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锡论文_王姮,胡红美,郭远明,应忠真,李子孟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晶体,结构,活性,塑化剂,金属,热稳定性,复合物。

有机锡论文文献综述

王姮,胡红美,郭远明,应忠真,李子孟[1](2019)在《水产品中有机锡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发展迅速,有机锡的产量也随之不断提高。海洋生物对有机锡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因此在较低浓度下就能引起部分海洋生物累积性中毒或生殖逆向性变化,对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品都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水产品中有机锡类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前处理中的萃取方法与净化方法、检测方法 2个方面,进而增加对有机锡类化合物的了解,为今后快速、简便、有效的检测水产品中的有机锡类化合物含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路峰[2](2019)在《GCMS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有机锡类农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叁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来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有机锡类农药含量,操作步骤是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反萃取后,用戊基溴化镁衍生,再用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最后用叁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检测。本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重复性好,且检测灵敏度高。(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20期)

林毅韵,何霜,李姗,李俞洁,罗晓茵[3](2019)在《HPLC-ICP-MS法测定化妆品中8种有机锡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建立了水剂和乳液类化妆品中8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样品中分析物使用乙腈分散萃取,C4色谱柱分离,用配备加氧装置的ICP-MS检测。在最优化条件下,8种有机锡化合物在5.0~2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1;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2 mg/kg和0.3~0.6 mg/kg;叁水平添加回收试验的方法回收率在82.4%~9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1%。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精密度,可满足化妆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需要。(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9年04期)

