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

栾晓玲(烟台长岛县中医院2658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377-02

1灸法的作用

1.1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又称之为“逆灸”。

1.2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用,《素问•调经论篇》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灸法更适合治疗寒性病证,《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的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1.3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阳气欲脱,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以扶助虚脱之阳气。《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的危证,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

1.4消瘀散结

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因此,临床也常用灸法治疗气血凝滞的疾患,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

2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2.1艾炷灸

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2.1.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

(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以温熨为度,灸后皮肤不致起泡,不留瘢痕,故名。临床上选用大小适宜的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增加黏附性。然后将艾炷放上,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6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腹泻、风寒湿痹、风湿顽痹等。

(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因施灸后局部组织烫伤化脓,结痂后留有瘢痕,故名。临床上选用大小适宜的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应用此法一般每壮艾炷需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按前法再灸,可灸3~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星期可化脓(脓液色白清稀)形成灸疮。灸疮5~6星期愈合,留有瘢痕。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日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脓液黄稠)。《针灸资生经•治灸疮》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患者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灸疮的透发。

灸疮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引起的化脓现象,对穴位局部能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保健治病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风湿顽痹、瘰疬等。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2.1.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的物品主要为动物、植物和矿物类中药。药物因病证而异,既有单方又有复方,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cm,厚0.2~0.3cm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3~6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和风寒湿痹证、外感表证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3~6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此外,尚有一种铺灸法,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之间的脊柱上,铺敷蒜泥一层,宽约2cm,厚约0.5cm,周围用棉皮纸封护,然后用艾炷在大椎及腰俞点火施灸。因所铺蒜泥形似长蛇,故又名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一般灸3~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药饼灸:以隔附子片或隔附子饼灸最为常用。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一般灸3~9壮。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

2.2其他灸法

又称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2.2.1灯火灸又称灯草灸、灯草焠、打灯火、油捻灸,是民间沿用巳久的简便灸法。取10~15cm长的灯心草或纸绳,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渍长3~4cm,燃火前用软棉纸吸去灯草上的浮油,以防止点火后油滴下烫伤皮肤,医者以拇、示二指捏住灯芯草上1/3处,即可点火,火焰不要过大,将点火一端向穴位移动,垂直接触穴位,动作快速,一触即离,灯心草随即发出清脆的“啪”响,火亦随之熄灭。如无爆焠之声可重复1次。灸后皮肤略有发黄,偶尔也会起小泡。此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喉蛾、吐泻、麻疹、惊风等病证。

2.2.2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它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起泡的方法。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灸、细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等数十种。

(1)白芥子灸:取白芥子适量,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贴于腧穴或患处。敷贴1~3h,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一般可用于治疗咳喘、关节痹痛、口眼喁斜等病证。

(2)细辛灸: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敷贴1~3h,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敷贴1~3h,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颊车、颧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参考文献

[1]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

[2]周迪湘.经络实质与针灸作用机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3.

标签:;  ;  ;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