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1830)

【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肠道肿瘤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T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90.00%,定性准确率为95.83%,且在明显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概率上,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道肿瘤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096-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inthediagnosisofintestinaltumors.Methods80patientswithintestinaltumorswereincludedinthestudy,and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wasperformed.ResultsTheaccuracyrateofCTdiagnosiswas90%,andthequalitativeaccuracyratewas95.83%,andtheprobabilityoftumorbloodsupply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benigntumor(P<0.05).Conclusion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hasahighclinicalvalueinthediagnosisofintestinaltumors.

【Keywords】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Diagnosisofintestinalneoplasms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方式不断更新,现在广泛应用的螺旋CT,具有操作简便、诊断正确率较高的优点,因此被用于各种临床病症的诊断[1]。有些患者在做平扫CT时,未发现明显的病症特征,因此需要注射造影剂对可疑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是一种改良的CT诊断方式,通过薄层扫描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获得清晰的病灶组织增强图像,检出正确率和灵敏度较高。肠道肿瘤发生于患者的大肠、小肠,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可充分显示出肿瘤供血血管,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能够帮助患者早日确定病情,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预后生存质量。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肠道肿瘤患者80例纳入研究,患者经手术病理学切片检查确诊。患者基本资料为: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63.15±8.42)岁。肿瘤性质:恶性72例,良性8例;肿瘤类型:腺癌51例,淋巴瘤9例,间质瘤8例,腺瘤7例,混合性腺癌5例;病变区域:直肠21例,乙状结肠17例,直肠乙状结肠13例,升结肠8例,回盲部6例,降结肠5例,回肠4例,空肠和十二指肠各3例。

1.2方法

1.2.1肠道准备工作根据患者有无肠道梗阻症状采用不同的清肠方案:①无肠梗阻症状患者,检查前两天只能进食流质食物,并且在CT检查前一天进行肠道准备工作,将2盒复方聚乙二醇兑入1000~2000ml的温开水中,口服,服药后及时排便,直至无土体排泄物排出;②不全性肠梗阻症状患者,采用缓泻剂诱导灌肠,比如说液体石蜡油,肠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后,将1盒复方聚乙二醇兑入1000ml的温开水中,口服,及时排便;③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肠穿孔患者,可不采取肠道清洁措施。

1.2.2CT扫描检查时间确定后,在进行检查前的一个小时分段口服造影剂,选用由250ml的20&甘露醇与750ml的生理盐水混合而成的等渗造影剂,共1000ml,以300ml/min的速度口服,使受检患者全段小肠逐渐充盈饱满。此次试验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足部先进,从膈顶扫描至耻骨,扫描方式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扫描、薄层扫描以及靶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5mm,管电压设置为120至140KV,电流设置为220至350mA。基础扫描工作完成后,经肘静脉注入75至100ml的350mgI/ml的碘海醇注射液,每秒注射3.0至3.5ml的造影剂,行动态三期扫描,利用专业软件SmartPrep监控腹主动脉,掌握腹腔干水平CT值的变化情况,如若触发阈值(即100Hu),延迟5秒后开始扫描,如若需要,可以间隔35秒左右再次性静脉期扫描,三四分钟后行再延迟扫描。

1.2.3图像后处理将记录下来的原始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横断面影像采用2.5毫米层厚、0.5毫米间隔减薄,传输至GEAW工作站,进行容积重建(VR)或者是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肿瘤增强后的影响,以及肿瘤供血血管。

1.3诊断标准

扫描影像经处理后,由两位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医师根据所得资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具体的判断标准如下:①肿瘤定位。确定肿瘤供血动脉,血管增粗,且在肿瘤内部呈放射状分支,即为肿瘤的供血血管。一般情况下,右半结肠及小肠上的肿瘤供血动脉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左半结肠及直肠上的肿瘤供血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及髂内外动脉分支;②肿瘤定性。根据病变区域的肠壁形态、肠周浸润、淋巴结情况,对比增强扫描前后病灶组织的密度变化,判断肿瘤性质。一般情况下,肿瘤供血动脉增粗,且其直径达到正常血管的1至2倍,病灶区域血管增生,粗细不均,呈迂曲状,分布紊乱,分支不规则,肿瘤内部的血管变形,血管僵直、狭窄,血管边缘不整齐、弧形移位,且肿瘤供血动脉移位,肿瘤有向周边组织器官移位或浸润的趋势,即可判定为恶性肿瘤;而肿瘤内部血管排列整齐、轮廓清晰,未发生狭窄化、僵直的,即为良性肿瘤[2]。

