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家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徐新娣[1](2021)在《明代江阴文人缪昌期研究》文中提出
廖璇[2](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认为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田雨[3](2020)在《审美经济视角下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族马尾绣是水族民间传统刺绣技艺,2006年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水族最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不仅反映出水族妇女的生活智慧,还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与艺术意蕴。伴随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水族马尾绣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也从民族艺术转变为民族资源,在转变过程中马尾绣文创产品层见叠出。但由于民族文化宣传不到位、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的审美性和功能性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出现产品开发程度低、缺乏创意、价格过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难以与现代市场接轨。本课题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产品设计等研究方法对马尾绣的文创产品设计进行研究。以前期大量的文献研究为基础,前往三都水族自治县调查马尾绣文创产品市场,结合丰富的田野资料分析马尾绣的概况以及马尾绣文创产品的现状。探究马尾绣起源的客观因素和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根据产品类型对现有马尾绣产品进行分类,从物与人的角度分析马尾绣产品和产业现状,发现马尾绣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与问题的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马尾绣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审美经济理论核心,马尾绣文创产品调查问卷为依据,总结并提出马尾绣文创产品以美为驱动的设计原则和以利为目标的设计方法。最后以审美经济理论分析为基础,设计路径为导向,开展马尾绣背带文化“儿童系列”、马尾绣服饰文化“女性系列”与马尾绣水族神话“生活系列”的文创产品研发。得出在审美经济热潮推动下,马尾绣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将开展新模式,审美经济对水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手工活态传承具有推动作用。
陈婧璇[4](2020)在《论清代扬州学派的家学》文中提出清代扬州经济繁荣,书院林立,文人荟萃。乾隆中期扬州学派应运而生,是扬州一地追随吴派惠栋、徽派戴震所开创的朴学风气而自然形成的一个学人群体。清代是中国古代家学发展的极盛阶段。扬州学派之学术能够传承数百年而不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其深远厚重的家学传统密不可分。本文以“清代扬州学派的家学”为研究对象,追溯其兴衰历程与变化的缘由,研讨扬州学派家学的内容,总结其教育特点,思考扬州学派家学的影响以期获得对当下教育实践的启示。扬州学派家学的兴盛,从政治上说,以治经为主要内容的扬派家学有助于保存独立之学术精神,保护扬派学者免遭政治迫害;从经济上来看,清代扬州因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以盐业为主的商业经济迅猛发展,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助于不同出身的扬州学子公平受教,成家立业;从文化上看,各家学说汇集扬州,书院林立,有助于开阔扬学的视野,创造优渥的学术环境。而随着清末扬州经济的衰落与封建经济政体的崩溃,学术世家与家学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扬州学派的家学以其研究内容的博大而着称,其学术研讨偏重治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其研究视野之广泛:涉猎史学、文学、天文、地理、算数、戏曲、金石各个方面。除此之外,扬州学派的家学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培育理念科学,父母共同教育,重视后代品德;以结为姻亲的世家为组织形态,保证学术传承;教育方法有效,顺应学风变化,知识学以致用。其外部因素与内部特点都保证了扬州学派家学的数代相传,生机不绝。扬州学派的家学对扬州学派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使扬派独树一帜,人才辈出。其家学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与清朝学术乃至社会风气,在学术上趋向汉宋兼采,鼓励创新,进而形成了扬州地区通达的学风与仁爱的社风。虽然家学是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扬州学派学风严谨,家教严格,其源远流长的家学对促进现代家庭教育,学术风气建设与精神文化传承都有着积极作用:家长应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成材”观,制定现代化家规;培养严谨纯粹的校园学风;为了保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们应该重视中华诗文的教学,通过家校结合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深入领悟中华思想与传承中华美德能彰显民族文化价值追求。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好家学这一传统文化。
