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诠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周易,论语,海德格尔,方法,巴赫,康德,易经。
诠释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璋[1](2019)在《学习解读《易经》的方法 诠释蹇卦和解卦——知道危急关头“退为进”的哲理和如何主动解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序卦传》曰:"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易》之叁十九蹇卦象为下艮上坎,山上面有水也。山洪暴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只有深刻理解在危急关头退是为了进的哲理,才会险中显智,果断地选择遇险而止。《易》之四十解卦为蹇卦的综卦,卦象为下坎上震,雷雨兴起也。险以动,动而免乎险,如同雷雨兴起而百果草木喜得甘露,突破艰难茁壮成长。启示我们,要想转变蹇局,必须仁至义尽,化恶为善,积极主动地化解(本文来源于《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2019年22期)
林志鹏[2](2019)在《读《论语》“子罕言”、“子绝四”二章 兼谈经典诠释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子罕言"及"子絶四"章虽寥寥数语,但解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梳理历来异説,希望能揭示出经典诠释的多种途径及其盲点。笔者将"子罕言"章的解释的焦点从"与"字转移至"言"(直言),认为孔子所罕言者包括"利、命、仁":对于"子絶四"章,文中举出其它典籍及郭店竹书引用的异文綫索,説明在早期传本中孔子所絶者未必为四,此章或可理解为两个紧缩复句,即"无意(则)无固,无我(则)无必(读为蔽)"。(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朱靖靖,隋欣[3](2019)在《幼儿钢琴教学中J·S巴赫作品的教学方法和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了巴洛克音乐艺术的至高成就。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以及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创作。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我们一生学习钢琴都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将对巴赫的音乐创作以及作品风格在教给幼儿学习时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诠释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更多层次地了解巴哈以及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卢兴[4](2019)在《论牟宗叁朱子研究的诠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牟宗叁在对宋明儒学尤其是朱子哲学的诠释过程中,体现了自身所特有的诠释方法,具体表现为学案体的写作方式、"依义不依语"的诠释原则、个性化的诠释语汇。以上诠释方法对其所阐发的"叁系说"和"别子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也为经典文本诠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然而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牟宗叁在对朱子文本进行诠释的过程中存在着循环论证与过度诠释的问题,其结论带有十分强烈的先入之见,在某些关键之处表现出误读与臆断。(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9年05期)
齐昊,关兴丽[5](2019)在《探析崔清田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崔清田(1936—)是中国当代着名的逻辑学家、逻辑史家,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崔清田在中国逻辑史研究领域吸收、反思前贤研究成果,同时又有诸多创新,学术成就卓着,成果丰富。"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是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据西释中"比附研究方法,提出"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比较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的提出和运用,对于中国逻辑深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叁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肖生[6](2019)在《由看图诠释到创编现代文:高效记忆古诗文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多,导致学生很难高效记忆古诗文。教学中,笔者以古诗文插图为工具,激发学生通过插图进行想象来创编现代文。学生利用古诗文插图可以感受古诗文的意境,在其诵读、理解、记忆古诗文的(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期刊2019年17期)
