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收稿日期:2011-05-12

作者简介:罗湘明,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长、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3)

*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机理及制度建设研究》(编号10CKS019)研究成果。

一、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象征和标志,也像其他人类所发明、创造的科技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信息处理、情感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危机。互联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伴随着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出现而提出的。简单的说,网络心理健康就是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统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二、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成因管窥

健康心理,表现为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行为适应,而人在对环境的良好适应中,个人能力得到发挥、发展、完善了自己的健康心理特质。

(一)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网络孤独,自我封闭

一些学生由于青睐网上交往这种匿名、隐匿性别和身份的形式,常常上网向网友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容易加剧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感,从而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和人性的异化。

2、人际关系障碍

不少大学生常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与同学交往小心翼翼;另一方而又迫切希望参与社交,得到友谊。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高校学生来说,必然会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

3、网络迷恋,学习动力不足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所学知识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三是缺乏进取心、畏难情绪严重;四是学习行为不良,逃课、作弊现象频繁;五是学习观念保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二)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易受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处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容易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地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情感发展方面有较大的情绪性和波动性;意志水平的发展也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在处理关键性问题或采取重大行动时往往优柔寡断或草率或盲目从众等。

2、虚拟的网络世界角色混乱,造成了人际情感的疏远和缺损

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之中不能自拔,从而阻断了社会情绪体验的渠道,使自己在人与机交往中逐渐变成了情感冷漠的机器,造成了情感的迷失,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必然引起情感的匾乏和冷淡,进而产生各方面的焦虑。

3、网络沉溺带来的人格障碍,影响了大学生的独特个性

有些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游戏,以寻求精神慰藉和内心宣泄,会诱发大学生的人格障碍,脱离了现实社会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沟通,上网的大学生最终还是会感到孤独、寂寞,上网不但没有减轻紧张,反而会更加焦虑,对现实社会更加冷漠,最后必将被机器所同化,正常的个性更无法形成。

4、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失范,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产生影响

网络中人扮演了一种虚拟的角色,在网络交往的平等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必要的道德特征却遭到弱化。网络信息传播的超地域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网络交往也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网络中各种信息、垃圾也使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大学生因好奇心强、易冲动、自律性较差而造成的道德失范现象和问题日益显现。

三、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面对新时期日益严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调整思路,拓宽视野,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既要注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及其素质培养,着力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另一方面,又要加强领导,保持网络优势,大力开发德育信息资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工作,大力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一)澄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误区,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区。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所谓的“调适”、“治疗”,而是通过有效的危机干预排除心理障碍,着力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二)积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

注重对大学生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培养网络心理教育的主体。网络心理教育主体包括网络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教育、转化和引导工作,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变化,注重启发和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心理帮助与服务的能动性,引导他们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

二是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心理教育的空间和渠道,通过开展网络沙龙、开辟网络论坛、举办网上征文等网络心理教育活动,直接让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2、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培养,应采取如下措施: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根据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举办心理培训班;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投入和研究,学校应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建档案,进行跟踪服务;校园网站应建立“学生心理在线”网页,开设“网上心理测试”等栏目。

3、大力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还必须借助网络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主题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各类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必须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下力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其次,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气质特点。

(四)大力加强校园网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1、完善制度,建立网络安全体系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11部与信息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规范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校必须加强进一步管理,及时有效的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规定》、《校园网络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并严格贯彻落实,建立校园网络安全体系,适时有效地对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监督控制,及时过滤筛选过时的和不真实的信息,保证校园网络的健康有序运行。

2、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

根据开展网络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建立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宣传、网络信息、保卫等部门参加的网络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工作的职责与权利。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网上宣传教育上作的顺利推进。

3、强化法制意识,规范上网行为

要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的宣传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等渠道,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在网上的自律性,强化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虚拟世界中同样要遵纪守法。

4、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本身是一种技术、一种载体、要做到趋利避害,关键就在于加强管理。在网络管理方面,一是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加强对国际互联网出入口通道的管制和监督。二是建立健全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熊礼杭,罗湘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01).

[4]钱兵,翟媛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02).

[5]章剑锋.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3).

[6]易晓敏,李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系统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标签:;  ;  ;  

网络文化视阈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