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构—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理论,中国方案
互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汪维,张懿[1](2019)在《互构—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关系论的核心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思想,其中关于文明关系的论述贯穿着"互构—共生"这一核心意涵。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是文明"互构—共生"普遍形成的历史前提;现代社会的有机体结构,是文明"互构—共生"得以实现的社会基础;中华文明开放融合的历史实践与和合共生的优秀基因,为这一方案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现实依据与思想源头。在以资本为主导的世界中,文明的正向谐生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遮蔽和伤害,更多地表现出逆向冲突与悖向同变。多元文明主体应以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需要为根本动力、以国际合作平台为物质载体、以体现人类的共同价值为追求,通过平等协商、共赢共享的务实合作机制,共同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本体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李奇前[2](2019)在《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差异对比论析——以话语实践互构循环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话语和实践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研究内容。话语和实践的互构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对象,亦可作为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关于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差异,观点不一,视角众多。话语实践的互构循环进一步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对比分析也为构建发展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提供了思考。(本文来源于《江南社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欣[3](2018)在《论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互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诞生以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使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新媒体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来源于《观察》期刊2018年32期)
王鹤亭[4](2018)在《试析两岸关系中的“结构——行动者”互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岸关系进程是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形式在内的行动者与两岸关系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两岸关系进程中的主体与客体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寄希望于行动者的主观努力去认识并改变客观环境和结构,也寄希望于在客体作用下行动者认知、利益、倾向的改变,这是一种"行动者—结构"的相互建构,或者说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过程。通过对互构过程中的相关变量的引导与改变,将有助于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谢欣然[5](2018)在《城市空间演变与文化记忆的互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空间的演变是一种历史书写的结果,亦是人类生命自我持存动态发展的成果。这个空间成为人类借以组织感觉世界经验和意识形态秩序的场所,其中必然凝聚着人类生命、生活时空的记忆指向。文化记忆作为城市的无意识而现身,它从心理学范畴中脱离出来,蕴藉着一种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化生产方式。本文试图以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风貌为阐述背景,以文化记忆的表现形式及建构实践为依托,重点梳理城市空间演变与文化记忆之间的互构关系。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共同塑造着我们所识知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类型,同时也涵括对面向时代的生存体验和生存困境的解答和表述,它们确立并呈现了城市演进过程中的自身形态及历史经验,构成了城市话语建构的崭新视角。(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孟泉[6](2018)在《从中心论到互构论:构建基于核心概念的劳动关系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劳动关系基础理论研究一直以来未能突破对西方经典理论的梳理与反思,抑或将其他学科理论与劳动关系的经典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鲜有从破立思维角度入手,对现有的理论重新进行反思且提出更加适应劳动关系变化规律的理论。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经典理论的再思考重新挖掘经典理论中所谓"中心论"的价值,并基于此,从回归劳动关系核心概念的视角建构以互构论为基础的劳动关系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框架的建构更加适用于分析我国较为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问题与现象。同时,本文也为我国在劳动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发展的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8年05期)
方劲[7](2018)在《合作博弈:乡村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基于社会互构论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社会互构论的理论视野,运用交叉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乡村贫困治理场域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乡村贫困治理的地方性实践中,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并非整体性的静态固化格局,而是因不同的互动情境呈现出多元性的动态实践特征和持续演化过程,表现为一种制度化程度低、策略性行动强的"合作博弈"的实体关系。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寻求贫困治理合作的可能性,贫困治理的目标一致程度和行动主体的利益契合程度是影响二者博弈最终走向的关键变量。借助于这种互动模式,社会组织在当前行政治理体系异常强大、社会主体性发育水平尚处低位的时代背景下,嵌入到乡村发展场域中,不仅发挥了贫困治理的实际功能,还获得了组织自身的发展空间。不过,由于转型期国家的主导地位,合作博弈的过程本质上还是以呼应政府部门偏好为核心特征,从而强化贫困治理中工具主义导向的事本逻辑,而更长远的社会价值的追求依然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姚会彦[8](2017)在《“互构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构性"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引入互构性研究视角来解读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有效性。二者具有明确的互构性内容,它们思想同源、运行同构、发展共生、功能互变。