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脏病论文_何佳桐,岳妍,曹毅,于婵,陈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发性肾脏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病,肾脏,病理,肥厚,超声。

原发性肾脏病论文文献综述

何佳桐,岳妍,曹毅,于婵,陈永[1](2019)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动态血压参数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动态血压参数与慢性肾脏病(CKD)的相关性,为预防CKD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肾功能相关检测的3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信息,进行体格检查,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实验室生化测定。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动态血压参数筛检CKD的最佳界值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人群动态血压参数与CKD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人群CKD的检出率为8.97%,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均高于非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筛检CKD的ROC曲线下面积和最佳界点值分别为0.652和148 mm Hg,0.637和152 mm Hg,0.668和140 mm Hg,0.652和48 mm Hg,0.636和48 mm Hg,0.665和47 mm H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白昼收缩压标准差筛检CKD的ROC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夜间平均收缩压增高(≥140 mm Hg)和白昼平均脉压增高(≥48mm Hg)与CKD患病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OR分别为3.371、2.687,P<0.0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动态血压参数与CKD密切相关,在CKD患者的降压治疗中需加强动态收缩压和动态脉压的管理,夜间平均收缩压和白昼平均脉压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重点监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9年11期)

刘洋[2](2019)在《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6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高龄老年EH患者组(65~79岁)与高龄老年EH患者组(≥80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生率,分析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555例65岁以上老年EH患者,依据是否超过80岁分为2组:高龄老年组(n=575)和非高龄老年组(n=980),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既往史、用药史、入科血压、入科诊断等)和实验室资料(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logistic回归分析EH合并CKD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非高龄EH组患者比较,高龄老年EH组患者的肌酐、尿素、尿酸显着升高,冠心病、高尿酸血症、蛋白尿、e GFR下降和CKD发生率也显着增加(P<0.05),而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e GFR显着降低(P<0.05)。(2)2组患者中男性CKD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龄老年组中不同收缩压水平患者的蛋白尿及CKD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保护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516,95%CI 0.315~0.847;P=0.009),危险因素是高尿酸血症(OR=2.514,95%CI 1.750~3.611,P<0.001)、年龄(OR=1.072,95%CI 1.018~1.129;P=0.009)和收缩压(OR=1.019,95%CI 1.011~1.028;P<0.001),非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保护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48,95%CI 0.278~0.722;P=0.001),危险因素是高尿酸血症(OR=2.729,95%CI 1.991~3.740;P<0.001)、糖尿病(OR=1.944,95%CI 1.420~2.662;P<0.001)、年龄(OR=1.140,95%CI 1.101~1.182;P<0.001)和收缩压(OR=1.009,95%CI 1.003~1.016;P=0.007)。结论(1)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比例显着高于非高龄老年EH患者。(2)高龄老年EH患者的CKD患病率与性别无关。(3)随着收缩压的增高,高龄老年EH患者的CKD患病率增加。(4)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保护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险因素是高尿酸血症、年龄、收缩压。(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周江慧[3](2019)在《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原发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肾脏穿刺活检的原发性肾脏病患者的年龄、性别、24小时尿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及病理资料等,掌握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原发性肾脏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联,辅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及发展趋势,更好的把握治疗时机,及时采取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资料与方法:查阅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肾病内科就诊并行肾脏穿刺活检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肾脏病并同时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可引发继发性肾脏改变、存在可能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变化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及肾脏活检光镜下肾小球数量少于5个的患者病历资料,共有107例符合研究的病历,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入选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年龄、性别、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免疫荧光及病理类型相关性进行分析,了解其相互之间存在的变化关系。结果:1.在所统计的107例病历中,膜性肾病的数量最多,为66例(61.7%),次之是IgA肾病,为28例(26.2%),微小病变型肾病7例(6.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例(3.7%),膜增生性肾病2例(1.9%)。2.各年龄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在107例原发性肾病的临床病例中,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IgA含量在性别中的变化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在107例的临床病例中,经统计数据可得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与24小时尿蛋白的量呈负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含量与24小时尿蛋白的量也呈负相关,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与24小时尿蛋白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与血清中白蛋白的量呈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含量与血清中白蛋白的量呈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含量与血清中白蛋白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的变化均与肌酐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IgG、IgA含量在各病理类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IgM在各病理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8.免疫荧光中IgG、IgA阳性率在各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gM阳性率在各病理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9.