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讼解决机制论文_杨修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诉讼解决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制,纠纷,医疗纠纷,金融,税收,医疗保险,社会学。

非诉讼解决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修国[1](2019)在《学校教育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诉讼机制在解决学校教育纠纷中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通过调解、申诉、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能有效解决学校教育纠纷,非诉讼方式还需和诉讼方式相互结合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在克服固有痼弊中日臻健全和完善。(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09期)

李慧俊,张涛[2](2019)在《消费类金融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消费类金融纠纷数量的不断上升,如何通过建立系统、多元的消费类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构筑一个立体的、诉讼和非诉讼并存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消费类金融纠纷具有自己的显着特征:一是涉及主体广泛,易激发群体性事件,金融机构若处理不当,则会对自身产生较大的声誉风险;二是专业性突出,对裁判者要求较高,裁判者不仅需要具备法律知识和审判技巧,而且还要熟悉这个行业领域的惯例和交易习惯;叁是总量较大,但个案争议金额相对较小。特别是和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信用卡的刷卡还款,委托理财以及保险业(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期刊2019年03期)

陈霞[3](2019)在《强化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作用——以法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争议是兼有法律特征和社会特征的社会现象,从法社会学视角分析劳动争议就是劳动者阶层与企业主阶层围绕着资本利润的占有和分配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冲突关系。运用法社会学理论对劳动争议及其解决机制进行探析,单凭诉讼解决机制处理劳动争议存在弊端,必须强化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9年02期)

李君,赵强,李辉[4](2018)在《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医院医患办近7年处理的222件医疗纠纷案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后发现,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可能会激化医患矛盾;而通过医调委调解医疗纠纷,则具有成本和效率的优势。据此结论:以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解决医疗纠纷,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医学与法学》期刊2018年04期)

杨杰[5](2018)在《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全面的发展,医学做为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医学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利益的冲突也变得复杂化、参与的社会主体也趋于多元化。医疗纠纷不断的尖锐化,需要高效合理的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据中华医学会医疗管理协会的数据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的统计表明,我国几乎每一家医疗机构年平均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约27次。甘肃省所有的医疗机构也饱受医患纠纷的诉累,在担任我省几家知名医院的法律顾问期间,处理了大量的医疗诉讼纠纷。究其原因,是什么导致医患矛盾不断恶化,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证实,我认为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里医疗纠纷解决通常的解决途径都是诉讼。但是,诉讼有时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纠纷,还可能激化矛盾。如果能够通过“第叁方”的介入,基于其角色和身份的中立,使纠纷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新的思路,创新出新的解决办法。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建立,特别是人民调解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介入,对医疗纠纷的解决不失为一条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的途径。如何能够建立和谐有序的医患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医疗管理以及法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在理论分析上遵循从经典案例分析到理论研究的思路,首先列举了医患纠纷中典型案例,分析总结,然后进行理论阐述。最后,结合现在最先进的理论ADR模式以及医疗责任险再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阐述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险结合适用解决医疗纠纷的实践经验及总结。(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邓永刚[6](2017)在《试析我国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健全、科学性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针对金融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起着显着作用。然而,非诉讼解决机制与以往诉讼解决机制相比,在解决金融消费类纠纷中存在更多的优点。下文,将对国内金融消费纠纷采取非诉讼解决机制所面临的困境加以试析,便于对金融服务相关督查机构的建立、对金融仲裁制度加以强化从众多方面进行有力健全、整改。(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7年36期)

李妍妍[7](2017)在《税收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税收法定原则的明确,纳税人意识逐渐增强,税收争议呈现多发趋势,如何有效、便捷地解决各种税收争议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模式下的税收争议解决机制包括税收复议和税收诉讼等制度,这些制度都在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是否同样能够进行创新和完善,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税收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税收争议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税收争议解决机制的概念及相关理念,并描述了当前我国税收争议解决现状,主要包括传统模式下的税收复议和税收诉讼,着重分析了这两种基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接着对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作了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理论实质及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的私法化趋势,强调引入税收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再者结合现实基础、比较法视角和域外经验借鉴叁个角度剖析了税收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在我国的可行性,从我国的大调解背景以及非诉讼解决机制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比传统模式诉讼解决机制和民商事争议的仲裁制度,借鉴域外税务法院、税务警察、税务仲裁等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完善传统模式下的税收争议解决机制,引入税务仲裁制度,并整合各类资源,将纳税人权利平等保护作为解纷中心,构建完备的多元化税收争议解纷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比传统诉讼解决机制,提出了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概念,从税务仲裁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两个角度探析税收争议的可仲裁性及其可仲裁的范围,并对税务仲裁的具体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包括仲裁机构的设定、仲裁员的选任以及仲裁协议的达成,倡导在税收争议的解纷过程中广泛采用和解、调解、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构建完备的税收争议多元解纷体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1-01)

彭丽娟[8](2016)在《论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生态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利益冲突引发的环境纠纷复杂多样,这要求重视环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面临"生态化"问题,即应该将生态规律和生态利益的复杂性充分纳入纠纷解决的考量之中。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内在地要求体现"法的治理"、"利益主体商谈"、"相关主体参与"等法治精神。环境纠纷本身的复杂性、环境纠纷司法解决困难重重、环境纠纷行政性措施"失灵"、现有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方式自身不成熟等是当前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生态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应该着重引导公众生态法治观念革新、建立健全相关立法体系、加强对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构的引导和监督、建立环境污染损害的监测与鉴定或评价系统、完善多种类型非诉讼解决方式等。(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张立[9](2016)在《关于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与诉讼解决的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纠纷现在呈现多发的态势,但是目前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却比较单一,要让医患关系变得和谐,改变医疗纠纷的现状,就要以法律为最规范的指导,以非诉讼解决办法为主要方式,以法律诉讼为最终的解决途径的多种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6年16期)

侯佳敏[10](2016)在《试论我国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对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较于传统的诉讼机制,对于金融消费纠纷的解决更有优势。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金融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ADR)的发展现状及现实困境,在借鉴域外ADR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从设立金融服务督查机构、强化金融仲裁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22期)

非诉讼解决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消费类金融纠纷数量的不断上升,如何通过建立系统、多元的消费类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构筑一个立体的、诉讼和非诉讼并存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消费类金融纠纷具有自己的显着特征:一是涉及主体广泛,易激发群体性事件,金融机构若处理不当,则会对自身产生较大的声誉风险;二是专业性突出,对裁判者要求较高,裁判者不仅需要具备法律知识和审判技巧,而且还要熟悉这个行业领域的惯例和交易习惯;叁是总量较大,但个案争议金额相对较小。特别是和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信用卡的刷卡还款,委托理财以及保险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诉讼解决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杨修国.学校教育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

[2].李慧俊,张涛.消费类金融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J].中国银行业.2019

[3].陈霞.强化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作用——以法社会学为研究视角[J].北方经贸.2019

[4].李君,赵强,李辉.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J].医学与法学.2018

[5].杨杰.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探讨[D].兰州大学.2018

[6].邓永刚.试析我国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J].法制博览.2017

[7].李妍妍.税收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8].彭丽娟.论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生态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张立.关于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与诉讼解决的机制探讨[J].海南医学.2016

[10].侯佳敏.试论我国金融消费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J].法制博览.2016

论文知识图

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面积公里-2010年全国地方法院和地方专利行...我国商事仲裁数量、法院一审合同案件数...

标签:;  ;  ;  ;  ;  ;  ;  

非诉讼解决机制论文_杨修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