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椎体重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腰椎,椎体,脊柱,前路,胸椎,椎管,螺钉。
椎体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薛睿,吴璐梅,宋艳丽,丁文元[1](2018)在《病灶清除椎体重建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椎体重建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为今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至2016-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接受单纯前路手术,2例接受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改善、疼痛缓解程度、术后并发症、血沉变化、体重变化、患者满意度指数(modifie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m-PSI)。影像学指标包括:C_2~C_7矢状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C_7倾斜角、C_2~C_7角度、局部后凸角度。随访期间评估内固定物位置、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17例患者均安全接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9.4±48.8)min,术中出血(268.7±51.2)ml,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5.6±4.3)个月,末次随访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未发生内固定物失败。(2)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神经功能显着改善(t=-3.714,P=0.002)、颈部疼痛明显缓解(t=15.907,P<0.001)、血沉降低(t=9.523,P<0.001)、体重增加(t=-7.933,P<0.001);C_2~C_7 SVA减小(t=-10.442,P<0.001)、C_7倾斜角增大(t=10.052,P<0.001)、C_2~C_7角度减小(t=-15.855,P<0.001)、局部后凸角减小(t=11.04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患者满意度:m-PSI 1级10例(58.8%)、m-PSI 2级5例(29.4%)、m-PSI 3级2例(11.8%)。结论对于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患者,病灶清除和椎体重建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缓解颈痛、矫正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陈恩良,李长明,许建柱,赵士杰,全仁夫[2](2017)在《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及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14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二期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行一期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二期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后凸Cobb's角和植骨融合情况,采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手术术中出血约900~1 500(1 150±83)ml,术中自体血回输;手术时间95~150(120±16)min。二期手术术中出血约300~600(430±57)ml,手术时间60~120(75±11)min。术后随访时间7~15(12.3±2.1)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X线或CT检查示脊柱生理弧度恢复良好,植骨均获骨性融合,内植物无松动、断裂及脱位情况,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s角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患者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均有1~2级的改善。结论波及叁柱的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及人工椎体重建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工椎体用于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脊柱骨折疗效良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7年20期)
曾忠友,籍剑飞,严卫锋,吴鹏,张建乔[3](2016)在《270°或360°椎管减压并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体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椎管减压方式(270°和360°)并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分别采用270°和360°椎管减压并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病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2例,B级5例,C级17例,D级12例。接受270°椎管减压组(A组)17例,360°椎管减压组(B组)1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4~48个月,平均28.5个月。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和术后输异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两组病例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在术后Cobb角矫正度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管占位的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两组病例的钛网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中除ASIA分级A级患者外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一期后路固定、椎管减压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术,270°和360°椎管减压各有优缺点,采用360°椎管减压需慎重,而270°椎管减压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脊柱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叶曙明,荆珏华,周云,张积森,许新忠[4](2016)在《骨水泥椎体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Tokuhashi预后评分系统、肿瘤侵犯的节段和范围、有无神经症状,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5例患者获得随访7~60(11.3±2.1)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均减轻,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3±2.1)分降至术后(2.5±1.5)分(P<0.05)。16例脊髓功能损害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14例分别提高1级或2级,2例术后未得到改善。随访期间未发现有骨水泥下沉、松动、椎体塌陷及成角畸形,CT显示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均匀,弥散良好,但7例(9个椎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19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结论胸腰椎转移瘤患者依据单发或多发转移、有无神经功能损害及全身状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6年09期)
方志祥,刘国强,许海波,赵建峰,俞国成[5](2016)在《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椎体重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人工椎体治疗伴有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人工椎体治疗伴有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55~72岁,平均62.9岁;其中T122例,L14例,L22例,L41例。AO分型:均为A3型;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4±29)分钟,术中出血量(746±328)ml。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5个月,平均12.3月。末次随访时后突Cobb角0°~12°,平均3.6°。VAS评分0~5分,平均3.6分,脊柱功能Frankel分级1例C级改善为D级,2例D级改善为E级,无术后神经功能加重病例。所有患者CT检查示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人工椎体治疗伴有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具有对神经干扰少、减压直接彻底、固定节段少、融合率高、矫正角度大等优点,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6年02期)
