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属分类学研究述评

稻属分类学研究述评

一、稻属分类研究综论(论文文献综述)

陆璐[1](2017)在《耳稃草属(Garnotia)的系统学研究》文中提出耳稃草属Garnotia隶属于禾本科,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世界约有3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或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至太平洋诸岛。我国共6种,多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各省。关于耳稃草的系统学位置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为进一步探讨耳稃草属的系统学位置,本文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形态学方面,在扫描电镜下对耳稃草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颖稃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拍照,同时采用干式灰像法处理叶片材料,并制作固定装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硅体形态。分子系统学方面,基于核基因组ITS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Matk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及联合树,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为耳稃草属系统学位置的确定提供依据。对耳稃草属及其近缘属64属124种植物的颖稃微形态进行观察,根据脉间长细胞、气孔、脉间短细胞、乳突、刺毛、双胞微毛、大毛等结构的形态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颖片及稃片微形态,分别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种类型5种亚类型及6种类型5种亚类型,耳稃草属分别被划分到类型Ⅰ中的亚类型ⅳ及类型Ⅰ中的亚类型ⅴ,结合对微形态编码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支持将耳稃草属置于黍亚科,且与野古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近。对耳稃草属及其近缘属50属86种植物的叶片材料进行灰化处理,制作固定装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分析其植硅体形态、排列方式、所含颗粒物数目、长宽比等特征,将禾本科植硅体划分为5种类型3种亚类型,并将耳稃草属划分到类型ⅴ的亚类型ii中。植硅体形态分析与颖稃微形态分析得到的结论一致,均支持将该属划入黍亚科,且与野古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近。在分子系统学方面,基于核基因组ITS序列与叶绿体基因组Matk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法(BI)法分别对耳稃草属及其近缘属构建系统发育树及联合树。研究结果显示耳稃草属聚在黍亚科的大分支中,并与野古草属和高粱族各属亲缘关系较近,不支持将其置于早熟禾亚科、画眉草亚科及黍亚科高粱族、野古草族的处理。结合形态学分析,支持成立耳稃草族。

王燕红[2](2016)在《中国早熟禾亚科梯牧草属等五属的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梯牧草属Phleum Linnaeus,看麦娘属Alopecurus Linnaeus,菵草属Beckmannia Host,沟稃草属Aniselytron Merrill,异颖草属Anisachne Keng五属植物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不同的学者将其分别置于不同的属、族。《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和《中国植物志》将梯牧草属、看麦娘属置于剪股颖族,《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中两属均置于燕麦族的看麦娘亚族,《种子植物系统学》将两属置于虉草族,Tzvelev等将其置于梯牧草族,《Flora of China》将其划入燕麦族。菵草属曾被置于虉草族、黍族、虎尾草族、剪股颖族、早熟禾族、燕麦族等。沟稃草属曾被作为广义拂子茅属的成员,也曾被置于剪股颖族、燕麦族、早熟禾族。异颖草属在《中国植物志》以及《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则采用独立成属的处理意见,但其他学者认为其不应独立成属,分别将其置于拂子茅属、沟稃草属、剪股颖属、野青茅属等,由此可见,梯牧草属五属的系统位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基于叶表皮微形态、颖果微形态、硅酸体微形态、颖片及内外稃微形态以及ITS、trnL-F、psbA-trnH、rbcL基因片段的研究,来探讨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异颖草属五属的系统位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表皮微形态研究选取叶上下表皮共29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所研究的植物主要分为两大分支,A分支主要包括稻族、簕竹族、画眉草族、虎尾草族、芦竹族、野古草族、黍族、高粱族、柳叶箬族,对应于稻亚科、竹亚科、画眉草亚科、芦竹亚科和黍亚科,B分支主要包括早熟禾族、燕麦族、针茅族、小麦族、雀麦族、龙常草族,主要对应于早熟禾亚科。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植物与早熟禾族鸭茅属、早熟禾属、黑麦草属、粟草属、羊茅属、鼠茅属植物聚为一个小的分支,异颖草属与野青茅属、拂子茅属、剪股颖属、虉草属、棒头草属、菭草属、黄花茅属、燕麦属植物形成一小分支。叶表皮微形态证据表明,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与早熟禾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梯牧草属、看麦娘属植物系统位置应该重置,置于早熟禾族,菵草属也应该置于早熟禾族,沟稃草属应单独成属,且置于早熟禾族,异颖草属应置于野青茅属。2、颖果微形态研究依据颖果大小、形状、颜色、压扁方式、腹面形态、花柱基、果端绒毛、胚比、种脐、纹饰等综合分析,将所研究的植物划分为4个类型3个亚类型。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颖果种脐近圆形,网状纹饰,划分在类型Ⅳ,亚类型ii中,与早熟禾族早熟禾属、碱茅属植物划分在同一亚类型,说明这四属与早熟禾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应将这四属植物置于早熟禾族。此外,看麦娘属颖果纹饰为网状长方形,菵草属纹饰也为长方形网状,说明看麦娘属与菵草属可能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异颖草属颖果腹面凹,具沟,披针形至缝状种脐,条纹状纹饰,划分在在类型Ⅳ,亚类型ⅱ中,与燕麦族野青茅属、茅香属、虉草属、剪股颖属、拂子茅属、棒头草属划分在同一亚类型,说明异颖草属与燕麦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异颖草属被陈文俐置于野青茅属中,颖果微形态观察结果显示,异颖草在大小、形状、颜色、压扁方式、腹面形态、胚比、种脐、纹饰等各方面都与野青茅属植物一致,因此,颖果微形态证据支持将异颖草属置于野青茅属,并对所研究的植物编制了颖果微形态检索表。3、硅酸体形态特征研究依据硅酸体的形状、排列方式、长宽比及颗粒内含物等综合分析,将所研究的植物划分为5个类型4个亚类型,但仅根据硅酸体微形态特征,不能确定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四属的具体系统位置,异颖草属植硅体结节形,长宽比3.2左右,纵向排列,内含颗粒物4-5枚,与野青茅属植物长宽比3-5左右,内含颗粒物1-5枚相接近,结合陈文俐等的形态学研究结果,硅酸体微形态证据支持将异颖草属归并到野青茅属。4、颖、内外稃微形态特征研究通过将第一颖、第二颖及内外稃微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所研究的植物类群划分为6个类型3个亚类型。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颖片脉上硅细胞近圆形或缺失,气孔器副卫细胞平行形至低圆屋顶形,外稃脉上、脉间刺细胞常见等特征与早熟禾属、碱茅属、羊茅属、黑麦草属、鼠茅属、粟草属植物划分为同一亚类型,因此,颖及内外桴微形态特征证明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与早熟禾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应将它们置于早熟禾族。异颖草属颖片脉间栓细胞长方形或新月形,气孔器副卫细胞低圆屋顶形,内外桴脉间长细胞波状弯曲,稍微增厚,脉上硅细胞单生,结节形等特点与野青茅属植物相似,因此,颖及内外稃微形态特征支持将异颖草属置于野青茅属。5、分子系统学研究基于ITS、trnL-F、psbA-trnH、rbcL序列的单独和联合序列,分别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对梯牧草属五属及其近缘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分析表明:单基因系统树与联合基因系统树都显示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与早熟禾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应将它们置于早熟禾族,异颖草属应置于野青茅属。联合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能更好的反应各分支的亲缘关系,而且,将不同来源的序列数据合并处理能够增加简约性信息位点,减少噪音,提高系统树的准确性。6、山东新纪录种发现两种山东新归化种——芒颖大麦Hordeum jubatum Linnaeus和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Kunth)Keng ex Hitchcock。综上所述,梯牧草属、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与早熟禾族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梯牧草属、看麦娘属植物系统位置应该重置,应置于早熟禾族,菵草属也应置于早熟禾族,沟稃草属应单独成属,且置于早熟禾族,异颖草不应该独立成属,应置于野青茅属。

