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大学1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1)。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相关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3-0003-02
自尊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是指自己的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评价的判断”[1]应付,又称应对或因应,是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与人的身心健康紧密相关,是个体对现实环境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2]。应对方式是指典型的习惯性的解决问题方式的倾向,也可以被认为是应对一系列广泛的应激源过程中人们通常使用的策略(或方法)[3]。
应付方式的人格功能理论认为,任何个体在应付困境时都有其人格所决定的特征性风格同一个体的应付方式具有跨情境的相对稳定性。已有研究显示了人格特征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关系。既然人格特征与应付关系相关,那么自尊作为比较稳定的人格维度,它与应对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大一与大四学生分别是刚入校与即将离校的学生,他们的自尊与应对方式较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大学分别选取大一和大四本科生各80名,共160名,收回有效问卷149份,有效率为93%。其中大一74人,占49.7%,大四75人,占50.3%;男生74人,占49.7%,女生75人,占50.3%;来自城市70人,占47.0%,来自农村79人,占53.0%;独生子女56人,占37.6%,非独生子女93人,占62.4%。年龄范围为17-23岁,平均年龄21岁。
1.2研究工具
1.2.1自尊量表(SES):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4]。共10道题目,要求被试在“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四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该量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许秀峰所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5],共62个条目,问卷包括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与解决问题的六个维度。
1.3施测过程
进行现场施测,测试统一指导语,并让被试明确研究目的,答案方法及回答的匿名性与保密性,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
1.4统计方法
将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相关分析、t检验。
2结果
2.1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表1自尊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Person相关分析(r)
注:*p<0.05,**p<0.01,显著性(双侧)
由表1可见,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
2.2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应对方式的比较
采用极端分组法,先根据被试的测验总分从高到低降序排列,分别在两端选取总人数的27%作为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然后进行t检验。
表2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应对方式的比较
注:*p<0.05,**p<0.01
由表2可见,高自尊组比低自尊组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低自尊组更多地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p<0.01)。
3讨论
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关系显示,自尊与因子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p<0.01),与因子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负相关,也达到极显著(p<0.01)。这与熊承清,何朝峰,候艳丽的研究相一致[6]。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应对方式的比较显示,高自尊组比低自尊组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低自尊组更多的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这个结果与黄希庭等对中学生被试进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7]。深晓红等人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也发现,当遇到挫折产生心理应激时,自律严谨的人,积极好胜的人,以及认为成功决定与自己能力和努力的人,都更常致力于问题解决[8]。已有研究认为自尊可以作为东西方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来讨论[9-11]。高自尊者对自己有一系列的正面评价,认为自己表现比较出色,有能力,有信心克服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即使自己没有能力应付当前的问题,因其正向的,好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悦纳感,因而不会不好意思向别人寻求帮助。而低自尊的人相对而言自我评价较低,他们更关注于保护自己不要在公众中丢脸和受窘,对自我保护的需要胜过被别人看重的需要。基于以上原因,高自尊者会更多地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HB11JY060。
作者简介:刘瑞芳(196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联合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和教育学(河北唐山,063009)。
杨美荣,苑杰,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9)。
栗秋月,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09届本科生(河北唐山,063009)。
参考文献:
[1]蔡溢,徐明智,李恒芬,等.大学生自尊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392-393
[2]李士保,席波,付茂笋,等.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398-399
[3]薛朝霞,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护理研究,2005,19(8):1511-151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09-111
[5]李彦章,刘金凤.野战部队军人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和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5,9(4):72-74
[6]熊承清,何朝峰,候艳丽.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9-11
[7]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
[8]沈晓红,黄丽,祝一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9
[9]PyszezynskiT,GreenbergJ,SolomonS.Whydopeopleneedself-esteem?Atheoreticalandempiricalreview.PsychologicalBulletin,2004(3):435-468
[10]RominW.Tafarodi&WillianB.Swann,Jr.self-likingandself-competenceasdimensionofglobalself-seteem:initidvalidationofmeasure.JournalofpersonalityAssesment,2005
[11]KernisMH.Towardaconceptualizationofoptimalself-esteem.PsychologicalInquiry,2003,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