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江(贵州省贞丰县白层镇中心小学贵州贞丰562203)
摘要:策略探究背景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也是第一追求,应该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以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广度和高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师强调"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和“无效”等有悖于教师教育追求和教育规律的行为与做法,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1-195-02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人人参加、亲自动手实践,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和帮助下使学生在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从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看,要求教育从“为了获取科学知识”转向为“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获取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障碍。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可理解为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等等,从而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要不断的创新研究。我们强调“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和“无效”等有悖于我们教育追求和教育规律的行为与做法,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进步。现在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习者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学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法地探究数学问题,构建数学知识。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正确地把握教育目标,吃透教育内容去创造性地利用,组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合理利用教学载体等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例来谈对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有效课堂要求数学老师改变备课形式。
更新备课观念:在备课过程中,现在我另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什么不给学生,什么让学生自己悟出来,什么能给学生带来最多的思考?我把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把传统的格式化教案改为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拓展升华→教学心得”等教学设计。把焦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首先要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然后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梯形》的教学,我设计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怎样把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或特殊四边形。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新理念。学生接受起来觉得很自然,通过动手实践,比单纯地做数学题有效的多。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领悟教材的精华,把教材用活,让学生学活。
二、有效课堂要以发展思维为有效教学的归宿。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认为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这是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学生成长的发展性所赋予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如:“可能性”的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学习材料是不同的,有:9个红球1个白球、9个白球1个红球、10个白球、10个红球、5个红球5个白球。让学生通过分组摸球的游戏,完成下表。针对完成的表格,比较后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感悟可能性的有和无、大和小,在说理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展开猜测,从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再通过观察箱子里红球、白球的个数验证猜想,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乐趣。当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都会作出不同程度的思考,但这种思考是混乱的、片面的、缺乏逻辑顺序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教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思考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把握学生思考中的闪光点。教师的引导要及时、准确、适度,让学生通过教师少而精的引导,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方法,并促使学生自主灵活地运用方法实现有效学习。又例《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师出示:姐姐比弟弟大3岁,如果姐姐的岁数用字母a表示,弟弟的岁数可以怎样表示?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弟弟的岁数可以用b、a-3=b、b=a+3、a-3、a+3、a-b=3……表示,面对学生无序的思考,教师紧扣问题实质,请学生思考:“b”表示什么?a+3、a-3又表示什么?哪一种更能准确地表示弟弟的年龄和姐姐年龄的关系?这种引导就能马上摒弃错误的信息,使学生的思考变得有序化,能很快接受到正确的知识。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教育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要实现以上的目标,那就要彰显课堂教学的魅力。首先在于执教者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所产生的课堂凝聚力;其二在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个性魅力”所产生的巨大的课堂迸发力;其三在于课堂教学设计精妙的“艺术魅力”所产生的课堂向心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最终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有效课堂要以学生经验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但学生的经验是零碎、片面的,缺乏科学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情景,使学生形成背景性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服务。
四、有效课堂要以数学活动为有效教学的途径。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学生所喜欢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尊重学生独特思维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感知,用自己的方式发现、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操作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操作能将某些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独力地进一步探索、学习。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时,教师没有采用课本上现成的静态的教学素材,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录制并播放了展示十字路口车辆往来繁忙景象的动态录像,让学生记录1分钟内开过各类车辆的数量。这一情景的设置把激发学习欲望和学生的过程性体验活动紧密结合,保证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就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凤荣,《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2]王秀丽,《浅谈如何创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3]宋立新,《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4]黎春银,《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生成》;
[5]张俊华,《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6]孙亚千,《让数学课堂绽放最美丽的花朵———浅谈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有效数学课堂》,《学生之友?小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