对控制强度演化
        3.5.3 对都市圈其他城市控制强度演化
    3.6 本章小结:上海中心度呈倒U形下降趋势
第四章 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演变研究
    4.1 引言
    4.2 关联网络连通性研究综述
    4.3 关联网络连通性测度模型
        4.3.1 联系强度
        4.3.2 对称性
        4.3.3 层级性
        4.3.4 自容性
        4.3.5 网络发育程度
    4.4 都市圈关联网络总体连通性演化
        4.4.1 联系强度
        4.4.2 网络对称性
        4.4.3 网络层级性
        4.4.4 网络自容性
        4.4.5 网络发育程度
    4.5 产业网络连通性演化
        4.5.1 2001 年商贸餐宿文娱的网络拓扑结构最完善
        4.5.2 2008 年商贸餐宿文娱和建筑业的网络拓扑结构最完善
        4.5.3 2017 年各产业部类网络空间拓扑结构趋完善
    4.6 时间序列网络连通性演化
    4.7 本章小结:网络连通性越来越强,整体呈现均衡趋势
第五章 都市圈关联网络的功能互补性演变研究
    5.1 引言
    5.2 关联网络功能互补性研究综述
    5.3 关联网络功能互补性测度模型
        5.3.1 产业空间分布测度
        5.3.2 城市优势产业测度
        5.3.3 产业异同性测度
        5.3.4 关联网络功能单元确定
    5.4 产业部类联系的空间分布演化
    5.5 城市关联网络的优势产业演化
        5.5.1 上海市
        5.5.2 苏州-无锡市
        5.5.3 南通市
        5.5.4 嘉兴-湖州市
        5.5.5 宁波-舟山市
    5.6 时间序列产业结构异同性演化
        5.6.1 产业整体异同性比较
        5.6.2 企业总部异同性比较
        5.6.3 企业分支异同性比较
    5.7 本章小结:都市圈各城市间产业结构呈现先异构后同构趋势
第六章 关联网络演化的机制解析
    6.1 前言
    6.2 基于区域增长极发展的竞争力产业培育机制
        6.2.1 生产要素
        6.2.2 需求条件
        6.2.3 产业集群
        6.2.4 企业竞争战略
        6.2.5 政府作为
        6.2.6 外部机会
    6.3 基于关联网络发展的企业内部空间分工机制解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7.1 主要结论
        7.1.1 都市圈发展规律探究
        7.1.2 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发展状况
        7.1.3 关联网络演化的机制解析
    7.2 思考与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1.2.1 核心概念
        1.2.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产业同构性的测度方法及其实证分析
        2.1.1 产业同构性的测度方法
        2.1.2 产业同构性测度的实证研究
    2.2 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2.2.1 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
        2.2.2 产业同构性的经济效应
    2.3 产业同构性对一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2.3.1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
        2.3.2 产业同构性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的实证分析
    3.1 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同构性的变化特点
        3.1.1 样本与数据来源
        3.1.2 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同构性的测算结果
        3.1.3 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同构性的变化特征
    3.2 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同构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2.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3.2.3 产业同构性影响因素的GMM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4.1 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4.1.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4.1.2 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4.1.3 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GMM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4.2 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进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4.2.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4.2.3 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进口贸易的GMM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国与主要国家间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
        5.1.2 产业同构性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机制
    5.2 政策建议
        5.2.1 促进我国产业间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
        5.2.2 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特征及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难点与局限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国际贸易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核心—边缘理论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都市圈研究进展
        2.2.2 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基本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产业专门化水平
        3.2.2 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
        3.2.3 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
    3.3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基本特征
        3.3.1 上海都市圈产业专门化水平分析
        3.3.2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分析
        3.3.3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分析
        3.3.4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基本特征总结
第四章 上海都市圈产业竞争力及其演变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
    4.3 上海都市圈产业竞争力及其演变
第五章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1 研究方法
    5.2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2.1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2.2 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合意性研究[J]. 孟凡琳,王文平. 统计与决策, 2021(04)
  • [2]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D]. 余倩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云南产业重叠合意性与化解机制研究[D]. 顾余生.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芜湖市与长三角各市产业结构趋同现状及对策分析[J]. 吴雪萍,张中英,胡艳.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0(01)
  • [5]高速铁路对长三角经济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 凌文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12)
  • [6]盐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研究[D]. 李新峰. 南京大学, 2019(07)
  • [7]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和互补性研究[D]. 王慧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 朱珈慧. 集美大学, 2018(09)
  • [9]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特征及演变[D]. 周珺. 南京大学, 2018(01)
  • [10]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标签:;  ;  ;  ;  ;  

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