肖箫,李纪委,胡敏,孙振元,李彩霞[4](2019)在《一种叁苯基有机锡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抗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苯基氢氧化锡为底物,酰亚胺酸(HL)为配体,制备新型配合物(Ph3Sn)(L)·C12H6O3(配合物1),并用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用噻唑蓝(MTT)法测试该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38 50(17)nm,b=1.202 30(14)nm,c=1.441 0(3)nm,α=90.000(0)°,β=101.217(2)°,γ=90.000(0)°,V=3.804 1(9)nm3,Z=4,Dc=1.509g/cm3;配合物1为单体结构,中心金属Sn原子通过与配体羧基中O原子的配位,形成配位数为4的扭曲四面体几何配位构型,在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配合物上的配体与游离萘酐分子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配合物1对癌细胞MCF-7和Hepg2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蒋伍玖,谭宇星,邝代治,张复兴,刘梦琴[5](2019)在《微波辅助自组装合成有机锡配合物及其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波"一锅法"合成了4个有机锡配合物(C1~C4),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VisUV)、~1H NMR、~(13)C NMR、~(119)Sn NMR、高分辨率质谱(HRMS)、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C1~C4均为中心对称的平面Sn_2O_2四元环结构.通过MTT法,测试了配合物C1~C4对癌细胞NCI-H460、HepG2、MCF7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C1对3种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其他配合物及卡铂,有望成为金属有机抗癌药物候选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黏度、分子对接实验,证实了配合物C1与DNA的相互作用是插入结合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林奕超[6](2019)在《羟基香豆素及其有机锡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豆素是一类含苯并α-吡喃酮结构的芳香氧杂环化合物,在香料、光学、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结构多样且拥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将二者结合起来合成系列香豆素有机锡化合物渴望实现多组分性能的协同作用,获得性能优良的光学和药物材料。本论文选择羟基香豆素与有机锡氯化锡或氧化物反应,将氟原子、香豆素、席夫碱等功能基团结合到有机锡分子中,合成了49种结构新颖的功能性有机锡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13)C和~(19)F)、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确证了其结构,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紫外和荧光)及抗癌活性。利用间苯二酚与酰基乙酸乙酯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反应,得到了4种7-羟基-4-烃基香豆素(烃基R=CH_3,CF_3,C_6H_5,C_6HF_4),随后分别与叁烃基氢氧化锡R?_3SnOH、双(叁烃基锡)氧化物(R?_3Sn)_2O(R?=n-C_4H_9,C_6H_5,c-C_6H_(11),C_6H_5C(CH_3)_2CH_2)和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合成并表征了20种新的7-羟基香豆素烃基锡衍生物。晶体结构显示叁烃基锡化合物的锡原子是五配位的,具有畸变叁角双锥构型,其中叁个烃基位于叁角平面,酚氧原子和相邻另一分子中香豆素环内酯的羰基氧原子占据轴向位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配体和锡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分别在~335nm和~430nm,但生成的锡配合物的吸收强度比配体显着增大,可用作蓝色荧光材料。测定了部分配体及锡化合物对A549和HeLa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的抗癌活性很弱(IC_(50)>100μM),而其锡化合物具有强的抗癌活性(IC_(50)~0.4μM),比临床上应用的顺铂高。在乙醇镁作用下,自制的2,3,4,5-四氟苯甲酰乙酸乙酯与酰氯发生酰基化反应,随后烯醇对氟原子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种2-烃基-3-乙氧羰基-6,7,8-叁氟色酮,色酮在氨水中水解生成3-酰基-4-羟基-6,7,8-叁氟香豆素。将3-乙酰基-4-羟基-6,7,8-叁氟香豆素直接和有机锡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反应得到了5种相应的有机锡衍生物。3-乙酰基-4-羟基-6,7,8-叁氟香豆素和酰肼RCONHNH_2(R=CH_3,C_6H_5,2-C_4H_3S,4-Py,4-ClC_6H_4,4-OHC_6H_4)反应得到了6种相应的酰腙席夫碱,再与二烃基氯化锡R?_2SnCl_2(R?=CH_3,C_2H_5,n-C_4H_9,C_6H_5)反应,最终得到24种新的含氟香豆素酰腙席夫碱有机锡化合物。结构表征证实酰腙通过羰基的烯醇式以叁齿ONO配体和锡原子结合形成了一个五元螯合环和一个六元螯合环。晶体结构显示乙酰腙二甲基锡化合物为含有Sn_2O_2四元环结构单元的桥联二聚体,4-吡啶甲酰腙二丁基锡化合物通过吡啶氮原子的分子间配位形成了的一维zigzag链,4-氯苯甲酰腙二苯基锡化合物利用香豆素内酯环的羰基氧的分子间配位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酰腙席夫碱配体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在330nm,锡化合物的波长发生了红移,其最大吸收波长在~380nm,且吸收强度明显增大。配体和锡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在~530nm,配合物的发射强度显着增大,可用作黄绿色荧光材料。测定了部分配体和锡化合物对A549和HeLa癌细胞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的抗癌活性很弱(IC_(50)(29)100μM),而锡化合物具有强的抗癌活性(IC_(50)~1.5μM)。本工作探索了通过分子内烯醇亲核取代F原子合成色酮和4-羟基香豆素化合物的方法,合成表征了系列色酮、羟基香豆素及相应的有机锡衍生物,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和抗癌活性,丰富了色酮、香豆素及有机锡化学的内容,为进一步开发其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李康[7](2019)在《有机锡铈钛复合物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T)的增强作用,采用预混和密炼加工技术,制备了含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NT复合稳定剂的聚氯乙烯薄膜,并使用刚果红试验、烘箱静态老化法、非等温热失重(TG-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红外(TG-FTIR)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技术,分别对含(A)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NT(0.5:0.5:1.0:5.0:1.0(偶联剂)份)、(B)有机锡/铈金属皂/双季戊四醇((0.5:0.5:1.0份)、(C)有机锡/铈金属皂(0.5:0.5份)、(D)有机锡(1.0份)和(H)空白样(无稳定剂)不同复合稳定剂作用下的PVC薄膜进行了表征和热稳定性试验,分别提出了含(A)和(B)PVC薄膜可能的热降解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采用刚果红在195℃下试验表明,不同PVC样品的初始变蓝时间由大到小分别为(A)49min、(D)32min、(B)30min、(C)24min和(H)6min。可见纳米二氧化钛(NT)对有机锡、铈金属皂和双季戊四醇及PVC复合体系具有显着的增强稳定作用;烘箱静态老化试验显示,在195℃下PVC薄膜的加热变黑循序分别为(A)200min、(B)150min、(D)130min、(C)100min和(H)20min;若将样品失重1%时的温度T_(1%)(℃)作为评定PVC薄膜热稳定性的标准之一,则失重1%时的温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233.8℃)、(B)(226.6℃)、(D)(210.8℃)、(C)(202.0℃)和(H)(175.7℃)。可见含复合稳定剂(A)、(B)、(D)和(C)的PVC样品的耐热性均显着优于空白样(H)。(2)通过TG-DTG,表明:不同的PVC共混物的热降解的阶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0℃-375℃,第二阶段为375℃-550℃,第一阶段样品失重量(分解量)大于第二阶段的失重量(分解量)。通过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对PVC热降解过程中的热降解产物以及挥发物分析,可知不同混合稳定作用下的PVC共混物的热降解产物基本上相同,主要释放的气体是H_2O、CO_2、芳烃(苯)、烃(CH_4)、HCl、酯以及氯代烃。由TG-FTIR的3D谱图,可知不同的PVC共混物热降解产生的CO_2的相对吸收峰强度随着稳定剂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3)运用Friedman(FR)法,Kissinger-Akabira-Sunose(KAS)法,Flynn-Wall-Ozaw(FWO)法和Kissinger法,采用等转化率法分别对含(A)和(B)的PVC薄膜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计算,获得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热降解的表观活化能E,含(A)和(B)的PVC薄膜分别为131.3、239.9kJ mol~(-1)及120.7、221.8 kJ mol~(-1);可见添加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A)PVC薄膜较(B)PVC薄膜热降解的表观活化能显着增大,导致样品热稳定性增强;(4)采用Master-plot主图法分别推导了含(A)和(B)PVC薄膜在第一阶段热降解的最概然动力学机理,推断(A)存在F1机理模型,(B)存在R2机理模型。图[29]表[31]参[96](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1)