陈洁[3](2015)在《江苏省禾本科植物区系调查与狗尾草属叶片解剖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江苏省禾本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禾本科植物区系、植物资源、植物群落及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此次调查发现江苏省禾本科植物87属188种,竹亚科10属29种,禾亚科77属159种。其中稗属、刚竹属、鹅观草属、画眉草属、狗尾草属和马唐属为该区的优势属,这6属包含了47种,占本区种的25.00%。调查中发现江苏禾本科新分布3属4种,分别为五龙山鹅观草、多变鹅观草、丝茅和毛臭草。江苏禾本科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从属来看,热带成分、温带成分比例都相对较高,表现出了由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中国特有成分仅有2属2种,占2.47%。2、江苏省禾本科资源植物丰富,共133种,占禾本科植物总数的70.74%,共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环境保护植物、牧草植物、材用植物等六类植物资源,其中牧草植物是该区重要的植物资源。3、组成江苏省禾本科的植物群落类型主要分为4种植被类型,即竹林、灌丛、草地和草本沼泽。植物群落方面,重点介绍了毛竹林、刚竹林、淡竹林、凤尾竹灌丛、稗群落、狠尾草群落、鹅观草群落、芦苇群落、芦竹群落和菰群落等类型。4、此次调查中发现江苏禾本科植物中的主要入侵种有12属14种,这些植物均为草本,大部分分布于林下、草地及路旁,在江苏省分布较为广泛。禾本科外来入侵情况在盐城市和连云港市较为严重,为8种以上。可能由于盐城市和连云港市是港口城市,人员往来和港口运输频繁,导致入侵种的繁殖和扩散。5、为探讨狗尾草属不同种植物间叶片形态特征差异,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观察5种狗尾草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5种狗尾草属植物的叶片表皮和解剖特征有差异,其中垂周壁深浅、气孔器副卫细胞的形状和刺毛的数量等特征可以用来区分种类。6、以江苏15个不同居群的狗尾草为材料,研究不同居群狗尾草叶片解剖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狗尾草的17个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叶片中脉厚度和下表皮细胞厚度的变异程度较大。水边和盐碱地居群、荒地居群、山地居群的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泡状细胞厚度和气孔密度依次增大,但气孔体积依次减小。研究结果对狗尾草的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贾媛媛[4](2015)在《香麦娘属(Alopecurus)的系统学研究》文中认为看麦娘属(Alopecurus)隶属于禾本科,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世界约有5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寒温带,在我国分布有8种。关于看麦娘属(Alopecurus)的系统学位置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看麦娘属的系统学位置,本文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形态学方面对看麦娘属及其近缘属的叶表皮做扫描电镜观察,同时对其颖果形态进行观察。在分子方面基于核基因组ITS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psbA-trnH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系统发育的关系进行分析。文章中所用实验材料依据《Flora ofChina》和《中国植物志》对禾本科的划分。本文对禾本科看麦娘属及其近缘属23属27种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将实验中所包含的禾本科叶片分为四个大类型及两个亚类型,类型Ⅰ包括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早熟禾属、碱茅属、羊茅属、雀麦属、燕麦属、小麦属、剪股颖属、拂子茅属、野青茅属、虉草、棒头草属,对应着早熟禾亚科。其中类型Ⅰ又分为两个亚类型,亚类型1包括看麦娘属、菵草属、沟稃草属、早熟禾属、碱茅属和羊茅属;亚类型2包括燕麦属、雀麦属、小麦属、剪股颖属、野青茅属、拂子茅属、棒头草属和虉草属。类型Ⅱ包括鼠尾粟属、虎尾草属和画眉草属,对应着画眉草亚科。类型Ⅲ包括稻属和假稻属植物,与稻亚科相对应。类型Ⅳ包括野古草属、稗属、荩草属和柳叶箬属,对应着黍亚科。看麦娘属与早熟禾属、菵草属、碱茅属、羊茅属属于同一亚类型,认为看麦娘属应归于早熟禾亚科早熟禾族。本文对禾本科看麦娘属及其近缘属20属35种植物的果实形态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果实的形态特征将实验中所包含的禾本科果实分为三个大类型及五个亚类型。类型Ⅰ包括看麦娘属、早熟禾属、菵草属、雀麦属、虉草属、燕麦属、剪股颖属、小麦属、野青茅属、碱茅属和棒头草属,对应着早熟禾亚科。类型Ⅰ又分为三个亚类型:亚类型1包括看麦娘属、早熟禾属、碱茅属和菵草属;亚类型2包括雀麦属、小麦属和燕麦属;亚类型3包括虉草属、野青茅属、剪股颖属和棒头草属。类型Ⅱ包括画眉草属、鼠尾粟属、乱子草属、虎尾草属、结缕草属、野古草属和黍属,对应着画眉草亚科和黍亚科。类型Ⅱ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类型:亚类型4包括画眉草属;类型5包括鼠尾粟属、乱子草属、虎尾草属、结缕草属、野古草属和稷黍属。类型Ⅲ包括芦苇属和稻属,对应着稻亚科和芦竹亚科。看麦娘属属于类型Ⅰ中的亚类型1,与菵草属、早熟禾属植物的颖果属于同一类型,认为看麦娘属应归于早熟禾族。本文对看麦娘属及其近缘属24属34种植物在分子系统学方面进行研究,基于核基因组ITS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psbA-trnH序列,用NJ法进行系统进化树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看麦娘属、芨芨草属、针茅属、小麦属、菵草属、早熟禾属、碱茅属、虉草属、燕麦属、拂子茅、雀麦属、野青茅属和剪股颖属聚为一支,对应于早熟禾亚科。其中菵草属、看麦娘属、早熟禾属和碱茅属聚为一小支,对应于早熟禾族,而且看麦娘属和菵草属聚在一起,均得到了较高的支持率,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菵草属也属于早熟禾亚科早熟禾族。

