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长尾雉论文_刘鹏,易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颈长尾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古田,生境,紫云英,食物,相机,节律。

白颈长尾雉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易斌[1](2019)在《白颈长尾雉 藏在深山》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颈长尾雉是中国特有鸟种,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山地保护区都有分布,其中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它们最重要的集中栖息地。白颈长尾雉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华东和华南地区,为典型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种类。在江西,官山、武夷山、九岭山、庐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有白颈长尾雉分布。它们听觉敏锐,胆小机警,在野外很难(本文来源于《森林与人类》期刊2019年10期)

任鹏,余建平,陈小南,申小莉,宋虓[2](2019)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雌雄性比为1:1.64。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其探测率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依次递减,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冬、春两季,白颈长尾雉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较小,而夏、秋两季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增加,其分布在海拔段(F_(4,12)=3.76, P <0.05)和季节间(F_(3,12)=3.34, P <0.05)都存在显着差异。对海拔和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日平均气温和海拔对白颈长尾雉是否出现均有极显着影响(P <0.01);白颈长尾雉月探测率和探测到白颈长尾雉位点的海拔均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01),而与月平均降水量无显着线性关系(P> 0.05)。这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拔和气温影响,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显示,最优模型仅保留"100 m内水源"这一个变量,次优模型是"100 m内水源×海拔",最优和次优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8和0.14,"100m内水源"和"海拔"是影响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分布的重要因子,重要值分别为0.82和0.51。因此,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并非仅由某一个或几个环境变量决定,而是由多个环境变量共同决定。气温的变化和对不同海拔段的选择是导致白颈长尾雉形成不同季节分布格局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1期)