记录80例患者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结果,待手术结束后进行验证,计算其检出率与诊断灵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检查结果

此次试验,80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72例,良性肿瘤8例。CT诊断结果显示:①恶性肿瘤69例,其中65例显示出肿瘤供血血管;②良性肿瘤11例,仅2例显示出肿瘤供血血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有2例直肠癌患者和1例回盲部腺癌患者未显示出明显的肿瘤供血血管,而在良性肿瘤病变中,直肠腺瘤、直肠乙状结肠腺瘤患者均未显示出明显的肿瘤血管。

2.2诊断正确率

在此次CT诊断中,定位正确72例,定位准确率为90.00%,其中恶性肿瘤定位正确65例,定位准确率为94.20%;定性正确69例,定性准确率为95.83%。

2.3诊断价值

在恶性肿瘤中,明显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概率为94.20%(65/69),而良性肿瘤显示的概率则为18.18%(2/1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工作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都较为不健康,且极不规律,导致肠胃道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尤其是肠道肿瘤病变。[3]。在肠道肿瘤中,小肠肿瘤的恶性概率大于良性,良性肿瘤一般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见类型有有腺瘤、脂肪瘤和平滑肌瘤,而恶性肿瘤多为腺癌、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比如说常发于十二指肠的腺瘤。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表现为肠梗阻、腹部肿块、程度不等的腹痛以及肠道出血,而且一般是为恶性肿瘤病变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小肠肿瘤缺乏无特异性体征及临床症状,其早期诊断只能依赖于纤维小肠镜、小肠?X射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CT检查等方式。

随着癌变组织的发展与扩散,其手术治疗效果愈差,因此能否及早进行准确有效地诊断对于治疗肠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在肠道肿瘤的诊断中,采集肿瘤组织进行切片病理检测准确率极高,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诊断方式,但是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可能或损伤人体正常组织,一般在早期诊断时不会采用该方式。相较而言,CT诊断操作简便,分辨效果好,不会损伤人体,能够通过图像直观地观察到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与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进行CT诊断时,采用横断位成像,构造出肿瘤组织的冠状、矢状面的图像,形成三维立体影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灶组织,判断出癌变组织转移扩散情况以及细胞浸润情况,根据病灶形状和扩散方向确定肿瘤的性质[4]。

在进行肠道肿瘤的诊断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病症进行初步的判断,再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辅助自己进行病症的诊断[5]。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像学检查方式在不断的优化,就比如说此次试验所用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与传统的血管造影检查手段相比,MSCTA操作简便、成本低,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经过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获取不同的两种影像:①VR能够显示出病灶区域血管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三维影像,有利于病灶组织血管的观察;②MIP灰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X线衰减值,确保信息的完整性,显示出组织间的细微差异[6]。二者结合,能够充分显示出肿瘤病变区域的组织与血管关系,对于提高肠道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意义。

在肠道病变中,肿瘤定位难度较大,尤其是有些肿瘤病变程度较高的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此次试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检出灵敏度高达100%,定位准确率为90.00%,恶性肿瘤定位准确率为94.20%,定性准确率为95.83%。而且在明显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概率上,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说明图像中肿瘤供血血管是否明显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诊断依据。综上所述:MSCTA能够直观显示出肠道肿瘤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供血血管,为其定位、定性诊断提供有效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春,姚倩东,郑敏文.多层螺旋CT在肠道Crohn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华西医学,2013,01:71-75.

[2]隋言宾,公佩友,刘奉立.口服法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03:447-450.

[3]包宏伟,姚伟武.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02:184-187.

[4]陈立芳,王龙胜,郑穗生,陈贵林,许玲,杜北珏.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成人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学,2013,06:786-789.

[5]包宏伟,姚伟武,李长富,王国光,胡明秀,王敏杰,周智红,胡道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下腹部来源不明肿瘤[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04:361-365.

[6]王镇,王德阳,邢曜耀.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05:1188-1189.

标签:;  ;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