栾霁[5](2013)在《水稻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野生稻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多态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比对典型籼稻(indica)和典型粳稻(japonica)的mtDNA,建立了16个mtDNA多态性位点,并利用这些位点对稻属AA基因组中亚洲栽培稻的5个亚群体及4个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及系统演化关系分析。旨在促进对水稻细胞质遗传多态性的认识,为探讨亚洲栽培稻的系统演化规律提供新的细胞质分子证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属AA基因组mtDNA的籼粳分化和系统演化关系15/21的indica品种是籼型,6/21是偏籼型;15个temperate japonica品种中,除1个品种是偏粳型外,其余的14个都是粳型;13个tropical japonica品种都是粳型;aus品种主要是籼型(6/14)和偏粳型(5/14),还有2个是偏籼型,1个是粳型;aromatic品种主要是偏粳型(8/13),其余的是粳型(3/13)和偏籼型(2/13);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多数偏籼(14/23),少数(8/23)偏粳,Laos CWR是籼型;2个尼瓦拉(O. nivara)、1个短舌(O. barthii)和1个南方野生稻(O. meridionalis)都偏粳。由此推测:线粒体的籼粳分化在AA基因组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由于4个indica和2个tropical japonica品种为核质异型,所以没有对这6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态性和演化关系分析。遗传相似性研究表明:aus与indica的亲缘关系更近,而aromatic与temperate japonica和tropical japonica更近,aus和aromatic可能是indica和japonica间的过渡群体;普通野生稻与indica的亲缘关系比与japonica更近。本研究还发现亚洲栽培稻中只有29.6%的品种mtDNA具遗传多态性,而野生稻中这一比例为96.3%。亚洲栽培稻各亚群体mtDNA多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aromatic>aus>indica>temperate japonica>tropical japonica。2.不同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SSV和SNP共27个多态性位点将13类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分为8组。以野败型为代表的Ⅰ组,包括印水型、K型、冈型、D型、矮败型,这些不育系细胞质mtDNA的27个位点序列完全一致,由此推断,其细胞质都来源于野败型。另根据这27个位点的序列特异性分别分为Ⅱ组(马协型)、Ⅲ组(红莲型),Ⅳ组(包台型),Ⅴ组(滇1型,)Ⅵ组(辽型),Ⅶ组(里德型),Ⅷ组(CW型)。根据花粉败育类型,Ⅰ组和Ⅱ组为孢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细胞质遗传差异相对较小。Ⅲ组~Ⅷ组为配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细胞质彼此间都不相同,其中一些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所有孢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都偏籼;配子体不育系中除红莲型偏籼外,其余的不育系都偏粳。本研究还发现滇1型也具有导致了BT型CMS现象的基因orf79,而辽型具有不能导致LD型CMS现象的orf79结构。因此,基因orf79被推断与滇1型的CMS有关,而与辽型的无关。与不育相关的atp6-orf79结构可能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3.水稻淡黄绿叶色突变体呼吸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通过比较水稻淡黄绿叶色突变体标810S与野生型810S剑叶中与呼吸作用相关的8个基因的表达量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在上午9点钟和下午14点钟分别有6/8和4/8的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其它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不显着。而且在上午10点钟,突变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约为野生型的50%。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突变体中叶绿素的缺失导致了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有机物不足,由此引起了呼吸作用减弱。标810S可能靠减弱呼吸作用等耗能、耗有机物的代谢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弥补能量和有机物生产不足的缺陷。本研究还发现:与上午9点钟相比,野生型和突变体在下午4点钟分别有6/8和7/8的呼吸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增强。这可能因为当外界环境中的光强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有机物都增加,呼吸作用也随之加强。这表明植物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