赵运林,吴良,李立,王双业,李朝阳[3](2019)在《人工饲养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夏、秋季行为节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是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长尾雉属Syrmaticus珍稀鸟类。为了解笼养白颈长尾雉夏秋季行为节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016年6月和10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笼养的6只白颈长尾雉行为节律进行观测。将白颈长尾雉的行为分为取食、运动、警戒、静止、清理共5类,包含16种具体行为,对每一种行为进行描述,初步建立白颈长尾雉行为谱。统计各时间段白颈长尾雉行为种数,研究发现白颈长尾雉夏季的行为种类较多且更活跃。游走、站立、休憩、摄食、觅食、理羽和张望等行为在各个时间段有发生。运动和静止行为是人工饲养白颈长尾雉主要行为类型。夏季的警觉行为相较秋季发生频率更高。建议笼养条件下在繁殖期间对雄鸟进行分栏管理,避免雄鸟求偶炫耀争夺配偶打斗受伤,同时雌雄搭配多应以1雄2雌或者1雄3雌搭配为佳;警觉行为在秋季发生的频率较低,秋季白颈长尾雉受威胁情况不多,且不存在求偶、孵卵、育雏等繁殖期行为,只需要保证自身安全即可,非繁殖期共笼饲养是可行的,只需保持合理的密度即可。初步掌握白颈长尾雉夏秋季节的行为习性,时间规律和活动节律,能为笼养白颈长尾雉饲养、野外放归、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刚,庾太林,陈道剑,马昱君,吴冉昕[4](2019)在《广西猫儿山野化放归白颈长尾雉的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进行野化和放归,采用人工投喂和无线电跟踪观察等方法研究其取食选择,包括食物的种类、喜欢程度等。研究期间,共记录到白颈长尾雉选择的植物性食物有18科28种,取食部位有果实、嫩芽、叶子等;动物性食物有鳞翅目Lepid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 4个目的昆虫。(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刚[5](2018)在《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回归自然的扩散与生境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颈长尾雉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CITES附录Ⅰ物种、IUCN近危物种以及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该雉数量较少,分布较为狭窄,确定的分布点有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和湖北9个省份。白颈长尾雉是地栖性鸟类,不善飞翔,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长期以来,人类大量活动的干扰、非法捕猎以及生境的破坏是白颈长尾雉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白颈长尾雉的保护和恢复种群的力度。将物种野化训练之后放归到历史分布点是拯救濒危物种的方法之一。2016年11月8日,我们对广西师范大学野生濒危雉类繁育基地人工饲养的74只(25♂49♀)佩戴彩色脚环(♂蓝色♀红色),在白颈长尾雉的历史分布区——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野化训练,使白颈长尾雉适应猫儿山的气候、生存环境,获得取食及躲避天敌的能力。在释放前一周对22只白颈长尾雉佩戴无线电发射器,在释放后进行跟踪定位,研究其扩散行为。通过释放经过野化训练的白颈长尾雉,以期复壮野外白颈长尾雉种群,保护该物种的生物多样。白颈长尾雉野化放归研究对保护和挽救这一濒危雉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国其他濒危雉类的保护和拯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期间,利用望远镜对白颈长尾雉在野化期间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采用直接观察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利用无线电遥测跟踪设备、GPS、罗盘、望远镜、等设备,对野化放归的白颈长尾雉种群扩散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对白颈长尾雉的跟踪过程中,在扩散区域内共设置了4条样线,在栖息地分析时对白颈长尾雉稳定分布的区域共设置了12个实验样方和20个对照样方,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对猫儿山白颈长尾雉及其他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释放到网棚时有84.9%的个体出现惊飞现象;全部雄性个体出现惊飞现象,52%的雌性个体出现惊飞现象。2.白颈长尾雉的取食方式有4种,包括啄食、刨食、跳跃取食、追逐取食;野化训练期间白颈长尾雉取食的植物性食物有10科16种,取食部位有植物的果实,嫩芽,叶子等,其中蔷薇科植物占取食植物总数的37.5%;动物性食物有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共4个目。野化训练期间死亡17只,死亡率为23.3%。3.野化训练之后放归的白颈长尾雉经过扩散后稳定分布于距释放点1km以内的区域;扩散最远的距释放点直线距离3km,最近的为200m;扩散面积为5.11km~2。4.通过对白颈长尾雉的跟踪和对死亡个体的解剖,发现白颈长尾雉扩散过程中取食的植物性食物有10科16种,动物性食物有鳞翅目和鞘翅目2个目的昆虫。5.通过对放归的白颈长尾雉的调查,结果显示存活率为33.3%,并且存活个体良好。6.白颈长尾雉通常选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作为栖息地,通过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样方与对照样方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乔木盖度、灌木盖度、竹盖度、距水源距离、距公路距离共5个因素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影响比较明显,而乔木数量、草本盖度、海拔、以及坡度共4个因素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选择影响不明显。7.研究发现,白颈长尾雉选择栖息地的样方乔木数量为9.94±1.30棵,乔木盖度为80.312%±21.56%,灌木盖度为44.19%±3.69%,竹盖度为28.58%±8.88%,草本盖度为47.5%±31.52%,海拔为1111.688m±60.67m,坡度为15.93°±9.64°,距水源距离为10 m±3.29m,距公路距离为215m±91.25m。(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江月兰[6](2018)在《看!白颈长尾雉在花丛中跳舞》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颈长尾雉很警觉,请各位将手机设成静音,等它们走到近处觅食时再开拍。”每次拍摄前,谢芳林不忘给摄影师们温馨提示。今年春节过后,明溪县夏坊乡中溪村当洲白颈长尾雉观鸟点正式对外开放,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纷至沓来。早上5点,谢芳林准时(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8-05-04)

