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歌德,看世界

学歌德,看世界

一、学习歌德 放眼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吕芳[1](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曹以达[2](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正的社会主义”作为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德国、以小资产阶级为阶级基础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其在德国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德国无产阶级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造成了巨大危害。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与“真正的社会主义”展开了激烈论战,并最终取得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马克思恩格斯主要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反对谬论、文艺创作等方面的批判,肃清了这一“社会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促进了工人阶级运动的健康发展,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十分激烈、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也在不断衍生并甚嚣尘上。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如此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开展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工作就显得极端重要。同时,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筑牢“中国梦”的精神之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也就显得尤为关键。总之,本论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实践的探析,力图达到深刻剖析“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本质和阶级实质、科学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旨向、真正实现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撑的研究目的。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二是对国内外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相关研究予以归纳述评;三是说明了本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危害。“真正的社会主义”作为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其在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本部分研究主要考察了“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具体社会背景,归纳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危害。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动因及过程。简言之,“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流行与德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持续推进密不可分。“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维护德国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反对德国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不仅对工人阶级的思想产生了很大毒害,也对工人阶级开展斗争运动造成了极大阻碍。马克思恩格斯为了肃清这一错误学说对工人阶级及工人运动产生的不良影响,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有力批判。因此,本部分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几方面动因,梳理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主要过程。第三章较为详细地探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的内容十分丰富,体现出的思想十分深邃。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相关内容中,不仅达到了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多方面的批判,而且也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很多的思想和理论精华。因此,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内容,也是全文着力最多的部分。本部分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反对谬论、文艺创作四个方面的批判,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全面批判,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不仅使这一思潮迅速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健康发展。因此,本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多方面的实践成果及其对德国,乃至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第五章主要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给当时代带来的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虽然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精神和斗争意识在现时代依然没有过时。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思维、理论、方法和策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总之,研究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进行批判的目的、内容及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同时,研究紧紧抓住“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错误思潮去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从四个方面入手去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内容;把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与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有机结合去分析;指出在新时代要把握和坚持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基础上,研究主要采取了解释分析法去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危害、阶级属性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目标设定等,都说明了本研究在研究视角、内容、观点及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