吴杰[6](2012)在《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分类学地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蒲公英属(Taraxacum F.H.Wigg)是菊科(Compositae)较大属之一,也是菊科舌状花亚科(Subfam.Liguliflorae DC.)最进化类群之一。本研究针对东北地区具有“资源类型优势”蒲公英属十种蒲公英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在传统形态分类学的基础上,辅以解剖学和微形态特征,孢粉学,细胞学、化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并进行比对分析,探讨该属分类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而确定其分类学地位。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补充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依据采用形态特征观察方法,确定蒲公英属植物形态特征花,叶片,瘦果等器官为主要分类特征,提出‘喙基比’,‘叶片稳定特征’等特征增补为蒲公英属植物分类要点或分类依据,即补充了蒲公英属植物形态特征分类证据。其中喙基比指的是蒲公英瘦果喙基长度与瘦果长度进行比值,用B(喙基长度):A(瘦果长度)表示,一般喙基比变化范围在1:5-1:2之间,其中丹东蒲公英(T.antungense Kitag.)喙基比最小为1:5,斑叶蒲公英(T.variegatum Kitag.)喙基比最大为1:2,该特征经多次重复试验具有稳定性与可靠性。叶片质量指的是顶端裂片形状;叶片各个裂片间是否夹生小裂片;叶片深裂或浅裂,建议可利用此特征进行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2.确定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染色体倍性及数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进行染色体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属染色体数目多为16,24,32条。其中东北蒲公英(T.ohwianum Kitag.)为二倍体蒲公英,染色体数目为16条,核型公式为2n=2x=2m(SAT)+6m+8sm;其中四倍体蒲公英包括,蒙古蒲公英(T.mongolicum Hand.-Mazz.),台湾蒲公英(T.formosanum Kitam.),朝鲜蒲公英(T.coreanum Nakai),辽东蒲公英(T.liaotungense Kitag.),斑叶蒲公英染色体数目均为32条,其中斑叶蒲公英核型公式为2n=4x=12m+20sm;朝鲜蒲公英的为2n=4x=24m+8sm;其余三种蒲公英核型公式为2n=4x=24m+8sm;另外,丹东蒲公英,卷苞蒲公英(T.urbanum Kitag.)核型公式一致为2n=3x=12m+3sm (3SAT)+12sm,亚洲蒲公英(T.asiaticum Dahlst.),狭戟片蒲公英(T.asiaticum var.lonchophyllum Kitag.)核型公式为2n=3x=3m(3SAT)+18m+3sm,均为三倍体蒲公英,染色体数目为24条。且东北蒲公英和斑叶蒲公英核型类型为“2B”,其余八种蒲公英核型类型均为“1A”。该研究确定十种蒲公英染色体倍性及数目,建议将其增补到《中国植物志》蒲公英属植物描述中。3.对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进行分子系统学验证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进行序列测定,构建了蒲公英属植物的IT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蒲公英属植物ITS序列比对长度均为733bp,其中ITS1区长度为276bp左右,ITS2区长度在295bp左右,5.8S rDNA含量为162bp。蒲公英种间G+C含量差异较小,其中东北蒲公英最小51.23%,朝鲜蒲公英最大52.53%。系统发育树分为两大类群自展支持率分别为79%和100%。其中最大差异系数为0.051,即东北蒲公英与辽东蒲公英之间差异相对较大;差异系数最小的为0.007,即丹东蒲公英与卷苞蒲公英间存在差异最小。4.蒲公英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与进化趋势初探本研究始对于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丹东蒲公英,卷苞蒲公英,东北蒲公英,斑叶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狭戟片蒲公英,蒙古蒲公英,台湾蒲公英,辽东蒲公英,朝鲜蒲公英这十种蒲公英进行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将卷苞蒲公英归并到丹东蒲公英中,狭戟片蒲公英归并到亚洲蒲公英中。花粉形态特征特征是最能反映蒲公英属植物进化趋势指标之一,本研究发现,蒲公英花粉纹饰特征为外壁上形成网状或构回状结构,反映出蒲公英属植物属于较进化植物类群。瘦果微形态特征也可反映植物进化趋势与类型。蒲公英属进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喙细长、明显;果壁部分乃至全部被瘤或小刺。蒲公英属瘦果特征表明该属为进化较完善的种属。