崔博元[5](2020)在《中国古代家训中的读书治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家训是反映古中国教育经验的文化瑰宝。其中所包含的读书治学思想既是古代治学论的思想投影,也是古代“人本精神”的副本。由于家训本身并非是专门论述“读书治学思想”的体裁,受此限制,家训中有关处世、治家、睦亲的内容占据了相当的篇幅。也因此决定了家训中的读书治学观更侧重于从“成人”的角度来体现,而非“成学”的角度。论文将古代家训中的读书治学论分为五个大方面:其一,“目的之论”,点明读书治学的根本逻辑指向,分别从“长德”、“致用”、“养心”、“立世”四个方面论述。其二,“正心之论”,指出推动治学活动前行的内在力量,分别从“志”、“敬”、“勤”、“静”四个角度阐释。其三,“时空之论”,说明读书治学的宏观策略,分别从“环境论”、“时间论”两个维度解释。其四,“范围之论”,给出读书治学的中观策略,分别从“选择论”、“博约论”两个层次说明。其五,“技法之论”,引出读书治学的微观策略,从“思辨”、“记忆”两个关键点进行阐发。
李倩文[6](2019)在《《颜氏家训》中的艺术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颜之推(531--595年),琅琊人,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教育思想家,被称为公元6世纪后期“最博学而有思想的学者”。他编写的《颜氏家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建构了较为完整丰富的教育理论体系,阐释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养生)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有着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家教规范”之称。《颜氏家训》中对教育的主要内容、原则方法、达成目标,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既有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颜氏家族的传统承袭,还有纠正时弊的对策。颜之推在教诲后代时,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他将艺术教育融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提出“德艺周厚”的教育目标,“德教”与“艺教”相辅相成,使后辈成为德行、文艺周洽笃厚之人。《颜氏家训》有力地促进了儒家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世俗化发展和传播,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也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迁冲击了原本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人的觉醒为中国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艺术不再是宣扬“名教”的工具,情感性与审美性得到重视。颜氏家族世代以儒雅为业,颜之推作为深受熏陶的儒家传承人,面对时局,颜之推作《颜氏家训》,阐述儒家教育思想,以轨物范世。颜之推总结归纳了“德艺周厚”的教育主张,要求后辈德行文艺周洽笃厚,继承了传统儒家“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思想,德位为先,艺置于后,强调学艺不可专精,修身养性以树德。与此同时,颜之推倡导艺术的陶冶性灵功能,注重绘画、书法、音乐、文学等艺术的情感价值,肯定了艺术在陶冶情操,抒发性情方面的作用。但颜之推也注意到了艺术对人情感的激发,提出不可对艺术钻研过度,切不能被艺术所驱使。在具体的艺术教育实施的方面,主张通过身体躬行,读书阅卷,鉴赏品评等方式进行学习与领悟。颜之推的艺术教育思想继承了传统儒家的“礼乐教化”观,通过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方式,规范个体行为,使内在心灵与外在表现相统一。颜之推又结合具体各门类艺术的不同特征,进一步发展了儒家艺术教育思想,强调艺术陶冶性灵的功效,也使艺术教育更具实践操作性,更符合艺术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他要求“德艺周厚”的全面教育观,突出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德行文艺周洽笃厚,才能发展为完美的人。《颜氏家训》作为一部经典的儒家家训典籍,历朝历代的家训都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式的意义。颜之推艺术教育思想的“陶冶性灵”、“艺不可专精”的理念,也对当代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程希[7](2019)在《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书香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宝应朱氏作为明清江淮间名门望族,历经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向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风雅不辍、弦歌不息,几于代代有作、人人有集。明清两代朱氏一门共造就学人70位、着述260种,现存者亦达110种之多,群星璀璨、着作如林。