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生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系统,稻田,可持续发展,绿肥,寒冷,地区。
水稻生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梁琴,周泽弘,漆燕,蒋进,韩文斌[1](2019)在《绿肥在川东北丘陵区水稻生产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北丘陵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冬闲稻田分布广、利用率低,利用稻田空闲季节种植绿肥不仅是增肥、增产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也具有明显效果。本文以南充市水稻生产为例,调研了稻田绿肥种植模式在川东北丘陵区水稻生产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结合多年定位试验结果,初步探明了绿肥对川东北丘陵区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稻田土壤的改良作用;突出分析了稻田绿肥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突出区域特色,融合自然资源,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健全推广机制等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川东北丘陵区稻田绿肥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路壹,黄璜,郑华斌,姚林,贺慧[2](2015)在《水稻生产系统固碳能力与碳足迹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湖南省典型水稻生产系统的固碳能力与碳足迹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系统固碳能力分别为3 901.7、5 375.2、4 852.3 kg C/hm2,3个水稻生产系统每生产1 kg的经济产量相当于固定0.61、0.67、0.65 kg C。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系统的生产资料碳足迹分别为0.172、0.133、0.139 kg CO2equi./kg。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系统的生产资料碳足迹以化肥最大,其次是电力和柴油的碳足迹。(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李勇志,刘峰,吴胜军,孙涛[3](2014)在《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川南地区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产系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2010年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态系统能值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产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平均为7.42,其中荣县7.07,富顺10.32,沿滩8.39,说明自贡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高,整个农业系统的压力较大.研究认为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配方施肥,减少农药的使用等措施,提高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张连萍,赵忠良,闫景凤,宋炜[4](2013)在《智能化水稻芽种生产系统在其他农作物芽种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智能化水稻芽种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设备构成、工作原理及生产系统的功能特点等,分析了该系统在其他农作物芽种生产上的应用,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3年17期)
赵忠良,王春华,闫景凤,张连萍,李含锋[5](2012)在《电磁感应热水器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感应加热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加热技术备受世界瞩目,而电磁感应热水器以其安全、经济、环保和实用等特点,在各领域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其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传递能量,避免了带电体与水的直接接触。电磁感应热水器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中的应用可使系统更安全、实用和耐用,提高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程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转费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2年12期)
赵忠良,金鲲鹏,闫景凤,张连萍,李含锋[6](2011)在《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空气源热泵可从大气中吸取丰富的低位能量,使用安装方便,运转费用较低,因此得以广泛推广应用。但是,普通空气源热泵的应用范围受到气候条件的约束,随着大气温度的降低,普通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逐渐减少,不能满足用户对制热量的需求。当室外气温很低时,随着压缩机压缩比的不断增加,其COP急剧下降,排气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导致压缩机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损坏。由于喷气增焓技术和高效过冷却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低温型空气源热泵得以在-15~-25℃的环境温度下应用,也使得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成为现实。(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1年09期)
杨凡,王景旭,周未[7](2010)在《水稻生产系统脆弱性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脆弱性的系统定义对水稻生产系统脆弱性的概念进行了归纳定义,进而剖析了水稻生产系统脆弱性的成因。结果表明:水稻生产系统自身的弱点、外在表现形式、政府的投入及农业信用是形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张卫星,朱德峰[8](2007)在《欧洲水稻生产系统及其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欧洲水稻生产现状、稻米市场及现有水稻生产系统与种植方式,欧洲水稻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低温影响、水分缺乏、肥水利用率低、病虫杂草为害、倒伏、稻米品质低劣、生产成本高以及水稻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等,并讨论了欧洲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07年02期)
王怀豫,丁士军,陈传波[9](2004)在《世界主要水稻生产系统分类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生态系统的划分是水稻生产和科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世界各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种植习惯、社会经济条件和水稻生产状况都有很大差异,不同研究机构或团体对于水稻生态系统的划分也各不相同。一、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四大水稻生态系统1.灌溉水稻生态系统(ir(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04年01期)
应继锋,李建[10](1988)在《一种连续的水稻生产系统——水稻园》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力图通过改变种植制度来强化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设计出一种可提高粮食生产并改善农村就业状况的颇有前途的生产系统,这种强化土地和劳动力利用的生产系统就是水稻园(Rice garden)。其有较周密的种植和收割计划,能全年连续生产,高度集约。由于水稻种植田块被分成几个园子般大小的小块,故称之为水稻园。(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1988年08期)
水稻生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湖南省典型水稻生产系统的固碳能力与碳足迹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系统固碳能力分别为3 901.7、5 375.2、4 852.3 kg C/hm2,3个水稻生产系统每生产1 kg的经济产量相当于固定0.61、0.67、0.65 kg C。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系统的生产资料碳足迹分别为0.172、0.133、0.139 kg CO2equi./kg。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系统的生产资料碳足迹以化肥最大,其次是电力和柴油的碳足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生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梁琴,周泽弘,漆燕,蒋进,韩文斌.绿肥在川东北丘陵区水稻生产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及对策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9
[2].路壹,黄璜,郑华斌,姚林,贺慧.水稻生产系统固碳能力与碳足迹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作物研究.2015
[3].李勇志,刘峰,吴胜军,孙涛.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川南地区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产系统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张连萍,赵忠良,闫景凤,宋炜.智能化水稻芽种生产系统在其他农作物芽种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
[5].赵忠良,王春华,闫景凤,张连萍,李含锋.电磁感应热水器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
[6].赵忠良,金鲲鹏,闫景凤,张连萍,李含锋.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水稻芽种生产系统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1
[7].杨凡,王景旭,周未.水稻生产系统脆弱性原因分析及对策选择[J].天津农业科学.2010
[8].张卫星,朱德峰.欧洲水稻生产系统及其发展策略[J].中国稻米.2007
[9].王怀豫,丁士军,陈传波.世界主要水稻生产系统分类及特征[J].世界农业.2004
[10].应继锋,李建.一种连续的水稻生产系统——水稻园[J].世界农业.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