吴爽,李晓兵,王守海,王德正,孙传清[7](2010)在《野生稻资源研究与育种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野生稻发掘有利基因可以提高现代栽培品种的产量、抗性及品质,综述了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进展。

董轶博[8](2009)在《海南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和籼粳分化研究》文中提出海南岛是我国普通野生稻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然而由于生境破坏,海南的普通野生稻资源迅速缩减,不仅原有的自然居群大量丧失,而且幸存的居群其个体数量也大幅减少。加之近年来转基因水稻材料在海南的南繁亦日渐增多,且基本上没有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其外源转基因在海南南繁中扩散的风险远高于全国其他任何地区。为了有效预测和防止转基因逃逸及其所带来的生态后果,我们必须了解普通野生稻的地理分布模式、生态差异、形态特征、开花习性、生殖特性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本研究对海南现存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生态环境和多种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主要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籼粳分化,讨论了栽培稻基因渗入对普通野生稻分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海南11个普通野生稻居群从生态环境上可被划分为6种生态型,即浅水沼泽、浅水荒塘、山冲溪流、稻田边水塘、深水河湾和深水沼泽。从形态特征上可以被划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的共同特征是:剑叶较长,大于30cm;穗较长,大部分大于30cm;单穗小花数多,大于100朵;部分居群内普野穗二次枝梗多。第2大类的共同特征是:剑叶短小,小于30cm;穗较短,均在30cm以下;单穗小花数少,均不超过100朵;部分居群内普野穗二次枝梗较少。海南万宁东澳普通野生稻居群东部群体开花高峰期比西部群体早15天,东部群体的花期与毗邻晚稻再生稻的花期相遇。而且万宁普野和毗邻晚稻再生稻的花时重叠。因此东部普野群体和毗邻晚稻再生稻不但花期相遇而且花时重叠。东部群体平均单穗结实率为8.7±6.74%,西部群体平均单穗结实率为62.1±13.29%,且有极显着差异。因此,我们认为万宁普通野生稻东部群体可能受到毗邻晚稻再生稻基因流的影响。儋州普通野生稻单株与栽培稻籼粳亚种(9311和Nipponbare)间32个花期相关基因片段中共有37011个单态位点;218个多态位点,其中99个为单现突变, 119个为信息位点;InDels位点370个。变异位点可以被划分为3种类型,第1类变异表现为籼粳差异,第2类变异表现为栽野差异,第3类表现为栽野间部分特异,其中籼粳间的差异为主要变异类型。OsGI-4具有最大的InDels变异(255 gaps)。OsGI-4能够准确鉴别栽培稻的籼粳亚种,所有粳稻品种只有一条1.2kb条带,所有籼稻品种只有一条0.9kb条带,而籼粳杂交种同时具有上述两条带。使用OsGI-4分析中国主要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籼粳分化,发现中国普通野生稻具有I(籼型)、J(粳型)和J-I三种类型。大陆普通野生稻主要为粳型,而海南普通野生稻籼型多于粳型。选用具有栽野鉴别能力的SSR标记分析表明几乎所有J-I型普野植株中都检测到了栽培稻的特异等位。进一步分析发现普野居群内的J-I型个体很可能是该居群内粳型(或籼型)植株与籼稻(或粳稻)的杂交后代。J-I型个体在居群内的出现影响了该居群原有的籼粳分化特性。OsGI mRNA的3’端存在选择性剪切,其中粳稻Nipponbare存在2种选择性剪接体(970bp和1170bp),籼稻9311存在3种选择性剪接体(970bp,1065bp和1170bp),普通野生稻存在970bp和1170bp 2种选择性剪接体。而且OsGI基因在DNA和RNA水平上对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的分析具有一致。