范小青[3](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研究表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李晶[4](2020)在《高中散文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宁市第二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散文因其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内容与主题的“限定性”、意境与审美的“多元化”的特点,在阅读理解中具有一定难度。而阅读能力影响着交流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效果。本文将研究的重点确立为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最大价值在于解决学生在散文阅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实践,综合研究,提出高中散文教学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于“散文教学”这一细微之处,探寻提升学生散文阅读与理解能力的方法,同时指导写作,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以“语文教学的整体综合效应”为出发点,围绕高中散文教学的现状,将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高中作为研究现场,通过教情、学情调查,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的高度去总结真实课堂中的散文教学发生。对高中散文教学活动中的“亮点”与“痛点”进行分别研究,充分了解并分析了教学现状。在散文教学实践中,将文本分为“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说理)性散文”三大类,每一类都从“设计理念”、“教学亮点”、“亮点分析”、“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例析。并且,结合当前的教学趋势,加入了“单一文本细读教学”与“同主题群文比较阅读教学”等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结论,高中散文教学的策略可以聚焦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语言训练,巩固语言基础;二是增强对话意识,加强思维训练;三是关注审美建构,学会灵活迁移;四是创新读写模式,提升综合素养。问题从实践中来,再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立足于课堂,服务于素养。

黄智春[5](2020)在《在个人与国家之间 ——威廉·冯·洪堡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东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经久不衰的关键议题,诸多思想家对此有过经典论述。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极负盛名的思想家,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论述极具洞察力。本文以洪堡政治思想中的“个人与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论国家的作用》为核心分析文本,深入全面地剖析洪堡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与欧洲现代转型”与“‘开明君主专制’下的普鲁士”是洪堡政治思想研究的国内外背景,古希腊文明、启蒙运动下德国思想家的国家观以及德国浪漫主义是洪堡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点,本文将“个人观”与“国家观”作为洪堡政治思想的“一体两面”:在个人观上,洪堡以“性善论”为伦理基础,通过对德国哲学中的传统概念“Bildung”的阐述,确定了个人角色群体意义与个体意义的二元耦合;在国家观上,洪堡坚持“国家手段论”,国家只是维护个人利益和目的的手段,其目的在于“促进幸福、防止弊端”,以此他阐述了国家职能的“正面福利”与“负面福利”,为国家职能的履行划定了范围。基于“个人观”和“国家观”,洪堡政治思想以“自由人的共同体”为理论旨趣:一方面,“自由”是其“自由人的共同体”的价值诉求,兼顾“个人内在发展”和“国家有限权力”;另一方面,他所构想的“自由人的共同体”的目的就在于“自由人的塑造”,而其实质就是“市民社会”。通过对洪堡政治思想的阐释,本文进而分析了洪堡政治思想的理论贡献以及局限性,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全新阐释以及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推动与发展,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与反理性主义、对国家作用的过度贬低与放任主义以及其政治理论与实践存在张力。

李响[6](2020)在《美国孔子学院与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文化活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当今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而语言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来说至关重要。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先后设立了法语联盟、歌德学院、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塞万提斯学院作为传播本国语言和文化的主要机构。这四大机构成立时间早,发展时间长,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可喜的语言文化传播成果。孔子学院作为年轻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文化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影响了中华文化在全球各地的传播。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法、全球视野比较法、基于数据库的量化研究作为研究方法,以中国地区的法语联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和美国10所孔子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机构2017年文化活动信息的收集,建立了《2017年中国地区法语联盟的文化活动》、《2017年中国地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文化活动》、《2017年中国地区歌德学院的文化活动》、《2017年中国地区塞万提斯学院的文化活动》和《2017年美国10所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五个数据库,包括了文化活动的时间、地点、语言、消费类型、详情、形式、主题、系列性、合作者、参与者等内容,并以五个数据库为基础,分别对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和美国10所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同点:1.形式绚丽多彩;2.主题丰富多元,优势特色突出;3.以自身场地为主要依托;4.以免费为特色;以及不同点:1.形式各有侧重;2.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与社会各方合作紧密,注重线上活动;3.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以不同的优惠形式提高吸引力;4.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以大型系列化活动为主,美国10所孔子学院以小型独立的活动为主。并以比较结果为基础,分析了美国10所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突出;2.内容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3.数字化水平低,传播空间有限;4.系列活动少,品牌意识弱;5.各方合作有限,社会形象力低。针对这五大问题,根据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文化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本文为美国孔子学院提高文化活动效果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1.加快本土化进程,寻找文化共鸣;2.提取文化精华,提高品牌效应;3.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创新能力;4.聚焦现代发展,关注人类命运。

