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研究

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研究

姜海[1]2003年在《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认真解决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环境问题实质又是一个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又只有通过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得到解决。这就是解决环境问题要遵循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解决环境问题应当考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对策,争取利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环境效益。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在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下,对号称“华北明珠”的白洋淀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治理工程。这两次大规模的治理采取的基本思路大体相同,其核心都是先抓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然后将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生物化学处理。按照这个基本思路制定和实施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但还是存在一些明显不足。首先是治理工程投资规模过大和长期运行费用过高显然和现阶段白洋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其次是持续的干旱、地面水资源的萎缩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了白洋淀急需大量补水而又无水可补的尴尬境地;再次是白洋淀水位的极端不稳定,使淀区20万人口无法确定长期的经济发展方向,严重制约了淀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提出的“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研究”,是拟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的大规模的污染治理方案提出不同的意见,结合现代经济和环境理论对上述两个治理方案进行重新评价,并对一些问题做出半定量或定量的技术经济分析,形成一个全新的解决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案。这个新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保定市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府河的自净能力,使保定市城市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达到和城市污水处理场不相上下的处理效果,从而不再上投资巨大、运行费用过高的城市污水处理场。之二是拟对白洋淀采取低水位的运行方式,改变白洋淀水位极端不稳定的状态,不但可以避开保定市城市污水的直接排入,还可以保持白洋淀的自然风貌;同时因水面面积的减少而出现较大面积的陆地可充分用于其它经济目的,使白洋淀的环境污染在有效控制的同时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潘睿智[2]2015年在《白洋淀生态红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脚步日益增快,工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却愈发的不容乐观。尽管国家近年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但环境资源压力仍在持续增大,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仍在加重,生态环境持续退化,大量自然生境难以维系,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严重不均衡。为强化生态保护,国家近年来颁布了若干项政策,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进行生态红线的划定。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完成生态红线的划定,并使其落实在日常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白洋淀湿地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湿地,目前正在面临富营养化和沼泽化的威胁。淀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拦蓄洪水的能力下降,丰水期不能有效地拦蓄洪水,致使洪峰向下游推进,威胁下游人口生命财产安全。水资源调节拦蓄功能的减弱,枯水时期湿地生境得不到保障,区内物种的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白洋淀区域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势在必行。本次研究以白洋淀区域为例,通过研究白洋淀区域的生态环境概况,得出区域在进行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首先,分析白洋淀区域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得出白洋淀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对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为白洋淀区域的生态红线划定及管理提供依据。其次,综合分析深圳、苏州、鄱阳湖、琵琶湖等国内外先进环境管理案例,为白洋淀区域生态红线能落实在日常生态环境管理中寻找借鉴和启示。最终,针对白洋淀区域未来的生态环境发展,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高娟[3]2006年在《浅水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危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态安全研究是在生态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开始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本文在总结目前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复耦合生态系统—浅水湖泊湿地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华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浅水湖泊湿地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保障其生态安全的对策措施。 首先总结了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本质,提出广义上的生态安全概念;分析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生态系统自身安全研究及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方法;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框架模型和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将层次分析法与P-S-R模型相结合,构建适合复耦合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叁层共31个指标,指标涵盖了系统的自身自然环境状态、社会经济和人文状况,以此保证指标选取的代表性和完备性。基于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制定出生态安全评价等级,确定等级区间阈值。 选取白洋淀湿地作为实例进行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环境,根据复耦合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重点对其水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修正的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其历史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水功能区达标率很低,污染严重,是影响整个复耦合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因子。其次,运用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白洋淀湿地六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用组合赋权法确定,采用较为成熟的主成分投影法进行评价,用Matlab语言实现整个计算过程。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区域六年间生态安全等级均为较不安全状态,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处于预警状态。对单项指标的生态不安全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凡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指标均有向不安全转化的趋势,而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指标皆有转好的态势,说明该区域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针对白洋淀湿地提出保障其生态安全的对策:确保白洋淀湿地水环境生态系统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环境治理管理。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生态安全研究今

