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田治疗——从历史回到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周舟[1](2021)在《情境互动理论视角下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以某精神病院为例》文中认为康复问题是研究精神病人的中心议题,从“病人”的身份出发去探讨精神病人的行为状态,是学界长期以来的方向,“人”的身份受到忽视。特别对于住院精神病人而言,他们的内心究竟怎样,往往鲜有人知。由此,本文试图转换研究视角,抛开传统治疗客体视角而从生命主体视角出发考察精神病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住院精神病人的主体世界,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以此丰富国家政策和主流社会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和想象,揭示将精神治疗、护理等干预手段真正落到实处、行之有效的新的思路。本研究以情境互动论为理论基础,围绕时间、空间、身体、习性四个方面,描绘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能动性,并梳理能动性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最后,运用文化的概念对之作出分析和解释,将微观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阐释思想文化对精神病人生活的影响,从而补充有关精神病人研究的理论形态。本研究发现:第一,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封闭性、纪律性、同质性、流动性四个特征。第二,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主要分为治疗、休闲、亲友会客、节日与仪式四大类,他们的互动具有极高的情境性,不同情境中精神病人的互动表现不同,情境秩序决定了互动方式。第三,住院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在神智清晰认知恢复的情况下,他们会根据对周遭环境变化的思考做出符合情理的决定,在此,能动性不是个体的心理品质,而是个体与环境、文化对话理解的动态过程。第四,文化对于住院精神病人的主体能动性具有相当的指引性作用。通过对“中庸”和“逆袭”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因子下精神病人主体能动性的不同呈现。基于以上讨论,本文认为,在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精神卫生服务应回归精神生活本身,重视病人思想灵魂,打破非正常人偏见,建设良好文化氛围,帮助其发挥主体能动性,进而重拾人生信念和价值。
陆春华,徐韩,陆光华,方贻儒,王祖承,李虹,陈俊[2](2010)在《2009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处方时点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科学各种手段,利用一切可能取得的条件和时机,尽最大的可能纠正患者病态的精神活动,使他们在生活、职业、人际交往等社会技能方面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适应社会环境和集体生活、树立生
唐平[3](2005)在《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 ——从物理主义看异常心理》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异常心理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时代对于异常心理的判断不同,它除了有生物和物理学的标准以外,还有社会文化、道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的标准。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看,不仅存在着个人的异常心理,还存在着集体异常心理和时代异常心理。然而,少数天才艺术家和某些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的部分怪异行为没有被看作“异常”,而是被看作“超常”,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科学发现为人类社会做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超常心理的出现是因为大脑功能的某些部分被激活或被替代的结果。集体异常心理是指: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里,一个集体如某些小团体、国家、民族等为了某种特殊的物质利益或其他目的所采取的不符合整个社会历史环境的集体行为模式。个体异常心理是指:异常心理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身体(尤其是大脑)的损伤和功能异常所表现出来的与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不相符合的行为模式,其主要表现是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和无法摆脱的内心痛苦。 关于异常心理的研究,心灵哲学的发展一直就隐含着物理主义的思想路线。物理主义的明确形成源于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并发展成机械物理主义。维也纳学派在20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物理主义统一科学的主张,他们在心身问题上以行为主义的方式把人们的心理活动还原为相应的生理运动、物理运动。为后来的还原的和非还原的物理主义思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物理主义离心身问题的彻底理解和说明还有相当的距离,现代物理主义除了依赖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外,还必须走“环境与行为”和“人本与功能”相整合的道路,这样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用整合的物理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考察异常心理现象,如神经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关于异常心理的哲学见解和理论。 在行为主义看来,首先,任何异常心理都是异常刺激反复强化从而形成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结果,同时异常心理反应也是形成异常心理的原因;其次,异常心理的唯一外在表现是异常行为,心理过程只是异常行
朱丽萍,卢卫红,易正辉,龙彬,朱玉华,费明[4](2002)在《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助治疗作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对 1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分成森田组和对照组 ,治疗 8周 ,分别以生活质量量表 (QOL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 (IPROS)、阴性症状量表 (SANS)等评定疗效。 结果 :森田组治疗前、治疗后QOLS、IPROS、SANS自身比较有显着差异 ;各种量表的减分率两组有显着差异。 结论 :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能改善阴性症状 ,并能提高康复水平及生活质量