其着述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对经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小学、金石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等门类均有涉猎,合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而尤以文学、经学、理学名世,诞生了朱应登、朱曰藩、朱克生、朱经等诗文名家及朱泽沄、朱彬、朱士端等经学、理学宿儒,成就卓着、泽被后世,堪称明清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学术世家之典范。宝应朱氏绝大多数学人及着述产生于清代,其涉猎之广、研探之深、影响之远,在清代学术史上颇为罕见。朱氏家学顺应时代学术发展之主潮,呈现出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脉络,又深深植根于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历代先贤尤其是扬州学派诸儒的学术精髓,同时打上了宝应学术以宋学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烙印,为窥探清代学术发展奥曲之窗口。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在外部广泛汲取吴派、皖派及其他学派、学人之优长,择善而从、视野广阔,既重视考据、义理,又不废辞章,不别门户、不畏权威,以朴学为主而兼取宋学之长;在家族内部宝应朱氏家学传承有序,历来主张谨身节用、注重实学,并与宝应、扬州等地学术世家互相联姻,取长补短、砥砺共进,为家学传承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保障了宝应朱氏家学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长力。理学方面,宝应朱氏自明代即有理学传统,至清初朱泽沄力倡程、朱,排抵陆、王,与亲密学侣王懋竑一道以考据之法精研朱子之学,为当时及后世学人所称道和取法。其朱子学为清代理学史之重要一环,其学术统系为宝应学人如刘台拱、成孺等接续,又为扬州学派汉宋兼采的融通之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来源,其考据方法亦被族人朱彬、朱士端等取法并发扬光大。创辟之功,足可称道。朴学方面,朱彬、朱士端作为清代朴学主流流派——扬州学派的代表学人,在礼学、《说文》学、金石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彬《礼记训纂》一书为清人新疏十三经不可或缺之重要一种,体现了扬州学派以汉学为主而兼采宋学,视野宏通、惟善是从、求古学之是的学术特色,为清代《礼记》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礼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而朱士端以小学为根底,兼以金石学考合经、史,考据之学愈加精纯。此外,其《说文校定本》《强识编》等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纠驳亦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说文》学领域理当占据重要一席。文学方面,宝应朱氏首先即以文学世家的面目闪耀于世,名播江淮,如明代朱应登,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引为同调,跻身“十才子”之列;其子朱曰藩,与何良俊、黄姬水等人开创“金陵六朝派”,亦引领一时风会。至清代,宝应朱氏在辞章之学上亦不稍懈,不仅参与人数多、着作数量众且广涉诸体,在诗、词、文、赋、诗文评等各领域均有作品问世,其中朱克生、朱经、朱士端之诗歌,朱彬、朱士端之古文,朱宗大、朱彬之诗话,朱彬、朱士端、朱效靖之家集编纂,皆各具面目,为人称道。此外,清代宝应朱氏学人在史学、文献学上亦有建树。如朱克简、朱泽沄之政论、史论,朱克生、朱士达等参与方志纂修,朱克生、朱辂、朱百遂等对谱牒、传状的编撰,或有裨时政,或以古鉴今,或保存史料,均为世所需,去取得当,为有用之学。概而言之,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众多、着述宏富,在理学、朴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在方志、家谱、年谱、行状等地方文献及家族文献的编纂上亦有重要建树,无愧“江淮文献巨族”的称号。其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家学传承脉络又与明清学术潮流暗合,为明清学术世家的典型范例;其躬行实践、不慕荣利、实事求是、宏通广大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亦足堪后世学人取法效仿。
李枫[8](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研究表明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石莉芬[9](2017)在《水族纺织歌谣研究》文中指出水族歌谣是水族民间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贵州省水族纺织歌谣为研究对象,于不同水族地区搜集纺织歌谣中择取最具典型性且内容较完整的水族纺织歌谣进行整理、记音和翻译,并结合纺织歌谣田野调查资料来展开研究。当下,水族纺织歌谣仍以活态的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只有当歌手演唱时,歌谣中古代水族妇女纺织劳动的画面才能活现于听众眼前。文章主要从纺织歌谣翻译文本,分析和研究歌谣的叙事主题、押韵特点、句式特点和价值,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分析纺织歌谣传承现状,并对歌谣的传承与保护作几点思考。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水族纺织歌谣内容大同小异,其叙事主题是棉纺劳动、纺纱织布、浸染裁衣和纺织工具制作;纺织歌谣韵式主要有句首韵、句中韵、首尾韵、腰韵、脚韵(尾韵)五种,其中腰韵出现的频率最高;纺织歌谣句式优美,以七言三四式为主,兼有四言句和五言句。此外,纺织歌谣具有民俗价值,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基于水族纺织歌谣田野调查材料,文章最后一部分主要对水族纺织歌谣的传承现状作分析。通过传承分析,当下水族纺织歌谣的传承令人堪忧,其主要是纺织歌谣的生境发生变化,部分歌手对纺织歌谣的理解不透和传承主体单一等原因所致。我们都知道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如何做到有效地将纺织歌谣在保护中更好地传承,作者对纺织歌谣的传承与保护作了几点思考:一是保护和培养纺织歌谣演唱人才;二是多渠道地创造纺织歌谣的演唱环境;三是赋予纺织歌谣新的时代气息。
