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思想论文_陈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康德美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康德,美学,思想,判断力,王尔德,崇高,加登。

康德美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1](2019)在《趣味与常识——T.里德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里德的趣味理论源自于他对经验主义哲学的批判,直接自明、不可推理的趣味仅限于对心灵的体认,而与道德、功利等层面全然无涉。趣味打开的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之门,其追求的目标不是在艺术身后亦步亦趋的解释,而是对于自然秩序的领悟以及自我心灵的表达。里德的趣味理论不仅提供了康德之外探索审美问题的思路,更蕴含着现代美学及艺术哲学的一些萌芽。(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5期)

庄威[2](2019)在《论康德美学中的“共通感”思想及其理论效应——兼及中国思想中“情”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道德律有着明显的形式逻辑意义上的诉求,近乎不矛盾律;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感"思想也在谋求审美活动(也可以说是感性活动)诉诸的形式规律。在共通感思想中可以看到针对感性领域的知性判断在逻辑意义上对于普遍性和规范性的寻求,实践理性可以看作是判断力所做的一种朝向意志和道德决断的变形,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共通感具有经得住考验的沟通感性和理性、个人和公共性的理论作用,从汉娜·阿伦特到哈贝马斯都发挥了康德的这一理论,但这一理论的丰富性似乎还可以再拓展。借助康德的先验哲学视角,能够发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情"恰好具有事实和情感的二重性,也具有沟通感性和思维、个人和公共性的同等效力,尤其戴震提出的"情理相洁"的思想,可视为在中国思想里沟通实践、审美、伦理和政治诸领域的先验公理,这也提供了对康德共通感思想的一种更为彻底的推进作用,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思想的一种刺激和发挥。(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秦清宇[3](2019)在《康德美学思想的分期及经验主义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从康德的美学思想分期入手,对康德美学思想发展的大致脉络进行探析。以康德在经验主义美学思想发展为重点,对美学思想进行大致的梳理,在本篇论文中得出了康德对人类的审美情感主要是从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且康德对经验观察的审美运用是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更进一步的思考,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美学最终寻找到了一种普遍必然性的先天性原理来鉴赏美的标尺,最终奠定了康德在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史成龙,周韬[4](2018)在《建筑与表现——基于康德美学思想《判断力批判》中审美理论的建筑图面排版与效果图面美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了康德美学思想《判断力批判》一书中阐述的无利害性、无概念的普遍性、合目的性、关系契机的形式概念等审美研究,作为本篇的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支撑。运用审美特性的理论分析将建筑表现进行探讨,并得出建筑图面排版表现与效果图面美感的相关发现、方法与结论。(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10期)

陶蕾[5](2018)在《浅论康德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1724—1804),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以1770年为时间界限,可将他的思想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前批判时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着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年)等,并提出"星云说";批判时期则转向哲学领域,先后完后了叁大巅峰之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11期)

段保晶[6](2017)在《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完全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期唯美主义的文学代表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容与形式都相当完美的艺术,他用文学作品来实现自己对唯美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他的唯美主义思想。王尔德宣传为艺术而艺术,这也将艺术推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他所认为的艺术并不是来源于生活的,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在他所创作的唯一一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充分地体现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并用丰富的想象、美丽的语言以及荒诞的悲剧向世人诠释了唯美主义的存在与永恒。(本文来源于《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尚书,石佩锦,杨婷,梁列峰[7](2017)在《服装设计中的康德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康德对于美的判断、崇高的分析以及"天才"说理论,辩证地分析了具有代表性服装设计作品中的康德美学思想,阐明了对康德美学思想批判继承的必要性。为现代服装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也为美学思想的后续发展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服装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史子言[8](2017)在《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具有动态性,但是这种动态性的前提基础是先验审美力存在,他不同于其他的美学家直接研究美学以及人与美学的关系,尽管从理论上而言我们需要一种表面性的概念,但是对于哲学本身而言,哲学的责任更侧重于分析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细致的分析与批判精神,只有哲学可以做得到,这也是哲学家的必然责任。因此,《判断力批判》给予我们的就是这种分析与批判的精神,在美学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7年07期)