侯君伟[7](2019)在《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文中提出本文以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盘》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将两个文本的直接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互文性比对研究,以郭沫若诗歌所表现的动态精神为文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思路为基本框架,尝试重构《凤凰涅盘》的诗歌批评视野。并说明该诗与精神现象学的内在联系,依据其理论对诗歌进行重新评估。其一,探索出离固有文学原理解读诗歌的可能性,以及阅读中国新诗的方法、途径。其二,探求以《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先导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诗歌研究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共五部分。引言介绍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特质,兼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视域和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依据文学文本的分析,指出我国诗歌批评在郭沫若诗歌及关于《凤凰涅盘》研究的成果和缺陷。尝试对《凤凰涅盘》整体研究状况、进度做历时性的全景扫描,整理各家特点,辨别其间误区,吸取前人教训,规避潜在错误,把握目前研究动向。第一章,详细交待《凤凰涅盘》创作前后的因果条件及影响因素。区别大陆哲学泛神论与郭沫若泛神思维,归纳两者在文本中处于同一状态展现的艺术效果。注意作者对诗歌多次修改体现出的主客观动力。由席勒美学思想的三原则推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脉络与必然遭遇的瓶颈,判断对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及错误倾向。第二章,拟用生命、文化、精神、诗歌四个更生主题阐释《凤凰涅盘》的多元化艺术成就。从自然世界生命演化、凤凰与菲尼克斯的同一与差异生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凤凰歌与群鸟歌的辩证关系和出场顺序问题的讨论、“涅盘”词义辨析、个人精神觉醒与群体精神崛起、诗歌内在的创作原理、发掘《凤凰涅盘》独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规范等方面,陈述其文学色彩、哲理内容。第三章,理清《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文化背景、写作结构、思想原理、哲学内涵的关系,运用精神现象学的认知方法解读《凤凰涅盘》潜在的互文效应,进而提升至凤凰之火的火元素的渊源和含义的探讨,关联《凤凰涅盘》《精神现象学》内部精神的永恒性与完满性问题。通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九、十章提及的“回忆说”回顾两个文本的循环结构和动态精神。结语,总结全文。以整合《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重申作品与理论互为阐释互为生成的事实,从而调解诗歌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努力给出纯哲学方法解读现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吴声白[8](2019)在《惶惑的少年 ——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契克》中的青春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春成长主题”与德国近现代文学史珠璧交辉,相得益彰。诸多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作家早已蜚声德语文学界。研究赫恩多尔夫的青春成长小说不仅可间接理解德国近现代文学史的生成,而且可直接洞察德国青春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德国成长小说的研究业已发展成为德国日耳曼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春成长”始终是必不可少的重点探讨主题。本论文在文学文本解读理论研究的框架下,首先斟酌理论框架,重点使用了“正态分布”定理新理论;其次依托“正态分布”定理新视角,紧密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再次汇聚几种文本解读研究方法全力支撑一个文本主题;最后较为完整地从小说文本中遴选出恰当的人物、语言等新素材来烘托、佐证小说的主题思想。本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以年轻人渐入社会时的青春成长经历作为研究主题,并以《契克》为案例,凸显年轻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烦恼”遭遇,从而探讨“烦恼”的社会教育意义,启发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年轻人的成长。小说《契克》在2011年同时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和“克莱门斯·布伦塔诺奖”;在2012年荣膺“汉斯·法拉达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专家成员对赫恩多尔夫的小说《契克》作过精辟分析,一致对该作品赞赏有加。他们推举《契克》获奖的理由是:世人耳熟能详的瓦拉几亚地区真实存在。两位十四岁少年正在旅途中,出于不同的缘由,两人均是班级边缘人。契克,本名安德雷耶·驰卡乔夫:一位俄罗斯移民,天资聪颖,课堂上默默无闻,时常喝得酩酊大醉来上学。没有绰号昵称的麦克·柯林根博格:其父是个濒临破产的商人,在外包养小情妇;其母酗酒成疾,不时需赴戒酒中心,心绪稳定之际爱好打网球。作者以自我敏锐的视角,选择青春成长主题作为创作主线,故事情节成功糅合掺杂了作者赫恩多尔夫的童年读物情结。《契克》之所以能在诸多青春小说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小说的根本特色在于:风趣动人的对话、无须改编可直接拍摄影片的小说结局、与当代青少年相贴切的叙事语气口吻以及贯穿全文的绝妙情节设置。本论文共分五个章节:引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近况,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并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德国文坛新锐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本论文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以青春成长小说的典范之作《契克》为案例,分析文本两大主人公麦克与契克的青春成长历程。第四章旨在管窥《契克》与青年读者的关联度,从作品与青年读者之间的精神链接、作品的生命力及其接收情况以及作品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一章结语处,全方位阐述总结该小说的“正态分布”特色以及作家的文字能量。

王雪莹[9](2019)在《宗白华的意境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宗白华作为现代美学大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内容主要涉及到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意境论分析和生命哲学研究等等。因此,有关他的研究论着和资料整理已相当丰富,然而学者们在研究这些方面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宗白华先生对“意境”的所指存在着明显的混淆,主要表现在他经常交替运用“艺境”“意境”与“境界”这三个概念,但这三者的具体指向有着本质的差异。综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宗白华先生在其专着《艺境》中没做过具体阐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王国维以来并未对二者的差异进行过明确的区分,不过近年来学术界已开始对相关问题有所研究和探讨。论文就立足于现有基础,从辨析“三境”出发,分离出其具体所指,进一步推动宗白华意境观的独特展示。第一章主要是将“境界”“意境”和“艺境”三者的含义和作用做了梳理和整合,从中发现宗白华的艺境概念与意境和境界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包含关系,而且意境概念不止于境界概念。因此,综合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另外,结合宗白华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承袭的文化熏陶分析其意境观的独特建构过程,其中也涉及到他对意境的现代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第二章围绕艺术境界做具体的剖析。在宗白华看来,境界存在于科学、哲学、道德、宗教等等,只是表达上有不同的倾向。而这一切都要归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通过整理文本后发现,中国魏晋名士的生命追求和西方歌德的人格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宗白华先生独特境界观的形成。他们把自己的人生内容以及自然认识融化到艺术创造,构建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另外,在宗白华境界层次的分析中,对“写实”有了新的认知。历来研究中都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直接指向于写意,但宗先生却窥探到其中“写实”的根基,发掘了自然生命力。第三章主要探讨艺术意境倾向于创构方法本身,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从情景交融这一角度,宗先生突破传统,发现了“心源”的创构意义。其次是从骨法用笔的角度,宗先生意境的创造固然在于人心,但外化却是离不开用笔的。中西方的笔又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中国艺术意境深远的重要原因。最后是从时空观的角度,宗先生认为艺术意境的含蓄、幽深皆在于艺术家对时空观的把握和呈现,才显出艺术的美和宏大。第四章主要是针对宗先生所追求的艺境,研究其所表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实现场域上。一方面是在艺术的实现,不仅体现在理论上,还表现在其创作里;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的实现,不仅追求诗意化的人生,更有培养一种新人格的热忱。