刘冰莉[10](2016)在《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为研究基点,为了全面反映义兴蒋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维度上适度放宽,向上追溯至汉,向下延伸至明清。家族与家族文学是近年来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是因为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家族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与文学的重要传承者,文学家族也蔚然兴起。义兴蒋氏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士族之一,自东汉建武年间登上历史舞台之后,蒋氏家族恪守忠君孝亲之道,秉承耕读传家之风,繁盛近两千年,长盛而不衰。在保持家族尊崇的社会地位的同时,蒋氏族人笃志好学,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经学传统、史学成就和书画造诣,充分显示了家族在文化传承上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以义兴蒋氏家族为个案进行研究,在纵向上,力图对蒋氏家族在历代的发展进行梳理,以展现该家族在文学创作、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在横向上,则把蒋氏家族置于整个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着重分析科举、婚姻等与家族、家族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以期对蒋氏家族长盛不衰的深刻原因以及在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探本溯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学术史和研究现状,对本文所涉及的“家族与宗族”、“姓与氏”、“文学世家与文学家族”的基本概念做了详细界定,陈述了本文的研究途径与方法。正文分十章。第一章厘清了蒋氏的渊源世系,概述了义兴蒋氏分别在汉末魏晋、唐宋、明清所形成的三次发展高潮,并对出现高潮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随时代更替成功转型、家族的教育、家族的迁徙保障了蒋氏发展的长盛不衰。第二章是对蒋氏宗谱的研究,以《茗岭蒋氏宗谱》、《湖岭蒋氏宗谱》、《西馀蒋氏宗谱》等若干家谱为例,对编撰者、凡例、谱序、像赞、古迹、茔墓录、家族文献、家训、家规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蒋氏谱牒文献的丰富、蒋氏发展的真实状态,以及家族文化鼎盛的内部原因。第三章考证了蒋氏的姻亲与交游,以及家族中的杰出女性。阐明了蒋氏与其他家族的联姻,不仅是政治上的结盟,而且也是文化资源上的共享与互补。考述了蒋氏与名人的交游与诗词唱和,探讨了交游与唱和是蒋氏家族文化积淀更加深厚、家族声望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叙述了蒋氏女性所承担的教育子女的重任,以及她们的懿容闺范对家族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考述了女性作家的出现是蒋氏真正跻身于文学家族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第四章概述了蒋氏的科举与为官状况,以及战乱和党争对蒋氏发展的影响。阐述了蒋氏由科举走向仕宦,而仕宦又保障了其子弟在科举中处于优势地位,如此良性循环,促进了家族发展。考述了唐宋时的战乱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蒋氏的发展势头,由于家族成员卷入了党争,也使得家族发展受到冲击。第五章阐述了蒋氏的家风。以蒋氏的家族图腾“三径竹”为契入点,论述了蒋氏清白自守的气节,以及盛行隐逸的家族传统。详述了蒋氏在家族发展中形成了“忠君孝亲”、“兄友弟恭”的家风,揭示了家风是家族建设的保障,是家族发展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力量。第六章对蒋氏的家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儒学是蒋氏家学的根基,蒋氏有多部儒学着作传世,蒋乂、蒋保、蒋偕父子三世修国史,蒋之奇有《逸史》史学着述。考证了佛教是蒋氏家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家族成员大都笃信佛教,而且出现了如慧弼、善伏、圆悟、行策、智通等佛学大师,蒋之奇撰写的《香山大悲菩萨传》则直接推动了观音信仰在中国大地的传播。论述了蒋氏医学上的成就,其家族出现过蒋少卿、蒋孝璋两位御医,蒋孝璋曾为患病的玄奘大师治疗,并有医药处方传世。阐述了蒋氏家族深厚的书画艺术造诣,介绍了蒋堂、蒋之奇、蒋璨等的书法作品,以及蒋长源、蒋子成的画作和藏品。第七章整理了蒋氏的家族史研究文献、谱牒研究文献,以及其他家族研究文献。阐述了蒋氏家族史研究和谱牒研究的历史,以及丰富的研究成果。考述了研究其家族使用到的各类文献,如史籍、家谱、地方志、家族成员别集、墓志等,以及蒋氏家族成员的所有着述。阐述了家族文献整理的重要性,文献的丰富与可靠使整个研究建立在扎实而科学的基础之上。