张胜利,李东方,马华平,胡宁,吴大付,张改生[9](2009)在《稻属植物基因组型与分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稻属的合理分类和种间关系的澄清不仅对稻属遗传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而且也与稻属资源的合理保护密切相关。故本文概述了稻属植物的分类、基因组型及基因组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露[10](2008)在《利用中高度重复序列对栽培稻与几个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以栽培稻总DNA为探针对栽培稻(AA)自身,斑点野生稻(BB)以及药用野生稻(CC)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并以斑点野生稻总DNA为探针对自身和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以此研究A、B、C三个基因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B、C基因组之间的都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其中AA与CC之间的信号最强,BB基因组与AA基因组次之,BB基因组与CC基因组的信号最弱。说明A、B、C三个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A与C最近,B与C最远。2.用栽培稻,斑点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的基因组C0t-1DNA分别对自身和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在同源染色体上呈现相似的C0t-1DNA杂交带型,并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同源性聚类。A、B、C三个基因组C0t-1DNA在药用野生稻上的杂交信号强度表明A和C的同源性较B和C更高,三个基因组的C0t-1DNA在药用野生稻上的带型也显示出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的带型更为保守,说明AA基因组与CC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BB与CC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比较三个基因组的C0t-1DNA带型还发现,端粒区的C0t-1DNA带型保守,而在着丝粒,近着丝粒和异染色质染色体臂上重复序列进化速度较快。同时,根据染色体形态及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带型对药用野生稻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3.以斑点野生稻(BB)总DNA做探针,未标记的药用野生稻(CC)总DNA封阻,通过16:1的封阻比例对非洲野生稻(BBCC)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同时利用BB基因组的C0t-1DNA与非洲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高浓度的封阻后,仅着丝粒有信号,说明在同源性较高的物种中,着丝粒序列都发生了变化。4通过二倍体种BB的gDNA和C0t-1DNA作探针对斑点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比较了重复序列含量分布以及核型的变化。证明非洲野生稻中的BB染色体组和CC染色体组的大小关系有悖于两者自然状态的二倍体组型的大小关系,据此推测植物在形成四倍体以后,基因组的重复序列的进化赋予多倍体基因组新的细胞遗传学特性,使之在核型特征等具有新的特点。通过BB C0t-1DNA在斑点野生稻和在非洲野生稻BB基因组上的带型比较表明,非洲栽培稻在二倍化后的BB和CC基因组可能发生了相互渗透。

二、稻属分类研究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属分类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1)耳稃草属(Garnotia)的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禾本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
    1.2 耳稃草属的系统学研究背景
    1.3 我国耳稃草属的分布情况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第二章 耳稃草属及其近缘属的颖稃微形态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颖片微形态描述及分析
        2.3.1.1 颖片微形态的描述
        2.3.1.2 颖片微形态的分析
        2.3.2 稃片微形态描述及分析
        2.3.2.1 稃片微形态的描述
        2.3.2.2 稃片微形态的分析
        2.3.3 颖稃微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
    2.4 基于颖稃微形态的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耳稃草属及其近缘属的叶片植硅体微形态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结果
        3.3.2 结果分析及讨论
第四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ITS序列
        4.3.2 Matk序列
        4.3.3 联合数据分析
    4.4 耳稃草属的系统学位置分析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早熟禾亚科梯牧草属等五属的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禾本科植物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1.1 世界禾本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
        1.1.2 中国禾本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
    1.2 论文所研究梯牧草属等五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梯牧草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2.2 看麦娘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2.3 菵草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2.4 沟稃草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2.5 异颖草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禾本科系统学研究中的方法
        1.3.1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1.3.2 颖果微形态研究
        1.3.3 植物硅酸体研究
        1.3.4 颖、内外稃微形态研究
        1.3.5 分子系统学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叶表皮结构特征
        2.3.2 聚类分析
    2.4 分析与讨论
        2.4.1 各种结构在种属间的变异式样
        2.4.2 梯牧草属等五属的叶表皮形态特征
        2.4.3 聚类结果分析及讨论
    附录
第三章 颖果微形态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4.1 果实性状分析
        3.4.2 颖果形态与系统分类
        3.4.3 梯牧草属等五属的颖果形态特征及系统学位置
        3.4.4 基于颖果性状的检索表
    附录
第四章 植物硅酸体形态特征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4.1 硅酸体性状分析
        4.4.2 硅酸体性状与系统分类
        4.4.3 梯牧草属五属植硅体特征及系统学位置探讨
        4.4.4 硅酸体差异及植物类群演化探讨
    附录
第五章 颖、内外稃微形态特征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4.1 各种结构的变异式样
        5.4.2 颖、内外稃微形态性状与系统分类
        5.4.3 梯牧草属五属系统位置探讨
    附录
第六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
    6.1 前言
        6.1.1 常用于植物分子系统学分析的DNA序列
        6.1.2 常用于植物系统学分析的系统树构建方法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序列分析
    6.4 实验结果
        6.4.1 ITS序列分析
        6.4.2 trnL-F序列分析
        6.4.3 psbA-trnH序列分析
        6.4.4 rbcL序列分析
        6.4.5 联合数据分析
    6.5 讨论
        6.5.1 梯牧草属五属系统学位置分析
        6.5.2 单基因系统树与联合基因系统树的比较
第七章 山东新纪录种
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说文章
致谢

