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殖子顶端膜抗原论文_冯永辉,于晓飞,曹雅明,朱晓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殖子顶端膜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疟原虫,抗原,多态性,疟疾,疫苗,基因,间日。

裂殖子顶端膜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冯永辉,于晓飞,曹雅明,朱晓彤[1](2016)在《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PfAMA1)Domain 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中国和缅甸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疫苗候选抗原Pf AMA1蛋白的基因特点。收集中缅边境地区88例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样,制备血样滤纸片;试剂盒提取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g DNA);PCR和测序检测分析恶性疟原虫Pf AMA1基因的Domain I(DI)区域的多态性。成功扩增88例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 AMA1胞外段DI区域基因,与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比较,检测出31个分离位点,1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794。其中c1特别是c1L区域的基因多样性显着高于其他检测区域。同时,分子进化分析显示,DI区域及其中的c1和c1L区域在进化过程中经历阳性选择。研究发现,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疫苗候选抗原Pf AMA1基因DI区和其中c1、c1L区域高度多态,提示上述区域作为红内期疫苗候选抗原研制靶位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周银发[2](2013)在《不同地理株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疟疾流行区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antigen-1, AMA-1)基因序列特征,了解不同地理株疟原虫AMA-1基因多态性程度及其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产生多态性的原因与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疟疾流行特征,制定疟疾防制措施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方法】经显微镜检查疟原虫确诊的疟疾病人,征得患者同意后末梢采集滤纸血3滴,干燥后密闭于塑料袋并保存于﹣20℃冰箱中备用,同时详细进行病案记录。采用Na2HPO4提取滤纸血中DNA,巢式PCR扩增含PvAMA-1Ⅱ区(793bp)和PfAMA-1Ⅰ区(505bp)的DNA片段,电泳鉴定扩增产物,并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3例恶性疟原虫(pf)样本中有18种单倍型(H=18),8种单倍型是基因库中所没有的,有32个多态位点(s=32),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501±0.00099,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31±0.006,中性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10。连锁不平衡指数R2随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处于明显下降趋势。17例间日疟原虫(pv)样本有产生9种单倍型,只有1种(V3)是新发现,在基因库中无100%吻合的序列,9个多态位点(s=9)单倍型,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859±0.00093,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0230±0.00539,但Z检验结果不显着(P=0.648)。中性检验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2,在整个411bp序列中R2随着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结论】恶性疟原虫样本顶端膜抗原1(AMA-1)Ⅰ区的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单倍型多态性。可作为恶性疟原虫研究的分子标志,对了解恶性疟原虫的遗传特征具有参考意义。PfAMA-1Ⅰ区基因多态性的产生可能是选择和基因内重组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日疟原虫样本顶端膜抗原1(AMA-1)Ⅱ区具有较低的核苷酸和单倍型多态性,不同地理株间差异不大,因此用于了解间日疟原虫的遗传特征意义不大。PvAMA-1Ⅰ区基因可能存在负向选择,而且较少发生减数重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疟疾流行特征,制定疟疾防制措施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陈晨,公茂庆,寇景轩[3](2013)在《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序列的测定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0万人因疟疾而死亡,同时疟疾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疟疾疫苗是人类控制疟疾的希望。本文系统的回顾了世界上疟疾疫苗的发展史,阐述了叁次疫苗革命时期疟疾疫苗所使用的抗原的主要发展。文章的结论归纳了疟疾疫苗发展的特点,分析了疟疾疫苗的发展规律,并展望了疟疾控制研究的信息化技术及疫苗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10期)

李树玲[4](2005)在《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免疫保护功能域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热带传染病。由于疟原虫抗药性以及蚊媒抗杀虫剂的抗性产生并广泛传播,使传统的疟疾防治方法面临严重困难。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被认为是疟疾防治的重要途径。 疟原虫(Plasmodium)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AMA-1)是一个重要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它存在于所有已经验证的疟原虫种中,虽然对AMA-1的功能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该蛋白在疟原虫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疟原虫生长可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AMA-1的分子结构在种间相当保守,其胞外区含有16个半胱氨酸,形成以二硫键结构为基础的稳定的天然构象,根据二硫键的位置关系推测,可分为3个二硫键依赖的区域(Domain Ⅰ、Domain Ⅱ和DomainⅢ),分别含有3对、2对和3对二硫键。 以往研究表明AMA-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但是对该分子中的保护性免疫功能域尚缺乏明确的分析和鉴定。本研究以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MA-1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伯氏疟原虫小鼠动物模型进行PbAMA-1分子保护性免疫功能区域的鉴定,其结果可以指导含AMA-1区域或表位的疫苗的构建。 首先,我们对我室保存的伯氏疟原虫虫株的AMA-1基因进行了测序。在PbAMA-1基因内部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法扩增得到两个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100bp和900bp,两个片段约有200bp的重迭区,对两个片段进行全序列测序,获得完整的PbAMA-1胞外区的基因序列。依据测序所得的PbAMA-1 DNA序列,推导其氨基酸序列。根据文献报道和二硫键的位置,将PbAMA-1胞外区分为叁个彼此之间重迭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DⅠ、DⅡ和DⅢ。在叁个片段的重迭区利用同义密码子替换引入Cla I和Pac I两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用于基因片段间的拼接。采用毕氏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重新设计DⅠ、DⅡ和DⅢ的核苷酸序列。在该基因中发现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X-Ser/Thr),通过Asn→Gln氨基酸突变消除这些糖基化位点。为便于该蛋白的纯化,在基因的3’端添加6个编码组氨酸的序列(6×His tag)。序列优化后PbAMA-1基因的A+T的含量由原来的69.6%降到了63.0%。(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5-05-01)