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的变化均与肾脏病理活检中的免疫荧光强度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出现较大量蛋白尿的几率更高。2.血清中IgG、IgA水平显着降低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亦较低,提示体内可能存在高凝状态,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凝血状态。3.血清IgG、IgA含量在原发性肾脏病各病理类型中有差异,免疫荧光中IgG、IgA阳性率在各病理类型有差异。4.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与肾脏病理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强度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洋,于文娟,李秀珍,赵蓓,姚刚[4](2019)在《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8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EH)住院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 555例65岁以上EH患者,依据是否≥80岁分为2组:高龄组(n=575)和非高龄组(n=980)。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logistic回归分析EH合并CK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高龄EH组患者比较,高龄EH组患者CKD发生率显着升高(52.9%vs 29.5%,P<0.05)。高龄EH患者合并CKD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尿酸血症(OR=2.514,95%CI 1.750~3.611; P <0.001)、年龄(OR=1.072,95%CI1.018~1.129;P=0.009)和收缩压(OR=1.019,95%CI 1.011~1.028; P <0.001),保护因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516,95%CI 0.315~0.847;P=0.009);非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尿酸血症(OR=2.729,95%CI 1.991~3.740;P<0.001)、糖尿病(OR=1.944,95%CI 1.420~2.662;P<0.001)、年龄(OR=1.140,95%CI 1.101~1.182;P<0.001)和收缩压(OR=1.009,95%CI 1.003~1.016; P=0.007),保护因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48,95%CI0.278~0.722;P=0.001)。结论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比例显着高于非高龄老年EH患者,高龄EH患者合并CKD与高尿酸血症、年龄、收缩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苏钦梅,吴棘,甘水连,曾德才[5](2018)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病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病(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功能。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心脏的形态结构,分析左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变化。方法选取50例CKD患者,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降低组(LVEF<50%,A组,20例)和LVEF正常组(LVEF≥50%,B组,30例)。同时选取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C组)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环侧壁及间隔位点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计算Ea/Aa及左室Tei指数。比较各组患者的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左室功能变化。结果 1、心脏形态结构:A、B、C叁组LAD、LVDd、LVDs、IVST、LVPWT、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VMI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V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舒张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A、B、C叁组E/A、Ea/Aa均显着降低,且C、B、A叁组呈递减趋势(P<0.05)。3、收缩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LVEF仅在A组显着降低(P<0.05),B、C两组LV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B组Sa均降低,且A组Sa低于B组(P<0.05),C组患者Sa虽然较正常组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整体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A、B、C叁组左室Tei指数均显着增高(P<0.05),A组Tei指数高于B、C组(P<0.05),且B组Tei指数较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价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及左室功能变化。2、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左室肥厚,且CKD患者左室肥厚程度较原发性高血压严重。3、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且CK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更严重;CKD患者在LVEF降低前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已有所降低。4、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左室整体功能减退,且CKD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减退更严重,CKD患者中LVEF降低组左室整体功能减退较LVEF正常组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徐亚赟,何峥,周圆,杨婧,王琛[6](2018)在《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功能及肾血流灌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CKD)3、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CKD 3、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肾衰Ⅱ号方,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ro)、血红蛋白(Hb),肾脏超声造影检测右肾髓质、皮质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PT)、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观察中医临床症状,治疗后评价中医症状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92%,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组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肢体麻木、口中黏腻、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恶心呕吐、腰痛、面色晦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4、6个月SCr、BUN、UA、24h UPro均明显下降,2、4、6个月GFR及治疗4、6个月Hb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6个月SCr、24h UPro均明显下降,治疗4、6个月GF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6个月BUN明显低于对照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皮质和髓质肾血流灌注定量参数AT、PT、A、AUC降低,PI升高(P<0.01),对照组髓质PT、AUC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皮质AT、PT、A,髓质AT、PT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CKD 3、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中医症状,减轻24小时蛋白尿定量,改善贫血,增加肾血流量。(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苏钦梅[7](2018)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病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病(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功能。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心脏的形态结构,分析左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变化。