第八章全面论述了唐宋时期蒋氏在诗、文、赋等方面的文学成就,叙述了蒋氏家族在唐初开始向文学家族转变,家族成员如蒋俨、蒋防、蒋洌、蒋涣、蒋佶、蒋凝、蒋堂等,都在诗文赋的创作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具有不同的特色。探讨了蒋氏的家族文学活动以及述祖德诗的创作,文学活动的繁盛以及对述祖德诗创作的重视,也是蒋氏作为文学家族的标志之一。通过地方志、家谱、笔记小说等文献,对蒋氏诗文进行了辑佚。揭示了地域环境对蒋氏文学创作的影响,义兴位于环太湖流域的吴文化圈内,吴地的隐逸之风、“信鬼神、好淫祀”的风俗、以及吴文化的“雅”与“强悍”等特征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作用与影响。第九章以个案形式对北宋能臣蒋之奇进行研究,考证了他的生卒年,在弹劾恩师欧阳修“帷薄不修”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复杂人格,以及作为一位封建能臣的政绩;整理了他的题刻与题刻诗;探讨了其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民俗风尚;研究了他的佛学着述,与名僧的交游,以及对佛教发展做出的贡献。第十章以个案形式对南宋遗民词人蒋捷进行研究,从其与理学的渊源入手,探讨了宋代理学对《竹山词》的影响,以及其词作中体现出来的崇陶源于“孔颜之乐”、严于华夷之辨、以礼节情等理学倾向。同时尝试以近年来提倡的“基层写作”的家族文学研究方法,对蒋捷的漂泊行迹与《竹山词》创作进行考辨,以词人在太湖流域的三条主要漂泊路线以及在此路线上创作的词作为线索,对具体地域空间中的文学场景和版图加以复原,以探析蒋捷词作生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从而理解文学创作的时空环境对创作的影响与特殊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义兴蒋氏家族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族的显着特色,揭示了其家族长期繁衍昌盛背后的深刻原因,阐明了家族在文化传承上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优势。
二、水家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家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3)审美经济视角下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审美经济 |
(二)文创产品 |
五、主要田野调查点概述 |
(一)田野调查点 |
(二)田野调查内容 |
第一章 马尾绣及其产品概说 |
第一节 马尾绣概况 |
一、马尾绣起源与发展历史 |
二、马尾绣相关文化背景 |
三、水族文化对马尾绣的影响 |
第二节 马尾绣产品及其生产现状 |
一、马尾绣产品调查与分析 |
二、马尾绣产销构成调查与分析 |
三、马尾绣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尾绣文创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Strengths) |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
二、精湛的刺绣制作工艺 |
三、独特的装饰纹样特征 |
四、大力的政策推广优势 |
第二节 劣势(Weaknesses) |
一、政府管理存在盲点 |
二、文创产品设计缺失 |
三、文创设计人才短缺 |
四、对外宣传方式落后 |
五、文创产品载体单一 |
第三节 机遇(Opportunities) |
一、政策支持的推动 |
二、消费需求的增长 |
三、经济发展的需要 |
四、交通格局的变化 |
第四节 威胁(Threats) |
一、规模化生产受局限 |
二、同质化产品的竞争 |
三、销售市场渠道单一 |
四、外来文化带来冲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审美经济的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路径 |
第一节 以美为驱动的设计原则 |
一、审美性原则 |
二、民族性原则 |
三、实用性原则 |
四、经济性原则 |
五、生态性原则 |
第二节 以利为目标的设计方法 |
一、主题先行 |
二、情景导入 |
三、元素提炼 |
四、隐喻设计 |
五、载体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发 |
第一节 马尾绣背带文化“儿童系列”文创设计研究 |
一、文化定位 |
二、产品定位 |
三、设计过程 |
四、成果展示 |
第二节 马尾绣服饰文化“女性系列”文创设计研究 |
一、文化定位 |
二、产品定位 |
三、设计过程 |
四、成果展示 |
第三节 马尾绣水族神话“生活系列”文创设计实践 |
一、文化定位 |
二、产品定位 |
三、设计过程 |
四、设计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4)论清代扬州学派的家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扬州学派与扬州学派的家学 |
第一节 扬州学派的兴衰 |
一、扬州学派的兴起之因 |
二、扬州学派的衰落之源 |
第二节 扬州学派家学的兴衰 |
一、扬州学派家学的兴起 |
二、扬州学派家学的衰落 |
第三节 扬州学派家学的结构 |
一、直属 |
二、旁系 |
第四节 扬州学派家学的特点 |
一、治经为主,内容丰富 |
二、世家联姻,学术相长 |
三、父母同教,品学兼重 |
四、顺应潮流,学以致用 |
第二章 清代扬州学派家学的内容 |
第一节 经学 |
一、《周易》研究 |
二、《论语》研究 |
三、《左传》研究 |
四、“礼学”研究 |
第二节 小学 |
一、《广雅疏证》 |
二、《经传释词》 |
第三节 史学 |
一、考据史 |
二、地方志 |
三、学术史 |
第四节 文学 |
一、文学观 |
二、文学创作与教育 |
第五节 金石、算数、天文等杂学 |
一、金石 |
二、天文、算数 |
三、戏曲 |
四、地理 |
第三章 扬州学派家学的影响与启示 |
第一节 扬州学派家学的影响 |
一、对扬州学派的影响 |
二、对清朝学术的影响 |
三、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
