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吴萍

身份证号码:45070219860807XXXX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民生类项目,具有投资大、施工复杂等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审美品位也在同步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除了关注其实用性外,更注重其美观、艺术、文化性价值的体现。文章主要就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不足;完善对策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不断发展当前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除了关注其实用性外,更注重其美观、艺术、文化性价值的体现。据此,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1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特点

市政公用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市政公用工程由于是政府投资,涉及到民生问题,一般来说具备工程投资大、影响因素多、政治性强等特点。

1.1工程投资大、参建单位多

一般的市政工程项目,其投资都相当较大,参建的单位也多,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有的市政公用工程跨省或跨区,涉及到许多接口问题,同时在在建设过程中还包含拆迁征地补偿等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问题,因而市政公用工程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力和依赖性比较强。

1.2影响因素多

城市市政工程项目复杂程度高,有的涉及拆迁问题,有的涉及既有管线问题,其他外部因素比如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气候环境变化、周边环境都很可能影响到整体项目的进展和建设质量,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需要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时充分论证和通盘考虑。

1.3建设目标高、政治性强

市政公用工程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要充分考虑对周边市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影响,在实施前要进行环境评价、能源评价等综合评定工作,一些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项目,必要时还要举行专家论证会、听证会。

2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工程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为了更全面具体地了解这些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1工程决策的理念与模式有待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一般由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地方财政。由于现有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在任时的业绩,在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使用功能、建设目标等重要环节上缺少科学的规划,项目的决策缺少可行性和必要性,容易盲目搞政绩工程,造成市政基础设施反复拆除重建等问题的产生,这是我国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2未建立高效规范化的过程管理衔接机制。

(1)项目立项前的准备阶段与项目实施前的设计阶段间的衔接问题。由于建设方在项目立项时尚不能确定相关设计单位,待项目批准立项后,留给设计单位的时间往往较短。建设单位因项目立项阶段缺少专业设计单位的有效参与,缺少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使得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工程造价控制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2)项目设计阶段与项目实施阶段的衔接问题。由于设计单位缺少与工程承包单位进行衔接的环节,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阶段得不到承包单位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意见,再加上现在的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所需资料收集不充分,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前期调研、踏勘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的结合达不到最优化。体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就是导致施工图纸不能很好的指导实际的施工,出现设计图纸频繁变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延长工期,不利于工程建设效率的提高。

2.3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强化。

市政公用工程在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现有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的监督管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监理监管力度不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在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还不能很好的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存在着监理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总监很少出现,现场只派驻几个不懂业务或对业务不熟悉的监理敷衍了事。监理对施工工序的把关不严,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需要监理旁站的验收走过场或根本不到现场进行把关,存在很多隐蔽工序的验收资料事后补签等不规范行为。(2)行业监管不到位。市政公用工程在建设过程及竣工验收时,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工程质量的监管流于形式,现在工程施工阶段出现的挂靠、转包、非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很普遍,调查取证也不难,但一些执法人员往往视而不见。对工程的竣工资料审核把关不严,对一些重要工序、隐蔽工程的验往往走过场,致使很多连工程竣工资料都不完整、甚至工程质量存在缺陷和隐患的工程项目都能顺利通过验收备案。

3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的完善措施

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投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拓宽了市场资金投资渠道,市政公用工程投融资、建设模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飞跃,已成功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财政主导型投融资模式转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导型的多元化投融资建设模式。这些新的建设模式,完善了原有体制下建设管理方面的不足,极大的提升了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如下。

3.1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得到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面临城市化进程的压力,现有投融资和建设模式的弊端已日益显现。近年来市政公用工程BT建设模式的运用,将项目建设职能从政府手中分离出来交由专门的项目公司实施,一方面实现了建设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提高了建设效率;另一方面,帮助政府从琐碎的事物管理中脱身出来,专门致力于建设资金的筹措,强化对项目的宏观监督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中的职能。

3.2强化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衔接机制。BT模式下的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适用于建设规模大,工期较长、且具有相当技术复杂性的工程,较适合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类项目边设计边施工的特点。该模式对业主来讲,业主的职能不再是多头组织、忙于协调。有了总承包方的牵头,承包方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可以防止设计、施工、监理之间的责任推诿,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由于总承包单位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介入了项目,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得到充分交流和协调,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到优化,可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从而体现出总承包方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当项目在施工阶段遇到问题时,有前期工作基础,问题处理更加便捷、容易,可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避免无谓的扯皮造成经济和工期的浪费。

3.3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针对工程建设领域不时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和各类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加强监督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一要建立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创造诚信得彰,失信必惩的良好市场环境。二要提高监管效率,借助诚信信息平台强大的动态数据库系统,突破封闭式的部门监管,将彼此脱节的管理资源充分整合,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三要完善长效机制,诚信信用平台通过对不良行为的公布披露,使各方主体失信行为曝光于市场中,使那些失信主体无容身之地,最终被清出市场。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的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作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在实际工程建设管理中不断探索,全面总结,以期迈上项目管理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许国庆.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

[2]郑海东,詹仕勇,杨柳春.关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的思考[J].门窗,2015(07).

标签:;  ;  ;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