李军锋[10](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提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二、学习歌德 放眼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歌德 放眼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2.1 导言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3.1 导言
    3.2 《诗》与孔子论《诗》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4.1 导言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3.1 “天人合一”之“仁”
        4.3.2 夫子之“文”
        4.3.3 诗以言“志”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4.1 主宰之“天”
        4.4.2 天降之“命”
        4.4.3 观心之“德”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5.1 培心之“性”
        4.5.2 礼乐之“礼”
        4.5.3 思、感之“心”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6.1 以言“诚”(成)之
        4.6.2 言以立“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已发表论文
致谢

(2)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危害
    第一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德国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
        二、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使德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三、小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第二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危害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维护了德国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阻碍了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
        四、“真正的社会主义”干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动因及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动因
        一、肃清错误学说对工人阶级产生的恶劣影响
        二、根除“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反动思潮
        三、建立科学理论来武装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过程
        一、在《“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段”的前言和结束语》中开始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
        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集中批判
        三、在《共产党宣言》中完成了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批判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承继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缺陷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盲目抄袭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拙劣复制并恶意曲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节 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德国封建制度下的产物
        二、德国的小资产阶级是其深厚的阶级根基
    第三节 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谬论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反对政治革命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鼓吹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推崇“爱”的说教
        四、“真正的社会主义”宣扬要建立“真正的所有制”
    第四节 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幻想与庸俗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反对革命运动的政治倾向
        三、“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四、“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文学肆意歪曲歌德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结果
    第一节 彻底批判和揭露了“真正的社会主义”
        一、揭示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本质
        二、揭露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三、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错误的理论活动
    第二节 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
        一、肃清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二、清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错误思想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三节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
        一、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原则
        二、科学性与实践性原则
        三、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人民原则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一、把握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突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现实力量
    第二节 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基
        一、坚决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二、突显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三、在文化创新中确立起文化自信