四、家学的局限性 |
第二节 扬州学派家学的当代价值 |
一、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
二、对学风建设的启示 |
三、对文化传承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古代家训中的读书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文献的时间及类型分布 |
二、研究文献的形式和内容分布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调查法 |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家训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家训的起源及发展 |
一、中国古代家训的起源 |
二、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家训类型及价值 |
一、中国古代家训的类型 |
二、中国古代家训的价值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家训中的读书治学论 |
第一节 目的之论 |
一、学以长德——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
二、学以致用——不明虚理,不记空言 |
三、学以养心——人心灵动,惟书可养 |
四、学以立世——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
第二节 正心之论 |
一、学须“立志”——夫学,莫先于立志 |
二、学须“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
三、学须“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 |
四、学须“静”——身心常静,处处真境 |
第三节 范围之论 |
一、选择论——经史子集,择善而读 |
二、博约论——始乎于博,终乎于约 |
第四节 技法之论 |
一、学须“辨”——精审以辨,慎思以明 |
二、学须“记”——提要钩玄,辄记于心 |
第五节 时空之论 |
一、环境论——静室危坐,好问则裕 |
二、时间论——失序无本,欲速不达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家训中读书治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有利于树立“教子在幼,养正于蒙”的家庭教育观 |
第二节 有利于培养“为学之道,立志为先”的理想信念 |
第三节 有利于把握“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正确态度 |
第四节 有利于打造“吾生有涯,然学无涯”的终身学习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颜氏家训》中的艺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对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研究 |
(二)对《颜氏家训》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
(三)对《颜氏家训》的社会学与文化学研究 |
(四)对《颜氏家训》的哲学思想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颜氏家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
第一节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 |
第二节 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三 艺术审美风尚 |
第三节 《颜氏家训》的哲学基础 |
第二章 《颜世家训》中的艺术教育思想 |
第一节 《颜氏家训》中的教育思想概述 |
第二节 《颜氏家训》中的艺术教育基本内容 |
一 艺术教育的目的 |
二 艺术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颜氏家训》中艺术教育的方法 |
一 以德育为基础,规范个体品行 |
二 身体躬行,效仿技艺 |
三 阅书博闻,品评鉴赏 |
第四节 《颜氏家训》中艺术教育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
一 《颜氏家训》中艺术教育思想的地位 |
二 《颜氏家训》中艺术教育的作用 |
第三章 《颜氏家训》中的艺术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一 对颜氏家族的影响 |
二 对历代教子思想的影响 |
三 对儒家艺术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当代启示 |
一 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 |
二 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
三 艺术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一) 宝应朱氏家族文献整理 |
(二) 宝应朱氏家学宏观研究 |
(三) 宝应朱氏家学个案研究 |
(四) 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兴起之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 |
(二) 官方哲学与统治思想 |
第二节 人文渊薮 |
(一) 区位优越,经济发达 |
(二) 文脉深远,学术昌隆 |
第三节 家学渊源 |
(一) 明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二) 明代宝应朱氏学行对后世朱氏家学之沾溉 |
第二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传承谱系 |