仇剑崟,王祖承,张海音,方贻儒[5](2000)在《森田治疗——从历史回到现实》文中提出 心理治疗发展至今天,已经涌现出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方法,森田治疗(Morita therapy)即是其中的一种。 森田治疗由日本的森田正马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其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和规范。今天,该治疗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确立了相应的地位。在过去的十年中,森田治疗之所以在国内
二、森田治疗——从历史回到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田治疗——从历史回到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情境互动理论视角下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以某精神病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学术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住院精神病人 |
(二)日常生活 |
(三)能动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住院精神病人的研究 |
(一)住院精神病人现状的研究 |
(二)干预的研究 |
二、日常生活研究 |
(一)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
三、现有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视角 |
(二)分析框架 |
二、研究参与者与资料收集方法 |
(一)研究参与者 |
(二)资料收集方法 |
三、研究实施 |
四、资料分析方法 |
五、研究检核与伦理 |
第四章 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秩序 |
一、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
(一)物理环境 |
(二)人文环境 |
二、集体时间与个人时间 |
(一)集体时间 |
(二)个人时间 |
三、本章小结:秩序的特征 |
第五章 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情境与互动 |
一、治疗情境:紧密的共同卷入的焦点式互动 |
二、休闲情境:松散的适当卷入的非焦点式互动 |
三、亲友会客情境:松散的自主卷入的焦点式互动 |
四、节日与仪式情境:松散的共同卷入的焦点式互动 |
五、本章小结:情境中的身体与互动 |
第六章 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能动性 |
一、个案分析:阿柯的生活史 |
(一)原生性格的使动 |
(二)再生的“自我” |
(三)阿柯个案的反思:主体能动性的产生与表现 |
二、文化与能动性 |
(一)“中庸”的意义 |
(二)“逆袭”的精神 |
(三)文化与能动性的整合性解释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 |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能动性 |
二、研究反思与讨论 |
(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
(二)对社会工作及精神卫生服务的建议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观察提纲 |
访谈提纲 |
(2)2009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处方时点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病区住院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各病区康复治疗处方现况比较 |
2.3 各病种康复治疗处方现况比较 |
3 讨论 |
(3)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 ——从物理主义看异常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异常心理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异常心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线索 |
一、古希腊异常心理哲学思想的物理主义资源 |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异常心理哲学思想的反物理主义倾向 |
三、欧洲近代社会异常心理哲学思想的物理主义起源 |
第二节 异常心理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
一、古希腊文明社会中不符合规范的人 |
二、中世纪黑暗时期被残害的人 |
三、欧洲近代被救济和可以治疗的病人 |
第三节 天才艺术家、创造力与异常心理 |
一、异常与正常的划界标准是多种的 |
二、异常与超常现象的物质基础在大脑 |
第二章 异常心理病因、病机的理解与描述 |
第一节 物理主义的现状与整合 |
一、物理主义的起源与演变 |
二、当代物理主义的不足与整合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理解和解释 |
一、异常心理的病理机制模式 |
二、异常心理的分类问题 |
第三节 异常心理的相对性与复杂性问题 |
一、不同文化传统与异常心理的质 |
二、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与异常心理的类 |
第三章 异常心理的心身问题 |
第一节 物理主义与心身问题 |
一、对二元论的批判 |
二、异常心理心身问题相互作用的说明 |
第二节 物理主义对异常心理同一性问题的追求 |
一、行为主义眼中的异常心理 |
二、异常心理的功能主义说明 |
三、整合后物理主义眼中的异常心理 |
第四章 异常心理“意识学”: 意向性与感觉性质(qualia) |
第一节 异常感觉经验(性质)问题 |
一、现代心灵哲学家关于意识与感觉性质的主要理论观点 |
二、异常心理的感受性质问题的说明 |
第二节 异常心理的意向性分析 |
一、现代心灵哲学主要的意向性理论观点 |
二、意向性理论对异常心理的分析 |
第五章 异常心理的治疗实践 |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哲学思考 |
一、心理咨询的特点及其可能性问题 |
二、心理咨询与哲学思考的结合 |
三、物理主义的治疗模式 |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 |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4)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森田组治疗前后各量表比较 |
2.2 森田组和对照组量表减分率比较 |
3 讨论 |
四、森田治疗——从历史回到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情境互动理论视角下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以某精神病院为例[D]. 周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2009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处方时点调查[J]. 陆春华,徐韩,陆光华,方贻儒,王祖承,李虹,陈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08)
- [3]异常心理的哲学研究 ——从物理主义看异常心理[D]. 唐平. 武汉大学, 2005(05)
- [4]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朱丽萍,卢卫红,易正辉,龙彬,朱玉华,费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05)
- [5]森田治疗——从历史回到现实[J]. 仇剑崟,王祖承,张海音,方贻儒. 上海精神医学,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