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源扩散论文_王佩玮,杨道源,吴潇萌,张少君,吴烨

导读:本文包含了线源扩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机动车,模型,公路,轨迹,垂直线,静力。

线源扩散论文文献综述

王佩玮,杨道源,吴潇萌,张少君,吴烨[1](2018)在《基于AERMOD线源模式的城市路网一次PM_(2.5)排放扩散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动车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PM_(2.5))易在城市交通密集区域和高峰时段扩散积累,形成高浓度的排放热点区域,对人体健康影响显着.本研究基于本地化机动车路网排放清单,应用AERMOD扩散模型对北京市六环内区域进行线源扩散模拟,探讨城市路网一次PM_(2.5)扩散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排放特征、气象条件和临时控制措施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典型工作日的排放水平下,冬季工作日的机动车源一次PM_(2.5)模拟浓度日均值为2.94μg·m-3,夏季工作日为1.95μg·m-3.两季24 h浓度变化均呈夜间浓度高于日间的特点,但两季峰值在气象条件和排放强度的双重作用下又有所区别.冬季早晚高峰峰值浓度分别为日均浓度的2.3和1.7倍,而夏季早晚高峰由于扩散条件相对较好并未明显形成一次PM_(2.5)峰值.研究还以APEC峰会为例,评估峰会期间临时交通管控措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相似的季节气象条件下,APEC峰会期间机动车源一次PM_(2.5)模拟浓度日均值较峰会前削减50.1%,凌晨5:00达到小时最大削减率66.6%.冬夏季工作日机动车源一次PM_(2.5)扩散浓度的空间分布呈偏态分布,65%的浓度集中在30%的网格面积上.以冬季工作日为例,高浓度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各环路快速路、易拥堵主干道及省道、国道和高速路上,以上道路应成为排放控制的重点对象.(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杨正涛,牟天瑜,武周虎[2](2016)在《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与线源扩散浓度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了角域映射系数β为奇数时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下角形域中污染物二维扩散的浓度分布理论公式.结合偶数角域映射系数时的浓度分布公式,分析得出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下角形域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呈现以角域映射系数β=4的倍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与岸边线源扩散浓度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面污染源条件下,污染物分布范围较广,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在岸边线源条件下,污染物分布范围较小,在近岸区域容易集聚,近岸区污染较为严重.(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田苗[3](2007)在《公路机动车排气线源扩散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计算公路机动车排气形成的污染物浓度在公路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公路环境空气污染模拟预测及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要计算或预测机动车排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需建立符合公路环境和机动车车流排放特点的扩散模式。本文以大气平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近地面层风速和大气湍流随高度显着变化的特征,建立公路机动车排气线源扩散模式。对模式中的参数进行修正,验证其精度和有效性。研究了模式中各参数的敏感性,确定了影响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特点和规律。然后引入两个工程实例,讨论了道路结构对线源下风向浓度分布的影响,并为模式在工程环境影响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最后针对我国公路机动车排气污染特点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适合公路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扩散特点的多点源排放污染物平流扩散方程,在一般垂直边界和水平边界假设条件下求得了平流扩散方程的解析解,得到了无限长线源和有限长线源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2)研究和讨论了公路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扩散模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发现,本模式考虑了近地面、低风速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浓度的模拟,且与其他常用模式相比精度更高。(3)模式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除机动车排放外,影响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象条件及公路工程和路上活动相关参数等。通过对敏感参数的分析发现:大气稳定度和路基高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路两侧附近;线源长度的影响主要在距公路一侧较远处,但应考虑较短线源的端点效应;环境风速、车速、交通量以及排放因子对路边附近浓度分布影响显着,但当污染物扩散到一定范围后,影响将很小。(4)通过两个公路扩散的实例应用,验证了本模式在定量计算及预测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方面的快速有效性,以及对公路环境空气质量研究方面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为模式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指导。(5)分析了不同道路结构对公路机动车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公路隧道使污染物以排放源为中心沿下风向向周围扩散,高浓度范围明显分布在下风向轴线两侧的较广区域;高路基对污染物的扩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高路基一侧附近迅速形成最高浓度轴线后,沿x方向两侧对应等浓度分布。(6)根据污染物分布影响因素分析和浓度分布模拟,提出了实用有效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措施,为公路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7-06-01)

刘永红,余志,田丰,蔡铭[4](2006)在《一种线源扩散模型的建立及算法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线源扩散的特点,在高斯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城市开阔路、高架桥上层路的机动车尾气扩散模型,用C++语言实现了模型算法。该模型可用在风向与线源成任意角度(包含平行风)时线源在大气中的扩散计算上。模式的计算结果与城市空气质量模拟软件(ADMS)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6年10期)

王文,于雷,裴文文,杨方[5](2004)在《基于高斯线源模式的主要尾气扩散模型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动车排放污染扩散模式可分为高斯模式、经验模式、数值模拟模式和箱式模式。而目前世界各国环保部门推荐应用于污染浓度预测的模式大多属于高斯扩散模式。主要介绍了基于高斯模式的几个主要扩散模型 ,并比较了它们的优劣 ,指出开发新模型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交通环保》期刊2004年05期)