方法:选取50例CKD患者,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降低组(LVEF<50%,A组,20例)和LVEF正常组(LVEF≥50%,B组,30例)。同时选取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C组)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环侧壁及间隔位点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计算Ea/Aa及左室Tei指数。比较各组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左室功能。结果:1、心脏形态结构:A、B、C叁组LAD、LVDd、LVDs、IVST、LVPWT、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VMI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V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舒张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A、B、C叁组E/A、Ea/Aa均显着降低,且C、B、A叁组呈递减趋势(P<0.05)。3、收缩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LVEF仅在A组显着降低(P<0.05),B、C两组LV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B组Sa均降低,且A组Sa低于B组(P<0.05),C组患者Sa虽然较正常组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整体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A、B、C叁组左室Tei指数均显着增高(P<0.05),A组Tei指数高于B、C组(P<0.05),且B组Tei指数较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价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及左室功能变化。2、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左室肥厚,且CKD患者左室肥厚程度较原发性高血压严重。3、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且CK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更严重;CKD患者在LVEF降低前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已有所降低。4、CKD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左室整体功能减退,且CKD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减退更严重,CKD患者中LVEF降低组左室整体功能减退较LVEF正常组明显。(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甘兰岚,谭海丽,周少婷,黄国东[8](2018)在《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生化指标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气阴两虚证是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论文综述了近十年有关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类型、生化指标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的中医临床研究,包括病因病机、与气阴两虚证关系密切的叁种病理类型(Ig 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生化指标(蛋白尿、血尿、低蛋白血症等),以及治法方药。本病病机为感受外邪或久病不愈,而出现的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中医治则以益气养阴为法,方药以经方、验方为主。将中医的宏观辨证和西医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为临床上达到异病同证同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毛静仪[9](2018)在《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肾穿刺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寻CGN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在宏观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探讨微观病理本质,以期为临床上肾脏病辨证与病理相联合的诊疗思路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信息记录表,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类型为主要内容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本研究选取了 2013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的CGN患者的病例资料,共330例。参照相关标准,对所有病例资料进行中医证型的分析判断。所有数据运用Excel表格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了 330例CGN患者,其中男性167例,女性163例,男女比例1.02:1,无明显差异;高发年龄段为20-50岁,占69%。2.所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本证中脾肾气虚证最多,165例(占51%),其次为气阴两虚证(占12%)、脾肾阳虚证(占8%)、肝肾阴虚证(占7%)、肺肾气虚证(占6%);标证中,风证为主要证型,占32%,其次为湿热证(占21%)、水湿证(占13%)、湿浊证(占10%)、血瘀证(占6%);病理类型的分布,IgAN最多,为115例,占总例数的34%,其余依次为 MN(28%)、MsPGN(15%)、MCD(12%)、FSGS(11%)。3.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面,脾肾阳虚证者尿蛋白定量水平显着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气虚证(p<0.05);湿浊证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高于无标证、风证及湿热证(p<0.05),水湿证也显着高于风证及无标证(p<0.05);湿浊证及水湿证在ALB水平方面显着低于风证、湿热证、血瘀证、无标证(p<0.05);肺肾气虚证BUN水平显着低于脾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p<0.05);湿浊证在Scr及BUN水平方面,显着高于风证、湿热证、水湿证、血瘀证及无标证(p<0.05);其他各类型与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肾脏病理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面,IgAN者在尿蛋白定量水平方面显着低于MsPGN、FSGS、MN及MCD(p<0.05);MsPGN的尿蛋白水平也显着低于MN及MCD(p<0.05)。IgAN的尿红细胞计数水平显着高于MN(p<0.05)。MCD患者在Scr及ALB水平方面显着低于IgAN、MsPGN、FSGS(p<0.05),MN组ALB水平显着低于IgAN、MsPGN(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面,IgAN=>肺肾气虚证(sup6.364%,Con42.857%)、IgAN=>湿热证(sup20.909%,Con44.928%)、MsPGN=>脾肾气虚证(sup50.0%,Con17.576%)、MsPGN=>无标证(supl7.576%,Con17.241%)、FSGS=>脾肾阳虚证(sup8.485%,Con17.857%)、FSGS=>湿浊证(sup9.697%,Con21.875%)、MN=>肝肾阴虚证(sup7.273%,Con37.5%)、MN=>水湿证(sup12.727%,Con40.746%)、MCD=>脾肾阳虚证(sup8.485%,Con17.857%)、MCD=>水湿证(sup12.727%,Con21.4299%)的支持度与置信度均较高,提示这几组数据之间的关联度与其他组合相比更为密切。结论:1.本课题中CGN男女发病相当,.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2.中医证型中,本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证以风证为主;肾脏病理类型以IgA为主,MN的检出率逐渐上升;3.脾肾阳虚证者尿蛋白定量水平显着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气虚证;湿浊证尿蛋白定量水平显着高于无标证、风证及湿热证,水湿证也显着高于风证及无标证;湿浊证及水湿证在ALB水平方面显着低于风证、湿热证、血瘀证、无标证;肺肾气虚证BUN水平显着低于脾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湿浊证在Scr及BUN水平方面,显着高于风证、湿热证、水湿证、血瘀证及无标证,以上结果提示脾肾阳虚证脾肾功能损伤较重,肺肾气虚证的肾组织损伤较轻,湿浊证及水湿证蛋白尿较多,较易产生低蛋白血症,故更易具有高度水肿、高凝、高粘的特点;4.IgAN组与MsPGN组尿蛋白相对较低,在临床上,IgAN多以尿红细胞计数偏高为主要特点。MCD患者在Scr及ALB水平方面显着低于IgAN、MsPGN、FSGS,MN组的ALB水平显着低于IgAN及MsPGN,提示MCD及MN临床更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且MCD的肾功能损伤较轻,预后较好;5.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联方面,IgAN与肺肾气虚证、湿热证有较大关系;MsPGN与脾肾气虚证、无标证关系较为密切;FSGS与脾肾阳虚证、湿浊证之间皆有一定关联;MN与肝肾阴虚证及水湿证之间相关性较大;MCD与脾肾阳虚证、水湿证有较大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21)

