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今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古今,通假,异体字,相异,异词,正字,集注。
古今字论文文献综述
席兰[1](2019)在《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今字与通假字是古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关于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学术界存在分歧。有的人支持界定古今字与通假字,如卢烈红(《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有的人支持把古今字纳入通假字范畴,如乔魁生(《谈通假字和古今字》,《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但是在一些语文教材中,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注释术语的使用存在混乱现象,如"火"与"伙"是古今字,而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8(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郝玉梅[2](2019)在《谈商务版郭锡良本《古代汉语》的文字注释——以古今字通假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古今字、通假字的判别和注释是古代汉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难点问题。虽然古今字强调时间先后顺序,通假字大多发生在音同或音近的情况,但这二者往往又互相关联,常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不便,本文就以郭锡良本《古代汉语》中涉及的古今字、通假字为主要对象,探讨对这两字如何界定、如何注释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周碧莹[3](2019)在《浅论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笔者尝试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字词为例分析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1期)
陆燕婷[4](2019)在《《説文解字注》历史演变观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説文解字注》是清代着名语言学家段玉裁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段玉裁研究汉语汉字历史演变的理念与方法。本文采用总体评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叁个角度切入,具体阐释段注的历史演变观。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关于段注历史演变观的研究现状。第二至四章分“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叁个方面总述段注历史演变观,并辅以个案研究,从而印证、补充段注的具体觐点。第二章首先总述段注中的“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同一词书写形式古今不同;字体的演变,段注有时也称之为“古今字”;段注为説明用字古今不同使用了多种表述方式。接着,以探究表不正义之{衰}的用字历时演变为个案,具体研究、补正段注有关“古今字”的具体条目:前人的研究及大量出土文献表明,战国末期,“邪(耶)”已经被用来记録不正义之{衺},包括思想道德之不正及方位之不正;最迟至南北朝,已经有了“斜”记録不正义之{衺}的用例,“斜”绝大部分被用来记録方位之不正,“邪”则二者兼有。第叁章首先总述段注中的“古今语”:“古今语”指对同一对象,古今用语不同;段注存在既称“古今语”又称“古今字”的特殊情况。接着,以探究“赠予”概念场常用词的历时替换为个案,具体研究、补正段注有关“古今语”的具体条目:表“赠予”之“送”先秦已经出现,但用例较少;秦汉时期,用例逐渐增加,虽不及“遗”使用频繁,但与“赠”势均力敌,且形成“赠送”双音新词。魏晋南北朝时期,“遗”在汉译佛经中使用仍较多,但其独立性下降,语素化程度加深;“赠”在中土文献中使用较多,但主要指“作诗相赠”,口语性程度较低。因此,最晚至南北朝时期“送”己经占据“赠予”概念场的主导地位。第四章首先总述段注中的“古今义”:“古今义”指同一词的意义古今不同。接着,以探究“僵”的词义变化为个案,具体研究、补正段注有关“古今义”的具体条目:“僵”本义为“偃”,魏晋南北朝时期己发展出“不动”“不巧”的新义。“不巧”义是由本义“偃”引申出“(使)死”义,再进一步引申得到的。“僵”由本义“偃”又引申出“躺着”状态义。“僵”之“不动”义或直接来源于此,又与同源词“强(强)”之“硬”义在人体表现为原本柔软、灵活的身体部位变僵,导致行动不便乃至一动不动,殊途同归。(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5-01)
邓杨婷[5](2019)在《《楚辞集注·九歌》所录古今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楚辞集注》是朱熹研究楚辞学的结晶之作,罗列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所有《楚辞》异文。其中,古今字对于学者研究战国至南宋的文字演变有很大的帮助。全文主要研究《楚辞集注·九歌》所录古今字,除对朱熹罗列的古今字进行考证之外,还对《楚辞集注·九歌》中分类不明确或者分类错误的异文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古今字。不仅有助于探索《九歌》原貌,还有助于文本理解。(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2期)
鲍军航[6](2019)在《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古今字的解释不一、通假字范围不明、古今字和通假字使用时表象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范围界定上的混乱。明晰在古今字和通假字最容易混淆的共时阶段,同时记录一个词的两个字是古今字还是通假字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概念上的混淆,对两者范围划定有更好的理解。(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12期)
王秀丽[7](2019)在《颜师古“古今字”观念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今字"是汉字发展历程中一种重要的文字现象,在古今字从训诂学上的用字相异到文字学上孳乳分化的厘清过程中,颜师古的"古今字"观念兼具了训诂学的"用字变异"和文字学的"孳乳分化"两个方面。从文字训释条例看,颜师古一方面继承汉代训诂学家关于古今字"用字相异"的理念训释字体嬗变、构件变异、同音通假的不同用字,另一方面尝试从汉字形、音、义繁衍孳乳的角度解释同源分化字。(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Z1期)
李运富[8](2019)在《异时用字的变化与“古今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自身能表情达意又能记录语言的符号。当汉字记录语言的时候,字符单位与语符单位并非一对一的固定关系,一个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词,一个词也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记录。这种同字异词和同词异字的现象,既为汉字的使用带来方便,也为文本的阅读带来困难。特别是异时用字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1-15)
李清桓[9](2018)在《亦论古今字》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今字是训诂学的术语,但是学者观点不尽一致。论文为了尽可能规范与精确古今字术语,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简述古今字的源流与变化发展;二是详细归纳分析今之古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专题等教材对古今字的定义所显示的特点;叁是重新拟定古今字的定义;四是简要辨析古今字与"同源字"通假字""异体字"等的异同。(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欧明涛[10](2018)在《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异同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与其他文字一样,必须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要弄清楚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异同,必须从汉字的形、音、义叁个方面去分析。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使用汉字的时候,借一个已经存在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达一个新的意思,赋予这个字一个新的意义。古今字是因"古字"出现在前,"今字"出现在后而得名,它们在产生的时间上有差别,但在形、音、义上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古今字是通假字,但通假字不一定是古今字。异体字是因汉字出现的地域不同而造成的,是音、义完全相同而外形不同的一组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8年30期)
古今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古今字、通假字的判别和注释是古代汉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难点问题。虽然古今字强调时间先后顺序,通假字大多发生在音同或音近的情况,但这二者往往又互相关联,常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不便,本文就以郭锡良本《古代汉语》中涉及的古今字、通假字为主要对象,探讨对这两字如何界定、如何注释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今字论文参考文献
[1].席兰.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J].华夏文化.2019
[2].郝玉梅.谈商务版郭锡良本《古代汉语》的文字注释——以古今字通假字为例[J].北方文学.2019
[3].周碧莹.浅论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J].北方文学.2019
[4].陆燕婷.《説文解字注》历史演变观述考[D].浙江大学.2019
[5].邓杨婷.《楚辞集注·九歌》所录古今字研究[J].文教资料.2019
[6].鲍军航.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J].长江丛刊.2019
[7].王秀丽.颜师古“古今字”观念论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8].李运富.异时用字的变化与“古今字”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李清桓.亦论古今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欧明涛.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异同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