崔秀丽[4]2008年在《保定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功能区划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指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环境友好条件下的区域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信息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生态系统的胜汰原理、拓适原理、反馈原理等分析了由人类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构成区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着重对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在生态功能定位中的作用等科学问题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对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功能定位的分析,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提出了保定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以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功能为主线,以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的分异规律和生态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为依据的研究路线。针对保定市所辖区由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服务区构成的特点,基于各生态功能区基本特征和存在主要生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推进保定市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李经伟[5]2008年在《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文中研究指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湖泊之一,它的存在对区域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白洋淀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汇入白洋淀,使得白洋淀水质不断恶化。白洋淀的补给河流大多是季节性河流,几条常年有水的入淀河流上游也大多修建了水库拦水,使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还面临水量不足的困境。为了维系白洋淀的生命健康发展,必须了解现阶段白洋淀的环境状况和保证白洋淀健康发展需要的条件,所以对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对白洋淀生态需水量计算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和研究问题过程中取得了以下成果:1、在水质评价中选用传统但应用比较广泛的主成分分析法,并针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然后选用新兴的概率神经网络法与其比较。通过两种方法对11个监测点进行的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水质恶化比较严重,Ⅳ、Ⅴ类水占到总监测点的45.46%,而且还存在劣Ⅴ类水域;2、选用综合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营养化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富营养化限制因子进行预测,白洋淀进入富营养化阶段,需要控制P元素的入淀量,防止富营养化加重;3、选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确定Cd元素是白洋淀底泥重金属的主要污染物,底泥表现为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4、对水质指标和底泥重金属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确定水质和底泥重金属之间线性相关。5、确定不同需水量下的阈值,采用功能法计算了白洋淀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了维持白洋淀生态环境健康的最小水量为1.887亿m~3。6、针对白洋淀水环境恶化和补给水量不足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控制污染源和区域调水的解决对策。7、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张军辉[6]2008年在《基于遥感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进行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多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可以揭示土地利用的规律,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与机制,从而调节人类的各种活动,合理规划与利用土地,并实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区域土地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和管理,这需要我们探讨在区域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中应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能提供多时相、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这些实时有效的遥感信息可以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区域土地的变化。白洋淀是我国的重要湿地,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环白洋淀地区的土地矛盾日益显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动态监测,能很好的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状况,为今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本文通过解译叁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获得叁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和土地利用程度,分析了环白洋淀地区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计算了环白洋淀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变化,分析了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机制,具体结论如下:(1)1990年-2007年,环白洋淀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了12086.70hm~2,水域面积减少了8068.23 hm~2,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了6802.43 hm~2,在各地类中耕地减少量最大,建设用地增加了26065.25 hm~2,林地面积增加了1767.27 hm~2,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是主要变化类型。(2)通过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发现:环白洋淀地区1990年-2000年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年递减率分别为0.46%、1.60%和4.74%,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的年递增率分别为2.82%、1.21%和8.92%,2000年-2007年耕地、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年递减率分别为0.31%、1.40%、2.85和6.32%,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年递增率分别为1.53%和1.07%。除未利用地外,第二阶段的年变化率均小于第一阶段,总体来说,环白洋淀地区1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比较快。(3)就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来说,1990年-2000年和2000年-2007年两个时段各用地类型的区域差异存在较大差别,总体来说,17年来环白洋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4)环白洋淀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分别为300.14、310.06和315.09,1990年到2000年间土地利用程度提高了9.91,2000年到2007年间土地利用程度提高了5.03,1990年到2007年间土地利用程度提高了14.94,在研究期间该地区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期。(5)1990-2007年间环白洋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减少了4.3657亿元,相对于1990年的总价值量而言,减少了13.70%。水域面积的迅速减少是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6)影响环白洋淀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重要因素,降水量的减少是影响水域变化的重要因素。

李伟[7]2008年在《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经济依赖度的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矛盾是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焦点。定性化与定量化并重、突出定量化研究,是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湿地保护管理中社区与湿地资源的关系问题,是这一焦点的具体的应用和体现。本项研究以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的经济依赖关系为对象,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与借鉴资源经济计量及评估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的经济依赖度(DEDWR)”评估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选择河北省白洋淀湿地为案例展开实地调查,在研究结果中对白洋淀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的经济依赖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这种经济依赖度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形式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强度排序。本项研究对资源依赖评估研究的方法在湿地领域的应用做了尝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适用性探讨具有一定可推广性。研究的逻辑框架构建借鉴了资源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是资源承载力研究和森林依赖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实现了湿地资源领域的实践。而研究的前提假设以及研究结果本身显示了本项研究的基本立场,即是对于“社区对资源的依赖”与“社区对资源的威胁(压力)”的关系探讨,以及基于社区依赖视角下对于资源保护管理观念的再思考。本项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依赖关系,区域平均依赖度水平为47.7%,这种依赖度在区域和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样本区域五乡镇对白洋淀湿地的经济依赖度依次为圈头乡(53.8%)、赵北口镇(48.5%)、安新镇(47.4%)、端村镇(46.8%)和安州镇(42.0%);而产业层面则以渔业(78.5%)、商业服务业(74.5%)、禽类养殖(70.0%)对白洋淀的经济依赖度为最高。这些特点是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生产习惯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决定的。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资源依赖的角度对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政策、生态经济框架下的社区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保护生态兼以尊重社区发展权利,立足社区资源依赖性调动其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合理引导资源依赖型产业,结合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创造环境促进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发展等等。

