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纤维的增重方法及纤维性能研究

真丝纤维的增重方法及纤维性能研究

韦军[1]2003年在《真丝纤维的增重方法及纤维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改善真丝纤维的性能为目标,采用了含稀土金属离子的丝胶固着剂,达到了增重真丝纤维的目的。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如温度、时间、pH值、稀土金属离子浓度、促进剂浓度等对丝胶固着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丝胶固着率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丝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延伸度、吸湿性、溶解性、染色性(K/S值)、元素分析、氨基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热性能(TG)和X-射线衍射等研究,分析了不同的丝胶固着率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丝胶固着后,丝纤维截面叁角形结构的轮廓渐趋模糊,纤维的纵向则不再光滑、均匀;丝纤维中极性氨基酸含量提高;丝纤维在氯化钙和乙醇溶液中的残留率随丝胶固着率的增加而增加;断裂强度和断裂延伸度下降不大;吸湿性提高;弱酸性染料染色的K/S值略有上升;结晶结构没有变化,结晶度下降:热稳定性大幅度增加。

侯江波[2]2005年在《金属离子修饰真丝纤维及纤维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制得各种含金属离子的改性真丝纤维,采用了含稀土金属离子、铜离子和镍离子的改性溶液,达到了制得改性真丝纤维的目的。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如温度、时间、pH值、各种金属离子浓度、促进剂浓度等对真丝纤维改性程度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改性程度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真丝纤维的脱胶率、增重率、吸湿性、染色性、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热性能(TG)和X-射线衍射等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程度对真丝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丝纤维经金属离子修饰后,吸湿性提高:弱酸性染料染色的K/S值有所上升;结晶结构没有变化,结晶度下降;热稳定性提高。

查明[3]2004年在《真丝纤维经稀土处理后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氯化镧稀土溶液对桑蚕丝纤维、盐缩真丝及微溶真丝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了稀土溶液处理对真丝纤维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极限实验,研究了真丝纤维经稀土溶液处理后的增重特性,探索了真丝纤维在不同稀土溶液处理条件下的增重规律,并探讨了经稀土改性后不同真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溶液处理对真丝纤维表面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并使真丝纤维表面产生裂纹,稀土溶液的处理也使真丝纤维内部产生孔隙;真丝纤维结晶度下降,纤维内部结构呈β化趋势;稀土处理后真丝纤维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也发生了改变,初始模量有所增大,纤维的弹性略有下降。

王华锋[4]2005年在《真丝纤维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真丝纤维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但也存在着易起皱、抗变形性差、易泛黄等缺点。而壳聚糖是一种资源丰富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在纺织领域应用广泛。利用壳聚糖对纺织纤维进行改性整理是纺织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采用H2O2法氧化降解壳聚糖,将降解前后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壳聚糖溶液,通过浸—轧—焙的流程整理工艺分别对普通桑蚕丝纤维、微溶丝纤维及盐缩丝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最后对样品进了行SEM分析、DSC 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强伸率、粘弹性等力学方面的分析,并探讨了经壳聚糖改性后不同真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真丝纤维具有剥损侵蚀和吸附渗透并存的作用。经壳聚糖改性后的真丝纤维,内部聚集态结构更加紧密,呈现β化趋势,抗侵蚀能力提高,结晶度略有下降,断裂强度、伸长率和初始模量也发生了改变,应变能力有所增加。

蔡国兴[5]2007年在《生丝的接枝增重及纤维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以改善真丝纤维的性能为目标,采用甲基丙烯酰胺(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为单体对生丝纤维接枝改性,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如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时间、pH值对增重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增重丝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丝纤维的白度、吸湿性、溶解性、染色性(K/S值、染色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性能(TG-DTA)、氨基酸分析等研究,分析不同增重率对生丝增重丝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生丝增重丝与熟丝增重丝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生丝进行接枝改性,可以简化工艺流程,达到增重、改善性能的目的,还可以固着部分丝胶。MA生丝增重丝相对于熟丝吸湿性提高、酸性染料染色的K/S值略有上升、匀染性提高、各种染色牢度变化不明显、热稳定性有所提高;而EMA生丝增重丝吸湿性下降、酸性染料染色的K/S略有上升、匀染性变差、各种染色牢度略有下降、热稳定性有所提升。综合比较表明MA单体较EMA更具有实用价值。