第一节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
第二节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之特色 |
(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
(二) 理学传家,尊崇朱子 |
(三) 工于诗文,兼善书画 |
(四) 立德修身,家风谨严 |
(五) 与世推移,暗合主潮 |
(六) 家族联姻,优势互补 |
第三章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交游考述 |
第一节 朱泽沄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道 |
(三) 门人弟子 |
第二节 朱彬交游补考 |
(一) 师长辈 |
(二) 友朋辈 |
第三节 朱士端交游考 |
(一) 师长前辈 |
(二) 友朋同辈 |
(三) 门人后学 |
第四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理学 |
第一节 清初理学之概况 |
(一) 清代以前之理学 |
(二) 清初之理学 |
第二节 朱泽沄之理学 |
(一) 生平学行 |
(二) 治学方法 |
第三节 朱泽沄理学思想的成就特色 |
(一) 对朱子尊、道齐头用功的论定 |
(二) 对朱子未发涵养工夫的抉发 |
(三) 对朱子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视 |
第五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朴学 |
第一节 朱彬之朴学 |
(一) 广采博收,裁断准确——朱彬《礼记训纂》研究 |
(二) 择善而从,视野宏通——朱彬《经传考证》研究 |
第二节 朱士端之朴学 |
(一) 朱士端卒年及字号考辨 |
(二) 寻许氏源流,正后儒删改——朱士端之《说文》学 |
(三) 考经史文字,征诂训声音——朱士端之金石学 |
第六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文学 |
第一节 以诗阐理与以诗表情——宝应朱氏之诗歌 |
第二节 学至者文不求至而自至——宝应朱氏之古文 |
(一) 增益学问 |
(二) 裨补时政 |
第三节 吉光片羽,亦足可宝——宝应朱氏之诗文评 |
第四节 家族诗文,世世珍藏——宝应朱氏之家集编纂 |
(一) 《朱氏诗文世珍》之成书与版本 |
(二) 《朱氏诗文世珍》之内容 |
(三) 《朱氏诗文世珍》之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表 |
附录二: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图(一至十九世) |
附录三: 朱彬《经传考证》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四: 朱彬《经传考证》引书统计表 |
附录五: 朱士端《说文校定本》引书统计表 |
附录六: 朱士端《强识编》引书统计表 |
附录七: 朱士端《强识编》引人说统计表 |
附录八: 朱士端对段《注》之纠驳平议 |
附录九: 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引书统计表 |
附录十: 朱士端年谱简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8)《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9)水族纺织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水族纺织歌谣的搜集和翻译整理 |
一、水族纺织歌谣的搜集 |
(一)水族纺织歌谣调查范围选择 |
(二)水族纺织歌谣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水族纺织歌谣文本翻译整理 |
(一)水族纺织歌谣的记音 |
(二)水族纺织歌谣的翻译整理 |
第三章 水族纺织歌谣的叙事主题和艺术特色 |
一、水族纺织歌谣的叙事主题 |
(一)棉纺劳动 |
(二)纺纱织布 |
(三)浸染裁衣 |
(四)纺织工具 |
二、水族纺织歌谣的艺术特色 |
(一)水族纺织歌谣的押韵特点 |
(二)水族纺织歌谣的句式特点 |
第四章 水族纺织歌谣的价值和传承保护 |
一、水族纺织歌谣的价值 |
(一)民俗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史学价值 |
二、水族纺织歌谣的传承保护 |
(一)水族纺织歌谣的传承 |
(二)水族纺织歌谣的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10)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问题的确立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家族与宗族 |
二、姓与氏 |
三、文学世家与文学家族 |
第三节 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一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蒋氏家族渊源世系考 |
一、汉阳期思蒋氏宗史 |
二、杜陵蒋氏世表 |
第二节 蒋氏家族历史上的三次发展高潮 |
一、蒋氏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汉末魏晋 |
二、蒋氏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唐宋 |
三、蒋氏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明清 |
第三节 蒋氏家族三次发展高潮原因的探究 |
一、随时代更替成功转型 |
二、家教 |
三、迁徙 |
第二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宗谱研究 |
第一节 蒋氏家族宗谱概述 |
第二节 编撰者与凡例、谱序 |
一、编撰者 |
二、凡例 |
三、谱序 |
第三节 像赞与古迹、茔墓录 |
一、像赞 |
二、古迹 |