(3)江苏省禾本科植物区系调查与狗尾草属叶片解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区系研究
        1.1.1 植物区系的含义
        1.1.2 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1.2 禾本科植物研究概况
        1.2.1 禾本科植物的起源、演化与分布
        1.2.2 禾本科植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1.2.3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叶片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江苏省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点
        2.1.4 植物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禾本科资源调查
        2.2.2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第三章 江苏省禾本科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
    3.1 植物区系组成
        3.1.1 属的统计分析
        3.1.2 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2 禾本科植物资源研究
        3.2.1 牧草植物资源
        3.2.2 材用植物资源
        3.2.3 食用植物资源
        3.2.4 观赏植物资源
        3.2.5 药用植物资源
        3.2.6 环境保护植物资源
    3.3 植物新分布
    3.4 江苏省禾本科未找到植物资源
    3.5 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禾本科植物群落
    4.1 江苏省禾本科植物主要群落类型
        4.1.1 竹林
        4.1.2 灌丛
        4.1.3 草地
        4.1.4 草本沼泽
    4.2 植物群落图片展示
    4.3 江苏省禾本科外来入侵植物
        4.3.1 禾本科外来入侵植物现状
        4.3.2 植物外来入侵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4.4 小结
第五章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5.1 5种狗尾草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5.1.1 叶片表皮的结构特征
        5.1.2 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特征
        5.1.3 叶表皮形态特征分种检索表
        5.1.4 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
    5.2 不同地区狗尾草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5.2.1 叶片表皮的结构特征
        5.2.2 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特征
        5.2.3 主成分分析
        5.2.4 聚类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江苏省禾本科植物名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香麦娘属(Alopecurus)的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关于禾本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
    1.2 看麦娘属系统学研究背景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第二章 叶片下表皮微形态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果实微形态观察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看麦娘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水稻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稻属AA基因组研究概述
        1.1.1 稻属简介
        1.1.2 稻属AA基因组分类
        1.1.3 稻属AA基因组开发利用价值
        1.1.4 稻属AA基因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进展
    1.2 亚洲栽培稻研究进展
        1.2.1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
        1.2.2 洲栽培稻系统演化关系研究进展
        1.2.3 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态性的比较
    1.3 水稻线粒体及其基因组研究进展
        1.3.1 真核生物中线粒体的起源与演化
        1.3.2 真核生物中线粒体的结构与组成
        1.3.3 真核生物中线粒体的功能
        1.3.4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4.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
        1.4.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1.4.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1.4.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分类研究进展
        1.4.5 杂交水稻简介
    1.5 水稻叶色突变体标810S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稻属AA基因组中亚洲栽培稻5个亚群体及4个野生稻种的mtDNA遗传多态性和系统演化关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水稻材料
        2.1.2 总DNA的提取
        2.1.3 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2.1.4 序列比对和结果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亚洲栽培稻5个亚群体及4个野生稻种在mtDNA上SSV的遗传特性
        2.2.2 亚洲栽培稻5个亚群体及4个野生稻种在mtDNA编码区上SNP的遗传特性
        2.2.3 indica和japonica品种核质类型同一性的分析
        2.2.4 亚洲栽培稻及4个野生稻种mtDNA遗传多态性的分析
        2.2.5 亚洲栽培稻和4个野生稻种mtDNA系统演化关系的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水稻材料
        3.1.2 总DNA的提取
        3.1.3 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3.1.4 序列比对和结果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的籼粳型分析
        3.2.2 13类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mtDNA上高多态性位点的遗传特性
        3.2.3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的亲缘关系分析
        3.2.4 atp6-orf79结构与Dian1型、Liao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机制的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叶色突变体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水稻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标810S与810S呼吸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
        4.2.2 标810S与810S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本论文感谢以下项目的资助