    第三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深化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的理论认识
        二、坚持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追求
        三、努力实现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中散文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宁市第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学情分析、研究方法与选题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散文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散文的概念和散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散文的概念
    (二)散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散文的类型、内容与特点
    (一)散文的类型
        1.抒情性散文
        2.叙事性散文
        3.议论(说理)性散文
    (二)散文的内容
        1.家国情怀
        2.田园情思
        3.文化随想
        4.个人感悟
    (三)散文的特点
        1.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
        2.内容与主题的“限定性”
        3.意境与审美的“多元化”
三、高中散文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高中散文教学的现状
    (二)高中散文教学的“亮点”
        1.抒情性散文的教学“亮点”——重视名家名篇,作者情感与社会背景并重
        2.叙事性散文的教学“亮点”——聚焦核心事件,整体脉络与关键细节并重
        3.议论(说理)性散文的教学“亮点”——善于提炼观点,知识积累与思维发散并重
    (三)高中散文教学的“痛点”
        1.“正统”意识突出,缺乏广度
        2.内涵解读浮于表面,缺乏深度
        3.学习迁移能力不足,缺乏灵活度
        4.读与写尚无有机结合,缺乏效度
四、散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抒情性散文例析
        1.单一文本细读教学例析——教学课例《故都的秋》分析
        2.同主题群文比较阅读教学例析——教学课例《“乡愁”主题群文比较阅读》分析
    (二)叙事性散文例析
        叙事性散文教学例析——教学课例《苏武传》分析
    (三)议论(说理)性散文例析
        议论(说理)性散文例析——教学课例《带着鲑鱼去旅行》分析
五、高中散文教学的策略
    (一)强化语言训练,广泛积累(语言基础)
        1.局部与整体的抉择
        2.理解与解释的结合
    (二)增强对话意识,深刻思考(思维训练)
        1.时间与空间的对话
        2.积累与发散的并重
    (三)关注审美建构,灵活迁移(美育教育)
        1.美育与德育的齐飞
        2.固守与突破的平衡
    (四)创新读写模式,有效提升(综合素养)
        1.阅读与写作的互利
        2.单一文本细读与群文比较阅读的循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分析
附录二 :相关课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5)在个人与国家之间 ——威廉·冯·洪堡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 对洪堡政治思想的整体性解读
        (二) 对洪堡思想内容的具体研究
        1. 洪堡国家建构理论的研究
        2. 洪堡教育理论蕴含的政治观点的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洪堡政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洪堡政治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 国外:启蒙运动与欧洲现代转型
        (一) 启蒙运动
        (二) 欧洲现代转型
        1. 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声”
        2. 法国:“大革命的前奏”
        二、 国内:“开明君主专制”下的普鲁士
    第二节 洪堡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历史借鉴:对古希腊文明的赞美与推崇
        二、 理论渊源:启蒙运动下德国思想家的国家观
        三、 理念根源:德国浪漫主义
第三章 个人观与国家观:洪堡政治思想的一体两面
    第一节 个人观:洪堡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 个人观的伦理基础:性善论
        二、 个人观的核心概念:“Bildung”(塑造&成长)
        三、 个人观的角色定位:群体意义还是个体意义
    第二节 国家观:洪堡政治思想的核心要素
        一、 国家性质:目的还是手段
        二、 国家职能:正面福利与负面福利
第四章 自由人的共同体:洪堡政治思想的理论旨趣
    第一节 个人与国家:历史的多维度考察与洪堡的定位
        一、 个人与国家:历史的多维度考察
        (一) “目的论”与“手段论”: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根本
        (二) “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核心
        (三) 分权与制衡: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制度实践
        二、 洪堡对“个人与国家”的定位
    第二节 自由人的共同体:洪堡“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模式创设
        一、 自由:“自由人的共同体”的价值诉求
        二、 个人内在发展:“自由人的共同体”的内部条件
        三、 国家有限权力:“自由人的共同体”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自由人的共同体”的目的与实质
        一、 自由人的塑造:“自由人的共同体”的目的
        二、 市民社会:“自由人的共同体”的实质
第五章 洪堡政治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第一节 洪堡政治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 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全新阐释
        二、 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推动与发展
    第二节 洪堡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
        一、 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与反理性主义
        二、 对国家作用的过度贬低与放任主义
        三、 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美国孔子学院与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文化活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三、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五个语言传播机构的文化活动概况
    第一节 法语联盟
        一、文化活动的形式
        二、文化活动的主题
        三、文化活动的地点
        四、文化活动的消费类型
        五、文化活动的语言
        六、文化活动的系列性
        七、文化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
        一、文化活动的形式
        二、文化活动的主题
        三、文化活动的地点
        四、文化活动的消费类型
        五、文化活动的语言
        六、文化活动的系列性
        七、文化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 歌德学院
        一、文化活动的形式
        二、文化活动的主题
        三、文化活动的地点
        四、文化活动的消费类型
        五、文化活动的语言
