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流区分级着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锅炉,燃烧器,煤粉,技术,负荷,火焰,稳定。
回流区分级着火论文文献综述
钟挺[1](2014)在《基于钝体稳焰—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的锅炉改造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粉锅炉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由于锅炉热效率偏低,造成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微尘及二氧化碳的锅炉烟气的排放,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微尘还是造成PM2.5超标、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本文针对某公司130t/h高温高压锅炉存在的热效率低,出力达不到设计值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创新设计开缝钝体燃烧器,对该型锅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工业应用表明:热效率提高约1.5%,锅炉出力达到额定值,最高可到143t/h,同时实现了锅炉低负荷稳燃。在1台130t/h高温高压锅炉改造成功后,其余3台同类型锅炉应用推广,取得显着经济、安全效益和环保效益。(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4-11-28)
杜博,曾文细,余小为,许国良[2](2008)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在220t/h煤粉锅炉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原理是在开缝钝体燃烧器的基础上,将少量煤粉气流引入回流区首先着火成为火源点,再点燃主流,实现分级着火燃烧过程,大大地强化了劣质燃料的燃烧与火焰稳定性。该项技术已在石化企业220 t/h煤粉锅炉上成功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08年11期)
[3](2005)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由一项发明专利和七项实用新型专利所体现。自1994年本专利技术在江西乐平电厂第一台锅炉上应用以来,已进行了叁十余台锅炉和二十余台工业炉燃烧器的改造,从小型锅炉的容量为65t/h,发展到35万千瓦的大型锅炉1160t/h。所有燃烧器的改造,都毫无例外的取得一次成功。这一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实质上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强化燃烧和传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在钝体稳焰技术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突破;这一原理与方法又不限于钝体技术上采用,对各类燃烧器的强化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奖励》期刊2005年07期)
戴斌,徐福香,董洁青,钱壬章,张晓梅[4](2004)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在淮北电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回流区叁级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对淮北发电厂7号锅炉进行改造,使不投油稳燃负荷达到40%,同时将大渣的含碳量由12%~20%下降到4%以下。(本文来源于《华中电力》期刊2004年06期)
郑殿斌,任朝晖,于忠义,赵永刚[5](2004)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在100MW机组锅炉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华中理工大学的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专利技术,对包头第一热电厂7号炉的燃烧器进行了低负荷稳燃改造。改造后,其不投油稳燃负荷由改造前的60MW下降到了45MW,大大提高了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力技术》期刊2004年01期)
刘小平[6](2002)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开缝钝体燃烧技术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新型强化燃烧方法,它是在钝体稳焰技术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突破,它的应用又不限于在钝体技术上采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这种燃烧技术适用不同煤种的各类锅炉、窑炉、加热炉,以及在化工和石化系统大量应用的圆筒形和方形管式加热炉。它对直流燃烧和旋流燃烧一样适用;而且对煤粉、煤气(特别是极低热值的高炉煤气等)和油也一样适用。(本文来源于《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交流协作网第一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2-11-20)
时澜,杜文国,王文秀,李少君,钱壬章[7](2000)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改造燃烧器,低负荷不投油稳焰负荷可达50 %,锅炉效率由原8664 %提高到8835 %。(本文来源于《华中电力》期刊2000年05期)
陈长栋,靳世平,艾元方,钱壬章,窦洪华[8](1998)在《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的试验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冷模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的结果对黄石发电厂5号炉旋流煤粉燃烧器进行了改造。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燃烧器对低挥发份煤具有较好的稳燃性能。(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1998年05期)
靳世平,钱壬章,宗仰炜,朱基木[9](1997)在《气体回流区分级着火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方式在气体燃料燃烧上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冷热态模拟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比较了直流、钝体和开缝钝体喷口的出口速度、温度分布,以及在不同气体燃料热值时的稳焰能力。试验表明,开缝钝体喷口中缝小股射流进入喷口后低速回流区能稳定着火,进一步点燃主流,有效地形成回流区分级着火;开维钝体喷口的稳焰能力最强,特别适合低热值煤气燃烧。在大容量锅炉上进行了低热值高炉煤气燃烧的改造性工业试验,试验证明,开缝钝体燃烧器强化了低热值煤气的燃烧,有效地解决了锅炉煤气段燃烧强度不足以至锅炉尾部超温问题。(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1997年06期)
陈长栋,钱壬章,程德辅,窦洪华,时澜[10](1997)在《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在黄石电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在黄石电厂240t/h炉上的应用情况,工业试验表明,该燃烧器对低挥发份的贫煤具有良好的稳燃性能,且改造工作量小,对同类设备改造提供良好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电力》期刊1997年05期)
回流区分级着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原理是在开缝钝体燃烧器的基础上,将少量煤粉气流引入回流区首先着火成为火源点,再点燃主流,实现分级着火燃烧过程,大大地强化了劣质燃料的燃烧与火焰稳定性。该项技术已在石化企业220 t/h煤粉锅炉上成功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流区分级着火论文参考文献
[1].钟挺.基于钝体稳焰—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的锅炉改造工程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4
[2].杜博,曾文细,余小为,许国良.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在220t/h煤粉锅炉上的应用[J].华电技术.2008
[3]..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J].中国科技奖励.2005
[4].戴斌,徐福香,董洁青,钱壬章,张晓梅.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在淮北电厂的应用[J].华中电力.2004
[5].郑殿斌,任朝晖,于忠义,赵永刚.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在100MW机组锅炉上的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
[6].刘小平.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及应用[C].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交流协作网第一届年会论文集.2002
[7].时澜,杜文国,王文秀,李少君,钱壬章.回流区分级着火燃烧技术应用实践[J].华中电力.2000
[8].陈长栋,靳世平,艾元方,钱壬章,窦洪华.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的试验研制[J].热能动力工程.1998
[9].靳世平,钱壬章,宗仰炜,朱基木.气体回流区分级着火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
[10].陈长栋,钱壬章,程德辅,窦洪华,时澜.回流区分级着火旋流煤粉燃烧器在黄石电厂的应用[J].华中电力.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