三、茔墓录 |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家训与家规 |
一、对家族成员伦理关系方面的规范 |
二、对家族子弟教育方面的规范 |
三、对家族子弟婚配方面的规范 |
四、对丧礼祭祀方面的规范 |
五、对家族成员言行、修养、睦邻等方面的规范 |
第三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姻亲与交游 |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姻亲 |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交游 |
第三节 蒋氏家族中的女性 |
一、蒋氏女性的懿容闺范 |
二、寡母课子:庆国夫人与蒋氏中兴 |
三、诗酒风流:蒋氏家族女性与文学 |
第四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科举与为官 |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科举概况 |
第二节 蒋氏家族科举盛况的分析以及科举对其家族的影响 |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仕宦概况 |
一、一门五相 |
二、唐代蒋氏刺史考 |
三、祖孙三代守苏杭、任转运使、发运使 |
四、蒋氏三人分司东都 |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仕宦政绩 |
一、军事与戡乱 |
二、理财、谏议与水利漕运 |
三、教化与举荐人才 |
第五节 战乱对蒋氏家族的影响 |
第六节 党争对蒋氏家族的影响 |
一、牛李党争 |
二、变法之争 |
三、主战主和之争 |
第五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家风 |
第一节 家族图腾:三径竹 |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忠君孝亲 |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兄友弟恭 |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隐逸传统 |
第六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家学 |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儒学修养 |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史学传统 |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佛学成就 |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医学盛事 |
第五节 蒋氏家族的书画造诣 |
第七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文献 |
第一节 蒋氏的家族史研究文献与谱牒研究文献 |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其他研究文献 |
第八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文学 |
第一节 蒋氏家族文学情况概述 |
一、蒋氏的赋 |
二、蒋氏的诗歌 |
三、蒋氏的家族文学活动与述祖德诗 |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诗文辑佚 |
一、佚诗 |
二、佚文 |
第三节 地域环境对蒋氏家族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九章 蒋之奇研究 |
第一节 蒋之奇生平考 |
第二节 蒋之奇诗文考 |
一、题刻与题刻诗 |
二、诗与民俗 |
第三节 蒋之奇与佛教 |
一、蒋之奇与《香山大悲菩萨传》 |
二、蒋之奇与《泗州普照国师传》 |
三、蒋之奇的其他佛学着述 |
四、蒋之奇与名僧的交游 |
第十章 蒋捷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理学影响下的《竹山词》 |
一、蒋捷与理学的渊源 |
二、崇陶源于“孔颜之乐” |
三、以气节自许 |
四、严于“华夷之辨” |
五、以理节情 |
第二节 基层写作:蒋捷漂泊行迹与《竹山词》创作考辨 |
结语 |
附录一:唐代蒋氏大事记 |
附录二:蒋之奇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
四、水家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江阴文人缪昌期研究[D]. 徐新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3]审美经济视角下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田雨.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论清代扬州学派的家学[D]. 陈婧璇. 扬州大学, 2020(02)
- [5]中国古代家训中的读书治学思想研究[D]. 崔博元.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颜氏家训》中的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 李倩文.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7]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D]. 程希. 扬州大学, 2019(04)
- [8]《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水族纺织歌谣研究[D]. 石莉芬. 贵州民族大学, 2017(01)
- [10]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 刘冰莉. 山东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