丁晶晶,徐惠强,翟飞飞,常青,王磊[7](2017)在《白颈长尾雉在江苏省宜溧山区的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3~11月,在江苏省宜兴林场和溧阳龙潭林场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野生动物监测。从收集回的数据中发现多个监测点拍摄到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影像和视频,其栖息地大多以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毛竹林为主。经查实,白颈长尾雉为江苏省鸟类新纪录。(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鹏,刘美娟,张扬,黄秒根,舒惠理[8](2017)在《白颈长尾雉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是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由于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段化与丧失,导致该物种种群数量减少及局部地区种群灭绝,为有效保护该物种。国内外学者针对白颈长尾雉生态学和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从种群生态、栖息地、迁移及活动区、食性及觅食、繁殖生态、遗传及生理、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等方面对白颈长尾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白颈长尾雉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刘鹏,张微微[9](2017)在《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2015年7月至11月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繁殖期、育雏期、繁殖后期)生境选择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了6条样线上的126个样方,选取与其生境相关的17个因子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各生境选择样方负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在各主成分中的序位不尽相同,即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随生活史阶段而变化。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对林型、坡向、坡度、灌木高度、草本高度和水源距离6个生态因子上无显着差异(P≥0.05),其余11个生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或极显着差异。典则判别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在生境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迭,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逐步判别表明,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差异上有一系列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数量、落叶层盖度、乔木盖度、海拔和乔木数量,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对生境选择差异的正确区分率为80.3%。繁殖期和越冬期食物条件是影响白颈长尾雉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而育雏期则为隐蔽条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8期)

斯幸峰,丁平[10](2017)在《古田山 黑麂和白颈长尾雉》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和黑麂。古田山是白颈长尾雉分布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也是黑麂在全国两个集中分布区中较大的一个。早在半个世纪前,古田山就已针对白颈长尾雉和黑麂开展了研究。但在常规的野外调查中,研究人员始终很难发现它们。最近10年间,古田山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可在野外24小时无人为干扰的条件下持续监测白颈长尾雉和(本文来源于《森林与人类》期刊2017年01期)

白颈长尾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雌雄性比为1:1.64。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其探测率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依次递减,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冬、春两季,白颈长尾雉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较小,而夏、秋两季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增加,其分布在海拔段(F_(4,12)=3.76, P <0.05)和季节间(F_(3,12)=3.34, P <0.05)都存在显着差异。对海拔和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日平均气温和海拔对白颈长尾雉是否出现均有极显着影响(P <0.01);白颈长尾雉月探测率和探测到白颈长尾雉位点的海拔均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01),而与月平均降水量无显着线性关系(P> 0.05)。这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拔和气温影响,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显示,最优模型仅保留"100 m内水源"这一个变量,次优模型是"100 m内水源×海拔",最优和次优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8和0.14,"100m内水源"和"海拔"是影响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分布的重要因子,重要值分别为0.82和0.51。因此,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并非仅由某一个或几个环境变量决定,而是由多个环境变量共同决定。气温的变化和对不同海拔段的选择是导致白颈长尾雉形成不同季节分布格局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颈长尾雉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易斌.白颈长尾雉藏在深山[J].森林与人类.2019

[2].任鹏,余建平,陈小南,申小莉,宋虓.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J].生物多样性.2019

[3].赵运林,吴良,李立,王双业,李朝阳.人工饲养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夏、秋季行为节律研究[J].生态科学.2019

[4].张刚,庾太林,陈道剑,马昱君,吴冉昕.广西猫儿山野化放归白颈长尾雉的食性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张刚.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回归自然的扩散与生境选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6].江月兰.看!白颈长尾雉在花丛中跳舞[N].福建日报.2018

[7].丁晶晶,徐惠强,翟飞飞,常青,王磊.白颈长尾雉在江苏省宜溧山区的新发现[J].野生动物学报.2017

[8].刘鹏,刘美娟,张扬,黄秒根,舒惠理.白颈长尾雉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科学.2017

[9].刘鹏,张微微.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季节性生境选择[J].生态学报.2017

[10].斯幸峰,丁平.古田山黑麂和白颈长尾雉[J].森林与人类.2017

论文知识图

白颈长尾雉全年不同海拔高度带的...白颈长尾雉分布图江西境内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图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保...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现状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现状

标签:;  ;  ;  ;  ;  ;  ;  

白颈长尾雉论文_刘鹏,易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