余兴,戴进[6](2002)在《陕西关中增雨播云线源输送扩散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叁维时变烟团轨迹模式 ,通过对陕西关中飞机增雨作业实例的数值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 :模拟的播云线源输送扩散特征与输送扩散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相吻合 ,并且再现了非垂直 (与风向 )多条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的输送扩散特点 ;浓度等值线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不规则 ,比均匀定常点源更为复杂 ,整体不满足高斯浓度分布 ,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均匀定常模式已不适用。另外 ,模式能够精确地模拟出播云线间的精细结构。播云线源水平输送距离 1 h平均为 65 km,扩散速率 1 h平均为 0 .82 m/s(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余兴,戴进,郭建侠[7](2002)在《层状云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输送扩散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模式常采用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使得输送扩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物理过程被忽略。烟团轨迹模式能够处理源参数和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 ,适用于各种尺度和各类源的输送扩散模拟。因此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拟层状云播云线源输送扩散的叁维时变烟团轨迹模式 ,并考虑了地形、垂直风切变作用 ,播云参数的时空变化和线源的湿清除效应。增雨作业实例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模拟的播云线源输送扩散特征与输送扩散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相吻合 ,并且再现了非垂直 (与风向上 )多条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的输送扩散特点。浓度等值线水平、垂直分布均不规则 ,比均匀定常点源更为复杂 ,整体不满足高斯浓度分布 ,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均匀定常模式已不适用。另外 ,模式能够精确地模拟出播云线间的精细结构(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02年03期)

谷德军,刘乙敏,江奕光[8](2000)在《对流边界层中公路线源扩散的Monte-Carlo法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了一个Monte-Carlo大气扩散模式且引入了一种检验随机数质量的填充二维点格的方法。通过与水槽试验资料对比,说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用该模式模拟公路线源的大气扩散,结果表明,高架路和一般公路的污染在地面浓度上差异较大,而在垂直方向上差异较小。高架路引起的地面浓度值和扩散范围都较一般公路的大。垂直方向上尤其是20米以上二者基本没有差异,浓度较大值都在50~100米以下。结合箱模式的思想,导出了一个适用于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估计的实用公式。(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余兴,樊鹏,王晓玲,戴进,李兆元[9](1998)在《层状云中非垂直多条撒播线源催化剂扩散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建立了一个模拟层状云中催化剂扩散的叁维时变烟团轨迹模式。该模式能够模拟层状云中多条(与风向)非垂直撒播线源的催化剂扩散特征。在模式中,详细考虑了地形、垂直风切变对催化剂扩散的影响以及催化剂播散参数的时空变化和催化剂的湿清除效应以更接近于实际过程。其次建立了一个细网格叁维非静力中-β尺度动力学预报模式,用于模拟大气流场和湍流场,以其作为烟团轨迹模式的背景场。最后根据1996年3月31日08时实测常规气象资料和14时飞机实际播撒参数,对陕西省关中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催化剂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的大气层结和扩散参数做了敏感性试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在非均匀、非定常及非垂直直线源情况下,层状云中催化剂扩散的浓度等值线空间分布较复杂,不满足高斯分布。(2)催化剂的扩散与湍流扩散系数、风场分布相对应,水平扩散范围大于垂直扩散范围。(3)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催化剂扩散和多条线源的合并,扩散系数越大,扩散范围越大,线源间合并越早,撒播的线源间距可以大些。(4)陡峭地形对低层风场和湍流场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朱发庆,吕斌,贺彬,赵碧云[10](1996)在《线源扩散的快速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计算风向与线源成任意角时任意长地面线源大气扩散的简化模式。通过与数值积分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模式的最大相对误差在风向与线源平行时最大,但不超过18%。随风向与线源夹角的增大,相对误差迅速减小,当夹角大于5°时,已小于2%。为城镇公路网大气扩散的快速、准确模拟提供了新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1996年05期)

线源扩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推导了角域映射系数β为奇数时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下角形域中污染物二维扩散的浓度分布理论公式.结合偶数角域映射系数时的浓度分布公式,分析得出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下角形域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呈现以角域映射系数β=4的倍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与岸边线源扩散浓度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面污染源条件下,污染物分布范围较广,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在岸边线源条件下,污染物分布范围较小,在近岸区域容易集聚,近岸区污染较为严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源扩散论文参考文献

[1].王佩玮,杨道源,吴潇萌,张少君,吴烨.基于AERMOD线源模式的城市路网一次PM_(2.5)排放扩散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2].杨正涛,牟天瑜,武周虎.倾斜岸水面污染源与线源扩散浓度的理论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

[3].田苗.公路机动车排气线源扩散模式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

[4].刘永红,余志,田丰,蔡铭.一种线源扩散模型的建立及算法实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

[5].王文,于雷,裴文文,杨方.基于高斯线源模式的主要尾气扩散模型综述[J].交通环保.2004

[6].余兴,戴进.陕西关中增雨播云线源输送扩散数值模拟[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7].余兴,戴进,郭建侠.层状云播云线源非均匀、非定常输送扩散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02

[8].谷德军,刘乙敏,江奕光.对流边界层中公路线源扩散的Monte-Carlo法模拟[J].热带气象学报.2000

[9].余兴,樊鹏,王晓玲,戴进,李兆元.层状云中非垂直多条撒播线源催化剂扩散的数值模拟[J].气象学报.1998

[10].朱发庆,吕斌,贺彬,赵碧云.线源扩散的快速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1996

论文知识图

AB线源扩散宽度随时间的变化连续线源扩散的示意WR-1B型火箭弹道曲线示意图(a)横风向积分浓度分布图;(b)平均烟流高...角形域映射示意圆形瞬时源扩散示意图

标签:;  ;  ;  ;  ;  ;  ;  

线源扩散论文_王佩玮,杨道源,吴潇萌,张少君,吴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