易春成[9](2017)在《崇高和美的关联——康德美学思想在建筑欣赏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Kant,1724-1804年)是一位生活在德国启蒙运动高潮期的一位着名哲学家。文章通过对康德美学思想中一部分见解的分析和实际运用,用他的思想和审美方式来进行建筑欣赏。(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7年15期)

张蕾[10](2017)在《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审美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审美理想是一个比较丰富的概念,表达了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审美理想以美的独立形态展示人的主人意识,自由精神和道德的追求。美在质、量、关系和模态四大范畴中的判定中,呈现的无概念、普遍性、合目的性以及必然性,不仅确立了美的先天立法原则,同时也树立了对艺术美判定的重要标准。首先,在审美理想的构成中,想象力是人进行艺术创造的先天能力;其次,审美标志和精神的结合实现了人从感性经验飞跃到理性,从此岸走向彼岸,人的情感不仅是感性的经验,更是可以表达超感性的形式。再次,康德在艺术领域对天才的推崇表现了他对自然最高的崇敬,也表现了艺术的优越。康德对自然美的法则确立、人本身外在表现和内在生命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的讨论,体现了美感和崇高感所对应的自由和道德的内容,这也是审美理想的主要内容。最后,人经历了从表象走向精神的磨砺过程,在审美中通过艺术创造弥合了感性和理性两个领域中存在的多个“二律背反”,调和了矛盾。虽然是康德主观唯心主义的见解,但对现代美学和后现代美学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始终立足于康德美学思想,对康德美学思想中审美理想的展开讨论,一方面在于对审美理想的把握能够帮助我们理清和理解康德美学的结构以及思想,我们可以从审美理想的解读中,找到善的基础并走向美的创造,最终以艺术美为依托,在道德中统一美善,实现在康德美学思想中解读审美理想的核心目的;另一方面,自我审美艺术修养意识的觉醒以及重视,可以从对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中发现契机和途径,提高自我的自由意志和自律精神,将美与善自觉结合到我们的内在生命中。我们对审美理想命题的论述,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现实生活带给自己的焦虑和烦恼。当我们面对社会中的不能适应时,善美的结合将会通过审美理想帮助我们,调节主体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从而恢复自我平衡,找到一种平衡自我与社会的方法。对审美理想命题的解读实则具有对人本身和生活有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7-05-01)

康德美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康德的道德律有着明显的形式逻辑意义上的诉求,近乎不矛盾律;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感"思想也在谋求审美活动(也可以说是感性活动)诉诸的形式规律。在共通感思想中可以看到针对感性领域的知性判断在逻辑意义上对于普遍性和规范性的寻求,实践理性可以看作是判断力所做的一种朝向意志和道德决断的变形,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共通感具有经得住考验的沟通感性和理性、个人和公共性的理论作用,从汉娜·阿伦特到哈贝马斯都发挥了康德的这一理论,但这一理论的丰富性似乎还可以再拓展。借助康德的先验哲学视角,能够发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情"恰好具有事实和情感的二重性,也具有沟通感性和思维、个人和公共性的同等效力,尤其戴震提出的"情理相洁"的思想,可视为在中国思想里沟通实践、审美、伦理和政治诸领域的先验公理,这也提供了对康德共通感思想的一种更为彻底的推进作用,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思想的一种刺激和发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康德美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昊.趣味与常识——T.里德美学思想研究[J].世界哲学.2019

[2].庄威.论康德美学中的“共通感”思想及其理论效应——兼及中国思想中“情”的问题[J].文艺研究.2019

[3].秦清宇.康德美学思想的分期及经验主义美学思想[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4].史成龙,周韬.建筑与表现——基于康德美学思想《判断力批判》中审美理论的建筑图面排版与效果图面美感[J].建筑与文化.2018

[5].陶蕾.浅论康德美学思想[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6].段保晶.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完全体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

[7].李尚书,石佩锦,杨婷,梁列峰.服装设计中的康德美学思想[J].服装学报.2017

[8].史子言.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想[J].艺术品鉴.2017

[9].易春成.崇高和美的关联——康德美学思想在建筑欣赏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

[10].张蕾.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审美理想[D].广西师范学院.2017

论文知识图

第二批入选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

标签:;  ;  ;  ;  ;  ;  ;  

康德美学思想论文_陈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