王京, 卢善龙, 吴炳方, 闫娜娜, 裴亮[8]2010年在《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文中提出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现存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典型的内陆湿地。最近40年,白洋淀湿地出现了水面萎缩、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和水体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1964年CORONA侦察卫星影像、1974年和1983年Landsat MSS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对白洋淀湿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1964年为407.3km2,2002年缩减到274.63km2。湿地水面起伏变化大,1964年水面较宽,为346.75km2;到1974的10年间,减少到94.65km2,1983年和2002年水面继续变窄,水面面积分别为67.27km2和46.86km2。引起湿地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包括降雨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城市发展用水增大、不合理土地利用开发和上游水库、引水工程修筑等。

杨卓[9]2006年在《白洋淀底泥现状评价及在芦苇生境下演变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底泥是湖泊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湖泊水库演化的历史过程。水体底泥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环境问题,因此调查和研究底泥中的污染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受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原状土柱和人工湿地控制(生态滤池)试验与野外布点调查取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自洋淀地区底泥现状和污染程度及在芦苇生境下所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和演变情况,并对芦苇对底泥的净化及受污染底泥易地无害化处理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2004年6月通过对白洋淀21个点位采样分析的结果表明,底泥中氮含量为0.126~2.901g/kg、磷含量为0.429~1.082g/kg、有机质含量为4.170~47.320g/kg,具有一定的资源化利用价值。重金属元素Cu、Zn、Cd、Pb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现状,污染危害顺序为Cd>Pb>Zn>Cu。对淀区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底泥中Cd、Pb分别表现为极强、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和极强、中度的污染程度。该地区底泥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3.583,已属重度污染。多数地区为2种以上元素的复合污染。其污染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上游污染重于下游;0~10cm底泥层污染重于10~20cm底泥层;离排污口近则污染严重,村落密集、人口稠密的淀区则水质坏、重金属含量高;围拦养鱼甚密、养鸭养蟹多的地方污染会加剧。在21个采样点中,府河入淀口处的安新大桥、南刘庄、原唐河污水库同口污染较为严重。白洋淀底泥中含量较高的氮、磷、有机质使其具有农业利用的潜在价值,其利用的关键障碍性因子是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尤其是镉,其含量约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pH>7.5)的11.2倍,叁级标准(pH>6.5)的7.0倍。但未超过《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的含量。②不同的土壤酸碱度、碳氮比和水分条件会给底泥中物质演变带来不同的影响。芦苇根系和特定的土壤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重金属有效性降低,但这一现象在底泥刚与根系发生作用的几个月里并不明显。芦苇对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及微生物活动是使底泥得到净化的主要途径。芦苇体内的重金属元素浓度可以达到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浓度的几十倍到上千倍。芦苇各部分吸收能力地下部明显大于地上部,根系为各污染物大量聚集的部位。pH值低(PD)、C/N中(CZ)、水高(SG)处理有利于底泥的净化。pH值在7.0~7.5、C/N在10左右的土壤环境,较充足的灌水量可以使芦苇生长良好,获得较高生物量,使底泥得到净化。③生态滤池实验中,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芦苇的长势、生物量、株高等也增加。底泥用量大(3#池)则动态变化明显,在一年的时间里,尽管芦苇生长带走了一部分物质,但底泥内各元素含量变化并不明显,尤其是有效态重金属,只是略微有所下降。

