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脂肪酸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肪酸,肉碱,线粒体,怀化,细胞,障碍,异黄酮。
脂肪酸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月杰,卢明锋[1](2019)在《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实践——以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为大家所熟悉并实施应用。文章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以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例,围绕如何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如何高效组织教学、促进能力和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为翻转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入实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2期)
陆妹,杨艳玲[2](2019)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病与猝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代谢病是一类潜在的致死性疾病。由于编码某种酶的基因致病突变导致酶活性缺乏,引起能量代谢衰竭和多器官损害。患儿临床表现复杂,轻重不同,可急可缓。少数既往无症状的患儿急性发病,在不明原因情况下发生心源性猝死。随着生化分析技术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猝死患者的代谢尸检及基因分析,明确了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代谢病是导致猝死的一组遗传病。通过串联质谱法扩展新生儿筛查或高危筛查,患儿可在无症状时期或疾病早期获得诊断,早期干预是减少残障及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马志军,韩连书,李水军,沈敏,程雅婷[3](2019)在《MS/MS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串联质谱(MS/MS)技术因其高通量、样本用量少、分析速度快、敏感性高、结果可靠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物、医药、食品、临床、环境等领域。采用MS/MS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不仅扩大了筛查疾病的种类,还提高了筛查效率。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临床质谱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结合目前已公布的MS/MS技术相关指南、文献及实际操作经验撰写的"MS/MS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共识",系统介绍了MS/MS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关键流程以及方法验证的关键因素,旨在协助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实验人员使用MS/MS技术检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DBS)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含量,为筛查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伊琳,谢军,陈嘉勤,朱彦,陈锐[4](2019)在《有氧运动联合黑果枸杞色素补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肝脏脂肪酸氧化功能的干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7周有氧运动联合黑果枸杞色素补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肪酸氧化相关因子表达、线粒体氧化速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黑果枸杞色素在NAFLD良性转归中的干预作用、交互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KM种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高糖高脂组(n=40)。高糖高脂组采用高糖高脂膳食灌服7周建立NAFLD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X组)、有氧运动组(E组)、黑果枸杞色素组(C组)和有氧运动联合黑果枸杞色素组(EC组),E、EC组的有氧运动干预采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坡度0°,速度12 m/min,时间60 min,每周6次,共7周。C、EC组每日补充黑果枸杞色素(200 ml/kg体重),MX、E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共7周。干预结束后,测定体重、肝湿重、血脂水平、血清转氨酶活性,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结构,ELISA检测肝脏TG含量,比色法监测线粒体β氧化速率、TARBS、GSH-px含量,羟胺法测定SOD活性,SABC法检测肝脏PPARα、TNFα蛋白阳性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肝脏PPARα、TNFα、LCAD、CPT1、AOX、CYP4A10、CYP4A12 mRNA表达。结果:(1)镜下显示,MX组小鼠肝脏结构紊乱,细胞核畸形变位于细胞边缘,肝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空泡样变,各干预组肝索较清晰,肝细胞脂滴空泡样变减少,细胞核圆居中,脂质变性程度下降。(2)与MX组相比,E、EC组体重、肝湿重下降(P<0.01),C组体重无显着性差异,肝湿重下降(P<0.01);E、C、EC组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下降(P<0.01或P<0.05),HDL-C水平升高(P<0.01);肝脏TG、TBARS含量下降(P<0.01),GSH-px、SOD含量、肝线粒体β氧化速率上升(P<0.01或P<0.05)。对于上述血清和肝脏检测指标,除血清AST水平以外,有氧运动与黑果枸杞色素间均存在协同效应。(3)与MX组相比,E、C、EC组肝脏脂肪酸氧化调控基因TNFα基因表达、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下降,PPARα基因表达、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下游靶基因AOX、CPT1、LCAD、CYP4A10、CYP4A12mRNA表达上调(P<0.05)。对于PPARαmRNA表达、TNFα蛋白阳性表达、CPT1 mRNA表达、CYP4A10mRNA表达,有氧运动与黑果枸杞色素存在协同效应。结论:7周有氧运动及黑果枸杞色素补充可明显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可能通过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细胞中脂质蓄积,降低肝脏脂质变性程度,同时降低肝脏氧化损伤,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良性转归,有氧运动与黑果枸杞色素联合应用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黄新文,张玉[5](2019)在《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新生儿筛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OD)是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或脂肪酸β氧化所需酶的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包括肉碱转运障碍与脂肪酸β氧化障碍两大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累及包括肝脏、心肌、骨骼肌、脑和肾脏等多器官,多数新生儿筛查确诊的FAOD患儿通过早期干预管理,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饥饿、运动等应激条件下易急性发病甚至猝死,长期随访与管理可有效减低FAOD致死、致残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傅立军,陈浩[6](2019)在《脂肪酸氧化代谢病与心肌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酸是心肌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OD)可导致线粒体能量生成不足,同时可造成心肌细胞内脂质和长链酰基肉碱等中间代谢产物蓄积,从而导致心肌病变。