薛梦瑶[8](2019)在《有机锡及硬脂酸钙、镁和锌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硫醇甲基锡(DX-181)分别与硬脂酸钙(CaSt_2)、硬脂酸镁(MgSt_2)和硬脂酸锌(ZnSt_2)及双季戊四醇(Di-PE)进行复配,通过静态老化实验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分析(TG-DTG-DSC)考察了有机锡及金属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影响;对改性后稳定性较好的PVC样品进行了热降解动力学计算,并借助广义动力学探究了其热降解反应可能的机理模型;进一步利用热重-红外联用仪(TG-FTIR)、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复合稳定剂对PVC热降解过程和动态热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0.5份CaSt_2或MgSt_2均可取代0.5份DX-181,且与1.0份DX-181效果相当;0.5份ZnSt_2或Di-PE不能取代0.5份DX-181;而适量Di-PE与DX-181和CaSt_2(或MgSt_2或ZnSt_2)叁元复合使用时,能显着增强PVC的热稳定性;复合稳定剂DX-181、CaSt_2(或MgSt_2或ZnSt_2)和Di-PE添加比例为0.5:0.5:1.0时的PVC热降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复配CaSt_2、MgSt_2和ZnSt_2的第一阶段活化能分别为129.6kJ/mol、112.6kJ/mol和127.5kJ/mol,第二阶段活化能分别为257.4kJ/mol、271.0kJ/mol和261.7kJ/mol,表明有机锡与金属皂和多元醇以一定比例复配时,CaSt_2和ZnSt_2有较优的第一阶段稳定性,而MgSt_2具有较好的第二阶段稳定性;且分解率为0.5-0.7时,这叁种配方下的PVC热降解机理均基本符合F3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有机锡及金属皂复合热稳定剂(DX-181:CaSt_2/MgSt_2/ZnSt_2:Di-PE=0.5:0.5:1.0)均对减少PVC热解过程中芳烃和酯类析出及延缓HCl气体大量脱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叁者也存在一定差异,ZnSt_2降低了CO_2的生成量,CaSt_2则对第二阶段CO_2的大量析出起到了有效抑制作用,而MgSt_2既减弱了CO_2的释放,又提高了HCl的脱出温度;老化过程中由于气相产物析出,样品表面会出现尺寸和数量不等的微孔,且稳定剂对PVC热稳定性影响的关键在于抑制HCl等气体析出;改性后PVC体系各组分相容性良好,DX-181和MgSt_2具有降低PVC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及增加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的作用,复配Di-PE后,叁者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则能提高PVC制品的T_g,并使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有所下降。图[38]表[22]参[81](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1)

周佳,丁友超,董绍伟,钱凯[9](2019)在《纺织染整助剂中有机锡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测定染整助剂中有机锡测定的方法。样品经过萃取以后,加入四乙基硼化钠进行衍生化,进入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1mg/kg;在0.1~20mg/kg范围内线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80.9%~102.4%。(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10期)

赵鹏钧[10](2019)在《环保型聚丙烯新品首季销量增一成多》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的PPH-MN60产品供不应求。”近日,说起聚丙烯专用料PPH-MN60,洛阳石化聚合部聚丙烯区域副主管刘晓亮脸上露出笑容。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聚丙烯高端产品开发力度,大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技术+服务”成为该公司赢得客户的利器。据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5-07)

有机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使用叁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来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有机锡类农药含量,操作步骤是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反萃取后,用戊基溴化镁衍生,再用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最后用叁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检测。本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重复性好,且检测灵敏度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锡论文参考文献

[1].王姮,胡红美,郭远明,应忠真,李子孟.水产品中有机锡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路峰.GCMS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有机锡类农药[J].江西农业.2019

[3].林毅韵,何霜,李姗,李俞洁,罗晓茵.HPLC-ICP-MS法测定化妆品中8种有机锡化合物[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9

[4].肖箫,李纪委,胡敏,孙振元,李彩霞.一种叁苯基有机锡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抗癌活性[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5].蒋伍玖,谭宇星,邝代治,张复兴,刘梦琴.微波辅助自组装合成有机锡配合物及其生物活性[J].中国科学:化学.2019

[6].林奕超.羟基香豆素及其有机锡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D].曲阜师范大学.2019

[7].李康.有机锡铈钛复合物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9

[8].薛梦瑶.有机锡及硬脂酸钙、镁和锌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9

[9].周佳,丁友超,董绍伟,钱凯.纺织染整助剂中有机锡的测定[J].中国标准化.2019

[10].赵鹏钧.环保型聚丙烯新品首季销量增一成多[N].中国石化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混合池立体结构示意图有机锡的催化机理Fig.5-4Catal...复合材料叁维支架中的细胞光学形貌照...涂覆镀锡薄钢板在功能饮料中噪声电阻...化合物6的单品结构图涂覆镀锡薄钢板功能饮料中腐蚀前后的...

标签:;  ;  ;  ;  ;  ;  ;  

有机锡论文_王姮,胡红美,郭远明,应忠真,李子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