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116100)
【摘要】目的:探讨差错管理制度对药房退药的影响及退药的防范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药房退药的原因、金额、药物类型及科室,根据统计结果制定相应的差错管理制度,观察差错管理制度实施前后退药金额、退药金额占用药金额比例及退药率。结果:干预后退药金额为(13210.7±278.2)元,退药金额占用药金额比例为2.57%,干预前退药金额为(22049.1±344.6)元,退药金额占用药金额比例为2.5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退药率为1.19%(85),干预前的退药率为4.06%(17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差错管理制度能显著降低药房退药金额及退药频次,大幅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退药,差错管理制度在药房品质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差错管理药房退药防范措施影响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46-02
本文将差错管理制度应用于我院药房管理中,通过观察药房退药金额及退药率,探讨差错管理制度在防范药房退药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查询我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退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差错管理制度是否实施将退药处方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非干预组为2012年1-12月的退药处方,此期间未实施差错管理制度,干预组为2013年1-12月的退药处方,此期间已实施根据退药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的差错管理制度。
1.2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1-12月退药处方的原因、金额、药物种类及科室等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差错管理制度,处方退药原因、金额、药物种类及科室等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退药原因、药物种类和科室分析结果
1.3差错管理制度根据1.2分析结果制定我院药房退药差错管理制度,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诊疗质量,定期对各科室医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禁忌症和药物适应症的认知,从而减少认知不足导致的开错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增加药物咨询窗口,给药师参与诊疗提供平台,临床药师具有药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可为临床医生在药物用法用量、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提供指导,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1];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完善药房药品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不合理用药自动提示,及信息系统对用药情况的评价,减少处方差错和退药率;制定合理的退药制度,正常合理的退药要求经临床医生和药师审核后,及时给患者进行退换药处理,不合理退药要求,尤其是将会导致不合理用药或影响治疗效果时,要做好拒绝退药的解释工作,避免发生医患纠纷[2]。观察差错管理制度实施前后退药金额、退药金额占用药金额比例及退药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退药金额为(13210.7±278.2)元,退药金额占用药金额比例为2.57%,干预前退药金额为(22049.1±344.6)元,退药金额占用药金额比例为2.5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退药率为1.19%(85),干预前的退药率为4.06%(17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干预前后退药率比较[n,(%)]
3讨论
虽然医院药事管理规定药品发出后不予退换,但出于服务患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处理好医患关系的考虑,临床中还是存在大量退药现象,本文将差错管理制度应用于药房管理中,实验结果显示,药房退药金额及退药率均显著降低,由此说明,根据退药原因制定的差错管理制度,能显著减少药房退药率,对于降低药房工作人员重复劳动、提高医院效益及杜绝假药流入等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增永.对我市门诊药房退药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2-134.
[2]李玲,陈玫玫,苏金石.门诊药房退药问题的情况调查及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6):1296-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