鲁成秀[10]2016年在《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释放的生物化学过程研究》文中指出重金属因其毒性大、难以生物降解、易生物富集和放大等特点,成为湖泊水体中一类被广泛研究的污染物。沉积物-水界面的重金属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吸附/解吸、溶解/吸收、络合/解离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生物氧化、还原、甲基化等作用,是典型的生物化学过程。在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中,氮、磷和重金属污染往往同时存在,重金属的沉积物-水界面行为与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富营养化湖泊又富含各种有机质和数量众多、活性强的微生物。有机质的降解、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都会影响到重金属的形态及行为。因此,开展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富营养化湖泊复合污染机理及生态毒理效应(课题编号:2008CB418204)资助下,以太湖、南四湖、白洋淀叁个不同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现场采样、室内实验分析及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湖泊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形态提取法分析重金属释放潜力的基础上,模拟动态和静态两种条件,探讨两种条件下不同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规律;通过灭菌和不灭菌模拟实验,探讨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释放的化学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阐明微生物在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沉积物粒径、营养盐水平以及水环境温度、pH值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重金属界面地球化学行为的过程与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本文在叁个湖泊的采样点研究得知,叁个湖泊上覆水体中TN、TP浓度分别在0.31-7.74 mg/L和0.014-0.482 mg/L,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处于富营养到极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中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分别在9.45-108.10 mg/g、0.58-4.82 mg/g、0.448-2.148 mg/g;太湖沉积物有机污染属于清洁状态,南四湖和白洋淀处于污染状态。(2)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呈现Zn>Pb>Cu>Cd的分布规律,Cd污染最为严重,Cu、Zn污染较轻。从污染负荷指数看,白洋淀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南四湖次之,太湖最轻。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分析表明,Cd的潜在危害最大,处于极高风险状态,pb、cu、zn的潜在生态危害状态均为轻微;不同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性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南四湖>白洋淀>太湖。(3)重金属释放潜力分析表明,依据单一提取剂的方法,释放潜力最大的是cd,释放潜力最小的是zn;依据连续提取法,太湖沉积物中pb的释放潜力最大,太湖cu的释放潜力在叁个湖泊中也最高。南四湖和白洋淀沉积物中cd释放潜力最大,但pb的释放潜力也不容忽视。分别将连续提取法各形态含量、单一提取法提取量与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做相关分析发现:hcl提取态cu,dtpa提取态zn和pb,cacl2提取态cd与其活性态(弱酸提取态与可还原态之和)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可以很好地表征其释放潜力。(4)模拟动态条件下,重金属cu、zn、pb、cd的释放可分为快速释放和释放平衡两个阶段。不同采样区cu的释放量差别不大,释放率在1.5%-2.5%,cd释放强度最大,释放率在10%-37%,pb的释放率0.8%-2.5%,zn的释放不足1%。释放动力学过程用elovich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伪二级动力学均能显着拟合,但以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从拟合特征值看,南四湖的生活污水区重金属释放强度较大,南四湖水生植被区释放强度最低。动态条件下重金属释放特征与单一浸提法、连续提取法实验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hcl提取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表征cu、zn的释放量。(5)模拟静态条件下,重金属cu、zn的释放特征可分为缓慢释放、加速释放、释放平衡叁个阶段,cu的平衡释放量在0.2mg/kg-0.3mg/kg,zn平衡释放量在0.3mg/kg-0.5mg/kg。pb在静态条件下的释放比cu和zn要快,平衡释放量在0.15mg/kg-0.45mg/kg。比较动态和静态两种条件下重金属释放特征,发现静态条件下重金属释放速率、释放强度较动态条件下小(zn除外,zn在静态条件下释放量比动态条件下高),释放过程更加复杂。由此,要防止湖泊水体沉积物悬浮带来的重金属释放的二次风险。(6)在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沉积物粒径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是:沉积物中小粒径含量越多,比表面积越大,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大,重金属不易释放;富营养化湖泊中磷的含量对重金属有促进吸附,抑制释放的作用;微生物对沉积物中cu、cd和pb的释放起抑制作用,对zn的释放起促进作用;重金属的释放量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cu释放量增加,但不明显,zn的释放则是在低温条件下释放量最大。(7)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表明,在重金属释放过程中,沉积物中DOM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又增加的趋势,主要是类蛋白色氨酸减弱或消失,而后又重新生成类富里酸或类腐殖酸。

参考文献:

[1]. 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研究[D]. 姜海. 天津大学. 2003

[2]. 白洋淀生态红线问题研究[D]. 潘睿智. 天津大学. 2015

[3]. 浅水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高娟.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4]. 保定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崔秀丽.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5].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D]. 李经伟.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6]. 基于遥感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张军辉.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7]. 周边社区对湿地资源经济依赖度的评估研究[D]. 李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8]. 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J]. 王京, 卢善龙, 吴炳方, 闫娜娜, 裴亮.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9]. 白洋淀底泥现状评价及在芦苇生境下演变机理研究[D]. 杨卓. 河北农业大学. 2006

[10].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释放的生物化学过程研究[D]. 鲁成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白洋淀区域环境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