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粒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植物,营养盐,孔隙,叶绿素,海山,光谱分析。
粒级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徐悦馨,刘卓星,刘科赛,侯建军[1](2019)在《网湖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丰水枯水环境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化学分类法,结合冗余分析对网湖丰水和枯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丰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较枯水期高。网湖各粒级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除Nexo外,丰水期各色素含量均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中,网湖优势种群均为裸藻门;枯水期各粒级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为硅藻门。小型浮游植物中优势类群依次为硅藻门与裸藻门,微型与超微型浮游植物优势类群为硅藻门和蓝藻门,其次为裸藻门。各粒级浮游植物表现为裸藻门和硅藻门之间相互演替的特征。通过RDA分析发现,丰水期关键环境因子为氨氮,枯水期为总磷和氨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吴思成,许永久,何江楠,贵冬晴,黄思奇[2](2018)在《2016年夏季东海北部浮游动物粒级结构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6年8月20日-8月26日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东海北部(122°-127°E,30°-33°N)浮游动物粒级结构的分布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了不同粒径组浮游动物空间分布与水文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粒径组的香农-威纳指数介于0.39~1.60之间,平均值为1.15,在调查海域上总体呈西北、东南两侧向中央递减,东南侧向东北角递减的趋势。基于调查海域表层温度、叶绿素a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季东海北部的水文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可将调查站位按此差异划分为G1与G2两个组群。研究发现,G1与G2组群上不同粒径组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也具有明显差异,在G1组群上,小型浮游动物居多,而在G2组群上,大型浮游动物居多。(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万琳,王清斌,赵国祥,汤国民,高曦龙[3](2018)在《扇叁角洲不同粒级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以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叁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的孔隙结构导致粒度不同的砂岩的储集空间和渗流能力具有明显区别。选取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叁段不同粒级的砂岩样品进行铸体薄片图像扫描、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微米CT测试,在分析不同实验的结果基础上实现对粒度差异较大的陡坡带扇叁角洲砂岩微观孔喉结构空间展布的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并分析造成不同粒级砂岩孔隙结构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细砂岩原生孔隙数量多但其孔径相对较小,碳酸盐胶结喉道导致部分原生孔隙呈现无效孔状态。中砂岩孔隙分布最均匀,高孔隙度和高开放孔比率是其渗流能力最高的重要因素。含砾粗砂岩孔隙大小分布很不均匀,孔径分布较广,总体呈现孔隙数目多、与喉道连通的有效孔隙数少的特点。粉砂岩和粒度较细的细砂岩粒间孔隙体积降低主要是由于胶结作用,随粒度增大,压实导致原始孔隙度减小率逐渐增加,中粗砂岩压实减孔率接近80%。溶蚀粒间孔和溶蚀颗粒孔的含量随粒度增大而增加,渗流能力最好的中粗砂岩颗粒溶蚀和胶结物溶蚀增孔率最高。(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桂芬,徐文龙,周雯,许占堂,曹文熙[4](2018)在《基于船载走航观测高光谱颗粒物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光谱监测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组成是当前海洋光学和水色遥感的研究热点。文章采用大西洋经向断面航次中走航式观测系统测量的海水总颗粒物吸收光谱数据,尝试建立了两种模型对浮游植物粒级结构(Phytoplankton size class,简称PSC)进行反演和比较讨论。一类模型是基于总颗粒物吸收光谱高斯分解获得的典型波段高斯带强度与色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简称PLS回归模型);另一类模型是采用长波波段吸收基线高度推算海水总叶绿素a浓度,进而根据Brewin等(2010)生物量算法推算PSC的叁组分模型(简称叁组分模型)。模型比较验证结果显示,两类模型对海水总叶绿素浓度的反演都有较高的精度,相对偏差ME在15%左右;对于叁个粒级浮游植物对应的叶绿素浓度(Pico级C_p, Nano级C_n, Micro级C_m)的反演效果也相当, PLS回归模型反演的ME分别为28.4%、31.9%和41%,叁组分模型反演的ME分别为31%、35.9%、37.7%。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采用高光谱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潜在优势,可为不同海域走航式高光谱观测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丽华,潘保芝,单刚义[5](2018)在《围压和孔隙结构对不同粒级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储层评价的两个重要参数.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图是描述储层微观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通过测量不同压力条件下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得到了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孔隙度和渗透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与压力服从对数函数变化规律.不同孔隙度渗透率区间的砂岩样品,孔隙度和渗透率随着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通过测量不同粒级砂岩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图,证实了孔隙结构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微观孔隙结构是决定渗透性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8年03期)
黄大力[6](2018)在《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布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海洋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许多生理生态功能是由粒径决定的,其粒级结构的变化影响并反映着该海域的海洋环境状况。本文根据2017年8月(夏季)和12月(冬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其粒级结构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营养盐、温度、盐度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差异明显,夏季Chl a的平均浓度(6.68 μg/L)远高于冬季(2.23 μg/L),整体上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逐渐减小的趋势。夏、冬两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组成均以微型(Nano级,2-20 μm)浮游植物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2.5%和44.7%,小型(Micro级,>20 μm)浮游植物次之,贡献率分别为41.0%和36.9%,微微型(Pico级,<2 μm)浮游植物占比最少,贡献率为16.5%和18.4%。空间分布上近岸海区多以较大粒径的小型(Micro级)和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为优势种群,且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微微型(Pico级)浮游植物的占比提高,此外,小型(Micro级)和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在生物量较高时占主导,微微型(Pico级)在生物量较低时贡献率有明显提高。