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荒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荒原,精神,都柏林,创伤,畸零,的人,乔治。
精神荒原论文文献综述
高红梅[1](2019)在《《都柏林人》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是现代主义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1914)作为乔伊斯创作的早期作品,继承了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写法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主义特色。圣杯追寻最早见于中世纪法国作家克雷蒂安(Chrétiende Troyes,约1140—1190)的骑士传(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10期)
黄珏[2](2019)在《“畸人之爱”: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精神荒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佼佼者,23岁即以处女作艳惊文坛,其作品多展现20世纪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麦卡勒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古怪的"畸零人"形象,以其身体和心智的双重畸零隐射严重的精神异化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和文学传统,分析"畸零人"的爱与孤独,从而揭示出作者对现代人精神健康的隐忧。(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魏逸亭[3](2019)在《消费主义视阈下《蛾烟》中的精神荒原主题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坛后起之秀莫欣·哈米德(1975-)是当代着名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他的作品多关注当代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哈米德深厚的人文关怀。其首部作品《蛾烟》(2000)一经出版便使哈米德声名大噪,并一举赢得了读者界与文学界的一致好评。以往学者对哈米德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第二部作品《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2007),目前鲜有学者对《蛾烟》在学术上给予关注。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消费主义批评视角来解读该作品中的精神荒原主题,旨在揭示现代消费社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消极影响,以便引起现代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莫欣·哈米德及其作品《蛾烟》,梳理该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以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及物化理论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以及本论文的中心论点。第二章主要分析《蛾烟》中符号消费意识所反映出的人物精神世界的空虚。小说中呈现出以符号消费意识为主流消费意识的现象。人物的消费不再以物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目的,而是以符号价值为根本目的进行消费,用以显示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最终造成了人物沉迷于追逐物的符号价值,而导致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第叁章主要阐述符号消费意识转化为炫耀性消费行为使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产生疏离。在该小说中,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成为全社会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因此有闲阶级所倡导的炫耀性消费成为人们的消费准则,从而滋生出金钱至上的思想,最终异化了朋友、家人之间的情感,从而导致人物精神世界的孤独感。第四章主要揭示在该小说中消费异化的最终后果则是人们精神上的彻底麻木。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的共同异化导致了小说中女性身体以及社会法律的物化现象,从而造成了人物内心的冷漠与麻木。第五章总结全文,并揭示积极建构理性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平衡把握物质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天秤才是现当代人们避免精神荒原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魏逸亭[4](2019)在《“物化人”:消费主义视角下解读《蛾烟》中的精神荒原》一文中研究指出《蛾烟》是着名巴基斯坦裔英籍作家莫欣·哈米德的出世作,该作品以主人公达鲁的个人悲剧为主线,向读者呈现了20世纪60年代拉合尔人民颓废混乱的生活状态。本文基于消费主义视角,对消费社会中物化现象下人物的精神荒原进行解读,旨在呼吁现代人注重精神世界,避免在现代消费社会成为麻木不仁的"物化人"。(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周晶[5](2018)在《精神荒原中的希望——论《华氏451度》中的记忆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科幻小说家布雷德伯里的代表作《华氏451度》虽然投射的是未来世界,但对于过去的记忆却是构成该文本的重要元素。本文以记忆研究为切入点,对《华氏451度》进行解读,指出在文本中过去的美好记忆与现实的精神荒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被扭曲、遗忘的记忆则是现实中真相被扭曲、真情被遗忘的明证。在这精神的荒原中,人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重拾过去的记忆尤其是书本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出精神的荒原。(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林桃梅[6](2018)在《精神荒原上的脚印——王十月《收脚印的人》的反思与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收脚印的人》从民间传说"收脚印"出发,王十月回顾打工岁月的亲身经验,叩问自身灵魂,为隐匿的底层现实作证,用现实、魔幻、对话的"脚印"为当下底层打工者描绘在精神荒原上通往反思与救赎之地的引路脚印。(本文来源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洁[7](2017)在《精神荒原与回归意识:《弃儿弗朗索瓦》中的地理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弃儿弗朗索瓦》中的叁个重要地点科尔穆磨坊、希隆镇和济贫院贯穿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它们作为独特的地理意象的同时也包含深刻的文学意蕴:揭示主要人物被压抑的自我意识逐步复苏的过程,使失落的个体存在的价值得以回归;探究在作家理想化行文方式的掩盖下,处于时代转折点的人们精神的荒原,即新旧交替时期的惶惑和对于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叁个地点构成文本空间的叁个参数,展现了地理叙事的意义:形成人物流浪气质的成长空间,呈现作家对于人物命运的关切、探寻其精神出路的渴望。但文本中为田园诗意所消解的人物命运危机应当被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7年03期)