周静洁[6]2007年在《人工老化真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是我国的传统国宝,从古代文物到现代的高档服饰及生活消费品,很多都与丝绸有关。但丝绸作为一种蛋白质材料,也具有易黄变、易老化等不足,这也给古丝绸保护及现代丝绸制品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丝绸制品的老化特征及机理研究是考古工作者和现代丝绸科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能揭示丝绸的老化特征,本研究采用对真丝纤维进行模拟老化实验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真丝纤维的老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水解老化、热老化和土壤包埋老化叁种方式对不同状态的桑蚕丝(即生丝、脱胶丝、经壳聚糖处理真丝和经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进行了人工老化处理,研究了老化前后真丝纤维的形貌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真丝纤维经老化后均出现失重和黄变现象,且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2)不同丝纤维经不同方式老化后,纤维有不同程度的剥损,表面纵向出现深浅沟槽;(3)经过土壤包埋老化的丝纤维老化现象最明显,高温烘燥后丝纤维的损坏也较严重,水解老化对真丝的破坏程度最轻;(4)在高温条件下,真丝纤维经壳聚糖处理后并没有起到保护丝纤维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纤维的老化程度,使纤维的手感变硬,泛黄程度加重。本研究主要为古代丝织品的防老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丝绸制品的使用和维护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任煜[7]2003年在《真丝纤维的等离子改性及增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真丝纤维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了等离子处理后真丝纤维的微观形态、聚集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真丝纤维经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形成微小凹坑和裂纹,纤维内部原纤构造明显。等离子处理后真丝纤维的重量和强力下降,在处理初期,纤维的弹性有所上升。等离子处理后真丝纤维的结晶度下降。 研究了低温氧等离子处理后真丝纤维的增重特性,并用锡酸法表征了等离子处理后真丝纤维的填埋能力。发现等离子处理有利于锡酸胶体填埋进真丝纤维内部,使真丝纤维的增重能力提高,证明真丝纤维内部生成了微孔穴。经等离子一锡酸增重处理后聚集态结构发生了改变,结晶度下降。 研究了经微溶(氯化钙、水、乙醇叁元体系处理,45℃,lmin)一低温氧等离子处理真丝纤维的增重能力,发现微溶—低温氧等离子处理比微溶处理真丝纤维的增重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说明微溶—低温氧等离子处理加强了真丝纤维内部微孔穴的生成。