FAOD主要包括肉碱依赖的脂肪酸转运障碍和线粒体内的脂肪酸β-氧化异常,缺陷可发生于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任何酶或转运蛋白。尽管FAOD是引起儿童心肌病的少见病因之一,但部分FAOD通过早期纠正脂肪酸代谢紊乱后,心肌病有望得到改善,生存质量可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韩连书[7](2019)在《重视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tty acid oxidation disorders,FAOD)是脂肪酸氧化代谢过程中十余种疾病的总称,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常见的遗传代谢病,从新生儿至成人均可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肝病、心肌病及肌肉疾病。串联质谱检测血游离肉碱、酰基肉碱水平及基因检测是诊断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有助于FAOD的早诊断及早治疗。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及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有特异治疗药物,效果较好,其他疾病无特异药物,需要对症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陈航姿,吴乔[8](2018)在《核受体Nur77通过脂肪酸氧化维持黑色素瘤细胞适应代谢应激》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生长环境中的肿瘤细胞时常处于代谢应激如葡萄糖饥饿状态。为此,肿瘤细胞必须适时切换能量来源以适应代谢应激的需求,从而满足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脂肪酸是肿瘤生长的重要能量来源。然而,在葡萄糖饥饿等应激环境中,肿瘤细胞如何通过脂肪酸氧化来保证细胞存活的机制仍未被阐明。核受体Nur77与代谢以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我们首先发现Nur77对于黑色素瘤细胞适应葡萄糖饥饿的代谢应激至关重要。葡萄糖饥饿时Nur77维持细胞内的NADPH和GSH水平,降低ROS,由此(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0-25)
沈玉燕,黎剑,肖刚[9](2018)在《怀化地区新生儿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筛查及随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怀化市新生儿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OD)的患病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2015年3月—2017年12月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的新生儿79 205例,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血片酰基肉碱水平,初筛阳性者立即召回复查,复查阳性者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尿有机酸分析及高精准度二代测序技术(NGS)以明确诊断。并对确诊患儿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在79 205例新生儿中筛查并诊断脂肪酸氧化代谢病9例,分别是B-酮硫解酶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5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结论 FAOD在怀化市新生儿中以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最常见。随访2~26个月,死亡1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串联质谱方法是诊断新生儿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的快速有效方法,其检测结果可为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代子玲,范远景,杨登玲,徐柳,童金柱[10](2018)在《叁羟基异黄酮对脂肪酸氧化关键酶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e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中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肉碱棕桐酰转移酶1(Carnitine acetyltransferase 1,CPT-1)的调节作用。[方法]油酸诱导细胞建模,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叁羟基异黄酮处理后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CPT-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Gen能经由PPARs途径上调CPT-1 mRNA的表达。[结论]该研究为叁羟基异黄酮在临床药理上的应用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治疗和药物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6期)
脂肪酸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代谢病是一类潜在的致死性疾病。由于编码某种酶的基因致病突变导致酶活性缺乏,引起能量代谢衰竭和多器官损害。患儿临床表现复杂,轻重不同,可急可缓。少数既往无症状的患儿急性发病,在不明原因情况下发生心源性猝死。随着生化分析技术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猝死患者的代谢尸检及基因分析,明确了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代谢病是导致猝死的一组遗传病。通过串联质谱法扩展新生儿筛查或高危筛查,患儿可在无症状时期或疾病早期获得诊断,早期干预是减少残障及病死率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脂肪酸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月杰,卢明锋.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实践——以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陆妹,杨艳玲.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病与猝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3].马志军,韩连书,李水军,沈敏,程雅婷.MS/MS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共识[J].检验医学.2019
[4].陈伊琳,谢军,陈嘉勤,朱彦,陈锐.有氧运动联合黑果枸杞色素补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肝脏脂肪酸氧化功能的干预效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5].黄新文,张玉.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新生儿筛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6].傅立军,陈浩.脂肪酸氧化代谢病与心肌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7].韩连书.重视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的筛查与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8].陈航姿,吴乔.核受体Nur77通过脂肪酸氧化维持黑色素瘤细胞适应代谢应激[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9].沈玉燕,黎剑,肖刚.怀化地区新生儿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筛查及随访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
[10].代子玲,范远景,杨登玲,徐柳,童金柱.叁羟基异黄酮对脂肪酸氧化关键酶的调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