程孝阳,张丽军[8](2017)在《步出孤独的精神荒原》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然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没有随之得到相应的满足。虽然身处繁华的现代社会中,享受着物质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无数人仍然感觉自己如一座孤岛,在生活的海洋中挣扎、浮沉。在喧嚣的背后笼罩着的孤独,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常态,无所依傍的感觉已经成为悬挂在现代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回顾本季的文学期刊,作品中的孤独情绪依然弥漫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面对此(本文来源于《当代小说》期刊2017年12期)
张晓花[9](2017)在《论对话与《衰落与瓦解》中的精神荒原》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对话性的,并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了以对话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超语言学。本文以对话理论为基础,从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两个方面来分析伊夫林·沃的小说《衰落与瓦解》中的对话,揭示对话中隐含的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精神荒原。(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36期)
冯琼[10](2016)在《创伤理论视域下《太阳照常升起》的精神荒原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之一,1954年他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获诺贝尔文学奖。1926年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出版后,他便成为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小说中,以杰克·巴恩斯和布莱特·阿什利为中心的小团体整天沉溺于喝酒、跳舞、观赏斗牛赛或是只为寻求快感的爱情游戏之中,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所谓的快乐的追求上,其间没有发生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太阳照常升起》留给读者一种身心荒原的意象,而尤以杰克·巴恩斯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荒原更为明显。究其根源,杰克表现出来的荒原意象的出现主要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杰克·巴恩斯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因此受伤,身体创伤和记忆导致了杰克的精神创伤,引起他的精神荒原:他失去了对生活的意志,丧失了希望,也导致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人际关系被他视为简单的“交换原则”,他开始了醉生梦死地游荡。他也曾试图寻求解脱,但最终还是希望落空,荒原无尽。随着人们对创伤的日益关注,将文学研究与创伤相结合这一思路已成为美国文学研究界的一个主要趋势。《太阳照常升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战争是杰克和他的朋友们的创伤最为普遍、明显的原因。杰克的身份包含着他对自我、对未来和对世界的认识,但是战争彻底地改变了他的认识。亲眼目睹战争、亲自参战、牵涉在杀戮之中、在战争中受伤——所有这些导致他的认识系统的崩溃,对他的身份产生影响。受创伤的杰克原来积极的世界观被瓦解,与之相应地,他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对未来的关心也随之消失。小说中的杰克经历一战后丧失了性功能而无法与情人布莱特在一起,正是这场战争使他身心受到了创伤。因此,创伤理论的视角为研究杰克和他的同伴们的创伤和虚无提供了一种可能。许多评论家都只分析了他们在战中受到的身心创伤,并认为他们的迷茫、虚无是现代社会精神荒原的一个表征。已有的研究多数只是简单地将这群人归结为一战牺牲品,认为他们的无休止地游荡不过是现代人精神缺失的表征。却少有评论家具体探索他们身心荒原的原因和表现。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丧失了生活得意志,丧失了传统价值观,他的生活毫无希望。他对布莱特的爱是绝望的、失败的,他的爱情最终变质使他成为了布莱特的皮条客。他丧失了在那个喧嚣与浮华世界里的生存意志,而且他的信念也开始动摇。另外,他完全忘记了美国梦的真实内涵,在与朋友的接触中道德沦丧,自己也变得像个女人一样,丧失了男子气质。尽管他也曾试图改变现状,但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最终又回到了原点。他的世界就是一片毫无尽头的荒原,他能做的也只是在这片荒原上继续漫无目的地游荡。本文从创伤理论视角探讨杰克的身心荒原的具体表现。事实上,正是杰克的身体创伤和创伤的记忆导致了他的身心荒原。(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30)
精神荒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佼佼者,23岁即以处女作艳惊文坛,其作品多展现20世纪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麦卡勒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古怪的"畸零人"形象,以其身体和心智的双重畸零隐射严重的精神异化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和文学传统,分析"畸零人"的爱与孤独,从而揭示出作者对现代人精神健康的隐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荒原论文参考文献
[1].高红梅.《都柏林人》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J].文艺争鸣.2019
[2].黄珏.“畸人之爱”: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精神荒原[J].文化学刊.2019
[3].魏逸亭.消费主义视阈下《蛾烟》中的精神荒原主题解读[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4].魏逸亭.“物化人”:消费主义视角下解读《蛾烟》中的精神荒原[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5].周晶.精神荒原中的希望——论《华氏451度》中的记忆书写[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6].林桃梅.精神荒原上的脚印——王十月《收脚印的人》的反思与救赎[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
[7].刘洁.精神荒原与回归意识:《弃儿弗朗索瓦》中的地理因素[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7
[8].程孝阳,张丽军.步出孤独的精神荒原[J].当代小说.2017
[9].张晓花.论对话与《衰落与瓦解》中的精神荒原[J].校园英语.2017
[10].冯琼.创伤理论视域下《太阳照常升起》的精神荒原主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