(2)研究海域营养盐的测定结果表明,夏、冬两季水体中DIN、P04-P和 SiO3-Si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0.39 μmol/L、0.43 μmol/L、37.38 μmol/L 和11.33 μmol/L、0.6 μmol/L、12.5 μmol/L,各形态营养盐含量均呈现由近岸向远岸,湾内向湾外逐渐减小的特征。受沿岸径流大量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基本不受营养盐的绝对限制,P为调查海域的潜在限制因子。两个时期营养盐结构N/P、Si/P、Si/N均偏离Redfield比值,夏季营养盐的离散程度更高。(3)由分粒级Chl a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粒级浮游植物与各形态营养盐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当不同粒级浮游植物与同种营养盐均显着相关,但符号相反时,说明浮游植物间可能存在竞争。研究海域冬季微微型(Pico级)浮游植物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则相反,夏季小型(Micro级)浮游植物较微型(Nano级)浮游植物更适应低盐度环境。对研究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含量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7](2018)在《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着。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曹文熙,孙兆华,李彩,周雯,许占堂[8](2018)在《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原位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浮游植物粒级通常采用采集水样的分级叶绿素法来测定,比较费时且难以实现剖面连续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定海水光吸收来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原位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硬件主要由高稳定光源、光学窗口、样品管、光纤高精度微型光谱仪、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测量数据基于遗传算法来分析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海上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测定水下300 m之内的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实现1 m剖面分辨率的连续测量,尤其适用于分析50~80m深度叶绿素最大值层的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变化,在未来海洋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测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代晟,孙晓霞,梁俊华,田梓杨,刘涛[9](2017)在《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3月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区域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分粒级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观测,同时结合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浓度,研究了M2海山的总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规律,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初级生产力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2海山各水层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4—0.304mg/m~3,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0.094mg/m3。微微型浮游植物在整个调查区域内为最优势类群,对总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达到了85%,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的贡献率均较低,分别为10%和5%。M2海山的叶绿素a浓度最大层均在100m深度附近的次表层,其中西南部和东南部为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M2海山的平均初级生产力为71.31mg C/(m~2×d),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其中微型浮游植物贡献率达到了72%,微微型浮游植物贡献率为28%。M2海山的海山效应不明显,浅海山(<200m)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存在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6期)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10](2017)在《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本文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着。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粒级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2016年8月20日-8月26日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东海北部(122°-127°E,30°-33°N)浮游动物粒级结构的分布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了不同粒径组浮游动物空间分布与水文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粒径组的香农-威纳指数介于0.39~1.60之间,平均值为1.15,在调查海域上总体呈西北、东南两侧向中央递减,东南侧向东北角递减的趋势。基于调查海域表层温度、叶绿素a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季东海北部的水文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可将调查站位按此差异划分为G1与G2两个组群。研究发现,G1与G2组群上不同粒径组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也具有明显差异,在G1组群上,小型浮游动物居多,而在G2组群上,大型浮游动物居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级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徐悦馨,刘卓星,刘科赛,侯建军.网湖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丰水枯水环境响应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吴思成,许永久,何江楠,贵冬晴,黄思奇.2016年夏季东海北部浮游动物粒级结构的初步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万琳,王清斌,赵国祥,汤国民,高曦龙.扇叁角洲不同粒级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以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叁段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8
[4].王桂芬,徐文龙,周雯,许占堂,曹文熙.基于船载走航观测高光谱颗粒物吸收系数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J].热带海洋学报.2018
[5].张丽华,潘保芝,单刚义.围压和孔隙结构对不同粒级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8
[6].黄大力.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布及影响因素[D].广西大学.2018
[7].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18
[8].曹文熙,孙兆华,李彩,周雯,许占堂.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原位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8
[9].代晟,孙晓霞,梁俊华,田梓杨,刘涛.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7
[10].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