余睿[7](2019)在《解构与过度诠释——试论海德格尔的阐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研究德国观念论,尤其是从研究康德的学者们那里,常常能够听到有人指责海德格尔过度诠释(暴力阐释)康德的作品。类似的指责也出现于哲学史研究的"同行"们在看待他对尼采、荷尔德林等人的思想的阐释之时。本文试图根据海德格尔在其着作《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中对自己所采用的诠释方法的讨论以及他在《存在与时间》等作品中对于"解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徐楠[8](2019)在《论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基本类型与诠释特征——兼谈文学史研究中本意诠释的方法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意索隐系本意诠释之一种,以通过重建文本历史语境等手段破解"文外意"为目的。阮籍《咏怀》本意索隐可分四种类型,索隐者分别考察其所认定的比兴、廋语、典故及全篇整体情境之真实所指。他们往往认为文外意具有实在性、唯一性,并以有关作者、文本、外围史料的排他式预设为起点展开论证。其结论不无参考价值,但亦独断地排斥《咏怀》本意诠释之其他可能。阮籍《咏怀》本意索隐诠释特征的形成,与以意逆志、经学比兴观等传统理念之影响密不可分,亦与诠释者表达特定价值理想之目的相关。经辨析可知,本意诠释仍是文学诠释的重要视角,诠释者应针对文本及其历史语境的实际特征设计诠释方案,尽可能合理地覆盖对象的意义空间,不能任由未经省思的主观理想支配一切,并以此为前提,尊重其他诠释视角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焦桂美[9](2019)在《陈岳《春秋折衷论》的诠释动机、方法及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岳的《春秋折衷论》具有宗经、尊《左》之倾向。他采取因旧史文、判别《叁传》,精研义例、依例裁决,稽旨考情、直寻经义,弃传出新、兼下己意等方法考核《叁传》异同,既与啖赵学派的会通精神与质疑态度一脉相承,又表现出更为宏通的尊经而不废传的治学理念,在新旧学风交替之际具有纠偏补弊、承前启后之作用。陈岳藉对《叁传》的评判,反复申述了大一统、正王道,绌夷狄、尊王者,重礼法、别尊卑,惜民力、重民本等政治思想,体现了他力求以《春秋》救世的历史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是在继承啖赵学派基础上的新发展。(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新春[10](2019)在《汉易的《周易》诠释视域与方法——以《周易集解》所集升卦诠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行本《周易》古经展示了符号与文字相互对显的基本架构,《易传》打通阴阳、性命与万象,本着象数、义理内在一体的理路解读《易》,开显出强力引领后世走向的《周易》诠释视域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汉易易家意识到象数的关键地位,确立起以消息之象和消息下生化着的万象为基本内容的象数的视域,与从此视域出发的《周易》诠释方法,这在《周易集解》所集诸家对升卦经传的诠释中就有典型体现。借此,他们构建起独到的生存论语境,指明遵循消息之道达观天人,措置人事,守望作为此道基本表现形式的叁才之道,具体构划下至个体生命安立、上至平天下和天人的礼乐人文方略规范,并最终促成有序和谐、良性互动、安宁祥和的人文天下理想境地。(本文来源于《周易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诠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语》"子罕言"及"子絶四"章虽寥寥数语,但解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梳理历来异説,希望能揭示出经典诠释的多种途径及其盲点。笔者将"子罕言"章的解释的焦点从"与"字转移至"言"(直言),认为孔子所罕言者包括"利、命、仁":对于"子絶四"章,文中举出其它典籍及郭店竹书引用的异文綫索,説明在早期传本中孔子所絶者未必为四,此章或可理解为两个紧缩复句,即"无意(则)无固,无我(则)无必(读为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诠释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璋.学习解读《易经》的方法诠释蹇卦和解卦——知道危急关头“退为进”的哲理和如何主动解决问题[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9
[2].林志鹏.读《论语》“子罕言”、“子绝四”二章兼谈经典诠释的方法[J].中国文化.2019
[3].朱靖靖,隋欣.幼儿钢琴教学中J·S巴赫作品的教学方法和诠释[J].艺术研究.2019
[4].卢兴.论牟宗叁朱子研究的诠释方法[J].现代哲学.2019
[5].齐昊,关兴丽.探析崔清田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C].2019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叁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2019
[6].肖生.由看图诠释到创编现代文:高效记忆古诗文的方法[J].辽宁教育.2019
[7].余睿.解构与过度诠释——试论海德格尔的阐释方法[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9
[8].徐楠.论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基本类型与诠释特征——兼谈文学史研究中本意诠释的方法与意义[J].文艺研究.2019
[9].焦桂美.陈岳《春秋折衷论》的诠释动机、方法及思想[J].历史文献研究.2019
[10].王新春.汉易的《周易》诠释视域与方法——以《周易集解》所集升卦诠释为例[J].周易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