曾忠友,吴鹏,严卫锋,张建乔,宋永兴[6](2015)在《270°与360°椎管减压并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并椎体前中柱重建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1-4]),而其中对于椎管的减压方式主要有两种:270°椎管减压与360°椎管减压,为了对比两种椎管减压方式的优劣,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6月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椎管减压方式并同时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前中柱重建治疗的,且资料完整的31例严重胸腰椎骨折病例作一回顾性对比分析,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期刊2015-09-10)
王靖,滕红林,李驰,朱明宇[7](2015)在《改良侧前方入路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前路椎体重建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侧前方入路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前路椎体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胸腰段(T11-L2)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患者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21-56岁,损伤节段:T11 2例,T12 5例,L1 11例,L2 8例。神经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8例,D级5例,E级9例。纳入标准:结合载荷分享分类评分与TLICS评分,符合前路减压椎体重(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期刊2015-09-10)
洪士东,欧阳晓,刘晓钟,王景荣[8](2015)在《钛网融合器在颈椎病椎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重建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阶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重建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手术前后融合节段生理曲度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改善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重建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及维持良好,植骨融合满意,无自体取骨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5年03期)
曾忠友,吴鹏,严卫锋,宋永兴,张建乔[9](2014)在《270°与360°椎管减压并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期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并椎体前中柱重建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1-4]),而其中对于椎管的减压方式主要有两种:270°椎管减压与360°椎管减压,为了对比两种椎管减压方式的优劣,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6月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椎管减压方式并同时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前中柱重建治疗的,且资料完整的31例严重胸腰椎骨折病例作一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入选标准1、胸腰椎单椎体或单节段损伤;2、叁柱受损;3、椎管骨块占位>50%;4、载荷评分≥7分;5、(本文来源于《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0-16)
邓育红[10](2014)在《颈椎椎体转移瘤前路切除椎体重建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颈椎椎体转移瘤前路切除椎体重建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0例颈椎椎体转移瘤患者,对其进行前路切除锥体重建的围手术期时的优质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总结,对术者进行详细和优质的护理。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的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椎体转移瘤前路切除椎体重建后的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科学而又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可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7期)
椎体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二期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行一期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二期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后凸Cobb's角和植骨融合情况,采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手术术中出血约900~1 500(1 150±83)ml,术中自体血回输;手术时间95~150(120±16)min。二期手术术中出血约300~600(430±57)ml,手术时间60~120(75±11)min。术后随访时间7~15(12.3±2.1)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X线或CT检查示脊柱生理弧度恢复良好,植骨均获骨性融合,内植物无松动、断裂及脱位情况,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s角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患者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均有1~2级的改善。结论波及叁柱的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及人工椎体重建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工椎体用于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脊柱骨折疗效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体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薛睿,吴璐梅,宋艳丽,丁文元.病灶清除椎体重建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
[2].陈恩良,李长明,许建柱,赵士杰,全仁夫.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及人工椎体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不稳定型骨折14例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7
[3].曾忠友,籍剑飞,严卫锋,吴鹏,张建乔.270°或360°椎管减压并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体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J].脊柱外科杂志.2016
[4].叶曙明,荆珏华,周云,张积森,许新忠.骨水泥椎体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6
[5].方志祥,刘国强,许海波,赵建峰,俞国成.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椎体重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6
[6].曾忠友,吴鹏,严卫锋,张建乔,宋永兴.270°与360°椎管减压并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C].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2015
[7].王靖,滕红林,李驰,朱明宇.改良侧前方入路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前路椎体重建术中的应用[C].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2015
[8].洪士东,欧阳晓,刘晓钟,王景荣.钛网融合器在颈椎病椎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9].曾忠友,吴鹏,严卫锋,宋永兴,张建乔.270°与360°椎管减压并一期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C].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10].邓育红.颈椎椎体转移瘤前路切除椎体重建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