(6)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分类学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1.1.1 形态特征分类研究进展
        1.1.2 解剖学分类研究进展
        1.1.3 孢粉学研究进展
        1.1.4 植物染色体组学研究进展
        1.1.5 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进展
        1.1.6 植物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进展
    1.2 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1.2.1 蒲公英属植物形态特征研究进展
        1.2.2 蒲公英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1.3 蒲公英属植物其它方面研究进展
    1.4 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研究中存在问题
第二章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资源异位保存与形态特征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种质资源踏查
        2.2.2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种质资源异位保存
        2.2.3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种质资源整理
        2.2.4 形态特征鉴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资源圃的建立
        2.3.2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
        2.3.3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形态特征
    2.4 结论与讨论
        2.4.1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收集整理的意义
        2.4.2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收集整理中存在问题
        2.4.3 蒲公英属植物分类结果评价
        2.4.4 蒲公英属植物新增特征指标与分类要点补充
        2.4.5 蒲公英属植物形态特征分类局限性
第三章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分类学证据
    3.1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解剖学分类证据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微形态分类学证据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3.3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染色体组学证据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小结
    3.4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化学分类学证据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3 小结
    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分子系统学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PCR结果
        4.2.2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ITS序列组成
        4.2.3 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种间差异比较
        4.2.4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4.3.1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ITS序列优越性
        4.3.2 ITS序列分析可作为东北地区蒲公英属植物形态特征分类佐证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蒲公英属植物分类鉴定意义
    5.2 关于蒲公英属植物分类证据及分类要点补充
        5.2.1 ‘喙基比’
        5.2.2 叶片稳定特征
    5.3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种间亲缘关系与进化趋势初探
        5.3.1 微形态特征证据
        5.3.2 染色体组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
        5.3.3 蒲公英属植物进化趋势初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野生稻资源研究与育种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属简介
2 从野生稻中发掘的有利基因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2.1 产 量
    2.2 抗 性
    2.3 米 质
    2.4 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利用
    2.5 常规育种上的应用
    2.6 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8)海南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和籼粳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普通野生稻的研究进展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遗传多样性研究
    1.1.3 系统发育研究
    1.1.4 种内划分
    1.1.5 基因飘移和基因渗入
1.2 水稻花时控制基因研究进展
    1.2.1 控制水稻开花的光周期途径
    1.2.2 控制水稻开花的自发途径
    1.2.3 水稻中的开花抑制途径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海南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的生态和形态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生态多样性调查
    2.1.2 植物材料的收集
    2.1.3 形态特征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海南普通野生稻的生态多样性
    2.2.2 海南普通野生稻的形态多样性
    2.2.3 聚类分析结果
    2.2.4 主成分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普通野生稻的形态多样性
    2.3.2 从栽培稻到普通野生稻的基因渗入
    2.3.3 普通野生稻的保护 第三章 海南最大普通野生稻居群开花习性和生殖特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万宁普野居群的花期
    3.2.2 万宁普野居群和毗邻栽培稻的花时
    3.2.3 万宁普野居群的花粉正常率和种子结实率
3.3 讨论 第四章 海南儋州普野和栽培稻间花期相关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花期相关基因的选择
    4.1.3 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的策略
    4.1.4 植物总DNA 提取、PCR 扩增和克隆测序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儋州普野花期相关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位点
    4.2.2 儋州普野与栽培稻(Nipponbare、9311)间花期相关基因序列多态位点
    4.2.3 儋州普野和栽培稻(Nipponbare、9311)花期相关基因序列多态性
4.3 讨论
    4.3.1 普通野生稻的花期控制基因
    4.3.2 栽野杂交与基因渗入 第五章 中国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的籼粳分化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总DNA 提取,OsGI-4 的PCR 扩增、克隆和测序
    5.1.3 SSR 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OsGI-4 对栽培稻籼粳亚种的鉴别能力
    5.2.2 利用OsGI-4 分析中国普通野生稻的籼粳分化
    5.2.3 海南和广东J-I 型普通野生稻个体受到了栽培稻基因渗入的影响
5.3 讨论
    5.3.1 OsGI-4 区分栽培稻籼粳亚种
    5.3.2 中国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
    5.3.3 栽培稻的基因渗入可能影响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 第六章 OsGI m RNA 初步分析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序列分析
    6.2.2 系统进化分析
6.3 讨论
    6.3.1 植物基因的选择性剪接
    6.3.2 RNA 水平上的籼粳分化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稻属植物基因组型与分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属分类研究进展
2 稻属基因组型的确定
3 稻属不同基因组型间的亲缘关系
    3.1 稻属不同基因组型间细胞遗传学研究
    3.2 稻属不同基因组型间分子生物学研究
4 结束语

(10)利用中高度重复序列对栽培稻与几个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稻属植物的分类
    1.2 稻属染色体组型及亲缘关系
        1.2.1 稻属染色体组型
        1.2.2 稻属种间亲缘关系
    1.3 重复序列
        1.3.1 串联重复序列
        1.3.2 分散重复序列
        1.3.3 重复序列在遗传关系上的研究
    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1.4.2 FISH 在植物中的应用
    1.5 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
        1.5.1 染色体重排与染色体二倍化
        1.5.2 基因组入侵与基因组殖民化
        1.5.3 核质相互作用
    1.6 我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植物总DNA 的提取
        2.3.2 C_0t-1 DNA 的制备
        2.3.3 探针的标记、纯化和标记效果的检测
        2.3.4 染色体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
第三章 栽培稻、斑点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C_0t-1DNA 的荧光原位杂交以及核型分析
    3.1 GISH 结果分析
    3.2 三种野生稻自身C_0t-1DNA 信号带型分析
    3.3 三个基因组在药用野生稻上的C_0t-1DNA 信号带型比较分析
    3.4 药用野生稻核型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斑点野生稻与非洲野生稻之间的比较分析
    4.1 结果分析
    4.2 讨论斑点野生稻与非洲野生稻基因组比较分析
结论
图版及其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完成文章

四、稻属分类研究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稃草属(Garnotia)的系统学研究[D]. 陆璐.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中国早熟禾亚科梯牧草属等五属的系统学研究[D]. 王燕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3]江苏省禾本科植物区系调查与狗尾草属叶片解剖特征的研究[D]. 陈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香麦娘属(Alopecurus)的系统学研究[D]. 贾媛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5]水稻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 栾霁.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6]东北地区十种蒲公英分类学地位研究[D]. 吴杰.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7)
  • [7]野生稻资源研究与育种应用进展[J]. 吴爽,李晓兵,王守海,王德正,孙传清. 杂交水稻, 2010(S1)
  • [8]海南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和籼粳分化研究[D]. 董轶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9]稻属植物基因组型与分类研究进展[J]. 张胜利,李东方,马华平,胡宁,吴大付,张改生. 吉林农业科学, 2009(02)
  • [10]利用中高度重复序列对栽培稻与几个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D]. 高露. 中南民族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稻属分类学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