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琳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杨宁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以汉语中出现的新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研究了英语及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汉语中新词汇的接受程度。该研究以语言接触为理论依据,选取媒体中的新汉语词汇,并分析了这些词汇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相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这些新汉语词汇的形成原因有较好的了解并相对这些新词汇有较高的接受度。
【关键词】汉语新词汇语言接触接受程度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1-0010-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工业、文化及语言等层面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背景下,中文也受到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影响。近些年在媒体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汉语词汇,如粉丝、靓粉等。最初这些词汇被认为是比较“奇怪”的汉语词汇。但是,像“粉丝”这样的旧词新用不是随意出现的语言现象。
本次研究做的问卷调查选取了2008~2009年期间媒体中的娱乐报道文章中的一些新中文词汇,并根据Haugen和Weinreich对外来语言的分类,将从媒体报道中搜集到的12个词汇分为三类。问卷将12个词汇放在句子中,让来自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生阅读含有汉语新词的句子并针对这些新词回答问题,以此来了解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这些新汉语词汇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根据上面提到的分类标准,问卷中的汉语新词分为以下三类:(1)借意;(2)借形;(3)新词。借意指在原有汉语词汇本身已有的意思上因为受到英语的影响而增加了新的词义;借形指借用英语语言形态的特点来表达新的意思;新词指因为受到科技、经济、文化等社会进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新词汇。该研究调查了中国大学生对于这些汉语新词的接受程度,特别考虑到不同的专业背景是否会对新词接受程度有所影响。
二研究设计
1.问卷
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来自西安两所大学,共337位学生的问卷信息。问卷中共涵盖了12个汉语新词。这些新词是从2008年5月~2009年1月的新闻媒体节目上选取出来的词汇。问卷调查将每个新词放在一个句子里,这样能够提供一个语言情境帮助回答问卷的学生了解新词汇的意思。
2.问卷包括的词汇
第一组:借意
第一,粉丝(fensi)——Fans。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粉丝在汉语中原本是指一种食物,可是现在大家却普遍使用“粉丝”来描述一个迷恋某个影星或歌星的人。过去经常使用的“影迷”和“歌迷”,现在却很少听到了。英语中的fan与汉语中的“某人的迷”意思相同,英语中名词词尾的曲折变化–s是用来表示数量的。一方面因为汉语名词不用这样的词尾变化来表明数量,另一方面英语fans与汉语“粉丝”(fensi)有着相同的辅音:/f/、/s/。在语音上两个词有着许多相似点。
第二,茶包(chabao)——trouble。茶包在中文中指可以用来简单冲泡的茶叶包。英文trouble一词的意思是“麻烦”。这两个词汇在语意上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语音上是有相似的辅音:ch——/tr/、bao——/bl/。并且这两组相似的辅音在词汇中的顺序排列是一样,所以念出来的时候,如果弱化元音,则会听到相似的辅音组。
第三,秀(xiu)——show。汉字“秀”有很多语意,比如“优秀”、“秀美”等。除了以前常使用的“好的、出众的”意思以外,“秀”现在还可以做动词用意思是“展示、表现”。这与英语show的意思相似。同时汉字“秀”(xiu)与英语show的辅音接近,在发音上也有相似处。
第四,酷(ku)——cool。汉字“酷”经常用来组成“冷酷”、“残酷”等词组。“酷”在这些词组中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英语cool最初是用来表示温度程度的词,后来cool有了新的意思,用来形容在行为或着装等方面比较时尚的人。受到新文化的影响,汉字“酷”也可以用作形容词,用来描述时尚的人或物。
第二组:借形
第一,很Q(henqiu)——quitecute。这是一个兼有汉字和英语字母的词汇。汉语“很”表示程度,大写英语字母Q以音表达单词cute的意思。
第二,OL——officelady。OL是英语officelady的缩略字母,通指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女性。现在OL频繁出现在时尚媒体杂志中。
第三,PK(pikei)——PK。PK是英语“playandkill”的缩略语。随着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主持人使用PK一词描述参加选秀节目的选手之间的比拼,人们开始接受并使用这个外来语。
第四,OIC(ouaici)——OIC(Oh,Isee.)。在英语中OIC是网络使用语,表示“Oh,Isee.”也正是由于这个省略语的简短形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并使用它。
第五,最in(zuiin)——in。汉字“最”是用来表示最高程度的副词。英文的in是个介词,表示“在…里”。在英语中“infashion”的意思是“流行”。随着越来越多的流行、时尚物品的出现,“infashion”也逐渐简化成了“in”。最in是直接将英语“in”借了过来表示“在流行中”的意思。
第三组:新词
第一,博客(boke)——blog。博客一词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的。博客指在网络中撰写日讠志并发表给大家看。在中文中,“博”用来指有着渊博的知识;“客”指人。
第二,闪客(shanke)——flashvideodesigner。跟“博客”一样,闪客也是随着网络发展出现的新词汇。英文flash有“闪耀”的意思,因此将“闪”的意思融入到类似“博客”的词汇结构中就有了“闪客”。这个词指在网络上发布动画短片的人。
第三,血拼(xuepin)——shopping。中文“血拼”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融合了英语shopping一次的意思和发音。首先“血”的意思指“血液”,一般让人联想到受伤流血;而“拼”指“拼搏、拼命”。在商家做促销降价卖货的时候,中文中有“跳楼价”等说法。“血拼”一词既包含了由“跳楼价”引人联想到的“流血”现象(为了强调价钱降的幅度很大)和这么低价位的货物非常抢手,大家若想买到,必须“拼搏”。同时“血拼”(xuepin)一词在发音上与英语shopping有相似的辅音组:x…p;…p。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论是借形、借意或是新创造出来的汉语词汇,或多或少都体现了英语和汉语相互影响的现象。语言之间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反映在语音的相似性上。特别是当语音接近的情况下,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更易融入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更易受到另一种语言词汇的语音影响。
三调查结果
问卷中问题的答案以数据的形式进行统计并整理。
四讨论
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学生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易接受这些汉语中的新词汇,并且他们也更乐意去了解和使用这些新词汇。相对而言,理科专业的学生对这些汉语新词汇的态度更保守一些,并且他们对这些汉语新词的成因了解很少。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专业背景不同造成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更多的英语语言知识,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语意、句法等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所以,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对汉语新词的理解和看法。
五结论
该研究分析了从媒体中挑选出来的12个汉语新词汇,并针对这些新词汇在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接受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上面的分析可以部分解释专业背景知识在对汉语新词汇理解和接受度上的影响。但是若要针对汉语新词进行更加系统地研究,则要在新词的选取上做更细致的考察工作,且可以针对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责任编辑:李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