为进一步推进二者互构关系,需要建构一种良性发展的框架,要做到强化指导、机制整合、多元共治和场域创新。(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蒋欣桐[9](2017)在《地区与国家互构视角下的东盟和新加坡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是东盟成立的50周年。东盟是亚洲范围内发展最为成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世界事务中越来越作为一个主体发挥作用。在东盟成员国中,新加坡是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其角色在地区以及世界范围内均引人瞩目。众所周知,新加坡的地区发展战略十分成功。而从地区与国家互构的视角下,可以更加清晰的考察到东盟与新加坡对彼此的意义以及相互建构的成效。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能量开始释放出来,地区一体化顺势发展,诞生了东盟、非盟等重要地区一体化组织。地区在实践中和理论中的重要性均得到凸显。对地区本身及其作为一个研究层次的强调,首先是因为国家是被先天嵌入它的邻里关系和地区体系内的。其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治理的需求,地区成为国家和全球层面的中介桥梁和过渡层次。最后,地区一体化浪潮下,一些地区已经日益发展成为国际体系中具有一定行为能力的政治主体。地区与国家之间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从地区的角度出发,首先,地区平台赋予了国家的地位与权力。其次,地区利益改变了国家的认同与政策。再次,地区组织塑造了国家的观念和行为。国家塑造地区的能动性更不言而喻。国家的权力及其相对变化不仅会在地区层面产生辐射作用,地区内国家的政策及其调整和变化也会在地区范围产生溢出效应和塑造规制。新加坡由于其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先天禀赋的不足以及与邻国的历史恩怨和种族宗教矛盾而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在东盟和新加坡的互动关系中,东盟的成立以及新加坡的加入为新加坡提供了地区生存合法性,大大缓解了其生存压力。东盟所遵循照顾的成员平等、协商一致的“东盟方式”赋予新加坡与地区内大国同等的话语权。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也为港口城市新加坡提供了稳定繁荣的经济发展腹地。新加坡凭借本身的国内建设和外交作为,在国父李光耀及其精英团队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创造出发展的奇迹,在国家形象、生活水平、政府效率、环境建设、国民素质等各方面的表现均十分优异,在亚洲及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与其国土规模不相称的影响力。在东盟的建设过程中,新加坡发挥着低调而有力推动的作用,将自身的国家利益与地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东盟的发展献计献策。它在东南亚地区危机中,展现小国大外交的风度,帮助促成地区和解,改变起初的游离状态,深深融入进地区一体化之中。在东盟的经济合作中,新加坡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动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共同向经济一体化迈进。在东盟处理与外界关系中,新加坡将自身平衡外交的经验和理念上升为东盟整体的安全战略,帮助东盟在亚太地区发挥了“小马拉大车”的作用。2015年,东盟共同体宣告成立,成为东盟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东盟的发展将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同年,在地区及世界范围内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逝世,新加坡也由此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东盟和新加坡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否能克服其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扬积极因素,继续朝着“双赢”的方向继续前进,考验着东盟的凝聚力,也考验着新加坡的政治智慧。双方的互动令人充满期待。(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7-05-01)
朱浩阳[10](2017)在《互构与悬浮:资本下乡中的村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转型关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这其中资本下乡作为一个重要的转型路径,近些年来不断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中国小农式的“琐碎化”经营模式在市场化的背景下也面临着效率低以及抗风险能力差等先天不足,需要引进城市的工商业资本注入农业领域,通过规模化的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发展的改革初衷。而在这一过程中,下乡资本也被嵌入到村庄社会的场域之中,由此下乡资本与村庄社会的关系研究自然成为资本下乡中的核心议题。本文以人文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在基于“国家-社会”的经典分析框架基础上,尝试融入资本因素,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试图呈现苏北B村在资本下乡过程中所经历的嬗变。研究发现,作为个案中下乡资本典型代表的和顺农业,通过达致与地方主要领导的关系通路,并以此项目推进的方式,获取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补贴,但其运营也历经村庄社会的反构。而在资本权力化、村干部角色功利化、资本的逐利性以及村民的理性排斥的共同作用下,资本下乡也发生了职能上的异化,并呈现出“悬浮化”的基本样态,从而在根本上违背了国家推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互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话语和实践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研究内容。话语和实践的互构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对象,亦可作为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关于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差异,观点不一,视角众多。话语实践的互构循环进一步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对比分析也为构建发展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提供了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姜汪维,张懿.互构—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关系论的核心意涵[J].理论月刊.2019
[2].李奇前.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差异对比论析——以话语实践互构循环为视角[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9
[3].王欣.论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互构关系[J].观察.2018
[4].王鹤亭.试析两岸关系中的“结构——行动者”互构[J].惠州学院学报.2018
[5].谢欣然.城市空间演变与文化记忆的互构关系[J].人文杂志.2018
[6].孟泉.从中心论到互构论:构建基于核心概念的劳动关系分析框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
[7].方劲.合作博弈:乡村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基于社会互构论的阐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姚会彦.“互构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
[9].蒋欣桐.地区与国家互构视角下的东盟和新加坡关系探析[D].辽宁大学.2017
[10].朱浩阳.互构与悬浮:资本下乡中的村资关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