方政,余新炳[5](1999)在《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picalmembraneantigen1,AMA-1)存在于疟原虫裂殖子顶端复合体中,在裂殖体成熟破裂时,被迅速散布到裂殖子整个表面[1~3]。一旦裂殖子钻入红细胞形成环状体后,AMA-1即不复检出,推测其与裂殖子入侵红...(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期刊1999年01期)

张龙兴,詹斌,王聚君,冯晓平[6](1995)在《恶性疟原虫云南勐捧分离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Ⅰ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文献报道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I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两对20聚寡核苷酸作引物,对恶性疟原虫勐捧分离株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BamHI和EcoRI双酶解后,克隆入具有相应末端的M13mp8和M13mp8载体,转化JPA101,生长于含X-gal的培基上,抽提无色噬菌斑DNA,以DNA序列测定仪进行DNA序列测定,并自动翻释成氨基酸序列。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部分DNA序列,并与DNA序列测定仪测定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扩增的序列长度为1773个碱基,编码591个氨基酸。与参照序列比较,有17个点突变,引起15个密码子的取代,其中,除1个密码子为同义取代外,其余密码子均为非同义取代,造成14个氨基酸的取代。点突变在序列中呈散在分布,但在氨基酸序列中第160-210位相对较集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1995年03期)

裂殖子顶端膜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疟疾流行区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antigen-1, AMA-1)基因序列特征,了解不同地理株疟原虫AMA-1基因多态性程度及其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产生多态性的原因与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疟疾流行特征,制定疟疾防制措施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方法】经显微镜检查疟原虫确诊的疟疾病人,征得患者同意后末梢采集滤纸血3滴,干燥后密闭于塑料袋并保存于﹣20℃冰箱中备用,同时详细进行病案记录。采用Na2HPO4提取滤纸血中DNA,巢式PCR扩增含PvAMA-1Ⅱ区(793bp)和PfAMA-1Ⅰ区(505bp)的DNA片段,电泳鉴定扩增产物,并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3例恶性疟原虫(pf)样本中有18种单倍型(H=18),8种单倍型是基因库中所没有的,有32个多态位点(s=32),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501±0.00099,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31±0.006,中性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10。连锁不平衡指数R2随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处于明显下降趋势。17例间日疟原虫(pv)样本有产生9种单倍型,只有1种(V3)是新发现,在基因库中无100%吻合的序列,9个多态位点(s=9)单倍型,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859±0.00093,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0230±0.00539,但Z检验结果不显着(P=0.648)。中性检验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事件的最低数量(Rm)为2,在整个411bp序列中R2随着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结论】恶性疟原虫样本顶端膜抗原1(AMA-1)Ⅰ区的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单倍型多态性。可作为恶性疟原虫研究的分子标志,对了解恶性疟原虫的遗传特征具有参考意义。PfAMA-1Ⅰ区基因多态性的产生可能是选择和基因内重组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日疟原虫样本顶端膜抗原1(AMA-1)Ⅱ区具有较低的核苷酸和单倍型多态性,不同地理株间差异不大,因此用于了解间日疟原虫的遗传特征意义不大。PvAMA-1Ⅰ区基因可能存在负向选择,而且较少发生减数重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疟疾流行特征,制定疟疾防制措施以及疟疾疫苗的研制提供分子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殖子顶端膜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冯永辉,于晓飞,曹雅明,朱晓彤.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PfAMA1)Domain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16

[2].周银发.不同地理株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

[3].陈晨,公茂庆,寇景轩.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序列的测定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4].李树玲.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免疫保护功能域的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5

[5].方政,余新炳.疟原虫裂殖子顶端膜抗原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9

[6].张龙兴,詹斌,王聚君,冯晓平.恶性疟原虫云南勐捧分离株裂殖子顶端膜抗原Ⅰ序列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

论文知识图

只ofcl护armu裂殖子顶端膜抗原l结...(A)及免疫印记B检测pPIC9K/...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各目的蛋白纯化并重折...两步纯化后的DnPP的SDS卫AGE分析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各目的片段的SDS一PA...小鼠抗血清特异性检测GST—GSTantibody...

标签:;  ;  ;  ;  ;  ;  ;  

裂殖子顶端膜抗原论文_冯永辉,于晓飞,曹雅明,朱晓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