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二中841000
如何取得良好的会考成绩?我认为不仅要深刻体会生物会考改革的总体精神,自觉地按会考要求进行基础训练和能力训练,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可以说,较高的应考能力是我们顺利通过考试的重要保证。下面从应考角度进行阐述:
一、运用科学方法,把握应考的主动权
1.摸清生物会考试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向
(1)试题覆盖面较大,突出重点知识。
(2)试题灵活多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增多,注重考查能力。
(3)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两大题型固定,即选择题和简答题,且题量较为适中,估计近年内不会发生变化。
(5)重视实验考查,并有一定新意。
(6)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无多项选择。
2.提高认知能力。要想提高认知能力,就必须使知识绘声绘色和认知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认知领域中的四个层次是: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
(1)识记能力的培养。识记是认知层次中最低级、最基本的一层,是其他各层次的基础。生物学科的难点之一就是内容繁多,绝大部分知识首先要靠识记。欲闯过“记忆”关,就必须:①增强“一定要记住”的紧迫感,有意识地学习、理解,强化识记;②运用多种感官,保证牢固记忆;③时间上分散,利于记忆;④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图象联想、对比分析、口诀缩记等。
(2)理解能力的培养。培养理解能力,要充分运用思维规律,启动思维“机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总是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才能把握它,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
(3)应用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应用和分析都是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新情境问题。所谓新情境材料是指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材料,其中有的是全新的材料,有的是已有知识的引伸,甚至有的是为考查某些知识而虚拟的。总之,陌生的情申,未知的材料,新颖的问题,要求考生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分析或归纳,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即通常说的“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要提高解此类题的能力,应注意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拓宽知识面;二是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三是学会知识的迁移。
3.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近几年各省市的会考情况来看,其试题题型已基本固定,即一为选择题,二是简答题。其中的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中较典型的规范例化试题,通常占总题量的50%-60%。总结选择题的解法,主要有五种:
(1)直接法。所谓直接法,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阅读题干内容,联系课本相关知识,得出结论,再对照所给选项进行比较,得出正确选择。
(2)比较法。结合课本内容,对所给选项进行比较,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选项间较相近的选择题。
(3)观察分析法。根据题干所述的结论要求,对照所给选项,通过观察分析,去伪存真,做出正确选择。
(4)淘汰法。根据题干要求,先将有明显错误的答案排除,减少选项个数,缩小选择范围,从中做出符合要求的选择。
(5)下面选择法。在做某些答案直接的选择题时,应该从下面去选择,选择那些具体的、直接的适宜选项。
二、知能障碍,降低答题失误率
心理障碍失误透视及消除措施。心理障碍,亦称为非智力因素障碍。即考生在会考前、考试中的一种病态心理。影响智力在考试中的发挥,其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
1.忽视审题,造成失误。审题,是答题前必须进行的思维活动,而审好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在考试中,因忽视这个极其重要的思维过程而造成答题失误的大有人在,其主要表现是:一目十行,粗枝大叶;只见表面,不及隐含;只见一般,不思新意;一叶障目,顾此失彼等。
对策:首先要重视审题,不要因时间紧而忽视审题。其次要注意审题方法。应根据题目的不同形式、不同特点,把握审题的侧重点,进而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及要求回答的问题(特别注意回答问题的角度),还要进一步找出“题眼”,这个“题眼”就是解题的起点,解题的突破口。总之一句话,审题就要读懂题。
2.心理定势的限制,造成失误。心理定势是在长期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能沿着模式化思路熟练解答,但往往限制创造性思维发展,因此,对于加入新情境材料的题型,习惯上还按原法解答,造成失误。
对策:多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可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和敏捷性,利于走出常规,另辟蹊径。
3.违反规律,导致失误。有些考生违反一般认知行为的规律,具体表现在,应考作答前不阅览全卷,而是不分难易顺次作答,遇到难题或一时不能再认知的题,逮住不放。这样往往造成思路闭塞且用去大量宝贵时间,导致情绪紧张,手忙脚乱,出现不该出现的答题失误。
对策:在平时训练和检测中掌握规律,注意答卷策略,做到统观全卷,先易后难。这样在会考中就会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在完成答卷的大部分任务之后,心情轻松愉快,用心易于专一,再攻克难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只有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刻苦训练,消除心理和知能障碍,才能换来考试时思路敏捷,答题顺畅,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