王丹静[8]2015年在《基于乙烯基单体的真丝抗皱及粘胶防缩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乙烯基单体的微量聚合,围绕提高真丝的抗皱性和粘胶的防缩性展开研究:考察了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微波聚合对真丝性能的影响,采用L16(215)正交试验方法,重点考察了5种单体(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对性能(折皱回复角、去污率、抗紫外性、溶解性、白度、毛效、去污率)的影响规律;比较了乙酸乙烯酯单体与抗皱整理剂加工(同浴或二步法)及聚合方法等工艺因素对真丝抗皱性的影响,也比较了丙烯酸酯与易去污剂对真丝易去污性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纤维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浸轧~快速微波的方法整理真丝织物,当VAc单体与St单体按等质量比混合,单体浓度为150g/L时,织物的急弹和缓弹折皱回复角为252o和290o,但织物白度降低了11%、毛效降低27%,手感较柔软;2)先汽蒸聚合后微波或高温焙烘聚合,能增加单体自聚或与纤维的接枝率,但工艺流程较复杂。采用先汽蒸后微波聚合或高温焙烘的二步法聚合工艺,结合DAAM单体/抗皱整理剂SEP的二步法整理工艺,急弹回复角最高为250o,缓弹回复角最高为290o,且对毛效的影响较小;3)单体VAc与两种树脂同浴整理,对折皱回复角的改善不明显;4)采用MMA/BMA单体整理,或再结合易去污剂CP-SR整理,能明显提高去污率;5)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测试表明,乙烯基单体能在织物上发生聚合。选择粘合剂、水溶性单体、特种丙烯酸酯单体整理绉类和平纹粘胶织物,考察了对粘胶经向和纬向缩水率的变化。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5%的水溶性DAAM/NMA单体,平纹粘胶织物的缩水率由9%降至4%,但不改善绉类粘胶织物的防缩性;2)SCM3311单体和粘合剂FY-161对降低粘胶织物的缩水率是有利的,但其对经向和纬向缩水率的影响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王成[9]2007年在《纳米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真丝(绸)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制备了纳米壳聚糖,并采用纳米壳聚糖分散液对真丝纤维及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索了纳米有机材料在真丝上功能化生成的可行性,为超微材料对真丝纤维的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然后采用离子凝胶法在乙酸和柠檬酸体系下分别制备了纳米壳聚糖,探索了pH值、表面活性剂span-80用量、叁聚磷酸钠(TPP)、静置时间、柠檬酸质量分数等因素对纳米壳聚糖生成的影响,并研究了桑蚕丝纤维及织物经柠檬酸和乙酸体系下的纳米壳聚糖分散液改性处理后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乙酸和柠檬酸体系下,利用离子凝胶法均可以成功制备平均粒径100nm以下的纳米壳聚糖。壳聚糖纳米化后,结晶度有所下降。真丝纤维及织物经两种酸性体系下纳米壳聚糖分散液处理后,内部结构有β化趋势,丝纤维的结晶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力学性能略有提高;改性处理后的真丝织物对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抗皱和抗菌性能均有提高,白度略有下降。经过纳米壳聚糖和壳聚糖的对比发现,纳米壳聚糖对丝纤维的填埋特性优于壳聚糖,在丝纤维力学性能上两者差异不大;丝织物经纳米壳聚糖处理后在染色性能、白度、抗皱性能、抗菌性能等方面优于壳聚糖。

臧传锋[10]2006年在《真丝纤维经胶原蛋白处理后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胶原蛋白溶液对桑蚕丝纤维、微溶丝纤维以及盐缩丝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探讨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对真丝纤维形态、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探索性实验,分别研究了处理温度、处理时间、胶原蛋白溶液浓度对真丝纤维增重特性的影响,并从中探讨出用胶原蛋白溶液处理真丝纤维的较佳工艺。在探索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浓度的胶原蛋白溶液分别对普通真丝纤维、微溶丝纤维、盐缩丝纤维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真丝纤维进行了形态、结构和性能分析,得出了其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对真丝纤维表面具有一定的侵蚀剥离作用,丝纤维表面出现侵蚀条纹,并伴有附着物。经胶原蛋白处理后的真丝纤维,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密有序,部分力学性能都得到改善,分子结构有无规卷曲向β化转变的趋势,热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真丝纤维的增重方法及纤维性能研究[D]. 韦军. 苏州大学. 2003

[2]. 金属离子修饰真丝纤维及纤维性能研究[D]. 侯江波. 苏州大学. 2005

[3]. 真丝纤维经稀土处理后的改性研究[D]. 查明. 苏州大学. 2004

[4]. 真丝纤维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王华锋. 苏州大学. 2005

[5]. 生丝的接枝增重及纤维性能研究[D]. 蔡国兴. 苏州大学. 2007

[6]. 人工老化真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周静洁. 苏州大学. 2007

[7]. 真丝纤维的等离子改性及增重特性研究[D]. 任煜. 苏州大学. 2003

[8]. 基于乙烯基单体的真丝抗皱及粘胶防缩技术研究[D]. 王丹静. 苏州大学. 2015

[9]. 纳米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真丝(绸)的改性研究[D]. 王成. 苏州大学. 2007

[10]. 真丝纤维经胶原蛋白处理后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 臧传锋. 苏州大学. 2006

标签:;  ;  ;  ;  

真丝纤维的增重方法及纤维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