朱吉莉[10](2016)在《原发性与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肾脏病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高血压(MHT)是由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可广泛累及全身细小动脉,使肾脏、心脏、中枢神经等多个器管系统损害,以肾脏损害最为常见,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等严重并发症,该病愈后极差,平均生存时间仅4~5个月,该病常见的死因之一即为肾衰竭。MHT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舒张压达130 mm Hg以上;(2)眼底检查可见眼底出血、棉絮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原发性肾脏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6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非高龄老年EH患者组(65~79岁)与高龄老年EH患者组(≥80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生率,分析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555例65岁以上老年EH患者,依据是否超过80岁分为2组:高龄老年组(n=575)和非高龄老年组(n=980),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既往史、用药史、入科血压、入科诊断等)和实验室资料(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logistic回归分析EH合并CKD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非高龄EH组患者比较,高龄老年EH组患者的肌酐、尿素、尿酸显着升高,冠心病、高尿酸血症、蛋白尿、e GFR下降和CKD发生率也显着增加(P<0.05),而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e GFR显着降低(P<0.05)。(2)2组患者中男性CKD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龄老年组中不同收缩压水平患者的蛋白尿及CKD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保护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516,95%CI 0.315~0.847;P=0.009),危险因素是高尿酸血症(OR=2.514,95%CI 1.750~3.611,P<0.001)、年龄(OR=1.072,95%CI 1.018~1.129;P=0.009)和收缩压(OR=1.019,95%CI 1.011~1.028;P<0.001),非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保护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48,95%CI 0.278~0.722;P=0.001),危险因素是高尿酸血症(OR=2.729,95%CI 1.991~3.740;P<0.001)、糖尿病(OR=1.944,95%CI 1.420~2.662;P<0.001)、年龄(OR=1.140,95%CI 1.101~1.182;P<0.001)和收缩压(OR=1.009,95%CI 1.003~1.016;P=0.007)。结论(1)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比例显着高于非高龄老年EH患者。(2)高龄老年EH患者的CKD患病率与性别无关。(3)随着收缩压的增高,高龄老年EH患者的CKD患病率增加。(4)高龄老年EH患者合并CKD的保护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险因素是高尿酸血症、年龄、收缩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发性肾脏病论文参考文献

[1].何佳桐,岳妍,曹毅,于婵,陈永.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动态血压参数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2].刘洋.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9

[3].周江慧.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原发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相关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刘洋,于文娟,李秀珍,赵蓓,姚刚.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

[5].苏钦梅,吴棘,甘水连,曾德才.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病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功能[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6].徐亚赟,何峥,周圆,杨婧,王琛.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功能及肾血流灌注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8

[7].苏钦梅.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脏病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致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8

[8].甘兰岚,谭海丽,周少婷,黄国东.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生化指标与气阴两虚证相关性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

[9].毛静仪.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10].朱吉莉.原发性与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肾脏病理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糖尿病肾病典型的K-W结节 (PAS×200...肾小球疾病-图22-3 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清...肾小球疾病-图22-3 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清...肾小球FN的表达分布(免疫组织化学×40...血清IgM含量与年龄各年度常见肾脏病理所占比例变化图(%)

标签:;  ;  ;  ;  ;  ;  ;  

原发性肾脏病论文_何佳桐,岳妍,曹毅,于婵,陈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