        六、文化活动的系列性
        七、文化活动的特点
    第四节 塞万提斯学院
        一、文化活动的形式
        二、文化活动的主题
        三、文化活动的地点
        四、文化活动的消费类型
        五、文化活动的语言
        六、文化活动的系列性
        七、文化活动的特点
    第五节 孔子学院
        一、文化活动的形式
        二、文化活动的主题
        三、文化活动的地点
        四、文化活动的消费类型、语言、系列性
        五、文化活动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孔子学院与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文化活动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文化活动的比较
        一、文化活动形式的比较
        二、文化活动主题的比较
        三、文化活动地点的比较
        四、文化活动消费类型的比较
        五、文化活动语言的比较
        六、文化活动系列性的比较
    第二节 美国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组织实施中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突出
        二、内容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
        三、数字化水平低,传播空间有限
        四、系列活动少,品牌意识弱
        五、各方合作有限,社会形象力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加快本土化进程,寻找文化共鸣
        一、积极参与合作,发掘当地资源
        二、寻找文化交汇点,实现中美文化互动
    第二节 提取文化精华,提高品牌效应
        一、发掘深层中华文化,重视精神文明推广
        二、以系列活动为统领,打造文化旗舰品牌
    第三节 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创新能力
        一、重视线上平台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
        二、创新活动形式,开发文化产品
    第四节 聚焦现代发展,关注人类命运
        一、不忘历史传统,着眼现代发展
        二、关注特定人群的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本章小结
本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目的与意义
    二、《凤凰涅盘》研究四十年
        (一)四十年来《凤凰涅盘》研究概况
        (二)回顾与凝视:近四十年研究遭遇的瓶颈
        (三)研究传统的坚守与瞻望下的趋向
第一章 作为创作、接受、批评的文本《凤凰涅盘》
    第一节 作者:静观与动能
    第二节 读者:直觉与感知
    第三节 批评者:想象与逻辑
第二章 意义的死亡与更生
    第一节 生命更生
    第二节 文化更生
    第三节 精神更生
    第四节 诗歌更生
第三章 精神的形状与动态
    第一节 《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关系
    第二节 《凤凰涅盘》的互文效应
    第三节 火元素与回忆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惶惑的少年 ——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契克》中的青春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作者生平及其文艺作品创作
    1.2 研究近况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2章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青春小说
    2.1 德国青春小说之历史渊源与嬗变轨迹
    2.2 德国青春小说主题、界限与根本特征
    2.3 新生代事物不断迸涌背景下的德国青春小说
        2.3.1 传统经典青春小说的发轫
        2.3.2 现代青春小说的崛起
        2.3.3 后现代青春小说的“重建”
    2.4 管窥德国青春小说发展现状及其趋向动态
第3章 《契克》青春主题探究
    3.1 青少年、青春与青春期
    3.2 青春叙事手法
    3.3 青春话语策略
    3.4 青春人物形象勾勒
    3.5 青春主题剖释解构
        3.5.1 青春少年之离向与僭越
        3.5.2 青春少年之教育与友情
        3.5.3 青春少年之生命感悟与死亡畏惧
        3.5.4 青春少年之“异域情结”
        3.5.5 青春少年之“正态分布”书写
        3.5.5.1 人物“正态分布”书写——青春成长小说的解读新视角
        3.5.5.2 青春成长小说公路元素之“正态分布”
        3.5.5.3《契克》——一次“正态分布”的旅行征途
        3.5.5.3.1 超级巨星与大笨蛋——德国学校之“正态分布”
        3.5.5.3.2“神经质”与“异类”——“正态分布”区域内外的麦克与契克
        3.5.5.4 融入“正态分布”群体的方式——引人注目,反其道而行之
        3.5.5.5 邂逅“非正态分布”人物——在德国东部驰骋
        3.5.5.6 回归“正态分布”区间乎?
第4章 《契克》与青少年读者
    4.1《契克》与青少年读者的精神链接
    4.2《契克》之生命力及接受情况
    4.3《契克》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9)宗白华的意境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研究现状
    0.2 选题的研究方法
    0.3 选题的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1 “三境”的形成与发展
    1.1 “三境”辨析——境界、意境与艺境
        1.1.1 境界
        1.1.2 意境
        1.1.3 艺境
    1.2 “三境”之间的联系
    1.3 从宗白华的生平看其“三境”形成的原因
        1.3.1 对自然、社会的切身体验
        1.3.2 接受中西文化的反流
2 艺术境界的生命底蕴
    2.1 个体心灵的创化:晋人之美
        2.1.1 晋人的生命体验
        2.1.2 艺术境界的自觉确立
    2.2 生命主体的修养:歌德人格
        2.2.1 歌德的生命精神
        2.2.2 艺术与人生相结合
    2.3 境界层深的源发:自然生命力
        2.3.1 自然生命力的发掘
        2.3.2 审美人生的构筑
3 艺术意境的创构方法
    3.1 艺术意境的创构方法之一——情景交融
        3.1.1 外师造化
        3.1.2 中得心源
    3.2 艺术意境的创构方法之二——骨法用笔
        3.2.1 笔法
        3.2.2 炼字
    3.3 艺术意境的创构方法之三——时空观
        3.3.1 以大观小
        3.3.2 象征
4 艺境的实现场域
    4.1 艺术中所描绘的生活天地
        4.1.1 理论上的艺境体现
        4.1.2 创作上的艺境实现
    4.2 生活中所呈现的艺术人生
        4.2.1 诗意化的人生
        4.2.2 新人格的培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四、学习歌德 放眼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2]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研究[D]. 曹以达.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4]高中散文教学实践研究 ——以南宁市第二中学为例[D]. 李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在个人与国家之间 ——威廉·冯·洪堡政治思想研究[D]. 黄智春. 华侨大学, 2020(11)
  • [6]美国孔子学院与四国在华语言传播机构文化活动比较研究[D]. 李响.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D]. 侯君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惶惑的少年 ——沃尔夫冈·赫恩多尔夫《契克》中的青春主题研究[D]. 吴声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宗白华的意境观研究[D]. 王雪莹. 辽宁大学, 2019(01)
  • [10]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学歌德,看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